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9日 星期六

午睡15-30分鐘就好,過猶不及

夜晚睡不好、睡不夠,午後小睡補眠可免整個下午渾渾噩噩,鍾南山都推薦。

可是午睡得有度。不少新研究發現,日間小睡過多、過長,對健康適得其反。

加州大學一個研究小組二零二三年一月發表了 Daytime napping and Alzheimer's dementia: A potential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白天小睡與阿爾茨海默氏癡呆的潛在雙向關係) 論文。研究對 1401 名參與者(平均年齡81歲)進行了長達 14年的監察,發現老年人日間小睡的時間與阿爾茨海默氏癡呆症的進展呈正相關;白天小睡時間越長、越頻繁者,患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風險越高;白天小睡過長、過頻,一年後認知能力較差;而認知能力變差一年後,日間有較多小睡。

白天小睡過度與認知衰退明顯相關,卻未能確定二者的因果關係。哪個是因?哪個是果? 還是互為因果?

長沙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一個團隊利用英國 Biobank 中 358 451 名沒有高血壓或中風者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以調查白天小睡頻率與原發性高血壓或中風發病率之間的關聯。據團隊二零二二年七月在美國心臟協會(AHA)《高血壓學報》發表的研究報告:與從不午睡者相比,通常午睡者的原發性高血壓風險較高(風險比 1.12)、中風風險較高(風險比1.24)和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有較高相關。 

廣州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二零二零年十月在Sleep Medicine (《睡眠醫學》) 發表的研究報告則指出:與從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時間超過一小時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34%,全因死亡風險增加30%。這個研究分析了20多項研究的數據,涉及30多萬名受試者。

看來,午睡過猶不及。那麼午後「小」睡的值多大為好? 

據西班牙韋瓦爾大學(Universidad de Huelva) 二零二三年四月在《歐洲心臟病學會》學報發布的研究,最佳的午睡時長是15-30分鐘。研究涉及  20 348 參與者,平均年齡 38 歲。在平均 13.8 年的隨訪期間,131 名參與者出現了房顫。 與白天小睡時間較短的人相比,每天小睡 30 分鐘或以上的人患房顫的風險幾乎加倍(風險比 1.90)。

對於白天小睡與健康之間的關聯,可以有許多解釋。 例如,擾亂人體生物鐘而使夜間睡眠減少,體力活動減少。可是,白天小睡也可以改善晝夜節律,降低血壓,減輕生活壓力。午後小睡好? 還是根本不小睡好? 研究人員認為還得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

睡眠太重要,卻仍存在太多未知素。「胸中無一事,夢裡亦欣然。」還是白天放鬆、晚上睡好最重要。

(睡眠,四之四)

2023年7月27日 星期四

老人癡呆:睡少了? 睡多了?

睡眠不足就像負債,而債總是要還的。長期睡眠不足,負債累累,還不了有什麼後果? 可能給身體造成永久性損害,可能的後果之一是老人癡呆。

Walker 認為睡眠與老人癡呆症(尤其是阿爾茨海默病)有顯著關係。這涉及深度睡眠,其間,少夢而體溫稍降,大腦會產生緩慢而有節奏的電波,能減少澱粉樣蛋白在大腦中積聚 ── 老人癡呆患者大腦中發現的大量澱粉樣蛋白凝塊,被認為是成病元兇。

Walker 和他的團隊對 32 名沒有記憶問題的老年人進行長達六年的睡眠研究, 用腦部掃描來追踪他們深度睡眠與大腦內β澱粉樣蛋白的水平。二零二零年六月在Current Biology(《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深度睡眠較少的人,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的水平較高。

Walker 認為:「我們現在發現了一個特定的睡眠特徵,讓我們可以更準確預測你將來的阿爾茨海默病風險。」

波士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師 Laura Lewis 二零一三年就用老鼠做過睡眠為與澱粉樣蛋白關係的研究,發現老鼠的大腦在睡眠時會開啟「洗碗機」功能。二零一九年,團隊展示了這款「洗碗機」的工作原理:老鼠睡眠期間會有液體波流入大腦,更重要的是,每個波液體出現之前都會出現巨大而緩慢的深度睡眠電波。

