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從膠粒事件看傳媒政客之「抽水」

向政府和傳媒通報在愉景灣發現大量膠粒的
Tracey Read(左)和Gary Stokes(右)
香港近年流行一個詞:抽水。

這可能源自麻將枱。我不打麻將,但也知道這是指麻將耍樂期間,每次有人「食糊」,就按一定比例抽佣,謂之抽水。打完多少個圈之後,抽到的「水」可能足夠大伙去吃一頓。若到酒樓打雀局,這就用來支付開支。誰輸得多,貢獻就大。

香港人愛打麻將,這用語很容易就應用到四方城之外去。最初好像用來指男女之間的揩油,如今已廣泛應用到政治層面,指某些人假借事件謀取利益,例如曝光機會,提升知名度,或達到打擊別人的目的。

不要以為只有政客會這樣做,非政府組織,例如環保團體也懂得鑽這樣的空子,利用各種時機「抽水」。

今天在《明報》上看到一條不怎麼起眼的新聞,標題是「揭『膠災』組織指政府積極環團冷淡」。我把標題重複讀了幾次,因為標題的文字很糟糕,不好懂;弄明白了文字的意思,卻又發覺這與傳媒連日來的報道矛盾,讓人不明所以。

塑膠原料粒被颱風刮下海,再沖到香港各個海灘去之後,引起了各方關注,傳媒廣為報道。這循着一個規律進行:渲染事件的災難性,魚吃了膠粒會「窒息」(魚的呼吸道受阻?),可能中毒,人吃了魚會受害;然後把矛頭指向政府,說政府反應遲鈍、不做事;然後追究責任。環保團體出來了,政客出來了,紛紛到沙灘出鏡……。

今天的報道卻說出了新聞的「前傳」和另一面。

膠粒是颱風韋森特襲港時被刮下海的,那是17天前的事。三天之後,住在大嶼山的兩名外籍人士(環保組織DB Green 成員)在海灘發現了大量膠粒,知道事件不尋常,立即就通報政府,並向44個環保團體、80家本地和海外傳媒發出新聞稿。食環署第二天便派了幾十人前往清理。第三、四天,與事件有關的公司的代表也來了。環保團體作出反應的卻「屈指可數」,傳媒更只有一家報紙作了個小篇幅的報道。

兩名報道了事件的外籍人對環保團體和傳媒很失望,「批評環團和媒體初期置之不理,但當事件鬧大了,就只懂炮轟政府及涉事公司。」

一位參與清理的外籍環保人士說:「就像房屋火,我們到處打響警鐘求救,竟然無人理會,於是我們自己也跳進火場,忙與政府一起救火,可惜為時已晚,房子燒了,這時才有人指摘說『為什麼隱瞞』、『為什麼不通報』。這令人非常灰心。」

主流媒體是到八月四日即打颱風11天之後才開始「造新聞」的,本來冷淡的環保組織也出來了,政客、政團也發覺這是為一個月後立法會選舉造勢的好機會。於是都開始排山倒海地「抽水」,批評政府,追究責任。

兩位外籍人士卻盛讚清理沙灘的食環署工人:「他們才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很難得見到《明報》刊登向政府「擦鞋」的報道,只是這實事求是的報道與此前譁眾取寵的報道,在篇幅上如小巫見大巫。

**
參閱:《明報》報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