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0日 星期二

天行健: 龜板試雕

日前陪家人到上環一家藥材店購物,在店內左顧右盼,看到有龜板,讓人想起甲骨文。覺得有趣,便買了兩塊,看有什麼可以造來玩玩。

龜板即龜的腹甲,是中藥,可以熬製龜板膠。據稱藥性偏平和,味甘而鹹,有滋陰潛陽、益腎健骨的作用,併兼補血止血。常用於腎陰不足引起的骨蒸潮熱、盜汗,是廣東人愛吃的龜苓膏的主要材料。

在網上看到,真有人用它來做藝術創作,可是看不到什麼作品。

眾所周知,中國見到的最原始文字甲骨文有三千六百年歷史,很多刻在龜板上。用龜板自然可以刻製仿古的甲骨文殘片。

甲骨文字都是尖銳物單線刻成,字較小,刻出來不易看也不易認。據統計,百多年來已發現甲骨文字五六千個,但專家只能辦認的還不到二千。

與甲骨文大致同一時期的文字還有金文,亦稱鐘鼎文,因為主要屬青銅器上的銘文。兩種文字有很長的共同發展過程。兩者不同,主要是因為書寫方式有異。殷商迷信流行,做什麼事情都要先占卜一番,刻寫卜辭頻繁,刻字者不得不力求簡化筆劃。各有各簡化之下,異體字很多,同一個字可以有幾十個異體字。


要刻上銘文的青銅器都是祭祀用的禮器,在殷商時代只有社會上層可以接觸、使用,而銘文所記的都是要讓子孫萬代銘記的大事。銘文的形成,有非常複雜的製作過程,文字先刻於泥模上,先製外模,再製內模,然後澆鑄,文字都規整而保守。

因此,金文較好認。據容庚的《金文編》,發現的金文共計 3722 個,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 2420 個。

可以說,金文是廟堂之上必恭必敬的文字;甲骨文卻以世俗的字體記述與神靈的溝通。著名文字學家裘錫圭因而說:「我們可以把甲骨文看作當時的一種比較特殊的俗體字,而金文大體上可以看作當時的正體字。」

我索性仿金文在龜板上刻字,刻上《易經》乾卦的著名字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龜板的龜種不同,花紋就不同,呈不同深淺的黑褐色。我以為這是甲的顏色,雕刻才知道,甲其實有一層薄薄的黑褐色皮,皮下面的甲近白色,微黃。甲不硬,很好雕。金文的筆劃較粗,較易看得出來。只是,受那層皮影響,筆劃線條不乾淨,也較難用沙紙打磨。字的顏色太白,字體雖然清晰,卻欠了古舊味道。

甲不厚,色淺,透光。在燈光下一映照,字呈褐黃色,玲瓏透剔,別具效果。可以考慮把甲片嵌在燈箱上。

曾想用來做臂擱,後來發覺不行。龜板看似完整一塊,其實由九片組成,之間以齒狀咬合連接,不能承受太大壓力。



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

雲外誰寄錦書來

日前傍晚,在陽台觀看着夕陽緩緩西墜,快掉進大嶼山上的暮雲團中去了。一架直升機從西環海邊的機坪飛起,往海面飛去,繞向落日,似從錦帶般的晚霞中飛來。這景象一縱即逝,來及不取來照相機,只能用正拿着的手機拍攝。

後來審視照片,幾公里之外的直升機影像模糊,但日光雲影的色調、氣氛還可以。用到臉書作版頭,限於版頭的固定比例,直升機與夕陽不可兼得。於是只好二取其一,留下不清晰的直升機。再壓上一句:雲外誰寄錦書來(?)。

原句應是「雲中誰寄錦書來」,來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句子用上了,才發覺原句的「雲中」,誤為「雲外」了。「中」是平聲,「外」是仄聲,按詞譜不應錯用。

可能是因為照片給我的直覺,若有錦書,應是從更遙遠的「雲外」 傳來,而不來自「雲中」。

誰還能收到親友的錦書? 電子通訊發達,一般的書信已淘汰殆盡。每日從信箱裡收到的,盡是部門、企業的函件,即使其中有幾句以示「親切」的句子,明擺着都是公關技倆,仍給你冷冰冰的感覺。

人們執筆寫字的確少了很多,但會更經常使用文字。有了智能手機,你每日會或手寫、或按鍵發幾條簡訊? 在公眾場所,總會看到有人在忙碌地發短信。當然,這與李清照所昐的錦書有天壤之別。今日電子短信的文字,當屬另一種文體, 是三及第、四及第還是五及第文字? 總之是有別於日常一般標準的書面文字。

日前讀到,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個人微博上「隨手」發布的一段文字,116個字,被一名據稱是律師的讀者挑出12處語病,平均算來,每十個字不到就有一個語病。最後一個是,把「上海加油。」改為「上海加油!」。句號改為感嘆號。