問題是如何誘發這種的大腦慢波。Laura Lewis 說,囓齒類動物有特定的深層大腦結構,如果刺激它,很容易產生深度睡眠信號。人就不一樣,有着各種各樣的睡眠問題。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一個研究睡眠窒息症的團隊則發現,睡眠窒息症患者患上老人癡呆症的風險較高,但改善睡眠後、深度睡眠增加,大腦中的 β 澱粉樣蛋就減少了;至於是睡眠提高了對 β 澱粉樣蛋的清除能力,還是減少了 β 澱粉樣蛋的產生,則不知道。

安眠藥對此有幫助嗎?

Walker 在書中指出,安眠藥(如 Ambien 或 Lunesta)誘發的睡眠腦電波相對於自然的深度睡眠腦電波活動是有缺陷的,缺少幅度最大、最深的腦電波,還有嗜睡、健忘、影響運動能力(如駕車)等後遺作用。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經過密集訓練的動物進行研究,發現自然睡眠可以鞏固動物學習後在大腦形成的記憶聯繫;安眠藥雖然可讓動物睡很久,卻不僅沒有鞏固記憶的效果,反而使原先形成的腦細胞連接減弱了50%,安眠藥好像成為記憶的橡皮擦。

(睡眠,四之三)


2023年7月26日 星期三

睡眠:24 小時一次的萬靈丹處方

Matthew Walker 通過《我們為什麼睡眠》一書讓人重新發現,人人都有個唾手可得的「萬應靈丹」。

人和所有動物一樣,每天都要睡眠,每天要睡七到九小時,孩子睡得更多。睡眠對於人往往像例行公事,沒有得應有重視,科學家也從來沒能解釋清楚為什麼人一定要睡覺。

這其實是人類百萬年來進化的正果,過程中付出過沉重代價。當人還未能群體定居下來並有個安全的住所之前,睡覺得冒死進行,因為會有隨時被獵殺的危險。那時的人類群落不敢都睡着了,會有人輪流守夜,現代人露營也常這樣做,以至至今有三成人遺傳着百萬年來形成的夜貓子基因,他們的才華要三更半夜才能充分發揮。你到該睡覺的時侯還不睡,其實是背棄了人類進化的一個重大成果。

冒着巨大風險養成的睡眠習慣,該有與之相匹配的巨大利益才對。可是 Walker 指出,人是所有物種中唯一會無緣無故挨更抵夜的物種。其他飛禽走獸,到時到侯就會找一個安全的地方睡覺去,最多像貓頭鷹那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地睡,或者像鯨魚左右兩半大腦輪流入睡。

用 Walker 的話說,這進化成果就等於一服每 24小時一次的非藥物處方,只要你願意,這處方讓你每24 小時精神、體力都煥發新機,重新叉一次電。

近二十餘年的科技進步,大大推進了大腦神經科學研究和對睡眠的認知。簡單而言,在思想心理層面,睡眠能通過大腦神經網絡重整加強人學習、記憶、邏輯判斷等能力;可以調整情緒的大腦迴路,使我們能夠冷靜應對第二天的社交和心理挑戰;大腦甚至可以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新舊知識整合,激發創造力。

至於在生理層面,睡眠可以加強免疫系統,防止感染,抵禦疾病;可以微調胰島素的平衡,調節葡萄糖的循環,調整身體的新陳代謝;可以調節食慾以控制體重;可以維持腸道有益健康微生物群落的繁衍;可以保持心血管系統健康,有助降低血壓,保持心臟的良好狀態。

(睡眠,四之二)

2023年7月25日 星期二

睡眠之神奇:我們為什麼睡眠?

