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

聖誕節與西方價值觀的缺失

這幾天不斷收到來自各方的「聖誕快樂」祝賀,加上維港兩岸和到處商場的聖誕燈飾,這個節日即使在嚴竣的疫情中仍然有「普天同慶」的氣氛。

在一般印象中,聖誕節是「西方」的節日(基督教其實起源於「東方」的耶路撒冷)。的確,在歐美國家,這是一年裡最大的節日,公眾對之的重視不下於中國人之看待春節,要回家與家人共聚,圍爐共享聖誕晚餐。社會消費也在節前達到一年的高峰。

可是仔細考究一下,西方這表象下面的宗教意義並不厚實,且越來越趨淺薄。聖誕節更像一項鼓勵消費的商業推銷活動,商人對之早有默契,不約而同地行動,消費者亦自動配合。到教堂紀念耶穌降世的人就稀少了,今年受制於疫情,教堂更冷清。

在梵帝岡,教宗按習慣在信眾雲集的聖伯多祿廣場發表聖誕文告;今年的禮儀改在室內舉行,參禮人數嚴格限制。歐美如今是疫情重災區,各地教堂相信同樣冷落。

關鍵其實不在疫情,而在於歐美已不是基督宗教(包含天主教)的世界重地了,相對於非洲和拉丁美洲,歐美 ── 尤其是歐洲 ── 已是異教徒地區。

經過基督徒千百年來的虔誠傳教,特別是得到殖民主義者的槍炮支持後,基督教傳播到全世界,高高豎起十字架的教堂隨處可見。可是基督徒到教堂的出席率卻日減。有很多相關的調查,維基的 Church attendence (上教堂出席率)頁面有個「各國基督徒每周起碼上教堂一次的百分比」統計表,由高到低列出各國的數字。我估計到大概情況,但看了仍然吃驚。

排列第一的尼日利亞的89%高踞首位,一路往下,前 32 位都是非洲、拉丁美洲國家外加兩個亞洲國家 (菲律賓和日本),到第33位才出現一個歐洲國家,是波蘭(41%),美國緊隨其後。後一點有意大利(37%)。陸陸續續出現的歐洲國家都只有二十幾、十幾巴仙的出席率,例如英國僅得 11%。

日前與一位基督徒醫生閑聊疫情下西方國家人民缺乏自律的現象,聽到他對基督教價值觀在當今社會缺失的悲嘆。這讓我想起哈佛大學教授 Niall Ferguson 在《文明》一書的論述,全書說的是西方文明雄霸世界的六大殺手鐧,其中之一是「工作倫理」,即新教的道德規範: 刻苦工作,勤儉節約。在當今人人都希望少做功夫、多歎世界、少去教堂的歐洲這太陌生了。宗教上對比之下較保守的美國好不了多少。這殺手鐧在西方差不多廢掉了。

其他五大殺手鐧是:競爭、科學、產權、醫藥、消費。注意:當中沒有西方老向其他國家推銷的民主,也沒有自由。

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

疫苗: 希望與未知數

人類與新冠病毒的搏鬥正進入新階段。人類經過一年的被動防禦,已獲得疫苗這新武器,雖然武器仍屬防守性,但勝利的希望已燃起。對之最興奮的是英國首相約翰遜,搶先快速審批疫苗使用時,大呼希望「讓我們重獲新生」。

這是世界自戰後以來受到的最慘重蹂躙,確診人數真逼八千萬,死亡趨向二百萬。數字都肯定大幅低估了,即使歐美發達國家都拿不出準確的統計,更遑論欠發達國家了。

有些統計較可信。譬如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曾指出,在富裕國家新冠感染死者近半是安老院的老人,而住進安老院的人口不及總人口的 1%。在企圖靠群體免疫消極抵抗的瑞典,安老院死者更佔死亡人數過半。這或多或少與一些國家對人口汰弱留強的態度有關。如今歐美都聲稱會讓老人優先接種疫苗,是較人性化的進步。

在這場新的接種疫苗競賽中,英美搶閘,香港也急不及待。但從整體去看,東亞各地不像西方國家那樣急躁,反映出東亞各地的疫情不如西方般失控。

中國已有五種疫苗進入臨床第三階段試驗,並已為前線要特別保護的人員緊急接種,但相對於英美,顯得淡定。這其實有點無奈,新冠病毒已在中國清零,中國疫​​苗非要到海外不能在廣大人群中進行臨床試驗,試驗目前至少要到各大洲16個國家進行。

與西方另一點不同的是,中國早已宣布新冠疫苗屬國際公共產品,獲優先考慮分發疫苗的有柬埔寨、緬甸、老撾、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阿富汗等。美國則要「美國優先」。

儘管英美都搶閘,但疫苗在西方能不能及早形成群體免疫,則大有疑問。歐美都有抗拒疫思潮,早前有調查顯示42%美國人表示不會接種。究竟要有多大比例的人群接種疫才能達到群體免疫,沒有準確的數據,一般認為要達到 70%。美國傳染病專家福奇近期一再就此自我修正,最初說要60%至70%,再次、再三修正後,平安夜那天對《紐約時報》說,或許要接近90%的人口接種疫苗或受感染而產生抗體才行。若是真的,美國似乎希望渺茫。而這麼一來,這世界如何清零?

冠狀病毒有善變的特點,新冠病毒的變異就從未停止,這一次英國發現的大約有17處變異,其中八處發生在影響傳播能力的突刺蛋白上。

推出的疫苗能不能應付病毒變異? 《自然》雜誌十二月三日有評論指出,已經進入臨床第三期試驗的幾種疫苗都集中於攻擊病毒感染人體細胞所需的特定蛋白質的形成過程,通過截斷蛋白質形成來阻止病毒,這通常意味着病毒較難通過主動進化來躲開正在形成的群體免疫系統。這無疑能予人安慰。

但另一方面,新冠病毒在面對大規模疫苗接種的強大壓力下會發生什麼適者生存的變異,是巨大的未知數。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英國的疫情有多可怕?

歷史真會開玩笑。新冠病毒威脅下,武漢差不多一年前在中國人最大的節日春節前封城了,倫敦如今也趕在西方最看重的節日聖誕之前封城。與英國在經貿與人文上都聯繫密切的歐洲多國立即 「響應」,讓英國孤懸海上。這有如英國與歐盟幾天後可能硬脫鉤的綵排。

這是因為英國疫情急劇惡化,加上病毒在英國出現異變使然。英國疫情有多惡劣? 據ECDC(歐盟疫控中心)的統計,英國每十萬人有新冠病例 348.2 個,相當於香港總病例達到 26, 100 個,是目前 8,301例的三倍有多。

英國這情況從香港看來的確嚴重,不過對比歐洲其他一些國家不算太可怕,德國(341.1)好不了多少。但已公開承認搞群體免疫失敗的瑞典(781.7)比英國嚴重一倍多。更堪同情的是幾個小國,克羅地亞、立陶宛、斯諾文尼亞、盧森堡等,每十萬人有一千多人染病,即每一百人有一人以上中招。

可是進一步了解,英國的情況比這更可怖。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的數字,英格蘭有一百八十多萬病例,以五千六百餘萬人口計算(英國總人口為六千六百萬),每十萬人有病例達 3,214 個!即每一百人有三個以上染病。

空無一人的倫敦街頭
倫敦是英格蘭的重心,情況一定比英格蘭的平均數更嚴峻。人們逃離倫敦,除了因為不願接受嚴格防疫管制,看來還因為疫情比外面知道的更可怕。想像一下,香港有廿幾萬人確診會怎樣? 

由此可以理解,英國為什麼敢為天下先,不顧常規批准輝瑞等公司的疫苗上市。堪與之相比的是美國。過去14天,美國共有 2,874,433個病例,平均每天超過二十萬。

束手無策之下,英美惟有寄望於疫苗。

疫苗這東西,正常情況下的開發要「十年磨一劍」,甚至「數十年磨一劍」,既因為技術困難,也因為安全第一,包括商業投資安全。但緊急起來,來自政府的資金又真能發揮神奇作用,可以讓研發機構無後顧之憂地勇往直前。特朗普在這方面作了巨大貢獻。早在八月時,美國CNBC就報道,美國政府向研發藥廠的投放已超過107.9億美元。只是事與特朗普之願違,疫苗始終未能趕及在大選前推出。

中國在疫苗研發上並不落後,但仍未正式批準普及接種。中國目前嚴防病例輸入,本土病例只零星偶發,疫苗推出的壓力自然不似英美巨大。

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

三及第文章,香港首創?

香港的「三及第 」出版物 
讀到一篇關於一位報界前輩的文章,才知道這位我只知英語造詣精深的前輩,曾經以寫「三及第」雜文名噪一時。

戰後初期,香港經濟民生復蘇,文人薈萃,報業興旺,一批善於融文言、白話、粵語於一爐的報人,大量以這種文筆寫作, 蔚然可觀,堪稱當時華人文化世界的奇葩。

這種文字曾廣見諸報端政論、怪論、小說,亦有學者文人戲作而在友儕間唱酬。日前與友人茶敘,朋友仍可隨口背出廖恩燾《詠項羽》的句子: 「又高又大又峨嵯,臨死唔知重唱歌。」廖恩燾由晚清至民國長期擔任外交官,退休後居港,以粵語詩詞知名,恣意放縱時,甚至「三字經」都信筆而出。

可是說這種「三及第文章」是香港首創文風,就可商榷了。

可以說,中文書面語自形成始即或多或少地處於「三及第」狀態。《詩經》的詩歌收錄於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前六世紀),其中的被視為精華的《 國風》由15國的民間口頭創作加工而成,具有各地一方之言的濃烈色彩。研究者認為,周秦時代書面語 ── 雅言── 和口語基本上是一致的,差距不大。其中未及書面語化的口語,到二千多年後的今天如雅言一樣不易明白。

到了漢代,語言中產生了許多不同於周秦語言的新元素。一些著述的作者雖然地分南北,言語異聲,但寫作都仿襲周秦雅言成文,成為紙上的語言,是為 「文言」的濫觴。

口語演變速度較快,與比較固定的書面語逐漸各成系統,但始終互為影響,以致口語中不乏文言成分,而著述都有不同程度的白話混合。白話則難免有方言成分,「三及第」就成為常態,差別在於三者的比例。這就如廣州的及第粥(豬雜粥),過往人們愛吃豬潤(豬肝),豬潤一旦售馨,會用豬腰(腎)代替,廣州人遂把「唔正常」稱為「腎腎地」。