這究竟是雞蛋裡挑骨頭、譁眾取寵,還是反映出教授──而且是中文系教授──「沒文化」、「對不起中文二字」? 內地網上有一番熱鬧爭論。

這讓人想起了說「回字有四樣寫法」的孔乙己。

隨着電子通訊技術進步,書面文字水平正日益受到威脅,中外皆然。對應書面文字,有口頭文字,兩者是互相關連又不相同的系統,互相影響、融合而又各自獨立。如果把兩者比喻為黑與白,之間卻存在巨大的灰色地帶,其中文白相混,精彩紛呈。

不論按場合需要寫的文字屬什麼,重要的是語意可以模糊(中文本來就是意合式語言),但邏輯要清晰。如「警方拘捕四人,涉嫌傷人……」這樣的句子,你搖頭嗎? ── 你不搖頭,思維邏輯可真有問題了!

雲外誰寄錦書來? 大概率不會有誰了,但總會有人發來短信,儘管大部分不必細閱,更不用勞心去挑語病。

2022年5月4日 星期三

曾江:倒斃? 猝死? ……

日前,老牌演員曾江獨自在酒店隔離檢疫時離世了,香港傳媒紛紛以「曾江倒斃」報道。曾江陪伴香港影迷數十年,不幸撒手塵寰時,竟獲傳媒這般報道,令人寒心。

他的待遇其實已比林尚義──球員出身的香港知名足球評述員──略勝一籌。多年前,香港某大報以「林尚義家中暴斃」作標題,以頭條報道其死訊,讓人以為該報與他有十怨九仇。

報人素來講究譴詞用字,是褒是貶、是抑是揚,要有分寸。「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寸」字約產生於戰國時期,其字形是在代表手的「乄」符號的下部加一短橫,以指示離掌根一寸的橈動脈位置,即中醫切脈之脈門,也叫「寸口」。中國人做事因而特別重視分寸。

《人民日報》在國共矛盾尖銳之時以「蔣介石死了」報道蔣介石在台灣去世; 《大公報》以「日本投降矣」報道全國浴血抗戰八年之後的慘勝,都堪稱用字講分寸的經典範例。

有人會說,「倒斃」完全符合事實。據報道,曾江是被酒店職工發現「倒臥房間內,昏迷不醒」,然後「經(警員和救護員到場)檢驗證實當場死亡」的。「倒臥而死」不就是「倒斃」嗎?按這個說法,所有死亡都是「倒斃」,除了上吊而死。

關鍵不是「倒」,而是「斃」。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斃」字的第一個義項就是「死」,但註明「用於人時多含貶義」;用於牲畜則不同,說牲畜倒斃沒有問題。例詞「斃命」釋為「喪生」,亦註明「(於人)含貶義」。

就所見,其他網上字典都沒有特別註明「斃」字含貶義,但所舉的例詞例句如擊斃、槍斃、凍斃、溺斃、束手待斃、作法自斃等都不是好詞;「多行不義必自斃」更不好,是自取滅亡了。

所以,報道歹徒死於警槍之下可說擊斃、倒斃,而同樣的用語不能用於與歹徒槍戰下殉職的警員。

「暴斃」按字面意思是「突然死亡」,貶義更明顯。以之報道「流浪漢暴斃街頭」已嫌冷血,以之報道一位受到不少球迷熱愛的公眾人物遽然逝去就更不近人情。

有朋友提出,說「猝死」又如何?

「猝死」這詞看似是一般用語,其實也是醫學名詞,容易造成語意模糊,以致混淆。

「犭」旁的字,意思都不大好,如犯、犲、狂、狠、狷、獄、狡……; 最好的可能是「獎」字了。「猝」 的意思是突然,猝然、猝發、倉猝、猝生變化、猝不及防,指意外之事發。「卒」字 有結束、完畢的意思。「酉」加「卒」為醉,是說人喝酒喝到不能再喝,神志不清了。「犭」(犬)加「卒」為「猝」,是指犬隻發瘋,到處亂竄,逢人就咬,使被咬者「猝不及防」。

「猝死」的字面意思就是突然死亡,但它又是醫學專名,指隐患引起的突然死亡,是 Sudden death (SD)的翻譯。不同文獻對「猝死」有不同定義,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是:「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可是對「短時間」沒有統一的量化標準,從一小時到24小時,以至48小時都有; 世界衛生組織主張六小時之內。常見的心源性猝死可以一小時內奪命。嬰兒睡眠時發生的嬰兒猝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至今未能查明原因。

可見,「猝死」的使用也要慎重。有傳媒用「猝逝」,較好。

惡性競爭下的傳媒愛用「大詞」,以求聳人聽聞,甚至不惜製造「假新聞」。如今,看新聞輕忽不得,真累。美國開國元勳傑佛遜曾言:The man who reads nothing at all is better educated than the man who reads nothing but newspaper (什麼都不讀,比只讀報紙更有教養)。這究竟是傳媒的悲哀,還是讀者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