昨天晚飯後,坐到書桌前閱讀。不一會兒就眼睏起來,呵欠連連。可能是「飯氣攻心」,更可能是因為早上起得早了點。我知道強撐沒用,既敵不過瞌睡虫,強撐眼皮讀書也不入腦。

索性闔上眼,用手撐着頭小寐。多久? 打算默數一百下就好。過程中稍有分神,不打緊,重拾數字數下去,大約數了 120 之數。以每分鐘約 60 拍的速度計算,小寐了約兩分鐘。這兩分鐘迷迷糊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但效果非常神奇。

再張開眼,瞌睡虫走了,呵欠沒有了,精神集中了。讀完要讀的書,練練二胡、做點運動、洗澡,再上網瀏覽一下,一直不覺睏倦,到午夜關燈睡覺。

這樣的經驗多有:在巴士、地鐵、飛機上眼睏得無法閱讀(書本也好、手機也好),我會閉目養神。短短的若干分鐘靜寐,可保接着的旅程不再打睏,幾個小時的飛行都沒問題。

這幾分鐘,嚴格來說並未真的入睡,遑論深層次睡眠了。若能好好小睡,效果當然更好。

對於消除疲勞、恢復精力,沒有比睡眠更有成效了,咖啡或茶或什麼興奮劑、藥物都比不上。可是人們對睡眠的認識很不足。

每個人都有兩個與生俱來必要功能:食同瞓(睡),你一出生就懂得做。對於食的研究、講究太多太多了,隨着社會富裕,食不厭精快無所不用其極。可是對於睡,則所知很少,而且不重視,以致睡眠不足成為無聲的流行病 (silent sleep-loss epidemic) 了,尤以富裕國家、地區為甚。香港的打工仔,個個唔夠瞓。

最近有一本書在全球大受歡迎,書名很簡明: Why We Sleep (我們為什麼睡眠)。作者 Matthew Walker 是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神經科學和心理學教授、睡眠和神經影像實驗室主任,也是哈佛大學精神病學教授。這世界太多人受到睡眠不足流行病困擾了,這本書二零一七年出後被譯為 34 種語言出版,銷量過百萬;曾高踞《紐約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榜第一位。

連比爾.蓋茨都給它為文推薦,因為這書讓他睡得更好,儘管這位年輕時為創業不斷熬夜的電腦天才不盡同意書中關於睡眠不足影響創意的論斷。

(睡眠,四之一)

2023年7月20日 星期四

《長安三萬里》:一個華人社會獨特現象

內地正上映動畫片《長安三萬里》。它以幾十首唐詩和幾十位詩人的故事串連起來,既反映了唐朝盛世,亦展現了這個最讓華人懷愐的皇朝的衰變。影片還未在香港上映,但已讓一些朋友非常期待。我亦一樣。

不過我有一點擔心。

內地放映這動畫的戲院出現了一個獨特現象,就是小朋友觀眾不少,只要銀幕上的詩人一誦詩,小朋友就都「和」起來,仿如背詩比賽。成年人呢,未必張口而誦,也必在心裡默念吧? 長近三小時的放映,如一個誦詩盛會。

但你若想在幽暗中安靜地看電影就慘了。香港上映時會不會這樣? 

這在內地網上引發了爭議,有人提出應設兒童專場而被扣上「厭孩」帽子。

這真是只有中國或者說華人圈才會出現的現象。一是只有中國人才能至今普遍看懂千百年前古人的文字。二是只有華人文化圈才有這麼多詩歌千古流傳,而且童蒙皆琅琅上口。

看看英語。據維基,它起源自日耳曼人從歐洲入侵時引入的多種多言,在中世紀經歷了巨大變化。公元一千年的書面古英語,現代人完全不能理解。現代英語,很大程度上和公元1400年的書面中古英語相似,是 1755年首次出版了權威的 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約翰遜字典》,by Samuel Johnson) 才把詞彙的拼寫和用法規範下來的。

古英語有個 Bēowulf (《貝武夫》)英雄敘事長詩,這是約公元900年版本的頭11行: 

Hwæt! Wē Gār-Dena in geārdagum,

þēodcyninga þrym gefrūnon,

hū ðā æþelingas ellen fremedon.

Oft Scyld Scēfing sceaþena þrēatum,

monegum mǣgþum, meodosetla oftēah,

egsode eorlas. Syððan ǣrest wearð

fēasceaft funden, hē þæs frōfre gebād,

wēox under wolcnum, weorðmyndum þāh,

oðþæt him ǣghwylc þāra ymbsittendra

ofer hronrāde hȳran scolde,

gomban gyldan. Þæt wæs gōd cyning!

