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尖塔在烈熖中緩緩倒下的影象,深深印進人們腦海,可能終生難忘。這不光是因為影象慘烈,而是背後或明或暗的喻意。你受到歐洲文化的影響越深刻,這影像會越鮮明,甚至恐怖。
巴黎聖母院具有重大象徵意義,不僅是巴黎和法國的文化象徵,也是歐洲文明以至整個西方文明的重要象徵之一。它建造於歐洲被視為黑暗時期的中世紀,本來代表無上權威的教庭,以致以暴力爭取自由民主的法國大革命後,「革命群眾」險些像攻陷巴士底監獄一樣,把它也摧毀。可是它又與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有千絲萬縷關係,更因為哥特式的建築設計成為法國理性主義的思想基礎。
到了近代,巴黎聖母院又與法國各種榮光連繫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巴黎解放的典禮、重建法國的戴高樂總統的國葬,都在其中舉行。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一一六三年,到一三四五年建成,耗時近兩個世紀,是歐洲第一座完全哥特式風格教堂,具有劃時代意義,代表着世界建築史上一個飛躍。之前,教堂多笨重粗俗,拱頂沉重,柱子粗矮,牆壁厚實,空間陰暗,讓人壓抑。巴黎聖母院創造全新的輕巧骨架券,使拱頂變輕,空間提升,光線充足,大量垂直線條和尖塔裝飾,予人飛升感覺。大量高浮雕裝飾和窗戶大量採用彩色波璃,營造出輕巧玲瓏、光彩奪目效果,讓人產生與上天接近的神秘美感,有教堂是「與上帝對話的地方」的遐想。它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不但衝破傳統教堂建築的約束,也影響到世俗建築,並成為法國理性主義的基礎。
哥特(Gothic,或譯為哥德)的本義其實帶負面意思,源自三到五世紀侵略入侵並瓦解羅馬帝國的蠻族日爾曼哥特族人。意大利人對哥特族摧毀羅馬帝國的歷史難以釋懷之下,把中世紀時期藝術風格稱為哥特式,實有野蠻、恐怖之意。
然而,哥特形式有流動性,而非固定形態。它發展成為文藝復興時期代表性的藝術風格後,對人們衝破宗教束縛,對世界重拾思考,有促進作用。
《紐約時報》專欄作者 Ross Douthat 在聖母院大火後指出,巴黎聖母院是天主教歷史上特定文化融合(cultural synthesis)的產物,但質疑:「到今天,天主教已無法建設出巴黎聖母院這樣無與倫比的東西,因為它拿不出二十一世紀版本的偉大(文化)融合來。」這豈只是天主教的問題?
歐洲文明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影響最巨大的文明,今天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是歐洲文明傳播的產物。可是它的輝煌是否已越過了頂峰而趨滑落,是上世紀就出現的疑問。上世紀,歐洲兩次爆發生自我摧毀的大戰。如今,歐洲三強英德法再從戰後恢復的元氣虛脫,都力不從心。歐盟未知何去何從之下,歐洲前景沒有人看得明白。巴黎聖母院這文化象徵在火光中灰飛煙滅,讓人落淚的不只是法國人。
經常有人把歐洲比喻為巨大的露天博物館,到處有讓人賞覽和凭吊的文化古蹟。這是歐洲的驕傲。可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當「博物館」中最珍貴的藏品頃刻間被毀,就更悲哀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