「三及第」的一個重大推手是佛經。從釋迦牟尼始,佛教的傳播即採用實用主義的語言策略,和尚說法往往聯繫日常生活,用聽法人能聽懂的口語,力求通俗易懂。佛經文獻因而具有較強的口語色彩。呂叔湘說:「白話的興起與佛教大有關係。」

西方傳教士一樣用白話傳教,對白話文有影響,有研究認為,傳教士是歐化白話文的一個源頭。

由此可見白話文由來已久,歷代都有。《詩經》有白話詩,唐詩宋詞亦一樣有,《竹枝詞》更多用方言。到小說、戲曲、說唱、說書興起,白話與方言更加大量使用。中國四大章回小說都用白話寫成,因四位作者的籍貫不同,各自用上不同方言。《紅樓夢》中對白佔了大半,用語就廣泛用上北方官話。不妨說,四大章回小說都是「三及第」。

戰後,內地陷入內戰,北方文人紛紛南來,香港一時報紙林立,市場競爭激烈,各報為爭奪主要是市井階層的讀者,必須各出奇謀。傚法廣州晚清民國時期通俗抵死「三及第」筆法的文風遂大行其道,新派武俠小說同時應運而生。

與其說這是些是香港之首創,不如說是在傳統老幹上的新放一枝。「三及第」語帶貶義,「腎腎地」。可是作者要能妙筆生花,得在文言、白話、粵語都有造詣。如斯高手,如今不世矣。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獲得感:中美 「道與術」之別

拜登已獲選舉人投票確認當選美國總統。他會如何施政,如何扭轉特朗普四年來的亂局大受關注。從外面看,特朗普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倒行逆施,但他是美國有史以來拿到最多選票的敗選者,得到接近一半投票選民擁戴。這有點難以理解,卻是彼岸不爭的事實。特朗普已揚言四年後土捲土重來。按他的性格,看被他異化了的共和黨,和他獲取的民意,沒有人敢輕視這布局 。於是,接近八旬的拜登這四年裡怎麼應對就備受關注了。

美國公開出謀獻策的不少。《美國展望》(The American Prospect) 網日前就刊出Joe Biden's Four-year Plan (拜登的四年計劃)一文,作者是為美國為多家傳媒撰稿的政經記者 Jeff Spross。文章的副題點出了要旨:盡你所能助人,越多越好,越透明越好。可是副題亦明言,這「似易實難」(It’s deceptively simple)。

文章給施政者提出一個「黃金標準」:「政策制定者應該讓民眾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政策應該惠及大多數人口,惠民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應該能夠直接被大家看到,這樣選民們才能明確感受到自己是政策的獲益者,才能意識到是誰讓自己獲益。」作者反覆強調:民主黨必須改善美國人民的生活,幫助他們脫離困境,要給他們帶來改變,帶來有意義的、肉眼可見的利益。

這其實是利益分配問題。美國多年來在全球化的蛋糕中的得到巨大份額,但是沒有在國內分好蛋糕。二戰後美國逾七成家庭屬中產階級,現在還不到一半,家庭收入不斷下降釀成尖銳的社會矛盾。用中國的術語來說,美國民眾沒有得到經濟發展的實利,即缺少「獲得感」。

近年來,中美作為世界頭兩位的大國,發展之勢對比鮮明。最迥異的可能是人民的「獲得感」。這是內地近年出現的新詞,二零一五年在《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語中名列第一,指獲取某種利益後的滿足感。首要是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住房、收入、教育、醫療、養老、交通、環境等的改善。它有別於「幸福感」,一味強調幸福而不講「獲得」,就流於空泛。

據美國三月發表的《2020年愛德曼信任度調查》(The 2020 Edelman Trust Barometer)報告,95%的中國人信任中國政府,而美國是 48%; 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阿什民主治理與創新中心(Ash Center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 )經多年向三萬多名中國民眾面對面訪談後,今年七月發表報告,指出二零一六年中國民眾對中央政府滿意度高達93.1%。這是中國民眾多年來「獲得感」強烈而持續的結果。

為什麼拜登予民實利會「似易實難」?《拜登的四年計劃》一文給拜登列出可予民眾的一系列實利,減免大學畢業生龐大的貸款債務、降低藥物價格、給窮人提供負擔得起的銀行服務、擴大醫保、落實15美元最低時薪、大麻合法化(!)等。但這些都面對既得利益集團和共和黨的重重程序和法律的阻撓,若參議院繼續續由共和黨控制,難度更大。

與中國相比較會發現,彼此提倡的「獲得感」有「道與術」之別。「道」的思維方式強調全局性、長期性、系統性、原則性,而「術」的思維方式限於局部性、短期性、功利性、技術性。

建議拜登要「予民實利」只從「術」出發 ,只關心四年後能不能連任。中國「予民實利」則是「大道」之思,不僅是百年大計,更是五千年文明的延伸。

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泡菜,有必要標準化嗎?

四川泡菜
不久前,中韓網民之間爆發了「泡菜口水戰」,爭論誰的泡菜是「國際標準」。我只對廣義上來說也屬泡菜的廣東鹹酸菜有興趣,在看熱鬧之餘,很不理解為什麼一樣食物要有製作標準?對一種飲食文化產品定下標準好嗎?

新通過的《ISO 24220 泡菜(鹽漬發酵蔬菜)規範和試驗方法》國際標準,是四川省眉山市牽頭提出的,經歷三年半,獲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投票通過。眉山市有「中國泡菜之鄉」稱號,韓國則自詡為「泡菜宗主國」,一聽自然急了。

韓國泡菜的確世界有名,是近年大舉湧向世界的「韓流」的重要組成部分。韓國官方聲明: 該標準與四川省醃製泡菜(Paocai)有關,不適用韓國泡菜(Kimchi)。

真的,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衛一起制定的「國際食品標準」中有一個二零零一年通過、二零一七年修訂「泡菜標準」(CXS 223-2001),這泡菜是Kimchi。

四川泡和韓國泡菜中文都叫泡菜,都經醃製發酵而成,可是製作方法不同,用料更不同。

據Kimchi國際標準文件中譯本的「產品定義」a 款,泡菜(kimchi)「由 Brassica pekinensis Rupr.中國大白菜的各品種製備而成」。中國大白菜原產於中國,古稱菘,又稱結球白菜、包心白菜、山東白菜、黃芽白、茭菜等,粵人叫紹菜。

韓國泡菜如今其實半點离不開中國。 韓國出口泡菜,但泡菜貿易存在巨額逆差,二零一七年達到創紀錄的4728萬美元,進口量是出口量的十倍以上,進口的泡菜 99%源自中國。韓聯社稱這是「泡菜宗主國的恥辱」。

據百度百科,四川泡菜按用途可分調料菜和下飯菜,調料菜即可用做烹飪菜餚的調料,比如泡椒(燈籠椒、野山椒)、泡薑、泡蒜;下飯菜即撈起來或單或雜或澆點辣椒油就可伴飯伴粥的,蘿蔔棵兒、芹菜條兒、白菜葉兒等等大部分泡菜都屬此列。四川泡菜具有文字記載的製作歷史就有一千五百多年。

《舌尖上的中國(三)》有一集講四川泡菜,當中,四川廚師藍明路說四川家家戶戶都泡泡菜,每一家的味道都不一樣,有人愛酸一點,有人愛鹹一點,有人愛脆一點。四川泡菜的一個特點就是千變萬化,多姿多彩。

四川泡菜的「國際標準」不適用於韓國,但也適用於四川本地嗎?四川民眾有必要「同國際接軌」而採用「國際標準」泡泡菜嗎?我相信四川人會不同意。標準化會扼殺豐富多彩的四川泡菜文化。

標準化是歐洲工業革命的產物。農業社會沒有什麼標準化。工業社會搞大生產,標準化必不可少。在全球化過程中,歐美主導的標準化成為西方操控世界的手段之一,非西方世界都要按歐美的標準靠攏。

這在科學事物上無可厚非,科學有嚴格的客觀標準,而且會隨着科學進步而更新。但標準化不應擴大到人文領域,嚴格來說,政治、經濟不算科學,文化、藝術更不是科學,沒有客觀的對錯定奪,常以主觀的喜惡區分,並涉及各地的歷史文化傳統。在科學上,香與臭或者有標準作區分,但在飲食上,甲之香可為乙之臭,反之亦然。

中華飲食文化以豐富多彩傲視全球,它的多樣化容不得標準化。揚州把揚州炒飯標準化,貽笑大方。我相信四川泡菜標準化同樣行不通 ── 起碼在四川。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不紅的影帝,精彩的表演

富大龍在「青銅仙鶴」中的演嬴政
看了CCTV新一季《國家寶藏》中的《青銅仙鶴·前世傳奇》,認識了富大龍這位演員。《國家寶藏》主要介紹中國各個博物館的國寶,並通過故事演繹,讓文物「活起來」,又通過主持與嘉賓的敘事,連接古今時空。

在介紹秦皇陵出土文物「青銅仙鶴」的一輯中,富大龍扮演秦王嬴政,角色通過與燕太子丹的對手戲,展示了統一天下的抱負。這角色大部分時間踞坐在王座上,道白很多,功夫不夠很難演。富大龍的表演,道白出色,表情細膩豐富,而有君臨天下的強大氣場,很精彩。

內地演員與香港演員很不同,前者幾乎都是學院培養的,後者則在鏡頭之前摸爬滾打成長,各有所長。

富大龍由童星出身,後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演過不少影視作品,拿過不少獎,還當過影帝。但不紅,被譏為「最窮影帝」,以致曾經待業四年,送過外賣,當過老師,要靠父母接濟。主要原因是他挑戲,不愛交際,沒有「流量」。

富大龍有這樣的句子: 「火(紅)是硬道理,錢是硬標準,但不是人唯一的道理、唯一的標準。」他最明白的是演員標準。

他在電影《進京城》中演旦角,有一些專業的高難度動作,導演已給他準備了替身演員,但他日夜苦練,堅持親身上陣,全程真演真唱。結果梨園高手也給他點贊——「神了」。他還彈古琴,寫書法。

他反倒覺得「越來越不會表演」了。他說這就如蘇格拉底關於已知和無知所說的: 人的已知就像一個圓,圓越大,圓周越長,與外部未知世界的接觸就越大,越知道自己無知。

富大龍的書法

看過他在「青銅仙鶴」的表演後,讀到對他的採訪。他強調演好一個角色,不能概念化地去演,而必須體驗生活,「生活絕對超乎任何人的想像,你有再高的智慧和藝術修養,它(生活)也一定超乎你的想像。」他因而認為「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是藝術創作者的理想,但現實卻是,「生活永遠高於藝術,實際上生活是我們藝術永遠的真正的源泉」。

他的表演「不要概念化」之說,讓人想到一行法師關於真心與妄心的論述。一行法師認為,真心必須在概念以外另謀出路,一旦以概念去推究,就會失去它;由概念建構起來的世界,與活活潑潑的實相世界不同; 生死、好壞、有無的對立,只存在於尚未開悟者的生活中。他以飲茶為例,飲茶的偷悅來自飲茶的體驗,而非飲茶的概念; 先有飲茶的體驗,才有飲茶的概念。

思辨離不開概念,可是只從概念出發難以認識真實的世界。忽然發覺,所有洗腦都是由概念出發的,如民主、普選、世界公民……之類。

看到富大龍一幅書法,頗覺有弘一法師筆意,一種靜心無爭的禪意。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食肆、芫茜、中美歐

帶根的芫茜頭插進泥裡,長來嫩芽來了。
我家附近的「錢大媽」昨天開張大吉了,家人光顧後回來說,買豬肉要排隊。不遠之外的北角,原來還有一家不到一個禮拜之前開張了。這麼一來,我家一公里多一點的距離內,就有三家同一品牌的新式經營肉菜店。最早開張的一家也不過是幾個月前落戶的。在疫情中,這算是個小奇蹟吧?

