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7日 星期六

春楓別樣紅

香港的楓香樹秋冬會變紅,但始終因為天氣較暖和而紅得欠熱烈,倒是入春後的嫩葉紫紅得可愛。

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重瓣郁李花

 重瓣郁李,亦稱爵梅、棠棣等,薔薇科。香港三四月開花。





莫辜負了香港春色

香港動植物公園的杜鵑花正盛放
日前看到朋友上載了天水圍白玉蘭花開的照片,才驀然想到白玉蘭、紫玉蘭該都綻放了。昨天早上到香港動植物公園和香港公園攝影去,果然,不祗白玉蘭、紫玉蘭,各式各樣的花卉正奼紫嫣紅開遍。香江的春天真的來到了。

香港終年常綠,生機盎然,但四季不分明,欠缺天地循環的節奏感。少了冬天山河肅殺的鋪墊,就沒有鋪天蓋地的澎湃春潮,少了在天地歸於沉寂之前的萬木「血拼」,就欠了萬山紅遍的壯麗秋色。如果忙於工作與生活而不注意天時物候變化,就會慨嘆這方水土沒有春天、沒有秋天了。

動植物公園與香港公園都位於香港的心臟地帶中環,都在園藝上很花心思。特別是動植物公園,這個時候真可讓人目不暇給。我意在玉蘭花,卻是一從動植物公園的花園道正門進去,便心有旁鶩了:一大片杜鵑花映着藍天,花潮洶湧,撲面而來。

動植物公園的花卉種植有精心安排,栽種品種不同於一般公園,不論是要翹首觀賞的樹花,還是纏膝繞身的灌木花草,都能讓你驚艷。

楓香樹的嫩芽

譬如小徑旁的郁李花,花只有拇指般大,粉紅淡淡,但配合着光影,美得讓人窒息。這其實就是《詩經》中的「棠棣之花」。茶花的品種不少,有個曲徑通幽的小園專門種植。

動植物公園有十餘棵紫玉蘭、白玉蘭,種植在歷史悠久的涼亭旁的小園裡。白玉蘭開花較早,花已不多;紫玉蘭則正盛放。香港公園的種植在視覺藝中心旁邊的山坡上,亦有十餘棵。這就是辛夷花,也就是古人愛吟詠、愛用作詞牌名稱的木蘭花。不過在香港氣候下,木蘭花始終不夠挺拔颯爽。

值得仰觀的,不僅是花。動植物公園面臨噴水池一排高聳的楓香樹正萌發新葉,水枝紛紛從一兩尺粗的樹幹茁長而出,嫩葉紫紅,逆着陽光,更見耀目。嫩芽映趁着烏黑蒼勁的樹幹,展現的不僅是活潑生機,也是頑強意志。

動植物公園的遊人不多,香港公園較熱鬧,遊人集中在人工湖附近,可能對山坡上的紫玉蘭無所知,更不會知道兒童遊樂場下的山坡可以檢拾到相思紅豆 ── 「紅豆生南國」的紅豆。好久沒有這方來,特意繞過去,仔細察看路邊敗葉枯枝覆蓋的山坡。定睛搜尋,馬上便有點點鮮紅映入眼簾,翻開落葉,果然找到海紅豆,一連檢了幾顆。

春暖花開,日趨長,夜趨短,整個城市的活力在重新煥發。不一定坐火車、飛機才叫出遊,香港鬧市中也有漫遊好去處。

2021年2月23日 星期二

香港,春天真的來到了

上午到兵頭花園和香港公園拍照,最大的感覺是,春天真的來了。這是離開香港公園時拍下的最後一幀照片。

2021年2月22日 星期一

「全球大停電榜」上看美國

德州大停電前後的衛星圖像對比

停電是對都市現代化生活的最大威脅,電一停就「百冇」了,即使有糧食儲備,也可能沒法煮食而捱餓;如果住在摩天大廈,會叫天不應、叫地不聞。有學者因而對鼓勵人口往都會區轉移的發展戰略不以為然。美國德州大停電再次就此敲響警鐘,如果不是對中國的警鐘,也一定是對美國的警鐘。

