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西方崛起:五百年來的劇變

Rise of Europe (歐洲的崛起)
不管你怎麼評價西方文明,你都得承認,西方文明在過去數百年間蔓延全世界,影響之深遠、廣泛,是此前所有文明都無法比擬的。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尼爾.弗格森在《文明》(Civilization)一書中用簡單的語言概括了西方文明的崛起:「基於某種原因,從十五世紀末期開始,西歐的那些小城在從拉丁語(還有一點希臘語)借來那些不純的語言,從拿撒勒居住的猶太人的教義發展山他們自己的宗教,並從東方數學、天文學和科技中吸取知識後,催生了一種文明,而這種文明不僅能征服偉大的東方帝國,使非洲、美洲和澳大拉西亞(蕭註:指澳洲及附近太平洋群島)屈服,而且能使遍及全球的民族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

一五零零年,就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不久之後,向着殖民、帝國道路蠢蠢欲動的歐洲列強佔據的國土,只佔世界陸地面積不到5%,人口最多只佔世界的16%;四百餘年後的一九一三年,即歐洲列強在第一世界大戰要重新瓜分全球利益的前夕,它們(11個國家)控制的版圖與人口幾佔世界的六成,經濟生產總值更達74%

現代文明是以城市為標誌的。一五零零年,全球最大的城市是北京,有六七十萬人口。當時全球最大的十個城市當中,歐洲只佔一席,是巴黎,人口不到二十萬。倫敦只有五萬人,十大不入。連北非、南美的城市化比率也高過歐洲。然而過了四百年,世界十大城市中就只有東京屬於亞洲了。倫敦人口臌脹到650萬,是世界的超級城市。隨着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興起,取代了英國的世界最強國地位,西方文明的世界主宰地位更上一層樓。

儘管一五零零年之前,「中國科技、印度數學和阿拉伯天文學數世紀來一直遙遙領先於世界」,但「到一六五零年後大約持續了兩個半世紀的科技革新幾乎全起源於西方」。

《文明》一書因而指出:「西方文明的崛起是耶穌之後第二個千年的下半葉唯一最重要的歷史現象。」

這無可爭議。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幾乎全世界都已被籠罩在西方文明的光環之下,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從政治、經濟、文化到日常生活都如是。倫敦奧運會日前舉行的開幕式,對此有了非常明白的展示:各國運動員進場時,有幾個國家的團服不是西式服裝?確有幾個國家的運動員穿的是民族服裝,它們都是「落後」的非洲、太平洋小國。而代表着東方文化的中國、日本等國的運動員,一律穿着西裝,以顯示不落後於西方文化主宰的世界潮流。

然而,「與所有偉大的文明一樣,西方文明有具有兩面性:有其崇高的一面,也有其卑鄙的一面。」如:「競爭和壟斷,科學和迷信,自由和奴隸制,關愛和殺戮,辛勤勞作和懶惰。」「西方是善之源,也是惡之始。」

更重要的是,「惡」包括着自我毀滅的基因的「惡」。弗格森《文明》一書,其實是要通過分析西方文明為什麼會成功,而指出它正一步一步走向衰敗。

(西方不敗?東方不敗?,十之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