疫情的打擊,每一個市民都感受得到,有直接的,有間接的。走到街上,不時見到烏燈黑火、大門緊閉的店鋪。日前的中午走過一家過去生意看來挺好的茶餐廳,一爿玻璃門拴上鐵鏈,門後斜斜靠上一根掃把。是捱不下去了嗎?看不見告示,或許是限食令加強之下,沒有晚市生意,索性暫時停止營業、休養生息吧?

疫情、逆境中,有人忍痛退下火線,有人掙扎變陣圖存,有人逆市大展拳腳,各有各的招數,誰可勝出,誰摸到的石頭可靠,一時難料。有所應變是必然的,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

飲食網站 OpenRice 有飲業經營狀況的大數據,今年頭五個月,香港食肆生態,全港結業食肆超過一千二百家,單是尖沙嘴便有120家結業。不過,同期又有一千三百多家食肆開張。

接着從五月底到八月上半月,本港有 536 家食肆結業,同時卻有 807 家食肆開業,相當於每一間食肆結業有1.5間餐廳開業。

這段日子裡,香港的疫情與政府的對策一再反覆,如今又面對病毒的第四波反撲,各業經營者是否還能保持頑強戰意和力量,則未看到相關數據。

人其實都是不斷適應環境變化下走過來的。有朋友留言說到疫情下「焉知非福」的經歷:朋友愛旅遊,疫情下無法外出,就利用時間去練習瑜伽;要在家工作,更有利於抓住空檔舒展筋骨,養成了運動習慣;本來四體不勤,如今差不多每天都做運動,「實是今年最大的收穫」。

這真如佛家所說,境隨心轉。心態變,境況也變。北大樓宇烈教授提倡:做安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小到個人,大至企業、國家都可以之為行動方針。中國近年一直強調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美國施壓最瘋狂的時候,在疫情最艱難的時候亦一樣。堅持之下,如今「風景這邊獨好」。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列出中美歐疫情下消長之間的實力變化數據:中國經濟增長全球一枝獨秀,今年的GDP會達到15萬億美元,美國則會從去年的21萬億美元減一萬億美元。一消一長,中國GDP差不多達到美國的75%。歐盟的經濟總量本來是19萬億美元,英國離開,減少了2.8萬億美元,再加上今年要縮水8.5%(據IMF預測),大約下降一萬億美元,降到大概15萬億美元,跟中國相當。

金燦榮指出,美國經濟總量是一八九四年成為世界第一的,此後,英國、德國、蘇聯、日本這些對手的GDP基本上都沒能達到美國的70%,而現在中國一下就到了75%。

這是中國堅決把可自己的事情做好的最佳寫照。會對西方的心理影響帶來什麼影響?

前幾天煮食芫茜,把芫茜頭連根切掉後,插進小盆的泥士中。這兩天,新芽長出來了,新綠喜人。

世間萬物,都有逆境自強的生命力。

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

疫情中的逆市大媽

危中有機,已成套話。在當前全世界新冠疫情這最大危機中,危與機都不小。香港市面蕭條,很多店鋪關門了,亦有店鋪逆市開張,例如凍肉店。近日又發覺一個品牌的蔬果肉類連銷店冒起,其生意之興旺和一些貨品 ── 例如一款熟食鹹雞 ── 之受歡迎,竟成為友儕間的話題。

日前,見到我家附近一家店鋪在裝修,一睄眼,見到已裝上大型雪櫃,估計又是凍肉鋪了。附近兩個地鐵站左右範圍內,最近幾個月開了好多家凍肉店,屈指一算,不只一手之數。過兩天再走過,招牌現身了,竟然就是友儕間口耳相傳的那個連鎖品牌的新店。

閑聊有關話題的友儕中有姓錢的,她的太太在議論中即時成了「錢大媽」。

每次去光顧這個品牌的門市,都懊惱於顧客太擁擠。我好奇這品牌怎麼一下子火起來了,上網瀏覽一下,發覺港九新界已有 28 家分店,港島最多,有 15 家,九龍 10 家,新界 5 家。

原來,這是一家廣州的企業,二零一二年四月在東莞長安開店賣肉起步,以「不賣隔夜肉」作招徠。如今,經營的已不限於豬肉,但仍以「新鮮」做賣點,所有分店的肉菜產品要當天沽清。因此到晚上七點就逐步加幅打折推銷,直到十一點半免費送走當天貨品。

二零一八年八月,它打進香港市場,是打進的第11 個城市。至今,全國加盟店鋪已超過二千家。

對飲食講究新鮮的廣東人來說,新鮮是很好的賣點。現在超市以至街市商販,都以量多價低的心理戰誘使顧客多買。這大媽的貨品都打包好,乾淨「企理」,像超市一樣,但分量適中,小家庭可一餐吃完,符合新鮮理念。

也有不算「新鮮」的,如烹煮好的真空包裝客家鹹雞。曾有賣雞專門店的老闆在電台談到經營之道說,專門比較過兩種在珠三角屠宰後再運港雞隻的味道,一是冰鮮運來再烹製,一是屠宰後即劏即製再運來。結果認為即劏即製的比冰鮮一段時間後再炮製的有雞味。那種客家鹹雞因此「好味夾抵食」。

這品牌並非因疫情而生,卻在香港疫情中大受歡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疫情在改變着人們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習慣。逼於無奈,大家都多了在家煮食,上班的則自帶膳食。加上早一段日子豬肉價格高得嚇人,凍肉店和像超市式的肉菜店便多起來。

全球市場調查公司尼爾森(Nielsen)在疫情初發時,對中國(包括香港、台灣)、韓國、馬來西亞等11個亞洲國家進行了消費調查,發現「在家中用餐」的比例都上升了。在內地,優先選擇在家用餐的佔86%,香港為 77%、韓國 62%,馬來西亞 62%,越南62%。台灣「食力網」的網路問卷調查顯示,34.7%民眾選擇「增加自煮頻率」,19.1%改成外帶(買外賣回家 )。

在家煮食,比光顧食肆健康。可是有金融保險公司在香港調查發現,逾四成人吃零食多了,同時近41%受訪者完全沒有做運動,於是,近六成人疫情期間發胖了!

危機共生,禍福相倚,都很辨證。

2020年12月7日 星期一

疫情: 最壞的時刻,最好的時刻

維港兩岸的聖誕燈飾亮起好些天了,驀然見到,有點恍惚。過去,即使對這西方宗教節日較疏離,仍樂見歡樂氣氛給點綴起來。今年的燈飾只讓人覺得是寂寞的閃鑠,似強顏歡笑。這當然是香港的第四波疫情駭人使然。

對比世界其他地方特別是歐美的疫情,香港的情況不算太惡劣; 與清零的內地相比,香港卻又太不濟了。正是「雙」顧兩茫然。

還可以作另一「雙顧」。一顧世界疫情自北半球進入秋冬季節後急劇惡化,二顧抗新冠疫苗正蓄勢待發。新冠病毒肆虐下的世界,目前是最壞的時刻,也是最好的時刻。

統計圖表顯示,北半球夏季的七八九月,全球疫情進入了平台期。十月起,情況隨着北半球踏入秋冬而開始惡化,日確診數字一路急增。各國紛紛採取新措施後,上升之勢到十一月才稍為放緩。

這既與氣候轉冷有利病毒傳播有關,也因為美國熾熱的總統競選推波助瀾。美國大選十一月三日舉行,競選活動十月起進入高潮,美國疫情同步擴大。大選投票日之後,確診數字進一步飆升,如今日增廿幾萬例 ── 五天就一百多萬! ── 未見到遏止之勢。加拿大跟美國亦步亦趨。

反觀歐洲,新一波疫情十月之後來勢洶洶,法意英德西幾個大國再度如臨大敵,收緊社會活動限制。從各國疫情圖表看到,措施已見成效,十一月起有不同程度放緩。

但要面臨新的考驗 ── 聖誕節。這是西方一年裡最重要的節日,忍受多個月約束後的人們可能更加耐不住禁制。歐洲各國早前加強管制,其實是希望到聖誕節可以適度放寬限制,讓人們的生活和商業活動在一年最大的消費旺季中得到喘息。

令人擔心的是,聖誕會的興奮會不會像美國大選一樣帶來新的疫情爆發?

在病毒的沉重打擊下,各國的疫苗研製速度超乎常規,面世時間比專家們的預期早了半年到一年。在中國和俄羅斯,高危人群和防疫第一線人群已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接種了新疫苗。疫苗在各國的正式批准和推出,都已進入走程序的最後階段。還有技術準備,例如是否具備在零下幾十度儲存疫苗的常規能力?