全世界該沒有多少人能懂吧?  

公元900年,正好是唐朝滅亡之前八年。華人能卻能對那時以至更早千百年的詩歌心領神會,能與昔時詩人同聲而誦。真神奇!懂中文真好!

2023年7月16日 星期日

真正寧波湯圓,在香港吃到了

說到寧波,香港人首先聯想到的可能是寧波湯圓。這種黑芝麻作饀的寧波著名小食,香港的超市都可以買到。那「老土」的傳統紙皮包裝不知使用了多少年,快烙進很多人的腦海去了。

我也喜歡吃寧波湯圓,不知打什麼時候開始,一直以為這是寧波的地道製品。直到最近仔細看看包裝上的文字,才知受騙了。 或者不該說受騙,而是被自己的直覺認知誤導了。

這種「寧波湯圓」原來有不同牌子,包裝大同小異,不小心對比,會以為都一樣。有的以「寧式湯圓」招徠,有的標榜「百分百香港製造」,用的是植物油。

這一看,直為自己的粗心大意搖頭。寧波人會簡稱寧波作「寧」嗎?寧波自古別稱甬城、甬上,簡稱是「甬」,香港寧波同鄉會的標識就是一個篆體的「甬」字。「寧」用作簡稱指南京,因為南京自隋代以後歷為江寧縣及江寧郡、江寧府治所,所以別稱寧。

看來,「寧式湯圓」是專為非寧波人設計的。


幾年前與友儕遊寧波,千方百計找地道的寧波湯圓品味,最終知道有「缸鴨狗」這家自一九二六年起挑擔賣湯圓起家的老字號,並「拉大隊」去光顧了。這才知道正牌寧波湯圓名不虛傳,香滑、細膩、軟糯,非香港的「寧式」可比。

不久前,遊深圳遇大雨,躲進一家大型百貨公司閑逛,在超級市場的冷櫃中無意中見到「缸鴨狗」三字,還有那滿是民國風味的商標。眼前一亮,果然是缸鴨狗湯圓。當然不能錯過,當晚就品嘗了,非常滿意。細看: 產地是浙江寧波。

後來上網搜尋,原來香港的網店也可以買到,價錢就貴了很多。

有興趣不妨買來試試。注意:它不用植物油,而用豬板油。你不會湯圓當飯,吃吃何妨? 

2023年7月15日 星期六

水稻起源地,日益清晰了

稉米飯,明顯比秈米飯富有油光。
從哪種米好吃,自然聯想到水稻起源自哪裡? 

水稻的馴化是人類耕種影響下漫長的進化過程。這是考古的重要課題。上世紀七十年代,流行「印度-雲南說」,即水稻自印度經雲南流入中國。此後,中國越來越多考古發現證實,水稻漫長馴化過程的起點應該在距今一萬年前後,地點在長江中下游。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是浙江省龍遊縣荷花山遺址中找到了距今一萬多年前野生稻的存在、以及逐漸被「馴化」的證據。中日聯合研究團隊二零一二年又根據稻米基因定序提出了「珠江中游說」。

最早傳到日本的是稉稻,後來傳入的秈稻被稱為「大唐米」,產量較高,有助解決溫飽,但在偏冷的日本不好種,也不如稉米好吃。到近年,情況有了改變,隨着中華料理、咖喱飯受歡迎,秈米在日本也吃香起來了。很難想像用黏糯的稉米飯可以做出好吃的揚州炒飯和咖喱飯來。

據說傳到日本的包括占城稻,就是來自今天越南中南部占城古國的稻。北宋時,占城和交趾是兩個國家。占城國將占城稻作為貢品獻給宋朝。占城稻屬秈稻,傳入中國後,流傳下來就是今天的粘米。小時候每年快到端午,都要為包糭子做一個預備工作,就是「揀米」,把糯米中混雜了的粘米揀出來。這不難,粘米細長而半透明,糯米則較圓厚而蠟白,小孩子眼睛好,很易分辨出來。

