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井噴:中國厚積下的創新迸發

長征五乙火箭在海南發射,把「問天」實驗艙送往
繞地軌道上中國航天站
從去年年底起到美國特朗普一月下旬上台,中國不同領域的創新發明,如井噴爆發。

井噴是石油開採中令人又驚又喜的事故,說明地下有油氣,但壓力巨大,毒氣噴出會危害環境和生命。這名稱常被借用以指某種事物的發展達到高峰時的火爆狀態。在不利因素清除後,股市、消費力累積的上升動力會井噴般迸發,是為井噴效應。

中國最近井噴的標誌是六代機、DeepSeek轟動世界,但之前已有一系列突破讓人對中國的創新能力刮目相看,鯉電池、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5G通訊、風能發電、航母、北斗導航、TikTok、大飛機、盾構機 、高鐵、太空站、月壤取回......等等。

美國不斷升級的芯片制裁,曾讓人們擔心中國依賴高端芯片的各個產業會衰落,但華為推出新手機,加上DeepSeek在AI領域石破天驚,仿如開闢了一條技術和思維新路。制裁的確給中AI創造製造了困難,但也逼使中國科學家另闢蹊徑。沒有高端芯片,就想辦法極大提升成熟製程芯片的效率,最後以非常低的成本製造出震驚世界的新手機和語言大模型來。美國的制裁變成了對中國創的新「助攻」。這是為「遏制背反定律」,就是對中國的遏制有多大,它的促進力就有多大,中國現代發展史有過無數明證。

中國可以量產的成熟製程芯片因而具有更多更大的新功能。《日經亞洲》預測,中國成熟製程芯片2025年的産能將佔全球市場的28%;國際半導體産業協會更預測,到2027年,比例可能攀升至39%。

諷刺的是,中國在美國幾年來無底線「非市場式」打壓下的崛起,竟然被美國指為中國企業的「非市場行為」,會造成美國企業「危險的供應鏈依賴」,並在國會舉行了301調查聽證會。

這從反面反映出中國創科領域井噴式爆發的威力。也讓人更期待,中國在一些仍被卡脖子的領域例如高端芯片光刻機領域有新突破。

這是厚積後的爆發,厚積的包括中國的制度優勢。

縱向,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系統性規劃,‌戰略靭力、定力驚人。天宮太空站可以耗時十餘年分階段推進,C919大飛機研的技術攻關可以歷經15年而不輟;五年計劃一個接一個,還有展望幾十年後不只是願景的長遠規劃。

‌橫向,有新型舉國體制‌,由政府主導的產、學、研集團軍協同作戰機制,使芯片自給率從2018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47%‌;「電池-馬達-電控」產業鏈協同創新‌下,國產電動車的生產成本比國際同業低35%。

再加上人才儲備積累,研發投入持續增加,一旦內外條件合適,井噴式爆發是可期的事。

與井噴效應相似而大異的另一突然爆發現象,是沙堆效應。井噴效應向上爆發,沙堆效應則向下崩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