在歐美,更要面對人們長期以來抗拒接種疫苗的社會思潮。

美國皮尤民調研究中心九月中旬發布的調查顯示,只有 51% 的美國成年人願意接種疫苗,較今年五月份下降了21個百分點。最受病毒打擊的非裔黑人尤其抗拒,只有32%成年人願意接種;就算免費,願意接種的也不到一半(48%),其中「絕對會接種」的僅佔18%。這與美國黑人有過被殘酷施行人體實驗的慘痛歷史記憶有關。

即使在以理性見稱的德國,也有一個處處講究天然、 拒絕人為干預的龐大群體。有民調顯示40%德國人拒絕接種疫苗,總理默克爾不得不明確表示不會強制推行疫苗。

新冠病毒對全球的衝擊,讓人們看清楚了很多事物在紛紛擾擾中的真面目。抗新冠病毒到來,也必有新的揭示。

2020年12月4日 星期五

馬友友,與兩個不同規範的世界

朋友傳來大提琴家馬友友的一段演奏短片,演奏的是德伏扎克《新世界交響樂》中著名的「還鄉」(Going Home)主題,是在書房內的無伴奏錄影。演奏純樸、平和、乾淨,簡簡單單,但觸動心靈,盡展音樂的神奇魅力。

這是馬友友今年三月起在網上倡導 Songs Of Comfort (樂音暖人心)公益活動的第一首上傳音樂。疫情下,家在美國麻省的馬友友不用滿世界跑,過起「正常」生活來了。有一天,他在辦公室想到該為正在新冠病毒滛威下喘息的世界做點什麼時,想到可以發揮音樂的作用,在網上一起演奏和分享能夠安慰人心的音樂。世界各地專業和業餘的音樂人紛紛響應,大家不區一格,把在家中某個角落演奏的錄像上傳,有獨奏、有合奏,有利用高科技合成的異地大合奏。 有傳媒稱之為疫情危機下的「社會運動」( social movement),是正能量的運動。 美國 PBS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電視網記者就此訪問馬友友說,我們整天在報道疫情,說的都是醫院、藥物、糧食、錢財問題,疫情與音樂、藝術有什麼關係? 馬友友抱着大提琴說起一段往事:19歲時,一位老師對他說,「Yo-Yo,你仍未找到屬於自己的琴聲(you haven't found your voice)」。馬友友自此努力找尋自己的琴音,發覺必須先了解聽眾之所需,進而用琴音代表他們抒發感情;「我若能找到某些他之所需,又能提供一點點能安慰心靈的東西,那就完成了我的工作。」「你以音樂說話,得真誠,否則無法溝通。」 又有日本NHK英文網的記者問,你的演奏和錄音本來是賣錢的,現在給人在網上免費觀賞,那不虧了嗎? 馬友友的回應是:「我一直認為人生並非事事都是交易(Not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 transaction)。」他說,人不能總是看着錢,很多最重要的事物無法以金錢衡量,人的尊嚴(dignity)、高尚(decency)、公民意識(civic mindedness)都花錢買不來。」他說他自己的價值並不等於一個「品牌」(brand)。 馬友友這就說到了行為心理學中由兩個不同的世界:一個由社會規範主導,另一個則由市場規範主導,各有自己的法則。 美國心理學家 Dan Ariely 在 Predictably Irrational (可預期的非理性) 一書中指出,社會規範潛在於我們的社會本性和共同需求裡,一般是友好的,界限模糊;如人們之間的互助,你幫我搬搬梳化,我幫你換換輪胎,都為彼此帶來愉悅,不要求什麼回報。 市場規範的世界截然不同,界限分明,如工資、價格、租金、利息、成本、盈虧,它的關係未必邪惡,但的確意味着利益比較,要及時償付,必須按價取酬。 人們對兩個規範的世界都不陌生,不斷穿疏其間。但兩個世界顯然有一消一長之勢,Songs Of Comfort 仿如另一世界的事物,讓人陌生,因而覺得難能可貴。

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

從新田大夫第看香港文化源與流

青天朗朗,草木葱葱,
文天祥銅像望北而立。

日前到元朗附近的新田小遊,參觀新田文氏的大夫第,路過一個從來沒有聽過的公園 ── 文天祥公園。公園最可觀的是小丘上六米高的文天祥銅像。銅像望北而立,隨其視線遠眺,樹梢之上遠處密集的樓群,便是深圳。 這時重溫文天祥《過零丁洋》的名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說零丁」,別是一般滋味。置身第四波疫情下的香港,此時正人人惶恐;七百幾十萬人宅在小小一千一百平方公里之內,即使深圳就在咫尺之外,也是「一水隔天涯」,真似孤懸海外,不也零丁乎? 新田文氏的先祖源自四川,南宋時南遷贛、粵,至十五世紀再遷其時寶安的新田。至清朝,其二十一世祖文頌鑾獲賜大夫銜,一八六五年(清朝同治四年)建大宅,是為大夫第,宅內至今有光緒帝一八七五年所賜詔書木刻。大宅被列為古蹟後,被稱為香港「最華麗的歷史建築物之一」。可是無論史蹟還是建築的底蘊委實不深。往北那怕只到珠三角一帶走走,一相對比,定有感受。 錦田有個新的景點叫「紅磚屋」,是由一所蠟蠋廠的平房活化而成的商場,沿着裡面兩列過道有二三十家小店鋪,買的很多是店主據個喜好搜羅的各式雜物、舊物,有點像跳蚤市場。周未可能較熱鬧,那天星期一去到,裡面黑洞洞的,只有兩家店鋪開門。大概市場仍未成氣候,疫情下,情況更黯淡了。 旁邊據說是油畫村。這讓人聯想到深圳的大芬油畫村,大芬村最初聚居了一批專畫「行貨」油畫的「畫匠」。市場發展起來之後,搞原創的專業畫家紛紛進駐,中西畫具、材料商也陸逐到來。大芬村的美術產業如今蜚聲國際。 錦田的油畫村完全不那麼回事。那裡橫一條貫錦上路與錦田公路之間的小路,有一堵牆上畫上了十餘幅同一風格的裝飾畫。畫作可觀性不大,沒有街頭塗鴉噴畫的野性,沒有一些學校由學生繪畫壁畫的稚氣,又談不上專業壁畫的技藝和創意。據此稱作油畫村真的過甚其辭了。

錦田紅磚屋內
這可說是近年香港一些人肆意自我拔高的文化現象之一。例如有人把幾十年前流行的北魏體招牌字體稱為「香港北魏真書」,把一種新設計的電腦漢字字款名為「自由香港楷書」。有人出版書法字帖,寫的是廣東俗語,自稱是「港人話」。
每個地方的文化都有特色,就是在各種傳統文化交集下自然形成的面目。香港既是中西文化文匯之地,又是源自內地大江南北移民各種鄉土文化交融之所,產生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衣食住行文化是必然的。這種文化很可貴,涵蓋生活、藝術,源遠流長,影響廣泛。
酒,得假以時日長期醞釀,才能生成醪醇。文化更是如此,急功近利,不暢其源而只彰其流,自我膨脹,生成的則可能是謬種。自以為有別於中華文化的「港人文化」,是不是這樣的謬種?就去年的社會動盪所見,思過半矣。
香港在國學、 科學等領域都產生過大師級的人物,可是稍加考究就知道,這樣的人才都是內外因素結合而成才的。過分強調本土甚至只知本土,恰恰自曝香港之短,以至之醜。新田的本土大族文氏,不也是源自四川?

2020年12月1日 星期二

疫情折騰,香港宜作全民檢測?

恢復了不久的一些活動,又要停止了,很無奈。剛接到通知,康文署轄下的文娛中心須在疫情嚴竣的第四波下閉館,我與朋友在某文娛中心音樂室、美術室的定期活動又要暫停了。

內地過去有「一死就放,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之說,這是「改革開放」初期「摸着石頭過河」中的惡性循環現象。收放無序,無從捉摸,難免被人詬病,以為是領導無方。客觀事實是,舉國上下都認準了必須過河的戰略方向,彼岸遙遙在望,但腳下是一片渾水,石頭在哪裹看不到,要摸索,一腳踩下去,深淺莫測。石頭摸不着時把腳縮回,無可非議。不縮腳也容易,要麼冒死直踩下去,要麼裹足不前,原地站着等運到。

見死就放,見亂就收,其實是摸索前進中的必然現象。可以見死不放、見亂不收嗎?這不合管治邏輯。但一死一亂就授人話柄了。

不過只要肯去摸索,終歸可以摸出一塊一塊石頭來;摸出的石頭多了,就可以到達河的彼岸。中國「改革開放」其實就是這麼一回事。進程不會過了一條河而停止,為的是山外有山,河外有河;還有大海,到了沒有海圖的海域,石頭根本摸不到,要用其他方法去探索前路,可能要創新。

香港的發展也是一路摸着石頭過河走過來的,而且多在政府「積極不干預」之下由民間自己去摸。民間知道必須靠自己,跌碎門牙和血吞,不怨天,不尤人。

倒是到政府積極起來,香港人就不適應了,怨天怨地,怨爹怨爺。政府為抗疫時緊時寬、時收時放被人詬病,一點不出奇。有人嫌緊,有人嫌寬。

世界各地抗疫,寬緊之間有巨大差異,成效也一樣,這從各地病例、病死例與人口的比例清晰看到。 造成差異的原因很複雜,除了關乎醫療的人力物力水平,還涉及到各地的政治、社會、經濟制度,以至文化、道德價值觀,財政資源,物資保障,人民紀律自覺性,外來支援;更不可少的是領導人的決心、 威望和能力。其中有硬件問題,有軟件問題。

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HU)有個「全球健康安全指數」(Global Health Security Index),美國在195 個國和地區的衛生安全評估中排名第一,新冠疫情卻揭示出完全相反的結果。據 Our World in Data 網站十一月三十日的最新數據,美國的確世界第一,每百萬人七日平均確診數為490,比第二位英國的222高一倍有多;總確診人數一千三百多萬,更是「傲視」全球了。

JHU的評比大概以硬件評比為主,沒有估計到美國聯邦體加兩黨惡鬥下,在疫情中仍把政治利益凌駕於人命安全之上,也忽略了美國人個人自由大過天的逆天表現。

香港不少人如今呼籲要搞全民檢測,認為全民檢測可以解除香港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翻覆折騰。可是從美國和歐洲的情況可以看到,抗疫是國家、社會全體系總體配合的結果,沒有條件之下勉強去搞全民檢測可能落得東施效顰。

中國大陸成就蜚然的抗疫經驗是公開的,但至今看不到有一個地方能夠複製,香港自然也學不到。香港學得最好的是全民戴口罩,這一條已優勝過世界大部分地方了。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圓珠筆與規模效應

柯德莉夏萍(圓珠筆繪畫,James Mylne)



售價 1404 港元一枝的圓珠筆,你會買嗎?