稉米和秈米是稻米的兩個亞種,兩者之下又分很多亞種,糯米是其中之一,比稉米更黏糯,分粳糯和秈糯。

吃了大半輩子米,才把米的一些基本知識弄明白,真慚愧。

2023年7月13日 星期四

東北大米與日本米比較

中國著名稉米,五常大米
香港不久前出現過「東北大米」的廣告。我也吃過東北大米,那時光知道它香軟綿糯,口感味道都好,不同於平常吃的南方米,而不知道東北大米是稉米。

中國東北與日本的緯度相若,氣候條件相近,都種稉米很合理。不過兩者的農耕地理不盡相同。東北有大平原,有多條河流可供灌溉,其黑土地之肥沃是世界出名的。日本則有多年精耕細作的技術,並培育了不少著名稉米品種。

有人說東北大米就是日本米。這有一定道理。

東北的稻米耕作曾一再跌宕。這裡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長期對抗之地,在彼此勢力消長過程中,稻米耕種無法持續,一再興廢。日本長期覬覦這片農業寶地,上世紀初終於侵佔,派出農業「開拓團」引入日本稻種,以圖在東北建立農業基地。這企圖失敗了,但留下了一些稻種。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九年,中日友好升溫, 日本稻作專家一再應中國政府邀請來華傳授技術,也從日本引進了一些新稻種。此後數十年來,中國「洋為中用」,進一步培育出不同稉米稻種來。

二零一六年,中國北方稻作科學技術協會與日本佐竹公司在廣島聯合召開了中日優良食味粳稻品種選育及食味品鑑學術研討會。會上按照日本食味品嚐標準和評比方式,對中日雙方推薦的九個粳米品種進行品鑑(參照樣為日本米種閃亮397)。評比專家,中方十名(均來自中國各地農作物或水稻研究所),日方15名(大多來自日本的大學或日本佐竹公司技術部)。名次結果如右:

東北大米如今有個著名的品牌叫「五常米」,產自黑龍江五常市。網上有報道說,蔡瀾一向吃日本米,如今改吃五常米了。

2023年7月12日 星期三

「無憂米」與「唔識米」

右上是我們平常吃的秈米,左是下稉米。
港人基本「無憂米」,加上不少人為減肥少吃飯,不知米貴者不少。不過飯還是大家的主食,但對米的認識未必很多,我也一樣。家人最近在一家超市老闆推薦下買了點稉米,煮出的飯和粥都香糯綿軟,非常可口。可是稉米是什麼米?

我們吃的米、按產地、加工、色澤、黏稠有很多名堂:粘米、秈米、糯米、小米、紅米、糙米、泰米、絲苗米、夀司米……。

米來自水稻,若按植物學分類,水稻分稉稻(也稱粳稻、梗稻)和秈稻兩個亞種,生出稉米和秈米。稉稻稻殼絨毛多,較抗寒、耐旱,北方只種稉稻,如東北大米,也多用來作晚稻品種。南方就是秈稻的天下。

兩種稻米長相不同。南方人慣見的秈米,細長晶瑩、半透明;粳米則渾圓肥厚、蠟白、不透明,也叫肥仔米、珍珠米。秈米黏性小,含油脂少,較粗糙,但出飯多。稉米做出來的飯黏性較大,有油光,口感較好,但出飯較少,「唔多見飯」。

兩者煮出來的飯,肉眼可見分別;口感差別就更大,稉米飯有點似糯米飯,落水較多的話,有吃糭子的感覺。我家試以稉米渾秈米一起煮,更對口味。

有朋友為減肥不吃米飯,但到日本旅行,一餐三碗。日本米、夀司米就是稉米。台灣花東縱谷的池上米很有名,我到當地吃過。池上米有幾個品種:壽司米(高雄139號)、特技良質米(台梗2號)、越光米(越南17號),也是以稉米為主。台灣著名的蓬萊米從日本引進,應是稉米。香港某網店有台灣特級稉米出售,$ 49.00 一公斤,價格是普通絲苗米的若干倍。

除了食用價值,稉米更被中醫視為有健脾胃、補中氣等食療功效,對體質虛弱和病後調理尤佳。一些中藥方劑中有稉米。稉米含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有糖尿者應慎食。