停電在香港較罕見,香港有本土發電,還有深圳供電,電力不虞匱乏;偶有局部停電,與結構性因素無關。停電在內地曾經是常態,如今已鮮有聽聞。兩三個月前有兇猛寒流南下,香港凍到八九度,華東一些地方停電了,讓人驚訝。中國北方城市到了冬天有集體供暖,南方則無。富裕起來之後,大家都想冬天暖和些,近年時興安裝冷暖兩用的空調機。強烈寒流一來,江南人家都開動暖氣,竟致供電一時供應不上。好在中國的電網全國互通,供電很快就補上了。

停電在美國卻不是新聞,除非是大面積停電而又發生在重要地區,如近年紐約、加州發生過的。美國每次大停電都暴露了供電系統的深層次矛盾。矛盾錯縱複雜、 利害交纏,斬不斷、理還亂。紐約那次大停電至今,近十年過去,問題似乎依舊,而被指殘舊的設備再老化十年,於是發生了德州四百三十萬人受影響的大停電。

紐約二零一二年大停電

美國的供電系統有多不穩定,可以從維基上的 List of major power outages (全球大停電榜)見一斑。上這個榜有一定門檻,要受影響人口、停電時間等都達到相當規模才行。其中的「榜中榜」即「最大停電榜」有 18 次的大停電,受影響最多的達六億多人,發生在印度; 最少的有二千多萬人,發生在斯里蘭卡。受累的多數是發展中國家或最不發達國家,唯一的例外是美國(連加拿大)。

二零二零年的大停電有六宗,美國竟涉四宗,都與風暴、雪暴有關。這關乎大自然的偉力,但電力這樣重要的公共產品屢屢不堪一擊,原因何在?

美國有專門研究美國電網問題的學者指出,美國停電多過其他發達國家,而且日趨頻繁;西北部一年停電 214 分鐘,近三小時;根本問題是「基礎設施老化、投資不足、缺乏電網現代化的清晰政策」。

美國「科普網」(Popular Science)有評論指出,美國大部分電網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預計使用夀命是五十年。換句話說,美國今天的電網大部分已是「逾期商品」。

美國沒有全國性電網,各自為政的各地電網近年趨向市場化,以為可以靠「看不見的手」改善電網。這次,崩潰了的德州電網卻正是能源資源最充足、獨立於其他電網並且是最市場化的。《華爾街日報》則認為,問題並非市場化,而是政府干預太多。

德州大停電暴露,私企電商的後備應急設施不足。後備設施需要巨額投資以只是為了防範極端天氣之「萬一」,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私企對之缺乏積極性是自然的。

中國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全國互聯互通電網,這當是「國家隊」。國家能源局專家委員會主席張國寶在《篳路藍縷》一書縷述了這一世紀工程是怎樣完成的。今天讀到有關的書摘,其中有言: 「 如果你現在到西藏,在夜晚,拉薩的八廓街燈火通明,和內地的大城市沒有什麼兩樣。再到國外看到一些發達國家的老舊電網,真為我們國家的建設成就而自豪。」

**

參考: 

中國遇上德州寒潮怎麼辦?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66973

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疫情趨緩,從香港到全球

香港的第四波疫情逐步緩和,今天傳來嚴厲的抗疫措施可望自年初七放寬的好消息,對食肆等場所的限制會稍為寬鬆。立了春,牛年到,果真迎春接福了。

根據過去「一放就亂」的經驗,不可太樂觀,不應太放肆。不過從大趨勢來看,值得有所憧憬。

據今天的最新消息,本港新增12宗確診病例,十宗屬本地感染,其中三宗源頭不明;另有約十宗初步陽性個案。從圖表看到,日確診病例已從去年十一月底第四波接近一百二十的高峰下降到接近個位數,七天移動平均線下降到二十左右。

這幾天很關鍵,數字會反映過年節慶活動是不是使疫情惡化了。

從外圍看,疫情也在趨向緩和。內地北方地區最近發生小規模反彈後,近十天趨向清零; 昨天只在石家莊發現一個本土病例。全國大力推行的「就地過節」執行得很好。結果是染病人少,看電影人多,票房創紀錄。