貴得不可思議,不會有人動心。如今的圓珠筆「爛平爛賤」,最廉價的可能不如鉛筆。香港中式酒樓每桌會配備一枝筆以供剔寫點心紙,以前多用鉛筆,如今似乎多用原珠筆了。可能因為圓珠筆更具成本優勢,還省去刨鉛筆的勞力。

1404 港元一枝圓珠筆的售價,發生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九日,紐約Gimbels百貨公司發售這新產品,以不會像墨水筆常常漏墨、墨蹟難乾作招徠,每枝售 12.50美元,申作二零二零年的幣值是 180 美元,相當於 1404 港元。

BBC 網頁日前刊出 The cheap pen that changed writing forever (一枝永遠改變書寫的廉價筆) 一文,回溯了圓珠筆的顛簸發展歷程,非常可讀,有不少鮮為人知的資料。

圓珠筆的原型早在十九世紀出現,美國人John J Loud 在墨水筆的基礎上發明一種可以在粗躁物料上畫寫的筆,一八八八年就取得專利,可是不夠實用,少人問津。不少人嘗試在這基礎上改良,包括英國的猶太人 László Bír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他把改良方案帶到阿根廷,關鍵是墨水快乾而不漏。

 新產品不大受注意,但英國空軍投以青睞,一下子買了三萬枝,原因是在飛機上,墨水筆受氣壓變化影響,使人機師書寫很狼狽。

美國商人Milton Reynolds 也注意到了,進一步改良,拿到新的專利,並成立專門的生產公司。Gimbels 百貨公司買的就是它的產品,一個星期就賣出三萬枝,營業額5.6百萬美元,相當於今天 6.3 億港元。

這樣昂貴的產品不久就遇到新問題:市場有限,很快飽和。

圓珠筆不久到了法國,命運發生重大轉變。Michel Bich 深明擴大產量以降低單價、打開市場的道理。這最後通過塑膠筆桿完成,以 Bic 作品牌的圓珠筆至今佔據廣大市場。這就是規模效應。

但規模一定要與有匹配的技術才能有真正效應。

不過幾年之前,中國的圓珠筆生產就只有規模而欠技術,製筆企業多達三千餘家,年產圓珠筆四百億枝,年產值150多億元,世界第一,七成出口。中國鋼鐵產量也是世界第一,佔全球53.3%。可是中國製造不出圓珠筆最關鍵的筆尖圓珠,筆尖鋼技術一直掌握在日本和瑞士手中。這種特殊鋼材製成筆尖時,要經歷24道全自動切削工序,能被削鐵如泥,又不能軟爛如泥。對鋼廠而言,這個產業實在太小,沒有動力去搞研發生產。

六年前,這消息在網上沸騰,據說中國領導人很生氣。太原鋼鐵集團公司接到任務,在四個月內就完成技術攻關,燒了一爐60噸的筆尖特種鋼,夠全球用上一年。當日,筆尖鋼的價格下跌25%,日本企業哀嘆:半個世紀的美夢結束了。

有人說,中國敢和美較量的真正原因其實是規模效應。這也使中國無懼一些新興對手的威脅。不時有人說「越南製造」會取代「中國製造」。若知道越南二零一八年的GDP為2425.5億美元,略高於中國貴州省,約為深圳的三分之二,就會為此說失笑。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脫貧:中國一個更大的「清零」

昨天,中國出現另一個「清零」── 一個特大号的「零」── 貴州最後九個深度貧困縣「摘帽」;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也標誌着全國832個貧困縣脫貧的任務完成。

抗疫「清零」的奮鬥以月計時,脫貧「清零」的奮鬥以年計。公認中國的脫貧奮鬥自「改革開放」起步,算來達 42年。

「改革開放」是中國領導人和中國人民不甘於中國這個這個文明持續四五千年的國家廣泛貧窮落後而轟轟烈烈地展開的。新中國建國時,一窮二白。到一九七八年,國力在 30 年的積累下有所提升,但人民生活仍困苦如斯:

── 中國的人均 GDP 只有 155 美元,不及當時非洲最窮困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國家平均數的三分之一,在全世界二百多個國家當中排名倒數第三。世界只有不到 1%的人口生活在比中國更不如的國家!

── 中國 81%人口生活在農村。以每天生活費用 1.25 美元的國際貧困線計算,84% 中國人屬貧困人口!

中國脫貧的標準是什麼?

從貧困戶個人來說,是「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收入,去年年底要達到一年3218元,今年為4000元左右; 可以不愁吃、不愁穿; 還要義務教育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全國脫貧,除了貧困戶脫貧「清零」,還要「貧困村退出」,「貧困縣摘帽」。據在扶貧戰線工作過多年的「扶友」在網上說,這些「都有一整套非常詳盡和嚴格的標準,內容很多,考核非常之嚴格,幾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單單是各個省的年底扶貧考核細則都是動輒一百多頁」;「你能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全都有,所有貧困戶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全都包括在內,可以說,對於貧困戶生存尊嚴、生存權利和基本生活的保障,全國上下是不遺餘力的,沒有例外」。

這些,都在扶貧「八大支柱」政策中貫徹達到:基建扶貧、易地扶貧、教育扶貧、衛生扶貧、金融扶貧、產業扶貧、旅遊扶貧、互聯網扶貧。

只要到內地風光如畫而普遍位於貧困地區的旅遊點走走走,不難對這根扶貧支柱、那根扶貧支柱有感受。我去年到廣西南北串遊,就對有計劃的旅遊扶貧成效之顯著大開眼界。

在中國貧困縣「清零」之際,中國得到一個難得的讚賞,一向跟中國過不去的澳洲總理莫里森在一個演講中說:「不會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讓更多的人擺脫貧困。」

一九七八年,中國是從「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中改革開放、走向世界的。今天倒過來,世界應從「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走向中國 ── seek truth from facts。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胡楊: 等你三千年

歌曲《站着等你三千年》有歌詞曰:「妹妹你要做絕情的雁,哥哥做胡楊等你三千年。」

胡楊這意象,常見於大西北的歌曲、詩詞,可歎詠男女之情,可歌頌志土的風骨。 華為最近推出Mate 40 pro 新手機,機殼顏色有一黃一綠。特別的不是黃和綠,而在於黃的是胡楊黃,綠是的胡楊綠,分取胡楊葉子秋天和夏天的顏色。 知道胡楊這種荒漠植物的,都會對胡楊黃、胡楊綠有印象。兩種顏色都不嬌艷,比較濃重,顯得內斂、深沉。華為選擇這兩種顏色,除了美術設計上的考慮,相信主要是精神內涵的感悟。 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十月三十日在內地的華為 Mate 40 發布會上說,此前在歐洲的發布會上,只說兩種顏色是黃色和綠色;在中國,黃的叫「秋日胡楊」,綠的叫「夏日胡楊」,「老外不懂這個」,即不懂中國人心目中的胡楊代表什麼。 胡楊代表的是「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頑強精神。

華為的「秋日胡楊」

這也可說是華為的精神。任正非愛用美軍一架彈孔累累而繼續飛翔天上的破舊戰機比喻華為,氣概悲壯。如今以胡楊為喻,意象亦悲壯,但在豪情中添上幾分詩意。

胡楊未必能強撐三千年,意志頑強則是肯定的。那年到絲綢之路旅遊,一路見過一些零星的胡楊樹,卻未觀賞到胡楊林;稍為成片的只是幼樹,無法予人「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生命感悟。 在中國,胡楊分布在內蒙古西部、新疆、甘肅、青海一帶。新疆塔里木河中游巴州輪台縣,有新疆面積最大的原始胡楊林,總面積達一百平方公里。國外則見於蒙古、俄羅斯、埃及、敘利亞、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 胡楊能從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的乾旱,對鹽鹼有極強忍耐力,可抵抗高溫45℃和低溫零下40℃的極端環境。地下水位不低於四米,胡楊能活得自在;水位跌到六至九米,胡楊就萎靡;水位再低下去,胡楊就會死亡。胡楊要求沙質土壤,沙漠河流流到哪裹,胡楊就長到哪裹。沙漠河流改道頻繁。於是,沙漠中處處可見到胡楊不同生命階段的身影,或生、或死、或倒。

胡楊也有弱點。胡楊樹齡可達二百年,有很強的抗腐能力,特別是在浸水後,抗腐力增強。但在乾濕無常下,抗腐力就顯著下降,不到兩年就會全部腐朽。 「三千年胡楊」之說不過是人的願景投射。這不算虛妄,在戈壁大漠上,黃沙中的胡楊黃、胡楊綠自然讓人萌生頑強的生命願望。於是,連華為這樣的科技公司也對胡楊黃、胡楊綠有所憧憬。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理性非理性」下的民主

古希臘文明對人類的一大貢獻,是發現人有思想法則,據此可以發現「理」,掌握「理」,這能力就是理性。西方把理性用於自然,產生了科學;用於經濟活動,產生了市場經濟; 用於管治,產生自由主義、民主制度。這些都基於人是理性的設定。

可是人是不是如設定的那麼理性? 人有可貴的思辨能力,同時又受利益、欲望的驅使,一點蠅頭小利也可能讓人見利忘義。何況,思辨理性不如人們想像的可靠。思辨理性用於數學只會得出一個答案,但用於人的行為會得出不止一個答案,而且答案只是「可能」,不等於真實。 近代的研究發現,人有理性,同時亦有不理性。行為學研究的非理性行為,有些很古怪,但亦會看來「正常」得很。商人最懂得操弄人的非理性弱點,讓你家裹堆滿各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東西。這些大家都存在的非理性可稱為「理性的非理性」,是受到各種利益左右、自以為是的非理性。  


美國行為經濟學家卡普蘭 (Bryan Douglas Caplan,George Mason 大學教授) 二零零七年出版了 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Voter (理性選民的迷思) 一書,說的不僅是行為經濟學,也是公共經濟學,尤其是關於共眾選擇的理論,從人的理性非理性去探討為什麼西方民主社會會選出不稱職的領袖,進而制訂出壞的經濟政策。《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曾譽之為當年「年度最佳政治類書籍」。


他認為西方選民非理性基於四種偏見:反市場偏見、排外偏見、製造工作位偏見、悲觀偏見。從西方各國選舉看來,四種偏見都有增無減。剛舉行了的美國大選,更是一個集中的大型展示。


以創造就業職位為例,卡普蘭指出經濟增長是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不等同於創造了多少就業職位。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反而會撤銷了某些就業機會。最明顯的是,二百年前,95% 美國人是農民,如今僅為 3%。富餘的勞動轉移到了城市的製造業部門。


他指出,人們一般在就業、購物、招聘員工、制訂商業策略時是理性的,若不理性而為,會要付出沉重金錢代價。


在不花錢,相反會得到經濟利益時,人就可能非理性起來。於是一個種族主義的雇主也會雇用黑人,因為黑人工資低廉;一個保護主義者也會購買優價廉的進口貨。投票取向是另一回事。投票選擇的政治信仰可免費享用,可滿足心理信仰,可建立自我形象,可消耗到消耗不起為止。