2023年7月10日 星期一

從「倒米夀星公」到「倒米夀星」

寫了「食塞米」,有朋友問: 「咁倒米夀星公又有何出處?」

「倒米夀星公」一般簡略為「倒米夀星」。一字之略,卻把這熟語的語源模糊了。

夀星公當然是男性的,古來有畫面形象。夀星就男女適用,省去「公」主要是貪方便,未必是為了「政治正確」。

在香港,說到夀星公,上點年紀的人會想到夀星公煉奶,一種罐頭甜奶,戰後初期在香港很受歡迎,被低下階層視為補充營養恩物。它由港商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創生產,英文品牌是Longevity,三十年代末將總部搬到越南,成為越南產品。一九七五年南越變天,越南以外的壽星公煉奶改由荷蘭商人生產代理。如今,市場仍可見到夀星公煉奶,淘寶也可以買到,夀星公商標舊貌依然,牌子則是越南文的。日前與朋友去一家越南餐館吃飯,朋友點了越式滴漏咖啡,配上的甜奶可能就是夀星公煉奶。

網上不乏對「倒米夀星」的解釋,意思都近於「好心做壞事」。但似乎只有「百度」能說明語源:五十年代尾、六十年代初,廣州的僑眷很多有從香港寄回的「壽星公煉奶」,喝完煉奶後將個「噹噹嘜」面蓋用開罐器去掉,再用錘把切口敲平伏,用來做「米嘜」(也有人叫米星),以計量每餐用米量,通常口語有「量三嘜米」或「嘜半米」,一嘜米通常可煮3-4碗飯。

這其實是香港戰後初年情況的北上。粵語的「嘜」是牛奶嘜, 當年主要是壽星公煉奶嘜。這種嘜用作「米星」名副其實是「倒米夀星公」,原產地是香港。隨着香港經濟迅速發展,港人如今大多只知「倒米夀星」而不知「倒米夀星公」了。

不要緊,不要做「倒米夀星」就好了。

2023年7月9日 星期日

「咁都唔識?你真係食塞米」

近日想弄明白粳米、秈米、粘米、 糯米之別,又吃了家人新買粳米煮的飯,忽然想到粵人的熟語: 食塞米。這話經常自粵人口中聽到,意思是終日飽食、辦事不力,不長進。

北方人吃麵食,南方人自小吃米飯。飯來張口吃了幾十年以至大半輩子,竟然連粳米、秈米、粘米、 糯米都分不清,豈不「食塞米」?「咁都唔識?你真係食塞米。」

粵語口語,很多無從稽考,「食塞米」也一樣嗎? 一搜尋,此話竟然大有來頭。「當代中國」網的「每日一詞」有此詞條。據解說: 「食塞米」具貶義,指吃了許多米飯卻不長肉,不知把米吃到哪裏去了,後來引伸為不長進、辦事不力之意。 亦有人將之寫成「食濕米」或「食失米」。

「食塞米」應自「識索米」的諧音演變而來,源自《漢書》之〈東方朔列傳〉中東方朔對漢武帝的氣話:「朱儒飽欲死,臣朔饑欲死。臣言可用,幸異其禮;臣言不可用,罷之。無令但索長安米。」「無令但索長安米」就是「不要只讓他識索長安米。」「索米」即是討飯吃。「識索米」在口語傳訛之變下,成為粵語了今天的「食塞米」。

這是東方朔被待慢之下對漢武帝說的:為漢武帝看管御馬圈的侏儒高三尺多,俸祿是一袋粟,二百四十錢;臣東方朔高九尺多,俸祿相同。侏儒飽得要死,臣東方朔餓得要死。如果我的話可以採納,希望改變禮節對待我;如果不能採納,就讓我回家,不要讓我白吃長安的米。漢武帝聽了大笑,讓東方朔待韶金馬門,逐漸得以親近皇上。

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回力標襲擊,點燃法國

在我印象中,歐洲各國的足球國家隊難得見到純白人組成的了,連國土伸展到北極圈的國家也不例外,俄羅斯國家隊好像還沒有非裔球員,俄羅斯球會隊伍則一定有。

這變化是近二十餘年以來迅速形成的,與中東、北非這段時間以來的政局動盪、戰火不斷同步。當地本來發展較好、局勢較穩定的國家如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等都在內外勢力攪擾下淪陷了,製造了無數難民,難民潮湧動的方向自然是經濟發達而鄰近的歐洲,尤其是西歐。這是回力標的方向。

難民為發達國家提供了一定底下層工作勞動力,但也種下禍根。生育率差異巨大之下,非白人人口增長遠高於白人人口,但法國近日拘捕的騷亂分子平均年齡只有 17歲仍然叫人吃驚。白人淪為少數的一天還有多遠?