從全球看,疫情也在緩和,儘管一天仍有近三十五萬病例,光美國就近七萬,但已從一天廿幾萬的驚人高峰大幅回落。北半球氣溫回升,日照增加,有利疫情防控。美國之下各疫情大國,印度、巴西、英國、俄羅斯、法國、西班牙、意大利都出現同樣的趨向,其中只有南半球的巴西的趨向不大明顯。

全球日確診趨勢

疫苗在各國逐步得到接種也在加強人們的信心,只是不能太篤定。一是因為疫苗的生產和分配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二是疫苗接種的負面消息接二連三,打擊了很多人的信心,不信任疫苗人群佔人口比例不小,如今會更加不信賴疫苗; 三是不要以為能靠疫苗能畢抗疫之功。

根據群體免疫理論,只要七成人左右接種疫苗和因染病得到免疫力,病毒就無法肆虐。事情不這麼簡單。上海傳染專家張文宏日前發文指出: 「假設疫苗的保護是永久的,若有效率為100%,建立群體免疫所需的接種率在60%~72%;如果疫苗有效率低於80%,則所有人都需要接種疫苗才能建立群體免疫。」顯然,各地都很難達到以上接種率,而疫苗的保護力能維持多久還是未知數。

張文宏說: 新冠病毒已經成為在人世間的常駐病毒。病毒還在不斷變異,就像流感病毒一樣。這意味着,以後可能每年都要接種新的新冠疫苗,就像接種流感疫苗一樣,而它未必能你平安無事,就像打了流感針一樣可能感冒。

香港的疫情好轉,既是大趨勢使然,也是政府在不斷摸索中找到了比較迅速有效的抗疫措施所致。政情、社情、民情決定了香港無法雷厲風行地全民強檢,折衷之下,有過封鎖小區的小範圍強檢,然後再微調為以大廈為單位的封鎖和強檢,突擊行動,夕封朝放。雖然沒找到多少確診者,但崩緊了全城的神經和防疫意識。「擾民」免不了,而疫情卻真的在這期間受到遏制了。

2021年2月14日 星期日

2021年2月13日 星期六

新疆在哪裡? 地理無知與政治偏見

新疆(Xinjiang)在哪裡?
新聞工作,首要信條是事實準確。我做傳媒工作之初,曾聽前輩說,西方世界級傳媒享有悠久的國際聲譽,會愛惜羽毛,報道比較可信;若有事實要核實,可參考這些大報的消息。我自此一直來愛讀這些大傳媒的消息,新聞報道也好,專欄評論也好。

可是日子久了,就知道這些傳媒存在基於意識形態偏見的謬誤、盲點。

近年,隨着中國崛起,這樣的謬誤有增加之勢。CNN和BBC近日在中國消息中接連出現的錯誤,雖曰合符西方記者普遍對華認識膚淺的情理,仍然讓人驚訝。

CNN 駐華記者David Culver 日前報道一則與新疆有關的新聞,配發的地圖竟然把新疆(Xinjiang)標誌在華南。BBC則在「重返武漢」的報道中,把湖北省劃到了陝西、內蒙位置去。

西方人弄不明白新疆、湖北的位置一點都不出奇,可是作為國際傳媒機構的駐華人員,對新疆和湖北在哪裡都不知道,絕對不可以原諒。這兩個地方都是這兩家傳媒抹黑中國的重點,一年下來,相關的報道該以百十計吧?