對於選民,有「理性而無知」(rationally ignorant) 之說。卡普蘭認為,選民與政客都要對西方民主之衰敗負責任。政客知道哪些經濟政策對公眾有利,也知道公眾不歡迎哪些政策,但他們最關注是怎樣才可以當選,以及怎樣才不會被選民拋棄。


在選民與候選人都「理性的非理性」計算下,選舉結果會是什麼?實例不勝枚舉,眼前犖犖大者是美國大選。


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鶴藪秋色:斑斕不見綠無垠

鶴藪水塘山水綠
十一月的香港,天氣最宜人,不冷不熱,氣爽天晴,陽光是金色的,不炙人。香港秋天與北國秋天相比,最大不同是見不到「無邊落木蕭蕭下」,山林萬木不會拼盡一年的生命力積累、在落葉歸根之前給山野染上七彩斑斕的壯麗景色。

每年這時候,是很多港人北上追楓追紅的旺季。今年的疫情下,只好都宅在撮爾之地,靠網上、電視的秋色畫面解饞了。


前天走過維園,撿來一些落葉,有轉紅後飄落的大葉紫薇,有枯黃了墜地的心葉榕(假菩提)等,鋪在陽台影影綽綽的陽光下拍成照片,觀之竟有神遊「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之境的幻覺。


北方秋日轟天動地的色彩大會戰後,天地會迅速肅殺蕭條,要待來年春天重臨,才會重新點染出的生氣來。這跌宕改寫自然景色,也左右人的情緒,使人從黯然失落,到重燃希望。


南方少了這樣的折騰,但也就沒有機會欣賞萬山萬木仿如血拼至盡歸塵土的壯烈和壯麗。


紅葉貪戀秋水綠

南方的群山叢林一年到晚蒼翠如碧,少數落葉喬木在萬綠叢中不紅不黃,根本無力讓山河變色。這樣的蒼翠,南方人看膩了,卻吸引大量北方人在萬木枯槁之時躲到南方來,讓眼睛得到綠色的滋潤。日前從紀錄片裹看到,海南島三亞如今每到霜降之後,會有大量東北人像候鳥般南來,把三亞變成東北人的天下。


香港的消費市場如今看不到這樣的「候鳥」,香港的「留鳥」也飛不出去,那就在本地作內循環飛行吧 ── 儘管這不過是個小小的循環。昨天跟一些朋友參加一個本地旅行團到八仙嶺下的鶴藪水塘遠足去,這是香港政府為刺激本地消費、支持旅遊業措施下的活動,認真超值。


香港地方雖小,值得一走的地方其實不少,我就有很多地方未曾涉足,在這無法外遊的空檔,可趁機多走走香港的山山水水誠屬好事。


鶴藪水塘藏於山間,繞一周只二點五公里,只有一點上下坡,屬家樂徑,很好走。這水塘容量小,有不少溪流灌注,如今旱季,仍水波澰灩,秋水豐滿。無風時,水塘水平如鏡;氣流在山間竄動了,吹皺秋水,波紋不斷變化,形成不圖案,點綴秋樹樹影。


南國草木,四季萌生,即使立冬了,仍到處見到嫩紅的新芽茁長,生機蓬勃,這是北國難以見到的。鶴藪周圍多蝴蝶,沒有刻意去追尋,仍不難拍攝到。


十一、十二月是香港遠足的最佳季節,已有朋友在相約再出行了。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全球疫情:被美國大選掩蓋的駭人反彈

在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美國疫情統計圖中,
美國全國山河一片紅。
過去一星期,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美國大選,有關的新聞報道鋪天蓋地,其他地方、其他方面彷彿無足輕重。不是這樣,譬如新冠病毒,就趁這空檔大舉「攻城掠地」,進一步肆虐全球,美國和歐洲情況更空前險惡。相對之下,更覺中國和東亞各地的安全平穩難能可貴。

美國大選熱浪翻滾、人潮洶湧,讓人有疫情不再存在的錯覺。恰恰相反,疫情與選情鬥 high,高潮迭起,美國每日確診突破十萬例,且屢創新高,病例總數更衝破一千萬大關,而全球病例幾乎同時突破了五千萬。

據路透社統計,美國上星期六錄得131,420新增病例,七天的新增病例日平均數超過十萬,比歐洲疫情最嚴重的法國、亞洲最嚴重的印度之和還多。全球每11個新冠死亡病例,美國就佔一例。

美國疫情最嚴重的五個州都在美國中西部,其中四個是共和黨的紅州,其餘的威斯康辛州是民主黨由紅轉藍的「鐵銹州」。疫情新「震央」已由紐約轉到人口 1267 萬的伊利諾依州,上星期六一天就有12,454 個新病例。這相當於香港一天新增7,372個新症!── 可怕得無法想像。


特朗普贏了德州,但德州輸給病毒,確診人數佔全美一成之多。整個南部的病例佔了全美 43%。


世衛組織的全球疫情統計圖中,歐洲(淺綠色)
版圖的擴展之勢凌厲。

這就是特朗普所聲稱「做得非常出色」而到後來完全棄守的美國抗疫成績。拜登如何收拾這爛攤子?報道說他已成立一個 12 人專責小組策劃「基於科學」的抗疫大計,一月二十日一上任就推出 ── 還得等 70 天,真難為了美國人。


在這 70 天裹,很可能再有新的爆發 ── 大選狂熱帶來的病毒大傳播,很可能潛伏到下星期就露出猙獰。


歐洲疫情同時出現新爆發,法國、西班牙、英國、意大利、德國幾個人口大國都出現比上一波更兇猛的疫情傳播,一浪比一浪高。據歐洲防疫中心(ECDC)統計的十四日每十萬人累計確診病例數,法國高達 988.2,即全國兩星期確診 66 萬多人。


情況最嚴重的其實是一些中小形國家,如比利時、捷克、斯洛文尼亞、盧森堡、列支登士敦,其中捷克十四日每十萬人累計確診病例達1471.7,確診總數超過 41萬。捷克只有一千餘萬人口,規模與香港相當。照此換算,相當於香港每天確診7,880人!


香港的疫情一再反覆,抗疫措施時緊時寬,公眾已出現種種抗疫疲勞徵狀。香港的抗疫成績,相對於內地大有不如。對內地人可以「呢度去、嗰度去」,到處吃喝旅遊、打工做生意,香港人只能徒呼羡慕。但相對於歐美等地,香港至今共确诊 5375 人,數字非常低。香港人其實很幸福了,應該感恩。不過應「知足知不足」,而「有為有不為」。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大選顯示的極化美國

在美國,拜登已宣布勝利,外國元首己紛紛致電道賀,可是特朗普宣稱「大選遠未結束」。事實是,點票還在進行,訴訟會糾纏下去,特朗普的支持者堅信存在大量舞弊,塵遠遠未落定。美國全景圖畫顯示的是一個極化的國家。

美國之極化,過去主要指政治上層二元對立的極化,兩黨互不相讓、互相抬槓、互相否決,以致難以統一意志去治理國家,行政效率低下,政治劣質化,即福山所說的「政治腐敗」(political decay)。


二零二零大選更令人矚目驚心的則是美國社會的極化,三億多人的國家撕裂為人數相當的兩大對立力量 。據最新的數字,拜登贏了五百餘萬選票,在約1.5億票中約佔2.6 %,意味着一個51%對 49%的對立。投票率創下了新高,拜登以創紀錄的普選高票當選,敗選的特朗普同樣以創紀錄的普選高票落敗,顯示極化對立更強烈。過去落敗者大大方方承認失敗,感謝各方支持、祝福對方當選、以示民主成熟的畫面,可能看不到了。


美國兩黨在意識形態上沒有根本不同,大選顯示的對立因而並非意識形態的對立。從大選地圖可以清楚看到,紅藍的勢力範疇各連成片。民主黨的藍色主要集中在東西兩岸,東是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到大湖區,西是加州一帶,人口眾多,城市密集。共和黨主要控制中部和東南部,州多人少,農村經濟為主。


於是,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支持者在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種族分布、資訊接收、對世界認知等各方面的確有分別。說這是先進和落後的分別可能不大適當,但不妨說是經濟先發地區和後發地區之別,代表着美國現代都市文化和傳統鄉村文化的對立。共和黨以農村包圍城市,可是失敗了。


兩黨各自支持者都難免受到地緣政治影響的限制,以致無法客觀判斷大選形勢。對兩位候選人所得支持度的主流民意調查,因而又一次羞辱性地失準了;都認為拜登會大勝,結果是旗鼓相當,爭持空前激烈。這情況早在二零一六年大選出現,這些民意調查得到美國普遍傾向民主黨的各大傳媒支持,傳媒輿論也普遍與民調吻合,結果都嚴重背離實際。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美國傳統媒體都以大都市為出版和發行基地,視野受都市文化局限。民意調查機構經歷了二零一六年的慘敗後,據說已認真調整了調查的取樣方式、算法等,可是仍然重蹈覆轍。問題看來不在技術上。


中部地區對外閉塞,即使進入了電台、電視、互聯網資訊時代,基本如是,要改變,同樣困難。


這樣的對立,在特朗普時代已全面展示。對於極化政治下的種種互不合作,特朗普可以用乖張叛道、近乎獨裁的方式行事,對內對外都特立獨行,不計後果,不惜把極化對立推向極致。這為拜登留下更加 「政治衰敗」的爛攤子。拜登沒有特朗普的跋扈莾為性格。他呼籲團結,但會得到多少響應?