近代以來彰顯「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對種族問題諱莫如深,視之為政治禁忌,連種族人口的統計都只有政府內部知道,絕不公開。不過看看法國足球國家隊的組成,多少可以估算一下。

至於種族歧視,那更說不得。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發言人在法國騷亂後說,「現在是法國認真解決警察中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問題的時候了。」這話真太白了。

二零一九年以來,美歐城市街頭的火光魔影層出不窮。隔岸觀火而設身處地,不會說那是「美麗的風景線」。

2023年7月5日 星期三

美國國慶前夕的民調

七月四日,美國剛慶祝 247 歲國慶。蓋洛普剛好在國慶前夕公布了G7 集團各國國民對政府信心的年度民意調查,顯示只有 31% 美國受訪者表示對美國政府有信心,而 69% 表示沒有信心。這標誌着美國人對政府的信心下降至15年來的最低水平,並在G7集團中墊底。

《紐約郵報》報道,在七國集團中,德國人對本國政府最有信心(61%),其餘是加拿大人 (51%)、法國人 (46%)、日本人 (43%)、意大利人 (41%)和英國人(33%)。

蓋洛普自二零零六年首次測量這一指標以來,美國和英國國民對政府的信心不斷下降,堪稱難兄難弟。當時,美國以56%領先,英國(49%)位居第二,其餘是加拿大(44%)、日本(35%)、德國和法國(各 32%)以及意大利(24%)。

蓋洛普上星期發表的另一年度民意調查從另角度反映了同一問題:只有 39% 美國成年人表示作為美國人「極其自豪」,略高於去年創紀錄的低點 38%;有 29% 美國人「非常自豪」。兩者合計定義為民族自豪感,合為68%。

9/11 之後,這自豪感在二零零一年至二零零四年期間高位徘徊在 87% 至 91% 之間;此後20年來不斷下降。

這些變化,不妨結合美英這些年來的所作所為來看。

2023年7月2日 星期日

媒體經驗:負面標題能提高點擊率

標題使用的正面詞語比負面詞語稍多,但負面詞語較能吸引讀者點擊。以平均約15個單詞的標題計算,每增加一個負面詞,能提高點擊率 2.3%。 正面詞則「趕客」,會顯著降低標題被點擊的可能性,大約降低 1.0%。個人情感用語同樣影響點擊率。「悲傷」(sadness) 等情緒用詞會提高點擊率,而「快樂」(joy)則相反。可是看不到「憤怒」(anger)等用詞在統計上有顯著影響。在政經類新聞中,負面用詞對點擊率的提升作用最大。 

這印證了美國之前的研究發現,即人們有意無意地受到以監察、求疵、批判為重點的政治新聞影響,是造成美國今天政治兩極嚴重分化和群體尖銳對立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對同一個新聞的不同報道標題的比較。論文指出:「因此,無論新聞如何,用負面語言來表述都會提高點擊率。」

Upworthy 的讀者應較抗拒負面新聞,可是它的報道標題的負面用語仍能提高點擊率,而正面用語則反。可見人性的負面偏好本能很難拒抗。Worthy.com 的月訪問人數曾接近九千萬的高峰,可是十年下來,至今年五月已下跌到七百餘萬。下滑與臉書(Fb)二零一二年向公眾開放差不多同時發生。臉書對負面資訊的擴大作用就不必多說了。

這些有創意的「正向媒體」和應用軟件的作用,相對於負面消息到處傳播的殘酷現實,不啻杯水車薪。嚴重點說,還可能有違人性 ── 人天生就對負面消有偏好。不管你怎麼「偉光正」,它在你的潛意識裡默默左右着你。

