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說,這已是優惠關稅,因為都給打了五折,否則還要高。完全是商人口吻。
可是很快,世界各地傳媒就把這故弄玄虛的公式化解了。用澳洲廣播公司網(ABC)一篇文章的說法:你以為自己數學不好嗎?不用擔心。小孩都能計算出特朗普政府要向其貿易夥伴加徵多少的巨額關稅。
BBC、CNN等不約而同把公式化繁為簡,而且都拿中國為什麼被加徵34%關稅為例作了說明:中國二零二四年向美國出口4,400億美元商品,錄得2,950 億美元順差,於是:
2950 / 4400 x 100% = 67%
「五折優惠」,四捨五入,就是34%。
這計算首先由美國記者 James Surowiecki 在社交網 X 上提出,華爾街分析師支持他的運算。CNN報道,特朗普政府後來證實,它就是這樣計算的。
那麼,上面那條公式算什麼?嚇唬小孩的?
BBC 就此採訪了多位經濟學家。壓倒性的觀點是,雖然關稅可能會減少美國與個別國家之間的商品逆差,但不會減少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整體逆差。
![]() |
美國對各國加徵的惡意關稅 |
很難想像一個超級大國的領導人、領導班子會這般弱智。即使把一條小學數學題包裝成複雜的經濟學公式,也無法掩飾這些人的無知、無能。難怪內地不少人稱之為「草台班子」。
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英文是Reciprocal Tariff,也可譯為「互惠關稅」。事實上,它既不「對等」,也不「互惠」,實為「惡意關稅」。特朗普善於「話術」,你跟着他說「對等關稅」、「互惠關稅」就正中他的下懷,胡里胡塗的受眾聽多了,就以為美國關稅真的「對等」、「互惠」,就如人們對燈塔國「自由」、「民主」的認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