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塔尖今晨倒下的瞬間 |
參觀巴黎聖母院時,聽到當地導遊一句印象深刻的話:「法國大革命之後,有人要拆掉巴黎聖母院,因為它代表着要打倒的舊勢力。這引起了大辯論,結果認為,這是法國人民建造的東西,須要保留下來。」於是,這座宏偉漂亮的建築物至今屹立在塞納河畔,儘管「革命群眾」已搶走了當中不少珍寶。
行程中本來沒有巴黎聖母院,我計劃好自己去一遊。它位於塞納河的西堤島上,島的一面是協和廣場和凡爾塞宮博物館,另一面則是巴黎著名的學府區拉丁區。行程臨時加插了拉丁區加巴黎聖母院之遊,很好。對於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走過來的人來說,拉丁區之所以值得走走,是因為它在那火紅時代的世界中赫赫有名。一九六八年這裡掀起的「五月風暴」左翼學生運動不但影響法國全國,世界很多地方也受波及。
多年內,巴黎再難見這景象。 |
「五月風暴」有它的具體成因, 其中之一,是戰後「嬰兒潮」的一代都在這時進入自以為成熟而實際仍然懵懂的衝動期,而為滿足他們需要的教育經多年膨脹後,反而造成學位貶值,引致學生與青年教師強烈不滿。從歷史來看,或可歸咎巴黎人素有造反的「革命傳統」,血裡有「把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的基因。
再遊協和廣場和巴黎聖母院,很難不讓人有歷史的遐想,讓人在祥和的陽光中看到血色與火光。
協和廣場真正是上演過歷史大戲的舞台,它是路易十五下令興建的,本叫路易十五廣場,正中放着他的策馬巨像。一七八九年大革命的狂飆颳起,在巨像拉下的位置架起了斷頭台,共一千一百多名皇室貴族在這裡公開正法,此外至少還有兩位著名的革命領袖。如今,廣場中央豎立的,是來自埃及的方尖碑,仿佛與碑座之下的血腥無關。廣場架起斷頭台後曾改名為「革命廣場」、「協和廣場」,後來又逆轉為「路易十五廣場」、「路易十六廣場」,最後恢復為「協和廣場」。這反映法國的復辟與反復辟激烈鬥爭和不斷革命長期擾攘。
這座哥德式教堂有較大的窗子採光,彩色玻璃多繪上《聖經》故事。 |
雨果把巴黎聖母院稱為「石頭的交響樂」,站在它的面前,你既感受到建築的厚重剛毅,又感受到它典型歌德式建築的活潑輕盈。從內到外,它都以高挑挺拔的姿態和光影,引發着往上超越的遐思,對教徒則是「親近上帝」的錯覺。
不過在不斷聽到小心扒手的警告下,你安不下心來。走到塞納河堤之下的水邊去安靜一下可以嗎?不能,陣陣尿羶味讓人急退。在現實的巴黎,少個銅板可真不方便,於是隨便方便的人不少。
(歐洲紀行之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