心理學研究認為,人類在採摘、狩獵社會年代起就懂得對一切危險的訊息保持敏感。一聲驚呼,以致風吹草動,都可能讓人的腎上腺分泌暴升,讓人拔腿就跑。自我保護、躲避損失,已進化為人的本能。畢竟,你錯過了美味的果子,頂多難過一會;一不小心被老虎抓住,會葬身虎口。失與得對人的刺激並不一樣。你損失一千元的打擊遠遠超過你得到一千元的興奮。這形成規避損失心理。股票市場大量「大閘蟹」就是規避損失心理的產物,他們規避真金白銀實際損失的痛苦,寧可接受可能更大的帳面損失。

惡比善有更大影響力是常識。一張兇神惡煞的面孔,一定比一張和眉善目的面孔給你留下更深刻印象。我們對不利、負面東西的反應比有利、正面東西的反應敏銳。從這個義意上說,新聞學提倡「壞消就是好消息」大有道理;反過來,好消息即使不是壞消息,也不真箇是好消息。媒體「有經驗」的採編人員即使拿到好消息,也可能會適當加工文字,千方百計從中提取負面成分,以攫取讀者的眼球。商業取向的網媒,以流量為王的網紅、自媒體更精於此道,你一放鬆警惕,就會中計。

作為讀者,自求多福吧。

(「人性負面偏好」下)

2023年7月1日 星期六

你可以只接收好消息

各種「好消息」App
互聯網時代資訊泛濫,各種訊息 24小時不斷洶湧而來。其中負面消息充斥,雖未必佔多數,位居前茅總不錯。厭煩了嗎? 在市場經濟驅動下,有需求就有供應,網上 App 店原來有為此量身度造的應用件,安裝了,收到的會「盡是好消息」( ONLY GOOD NEWS)。

其中一款應用軟件聲稱,壞消息和消極情緒無處不在,使人們忘記了周圍發生的好消息,讓人憂心忡忡而浪費時間,無法專注工作。這款軟件用過濾器刪除每日的負面新聞報道,讓用戶隨時了解世界上的正面消息。

英國二零一五年就有人創辦 The Happy Newspaper,一份四開32版的小報,搜羅全球好人好事,每三個月出版一期。我以為這只會曇花一現,生存不了多久。上網一搜尋,它居然還在;其中的 Everday Heroes 欄目報道了這樣的好事:倫敦有家 Eggs & Bread 自助式食肆,主要供應早餐,餐單只有雞蛋、麵包(多士)、咖啡或茶,連埋單都自助,隨緣樂助。這是針對倫敦有 28%貧困線下人口而開辦的,希望「讓人人早上都能有個好開始」。

在野蠻而蓬勃發展的網媒領域,也有以傳播「好故事」為主打的網站,例如總部在洛杉磯的 Upworthy.com。

Upworthy 是自撰的字,意思是「值得鍵入」的。網站二零一二年創立,標榜正向新聞報道(positive storytelling),一句口號是「每天傳遞最佳的人性」(delivering the best of humanity every day),旨在向讀者傳播勵志的新聞故事;創辦翌年一度被與譽為「有史以來成長最快的媒體網站」。它在報道標題上怎樣遣詞用字?  

英國《自然人類行為學報》(Nature Human Behaviour)今年三月刊登了題為 Negativity Drives Online News Consumption (《負面偏好推動網上新聞閱讀》) 的論文,研究對象正是 Uworthy.com。研究揭示了讀者對標題中正面詞和負面詞的不同反應。論文由美國、德國、瑞士、瑞典學者共同完成。

研究分析了網站約 105,000 條報道的標題,共 570 萬次點擊。其中的新聞標題用詞, 2.83% 被歸類為正面詞,2.62% 為負面詞。 最常見的正面詞是「愛」(love)、「漂亮」(pretty)和「美麗」(beautiful);最常見的負面詞是「錯」(wrong)、「壞」(bad)和「糟糕」(awful)。 91.61% 的標題至少有一個正面詞或負面詞。

(「人性負面偏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