拜登上任後立馬要做的是通過援助企業和個人的抗疫新方案,但面對由共和黨繼續把持的參議院,他的回旋餘地非常有限。

2020年11月4日 星期三

太平洋兩岸,動與靜的對照

今天,全世界都在關注美國大選結果,以及大選計票會引發什麼情況。美國是戰後以來一直「領導」世界的國家,它的風吹草動確會左右世界去向。可是觀乎這幾天,把美國和中國作點對照,更有利於遠瞻未來。中國近日也發生了關乎未來發展的大事。

美國兩位總統候選人角逐未來四年誰是白宮主人,中國則在謀劃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以及如何達到二零三五年的遠景目標,思考觸覺直伸15年後的時空。


在美國的選舉制度下,政客最關注的都是如何通過選舉保住權。他們的任期都不長,總統四年,參議員六年,眾議員僅兩年。有參議員說,任上八成精力和時間都耗在拉攏人脈、籌募不斷增加的競選經費和紛繁的競選事務之上。


近日,美國第三波疫情急劇惡化,一天確診九萬餘人,相當於中國近一年的確診總人數,這應當是美國當務之急吧?可是白宮主人撒手不管,整天只顧四處趕場拉票。保住權力遠比老百姓的生死重要。


美國的選舉制度決定了政客的目光能看多遠,路能走多遠。奧巴馬以「改變」口號上台,最大的政績「奧巴馬醫改」到特朗普接手就一筆勾銷了。空有要高鐵的理想,實際上無法寸進。


相對之下,中國「自改革開放之初黨中央提出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以來,我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幾代人一以貫之、接續奮鬥。」(習近平關於十四五規劃的說明之語。)


奮鬥還在接續,主要是有中共作為一個「全民利益黨」的存在,更因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存在。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等上古神話,是基因的源頭。中華民族敬畏上天,更相信生民的力量,有為造福子孫萬代而犧牲的精神。


所以,受天命者要「管大方向、定大戰略」。方向,且是大方向,戰略,且是大戰略。這取決於領袖的才能和魄力,亦取決能否採集萬民之智慧。「十四五規劃建議」是集體智慧之大成,自今年三月提出起,除了通過各種調研、聽取各領域專家獻策,還在網上徵求到一百萬條留言,從中整理出一千餘條建議。


最後完成的建議明確了12個重點領域的思路和重點工作,包括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內市場、深化改革、鄉村振興、區域發展,到文化建設、綠色發展、對外開放、社會建設、安全發展、國防建設等。


這樣的實質民主,與向選民花言巧語的競選民主、程序民主,有重大而實質的差別。美國兩位總統候選人為爭逐世界權力最大的席位,花了上百億資金,出席了無數集會,會見過無數選民,卻是拿不出完整的治國方略來,有的只是空洞的口號,和互相攻訐。


面對太平洋彼岸的紛擾,這邊好整以閑。任凭風浪起,穩坐釣魚船。「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話 ,如磐石般質樸,也如磐石般穩固;是智慧,也是能耐。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孟加拉蟹,敢吃嗎?

又到蟹季,上市的各種螃蟹不但肥美、量多,且價廉。不久前,吃到從天水圍一百元七只買來的青蟹,後來又吃到一百兩只、三只、四只不等的,有大有小,有肉蟹、奄仔。朋友今天傳來街市的照片:一百元十五只,便宜得令人咋舌。各種螃蟹橫行上市之下,「鬥平」是市場規律,但價賤如斯,實在不明。

群組中有轉貼文字「溫韾提示」:此乃孟加拉蟹,生長環境極度惡劣,小則係污水生存,大則喺坑渠生存。

這非常嚇人,你敢吃嗎?

但經驗告訴我,網上傳來傳去的東西,切不可輕信。


孟加拉容易給人不愉快的印象。在英國退出印度後的精心安排下,孟加拉一再爆發領土、宗教衝突以致戰爭,最後分離成為如今的孟加拉國。它是人口大國,有一點四億人,但一半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大部分地區受熱帶季風影響,氣候不穩定性而多旱澇。孟加拉以人均收人計算,非常貧困,若以國家購買力平價計算,卻以2,570億美元居世界第44位。


孟加拉國儘管飽受各種天災人禍蹂躙,其實亦有優勢。例如擁有710公里海岸線,六十多萬公頃紅樹林灘塗,非常適合發展鹹淡水養殖業,孟加拉螃蟹因而日益打進國際市場。當地的螃蟹養殖業如何進一步發展,正受到國際關注。


由11個成員國組成的「東南亞漁業發展中心」(SEAFDEC)資料庫有《孟加拉國泥蟹養殖現狀》論文指出,當地過去只養蝦,到一九七七年才有螃蟹出口,蟹農至今仍主要靠野生蟹苗養殖,這除了難以滿足市場需求,還有竭澤而漁之憂。人工繁殖螃蟹於是是當急之務。


孟加拉 Shyamnagar 一個蟹場
又有孟加拉學者聯同英美國者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分析了孟加拉沿海地帶水質、含鹽量、土質、泛濫風險、地形,以及國際市場、服務支援等因素,認為孟加拉的螃蟹養殖相對蝦養殖更有優勢,而且螃蟹比蝦有更強抗病能力,也更能適應氣候變化,國際市場價格還更高。

BBC幾年前也報道過孟加拉農民向螃蟹養殖轉型。報道說,孟加拉沿海很多農民一向種植稻米,可是一旦洪水泛濫,或者孟加拉灣風暴沖毀海堤,海水漫灌,稻米就種不成了,後來發現養蟹更賺錢,就紛紛養起蟹來,哪怕原來的田可以種稻米。


這無疑是當地農民的脫貧捷徑,可是這受到宗教因素制約。孟加拉多穆斯林,都不吃蟹,儘管其禁忌不如豬肉。於是蟹農主要是屬於少數族裔的印度教徒。


BBC報道的標題是:孟加拉農民在受污染的土地上育蟹。所謂「受污染」,是洪水泛濫過的農田。BBC真關心環境。


作了一些網上調研後,對便宜的孟加拉蟹是否有信心了?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從美國最高法院看美國選舉

日暮中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樓
各方都在忐忑地觀望着美國大選的最後衝刺,以及十一月三日投票後的局面演變。有人甚至擔心,美國會不會爆發內戰?

大選即將舉行之際,美國參議院閃電般通過巴雷特成為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這對共和黨而言,是對大選的重大壓艙石,但就美國社會而言,則不知是禍是福,其意義不下於誰在大選中勝出。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剛刊出了該刊高級編輯Ronald Brownstein的文章What the Rush to Confirm Amy Coney Barrett Is Really About(趕緊通過巴拉克的任命所為何事),從較寬廣的視野作出分析。


美國大選可真不是「真普選」。美國過去七次大選中,以選民票數計算,民主黨贏了六次。倘若這回拜登能保持這趨勢,民主黨就在八次大選中贏七次。這將是美國自一八二八年建立現代政黨制度以來從沒有過的事。可是共和黨在這28年中控制白宮12年。


參議院的情況相似。美國眾議員按每州人口比例分配席位,參議院則每州都有兩席。看看美國兩黨的勢力範疇地圖可以清晰見到,民主黨的地盤在東西兩岸人口較密集的州和市,共和黨則佔據中部較小的各州。


如果以每位參議員代表所屬州分一半人口計算,現屆參議院的47位民主黨議員代表1.69億人口,佔多數的53位共和黨議員只代表1.58億人口。


若以得票計算,對比更大。現任民主黨參議員比共和黨參議員多獲1.4千萬票「授權」。


最高法院法官人選由參議院決定。40年來,參議院有22年由共和黨控制。特朗普四年任期裹就委任了三位最高法院法官,共和黨於是逐步在最高法院建立起如今九席中佔六席的穩定控制多數。


值得注意的是,這六席中有五席是由並未得到選民多數票授權而只靠贏得選舉人票當選的總統(小布什與特朗普)任命的。


除了最高法院,共和黨還在各聯邦法院安排自己的人選。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家Sean Wilentz喻之為「右翼防火牆」( the right-wing firewall),防什麼?防的是逐步背之而去的選民。也有人喻之為防潮沙包,潮是由人口變化所形成的浪潮。變化主要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白人,非白人、非教徒、年輕人越來越多,而主要居住在中西部的信教、保守、教育程度偏低的白人越來越成為少數。


據統計,自二零一六年,各州年滿18歲的新登記選民,非白人佔比日高,加州、內華達州高逾七成,得州逾三分之二……。


《大西洋》月刊的文章指出:「不難看到,保守的最高法院多數 與這些較年輕美國人優先考慮事物如氣候變化、種族平等、投票權、槍控、同性戀權益等,未來將發生衝突。」


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屬終身制,制度設計的初衷是保持法制和法制背後的價值觀的穩定。這穩定必然滯後於社會變化,會形成矛盾,以致衝突。


美國歷史上也發生過這樣的重大衝突,例如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最高法院九位法官有七位來自支持蓄奴的南方,這與經濟快速發展而反對蓄奴的北方構成重大矛盾。矛盾最終爆發為南北戰爭(一八六一到六五年)。


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民主黨的羅斯福在美國大蕭條後入主白宮。是時最高法院九位法官(當時有「九老」之稱)有七位是共和黨委任的,對羅斯福推行「新政」諸多掣肘。這局面終由連續四任總統的羅斯福任命了八位最高法院法官而扭轉。其間,美國介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國可能爆發內戰之說可能誇大其詞,但紅燈的確亮起了。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美國大選:從「成熟」到「脆弱」

強人的脆弱民主,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圖片。
華盛頓26日晚,美國國會參議院確認艾米·巴雷特成為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意味着在兩黨極端對立的美國,共和黨「控制」的大法官佔據九個席位中的六個。這是美國政治一個重大的轉捩點,它會為美國未來數十年亮起向右轉的綠燈,還是亮起意味着危險的紅燈,則是未知之數。

美國大選八天後就舉行,對特朗普來說,牢牢控制住聯邦最高法院,至關重要,不管大選結果是勝是敗。

在美國享有重大政治影響力的《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日前發表了Here’s How the 2020 U.S. Elections Resemble Those of Fragile Democracies(看看美國2020大選與那些脆弱的民主國家有多相似)的文章。值得注意作者 Eric Bjornlund 的身份,他在文章中開宗明義地「自報家門」:三十年來到過22個國家觀察約四十場選舉,有時是選舉觀察團的領隊。據維基的介紹,他是美國律師、喬治城大學的客座教授,是美國對外提供民主化進程的專家。所謂民主化就是美國化,奉行美國模式。


觀察實為監察。他知道受監察的民主化國家與美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相去甚遠,因而民主是脆弱的。可是他指出美國 ── 民主最成熟的國家 ── 這次大選與他監察過的民主選舉有太多相似之處。


他指出:真正的、成熟的民主國家的競選人不會指責選舉制度、選舉程序不公正,不會指責對手和選舉舉辦當局舞弊,更不會以暴力相逼,不會阻選民登記和投票;敗選者會大大方方地承認失敗,甚至向獲勝的對手祝福。


他以孟加拉、埃及、阿富汗、肯尼亞等為例,說明他們民主之稚嫩、脆弱。這些國家都有全國性的機構主持選舉,儘管其運作很可能向執政的政黨傾斜。可是美國不但在以上各方面脆弱了,更糟糕的是完全沒有全國統一的選舉機構,各州各市各鎮的選舉由當地執政黨和官員把持。有時任由選舉在競選人的主持下進行。


他提到國際民主選舉觀察的一點經驗:參選人、政黨、選民不可在正式計票結果宣布前提早自行宣布競選勝利。


對「脆弱民主國家」的選舉稍加注意者都知道,民主造成的亂局往往是敵對黨派和支持者各自提前宣布勝利下爆發的。


很不幸,這樣的苗頭早就在美國出現了。文章援引美聯社的報道說:「特朗普一些支持者說,他們的上算,是大選當晚有部分郵寄投票未及統計,而點票結果看來難分高下,於是把結果交給法庭裁斷。」


特朗普的劇本看來已寫好,他在第一場辨論中公然說:「我認為(大選)最終由最高法院裁斷,最高法院有九位法官因而非常重要」。他甚至不肯承諾,一旦連任失敗,會和平移交權力。


美國大選會同阿富汗等國家的大選沆瀣一氣嗎?


