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傳來大提琴家馬友友的一段演奏短片,演奏的是德伏扎克《新世界交響樂》中著名的「還鄉」(Going Home)主題,是在書房內的無伴奏錄影。演奏純樸、平和、乾淨,簡簡單單,但觸動心靈,盡展音樂的神奇魅力。
這是馬友友今年三月起在網上倡導 Songs Of Comfort (樂音暖人心)公益活動的第一首上傳音樂。疫情下,家在美國麻省的馬友友不用滿世界跑,過起「正常」生活來了。有一天,他在辦公室想到該為正在新冠病毒滛威下喘息的世界做點什麼時,想到可以發揮音樂的作用,在網上一起演奏和分享能夠安慰人心的音樂。世界各地專業和業餘的音樂人紛紛響應,大家不區一格,把在家中某個角落演奏的錄像上傳,有獨奏、有合奏,有利用高科技合成的異地大合奏。 有傳媒稱之為疫情危機下的「社會運動」( social movement),是正能量的運動。 美國 PBS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電視網記者就此訪問馬友友說,我們整天在報道疫情,說的都是醫院、藥物、糧食、錢財問題,疫情與音樂、藝術有什麼關係? 馬友友抱着大提琴說起一段往事:19歲時,一位老師對他說,「Yo-Yo,你仍未找到屬於自己的琴聲(you haven't found your voice)」。馬友友自此努力找尋自己的琴音,發覺必須先了解聽眾之所需,進而用琴音代表他們抒發感情;「我若能找到某些他之所需,又能提供一點點能安慰心靈的東西,那就完成了我的工作。」「你以音樂說話,得真誠,否則無法溝通。」 又有日本NHK英文網的記者問,你的演奏和錄音本來是賣錢的,現在給人在網上免費觀賞,那不虧了嗎? 馬友友的回應是:「我一直認為人生並非事事都是交易(Not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 transaction)。」他說,人不能總是看着錢,很多最重要的事物無法以金錢衡量,人的尊嚴(dignity)、高尚(decency)、公民意識(civic mindedness)都花錢買不來。」他說他自己的價值並不等於一個「品牌」(brand)。 馬友友這就說到了行為心理學中由兩個不同的世界:一個由社會規範主導,另一個則由市場規範主導,各有自己的法則。 美國心理學家 Dan Ariely 在 Predictably Irrational (可預期的非理性) 一書中指出,社會規範潛在於我們的社會本性和共同需求裡,一般是友好的,界限模糊;如人們之間的互助,你幫我搬搬梳化,我幫你換換輪胎,都為彼此帶來愉悅,不要求什麼回報。 市場規範的世界截然不同,界限分明,如工資、價格、租金、利息、成本、盈虧,它的關係未必邪惡,但的確意味着利益比較,要及時償付,必須按價取酬。 人們對兩個規範的世界都不陌生,不斷穿疏其間。但兩個世界顯然有一消一長之勢,Songs Of Comfort 仿如另一世界的事物,讓人陌生,因而覺得難能可貴。
音樂哲理
回覆刪除在艱難時期,心中有光的人會發亮.....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