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對人生不同階段的品味


有朋友傳來一段以三杯咖啡妙論人生的文字,香港人愛喝咖啡,讀一讀,再回味各自杯中的咖啡、細品人生也不錯。

三杯咖啡的第一杯,加糖加奶,這好比人的童年,不屑於品味甜之外的滋味,只求滿足口舌之欲。

第二杯不要糖,咖啡特有的香味凸顯出來,是為中年人的世界。少了不着邊際的夢想,多了苦澀,多了對生命的思考。

第三杯是原汁原味的黑咖啡,好比老年人的生活。所有矯情、客套、奉承都被歲月過濾掉,沉澱出的是誠信、友誼、真情等可以終身相伴的情感。苦到極至,便是甘甜。這才是喝咖啡的最高境界。

另一朋友即回應:「聽雨歌樓上/客舟中/僧廬下之差別」。對極了,所言是蔣捷《虞美人》詞中的三個不同的聽雨心態:「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人經過人生不同階段的歷練,看待事物自有不同感受,一般來說,是走向成熟。這是個循環上升的過程,到最後可能返樸歸真,而境界一新,如禪家所喻的,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回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處於不同的人生階段時,很難跨越時空的局限,去理解另一個人生階段的心境、心態。當你還是青春少艾,怎能品出黑咖啡的回甘味道,怎麼能有僧廬下聽雨的深刻體味?

在《紐約時報》上讀到一篇舊文,題目是 Old Age, From Youth’s Narrow Prism (從年輕人的狹窄棱鏡看老年),作者是一位老年病學心理醫生。他講到一段自己的經歷:有一次,到一家老人院去看望一位93歲老婆婆,與她日夕相對73年的丈夫剛去世了。這位心學家想安慰她,問她現在覺得怎麼樣。老婆婆沉默了一會,回答說:「像在天堂上。」

原來,她那去世的丈夫脾氣暴躁、愛罵人,她受夠了,如今得到解脫,一點不難過。

心理醫生在文章中說,我們常常對老年有錯覺,這源自以自己的年齡為中心作出觀察和判斷,就是以自己年齡為常態,特別是從較年輕的角度去看較年長的。

紐約大學一位神經學教授也在《紐約時報》撰文談老年問題,題目是The Joy of Old Age (No Kidding) (老年之樂,說真的)。他自小愛以元素周期表的不同元素來比喻自己的年齡,正處於「金」齡,排79的元素,在邁向「汞」齡。各地的人均夀命都在延長,老年的許多問題是以前鮮有人談論或知道的。

若不愛飲咖啡,茗茶一樣可以品味人生。中國茶不加糖不加奶,怎麼隨不同茶味品出不同境界?我曾給一位開茶莊的朋友寫過以下對聯:
本色沖來 管他或濃或淡
人生細味 自是還苦還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