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漢字:主脈與支脈同繁衍

韓國伽倻山海印寺記事碑,漢字與諺文並用。
央視二零一年推出了《漢字五千年》紀錄片,從人類文明的視角考察漢字的發展,視野宏寬。若對漢字文化有興趣,例如喜歡書法,很值得一看。把字寫好不僅是藝術而已,領略背後的豐富內涵,對於怡情養性之裨益,莫大焉。紀錄片的解說詞還獨立成書,是很好的參考書。

前天在這裹提到:「甲骨文研究中最艱難的一點,是一字多體。這『多』不是單位數的多,而常常是雙位數的多。」《漢字五千年》一書中有具體的數字:在一九六五年出土的《侯馬盟書》(據考證是春秋晚期晉國的官方文書,寫在石板或玉板上)中,「敢」字有九十多種寫法,「嘉」字的寫法超過一百種。


這只是晉國一國之內的情況,各諸侯國之間的文字差異會更大,可見「為了書寫便利,每個執筆者都在根據自己的喜好簡化漢字。」


做過教師的都一定知道這事實,就是每個學生寫中文都有自以為是的「創意」。我在政府部門看過入職考試的中文作文試卷,應考者的簡化漢字「創意」令我大開眼界。簡化漢字其實是每個人寫中文時的內在需要,可說「心欲繁而手欲簡」。繁簡之別,重在寫字,認字為次。


越王勾踐劍上的
「鳥蟲書」楚文
在人人都追求簡化漢字之下,予以統一、規範就很有必要。書同文,始終有利國家民族統一,而歐洲不同民族都用腓尼基人發明的字母拼寫自己語言,千百年來語音不斷變化,文字就不斷紛繁,最終使歐洲分裂不止,至今勢所難控。

《漢字五千年》的第三集叫〈霞光萬道〉,說的是完全不同於西方文字的漢字對同邊民族、文化的影響。


漢字重於表意而弱於表音,當初紀錄的是雅言。「雅」就是「夏」,華夏的「夏」。把漢字與不同族(例如百越)的語言結合,歷程艱難。


漢字在中華大地還催生過其他方塊字,如西夏文、女書等。楚人結合自己的語言、習俗改造來自中原的文字,產生了「鳥蟲書」。湖北荊州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踐劍」上「越王勾踐,自作用劍」銘文,就是楚人的「鳥蟲書」篆字。


漢字又影響到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韓國歷史上一直以漢字為流通文字,後來為了普及文字而借用漢字創造了拼音式的「訓民正音」。日本則以漢字的字根創造了「假名」和「片假名」,與漢字並存。越南創造了與漢字同用的「字喃」,類似香港的粵音字。


如果視源自中國中原的漢字為一脈的話,從一脈中支生的旁脈繁多,覆蓋了如今所謂的「漢字文化圈」。儘管一些地方有去漢字化思潮,如越南有了完全拉丁化的越南文,但漢字的文化影響仍然存在,仍有人主張恢復漢字教育。各地歷史文化古蹟中,漢字作為各自祖先的文化遺傳,更無法泯除。


漢字一定不是一脈單傳的,放開視野,更知如是。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漢字:是單脈傳承?是雙脈傳承?

王羲之書寫的《蘭亭集序》。行書之成熟,
比楷書早數百年。
多年前的舊文〈漢字「廢簡復繁」的幾個糊塗觀點〉得到署名ojcuts的網友關注,ojcuts並作這樣的留言:「漢字一向是單脈傳承,漢字分出簡繁二體雙脈傳承,中華文化也分成簡體版和繁體版,這讓人無所適從,被迫選邊站隊,是折騰人民,傷害文化。」

漢字由甲骨文算起,起碼流傳了三千三百多年,歷來不斷演變,至今成為我們認識的漢字,主要是楷體的。在這歷史長河中,漢字變化多端,每一個字如是,整體更如是。用「一向是單脈傳承」來概括這歷程,無疑不當了,泯滅了漢字演變過程中說之不盡的艱辛和精彩。


甲骨文研究中最艱難的一點,是一字多體。這「多」不是單位數的多,而常常是雙位數的多。這反映了殷商之時,隨着社會對文字的需求日趨殷切,各地紛紛自創文字,各顯其能。


這脈脈賁張的局面持續了一千多年,到戰國時期,中原逐鹿,從號稱萬國並存到弱汰強存的七雄,漢字在紛亂中不斷變化,甲骨文之後出現了金文、籀文,再演變為大篆。變化絕對不是單脈的線性發展,而是多脈的混沌演變。


這主要是由於諸侯各國各自為政,互不統屬,就連文字,也各寫各的,文字形體結構和書寫風格各異。經濟和文化發展之下,鑄字、刻字、寫字的材料和範圍都擴大了,除青銅器上的金文外,出現了陶文、簡帛文、貨幣文、璽印文、石器文、繒帛文字、兵器文,既精彩紛呈,亦導致七國之間文書難通,致使奏始皇統一天下後即統一文字,以求一令下而天下行。


文字自此統一了嗎?顯然沒有。


漢字有它的優點,亦有難以否認的缺點,就是難認、難寫。時至今日,看看小孩子和外國人學中文之苦便知道。漢字發展至楷書,認字的困難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但書寫之難依舊,字的筆劃難記、難寫,書寫效率低,寫得好看就更難了。


中國讀書人一直在同這些困難鬥爭,務求把字寫得便捷,於是很早就發展出行書,它的最大特點是書寫快捷,主要方法是把一些筆劃或連寫、或減省,把一些字根如偏旁簡化之後規範化,建立起一套有別於正兒八經一筆一劃書寫的「正書」包括篆書、隷書、真書(楷書)的書寫系統。這個民間自在的系統很早熟,早在魏晉時代就隨着二王書法的出現已臻至巔峰。法度森嚴的楷書要到唐朝才成熟,比行書晚了幾百年。


此後,行書與楷書兩種風格、筆法不同的書體並行不悖,文人都能熟練掌握,按需要運筆,要楷則楷,宜行即行。寫楷書時,筆劃較繁,一板一眼;寫行書時,筆劃偏簡,筆隨情轉,很多字形簡化了,有別於楷書,是為實用的書法。兩種字體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從來沒有誰說繁簡、楷行之間讓人「無所適從,被迫選邊站隊,是折騰人民,傷害文化」。


漢字若有「雙脈傳承」的話,是正書(楷書)和行書。簡化字,很大程度上是把楷書行書化了。


只要看看每個人的手寫中文,就知道誰都在試圖簡化書寫,是否得其法是另話,因為老師都只要求學生把字寫好,但鮮有能教學生如何把字寫好的,香港的老師更不會教學生寫好行書。於是,「娃娃體」中文隨處可見,就是只知道一筆一劃書寫,而寫得歪歪斜斜,個個字都如亂柴堆。


究其原因,其一是只知繁不知簡,只知正不知行,不知漢字書寫從來有求簡求便的一面。


你的中文簽名是繁體還是簡體?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疊加效應,從風球到疫情

截至十月十三日的全球新增新冠病例,最下深藍色的代表歐洲。(ECDC)
香港的風季到十月已近尾聲,昨天卻掛起了八號風球。據天文台的資料,原來二零一六、一七年的十月也出現過同樣情況,但再往前,就要追溯到一九九五年。昨天的八號風球有虛張聲勢之嫌,掛起後大部分時間裹風平浪靜。

熱帶氣旋浪卡在四百多公里掠過而要掛八號風球,據天文台解釋,主要原因是香港同時受到東北季後風影響。低氣壓的浪卡主攻,高氣壓的季後風助攻,流向低氣壓的氣流加強下的共同效應難測,於是天文台就掛起了八號風球。

我們還面對着另一個主攻與助攻疊加下可能形成的共同效應:新冠疫情持續肆虐而流感季節將臨。北半球各國都嚴陣以待。


從全球角度來看,新冠病毒短期內消失的希望已幻滅,反而會隨着北半球即將步入秋冬而更加囂張。這情況已在歐洲出現,英國的日新增病例遠遠超過年初,圖表上年初的第一波,相對於當前的第二波,如小巫見大巫。印度的疫情更嚇人,很快就會超越美國成就第一疫國。


美國每日新增新冄病例趨勢(JHU)

美國不存在全國抗疫策略,疫情始終在第一波的延續下不斷蔓延。美國各個地區的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正上升,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奇據此估計,病例反彈很快就會到來。圖表上已清晰顯示這趨勢。


要遏止疫情,唯有寄望有效疫苗推出了。國際間,疫苗研製的競賽已進入加速衝線階段。衝在最前頭的,是中美,誰會率先壓線?


據世衛組織十月二日的統計,全球已有42個在研疫苗獲批准進入臨床試驗,其中中國佔11個。世衛估計,今年年底到明年年中可望有疫苗面世。


在這場競賽中最先宣布成功的是俄羅斯,繞過第三期臨試驗就把一種疫苗註冊了,普京自稱已接種。這很受爭議。


英國和美國接着都有領跑的疫苗在臨床試驗中有受試者出現嚴重反應,試驗叫停了。


中國的研發一路蹄疾而步穩,雖然因為國內疫情清零而要到中東、南美、東南亞、歐洲等地進行臨床試驗,成績讓人憧憬。


據《科技日報》報道,中國疫苗研發的最大特點,是從五條技術路線、全覆蓋地進入臨床試驗。包括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包括RNA疫苗和DNA疫苗)的五條技術路線全覆蓋研發,是科技部自疫情爆發起就進行的布局,非常有前瞻性。每條技術路線都有一至三個團隊進行研發,由不同科研和企業單位合作,包括國家頂尖學術機構以及生命科學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


據科技部的消息,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的有三種滅活疫苗,是我國的優勢產品。


在美國,雖然特朗普不斷施壓,希望在十一月三日大選之前推出疫苗,情況卻不樂觀。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日前發布文件宣布,將以一套嚴格的審查標準來評估疫苗,其中包括「監控接種者至少兩個月」。有關專家因而認為,大選前推出疫苗幾乎不可能。強生的疫苗觸礁之後,更是如此。


浪卡與東北季後風合流,沒有給香港造成多大疊加效應,希望疫情的主攻與助攻合力亦一樣,好待疫苗穩當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