也可能罪不在記者,罪在鏡頭後面的編輯、資料搜集人員辦事太馬虎,欠專業。要在地圖上找出Xinjiang 來,一輸入,找到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下轄的新江(Xinjiang)鎮,沒錯吧? ── 但不知道這小鎮不可能是佔中國領土六分之一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歐美都有相似的毛病,愛對別人的事情指指點點卻是不知所云。

曾有非洲學者到北歐對學生演講,據非洲的經驗講述中國的重大支援。有學生質疑,說中國在自己的國家對少族民族搞民族滅絕。學者問這發生在中國哪裡,叫什麼地方,學生就啞口無言了。

早兩三年朝美隔空罵戰熾熱之際,《紐約時報》調查了 1 746 名成年人,讓受訪者在亞太地圖上指出朝鮮來,結果只有 36% 的人指對。差不多時候,ABC (美國廣播公司) 的 Jimmy Kimmel Live 節目在洛杉磯荷里活大道訪問行人:你支持美國對朝鮮採取軍事制裁嗎? 受訪者都毫不猶豫地說支持。主持人拿出世界地圖來再問,你知道朝鮮在哪裡嗎? 尷尬了,沒有人的手指能戳到朝鮮的位置去。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編輯 Harm de Blij 在 Why Geography Matters (地理為什麼重要) 一書中說:「當美國強權可以影響世界各個國家和人民之際,美國公眾卻是地球上對地理最無知的重要群體。」── 這竟然還包括記者。

西方人什麼時候才可以了解中國? 李澤厚認為,外國人「真正要了解中國至少是50年、100年以後的事情」。

2021年2月12日 星期五

牛:從兩面性到性別歧視

雲南斑銅牛雕
牛年到,從牛引伸而來的祝願鋪天蓋地,大家都希望從牛的個性、品格中看到新希望。新冠疫情肆虐整整一年後,人們看到了疫苗帶來的曙光。牛年此時來臨,惹人憧憬。

牛刻苦耐勞,體強力大,慣於默默地作出巨大貢獻,「吃的是草,搾出來的是奶」; 可是會執拗,有牛脾氣,不易馴服。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牛兩面性的絕佳寫照。

在北方一些方言中,牛可作描容詞。「牛人」不是執拗的犟人,而是某方面本領大、實力強的佼佼者。是以,「很牛」是褒義詞,牛氣可以沖天,可以轉乾坤。

內地的科普公眾號「地球研究所」日前發表《中國牛,是真牛》一文,用照片、字形、圖畫、圖表等等,介紹了牛在中華大地和中華文明中作出的巨大貢獻,知識含量豐富,非常值得細讀。

牛年,平安是福

文中提到,普通牛可能早在5500年前就傳入中原;晚至4500年前左右傳入,有充分證據。一個證據是「牛」字,早在商代就見諸甲骨文,它形象地畫出牛的兩角、兩耳和頭部。中華文明號稱的五千年歷史,堪稱就是一部人與牛的關係史。

漢字有不少以「牛」作偏旁的字,都與牛有關,或源自牛的養殖。例如牝、牡,以單字分指雌牛雄牛。漢字逐漸多用雙字詞之後,這兩字已少用。英文則慣於以單字分雌雄,於是牛年該怎麼說就有點麻煩,是The Year of Ox? 還是The Year of Cow? 還是The Year of Bull? 其中以 Ox 較普遍。

這其實有問題。查查字典可知,ox 是公牛,而且是閹割了的公牛。牛年是「太監牛之年 」?「大吉利事」啦。 Cow 是母牛,是專門為人們產奶的奶牛。在男性意識為主導的社會,不會說 The Year of Cow。Bull 是公牛,說 The Year of Bull,可能又會被指「政治不正確」,言論自由受限制。

近年女性主義(feminism)盛行,歐美連飲食都要提防一不小心被指歧視雌性(female) ── 不是女性,那是限於人類的概念。美國女星 Natalie Portman (娜塔拉.波特曼,曾以演出《黑天鵝》得過奧斯卡金像獎)近年積極提倡素食,連雞蛋、牛奶都不吃。去年她在洛杉磯向一萬六千名大學生推廣素食,說不吃雞蛋、牛奶是因為那是「對雌性動物的剝削」,不公平。

在中國古代,牛的地位特殊,只有天子一級才能以牛作祭品,平民不可殺牛。如今吃牛肉飲牛奶已普遍,內地近年的牛肉牛奶銷量猛漲。但多飲牛奶(美國飲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飲三杯)是否真的那麼好? 這大有爭議。對於嬰兒,母乳更好則是共識了。

祝牛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