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有個各國醫療開支佔GDP比率的統計,查看一下中國的數據,讓人心中一涼。其中最新的二零一七年數據顯示,中國為 5.15%,稍高於世衛的5%最低指標。在可以查看到的自二零零零年以來數據中,中國此前 17 年的數據全部低於 5%,一度低到只得 3.66%。
這是怎樣的概念?── 遠低於歐洲 7.78% 的平均水平,甚至低於非洲國家 5.65% 的平均水平。與中國差不多水平國家有摩洛哥(5.25%)、埃及(5.29%)、巴哈馬群島(5.76%)、柬埔寨(5.92%)、白俄羅斯(5.93%)等。(https://www.who.int/data/gho/data/indicators/indicator-details/GHO/current-health-expenditure-(che)-as-percentage-of-gross-domestic-product-(gdp)-(-))
王紹光教授在沙士一役結束後不久撰寫的《中國公共衛生的危機與轉機》一文指出,中國的公共衛生形勢在改革開放之後之所以惡化,「衛生部門當然要負一定責任,但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與我們改革總體思路中隱隱約約存在的兩種迷信有關」,即對「發展是硬道理」的錯誤理解,和對市場的迷信。
他指出,各級政府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把「發展是硬道理」理解為「經濟增長是硬道理」,以為只要經濟持續增長、餅越做越大,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儘管政府從未公開說過公共衛生不重要,但財政資源的分配表明公共衛生不是關心的重點。
一九九三年以後,「我們的經濟平均每年增長8-9%,但也正是在這個時期,我們的公共衛生狀況惡化了,社會危機加劇了」,經濟增長開始與公共福利的改善脫節。
對市場迷信的衛生改革是從八十年代開始的。為了緩解當時的「看病難、住院難、手術難」,衛生改革以擴大衛生服務的供給為重點,搞活衛生機構內部的運行機制。隨着衛生事業規模迅速擴大,醫院裝備質量明顯改善。到八十年代末,問題基本解決了。到九十年代以後,建立市場經濟被確立為改革目標,假設市場可以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醫療衛生事業也逐步被推向市場。
於是,政府預算的衛生支出與社會支出的份額(公費醫療經費)迅速下降,居民個人衛生支出的比重節節攀升。 一九八零年,居民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不過 23%;到二零零零2000年,已高達 60.6%。換句話說,這段日子以來中國衛生總費用的增長主要是由居民個人負擔的。
王紹光指出,與其它國家進行比較,「中國的醫療衛生領域恐怕是世界上最市場化的之一」;「現在的醫療衛生體製完全變成了一種營利性產業」。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醫療工作的重點從較貧困的農村移向較富裕的城市,從「重預防」移向「重醫療」,從低成本移向高科技、高成本。
於是在中國總體醫療佔GDP比例不高之下,一些大城市的醫療資源己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的水平。王紹光據當時資料指出,以伽馬刀為例,瑞典是發明伽馬刀的國家,全國只有一台,而中國僅報到衛生部的就有三四十台。CT等設備的擁有率,中國的一些城市也超過歐美主要大都市的水平;有些地區的大型醫療設備甚至供過於求,造成浪費。
(三之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