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香港公務員也要馬斯克來開刀?

行事不依常理的特朗普還有兩個多月才正式人主白宮,但已在人事任命上弄得全世界嘩然。世界首富馬斯克即將出任新開設的政府效率部聯合部長,據說要把聯邦政府預算削減近三分之一(從6.75萬億削減2萬億),裁掉幾百萬聯邦政府人員,把77%政府官員炒魷魚。

香港有人為之叫好,認為香港也須效法,大量裁減辦事效率不彰的公務員云,為的是香港公務員「效率低、開支高、浪費多,庸才更多」,可以同美國的比爛。

香港與美國相比,其實不同一個數量級。美國人口3.35億(2023年),香港只有750萬,儘管這已多過美國不少州的人口。美國多個州的人口一百萬都不到,例如懷俄明州只有不到58萬(2020年),比香港沙田區的69萬還少。

美國有多少公務員? 據Statistat 網,美國2023年有聯邦僱員(文職)約 287 萬人,另外加上各州和地方政府僱員1958萬人,合起來是2 245萬人,佔美國3.35億人口的6.7%。

香港在2024年3月的公務員人數是173 112人,佔750萬人口的2.3%,只及美國的約三分之一。

照美國的公務員辦事效率推算,香港得僱用502 500名公務員。那就用不着找來馬斯克,香港自有牛斯克、羊斯克大刀闊斧裁減公務員!

至於中國大陸,據2016年第一次發布的《2015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有公務員716.7萬,僅約佔14億人口的0.5%,比例相對於美國非常低,也比香港低得多。這可以部分解釋為何內地大學畢業生近年投考公務員要「爭崩頭」。

很多事情須要橫向比較,但拿美國公務員與香港的比,標竿不對吧? ── 儘管誰都可以在香港公務員中挑出大量毛病和不足。

2024年11月7日 星期四

「鯰魚」「川建國同志」回來了

特朗普又來了,又引起世界轟動,特別是在歐洲,反倒是曾被他搞到「雞犬不寧」的中國,對之泰然,心態平衡。有過八年前的經驗,中國知道,這傢伙也沒有什麼好害怕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說不定,他還有助攻的積極效應,就如鯰魚對沙丁魚有激活效應。

瑞典漁民出海捕撈沙丁魚後,會在魚箱中放進事前準備好的鯰魚,這侵略性的異類,能把沙丁魚都激活起來。否則,漁船回到碼頭,沙丁魚都奄奄一息。人力資源管理從中學到,當一個機構達到較穩定狀態後,積極性下降,就要尋求鯰魚式人物、事物,以激活人員,振作士氣。

鯰魚可以是內部刻意安排的,也可以是外來的。例如引入新人,引進新工藝、設備、理念,給因循守舊的舊人事造成壓力,帶來革新。外部挑戰也可以成為鯰魚,把「危」化為「機」。

軍事演練,也會引入鯰魚,就是安排紅籃兩軍對疊,通過「敵對的」藍軍來發現紅軍的破綻、弱點,以提升戰鬥力。

可能任正非出身於軍旅,華為據說也有「紅藍對陣」文化,內部分紅軍部與藍軍部。藍軍部的存在是為了「打擊」紅軍,找尋紅軍的不足。員工要升到領導層職位,須經過藍軍的歷煉。任正非曾說:「紅軍的司令如果沒有藍軍經歷,也不要再提拔了。你都不知道如何打敗華為,說明你已到天花板。」

任正非曾極力反對發展手機,明言誰再說要生產手機,炒誰的魷魚。可是藍軍經調查意識到,手機將越來越重要,並成功力阻華為出售終端業務。若非藍軍的鯰魚「作反」,不會有今天華為手機的輝煌。

當然,華為也因此招來美國的忌恨,並招來特朗普一上台即發起的「舉國」猛烈攻擊。華為未因此而潰敗,反而因此更上層樓,「備胎」紛紛轉正,戰績彪炳,成為中國的驕傲。不過任正非最近說,華為仍要為生存而戰。這是千山過後,再向前路萬山發出的不屈豪言,時刻準備迎接新的「鯰魚」到來。

人都有惰性,特別是在取得一定成績之後,要一鼓作氣、持續保持危機意識,持續把弦繃得緊緊的,很難。適時抓來鯰魚,那怕讓它搗搗亂,有必要。其實很多時候是樹欲靜而風不息,總有人看你不順眼,要給你添亂。對要崛起的中國而言,這也是勢所必然。「雖有智慧,不如乘勢」,借勢而為,順水推舟,最好不過。但這要有極高明的舵手。

回過頭去看,新中國正是這樣走過來的,不斷借敵對勢力的助攻走上一個又一個台階。最近幾年,內外形勢都險象環生,可正是這樣的憂患催生一個接一個新成就,例如中國外貿的新三樣:光伏設備、新能源車、鋰電池。這不光有利於中國,還有益於世界。全球氣候峰會COP29即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峰會必將彰顯這新三樣給全球減排作出的、讓人意想不到的貢獻。

不依章法行事的特朗普會出什麼新招,誰也料不到。中國人善打太極,懂借力打力,讓他再「助攻」好了。俄羅斯在美西方極限制裁下,經濟生產反而提升了,看來也學了點太極功夫。倒是西歐惶惶然。「做美國的敵人很危險,而做美國的盟友可能是致命的。」基辛格這名言又要應驗了?

一些內地網民愛稱特朗普為「川建國」,稱之為「同志」,還說要授他勳章,以表彰他對「讓中國再次偉大」的貢獻。這雖屬調侃,但說明了一些重要事實。

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

舞劇《醒.獅》終到港公演

很久沒有觀看內地藝團的演出了。今天總算欣賞了廣州市歌舞劇院的《醒.獅》。

幾年前香港遍地烽煙,一些內地藝團來港的演出被逼臨時取消。之後又發生疫情,連本港藝團的演出都沒法上演了。如今,舞台重新熱鬧。到港演出的內地藝團常挾譽而來,公開售票不久即一票難求,例如是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劇《咏春》等。

《醒.獅》早在二零一八年就取得全國唯一的舞蹈藝術專業獎項「荷花獎」,之後全國巡演。印象中,劇團曾安排好來港演出,後來取消了。恐防記憶有誤,上網搜尋,劇團果然曾訂於二零一九年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在沙田大會堂演出,到演出前一個月宣布演出取消了。當時,疫情未爆發,但香港局勢仍波詭雲譎。今天下午終於看到這個舞劇,演出地點仍然是沙田大會堂。我以為又要錯過了,幸好朋友給買了票。

對於廣東人來說,這舞劇的名稱就很能挑動鄉土情懷。自古,中土從未得見的獅子被稱作瑞獅。廣東人忌諱「睡」字,於是把這每逢喜慶日子舞動的獅子稱作「醒」獅。《醒·獅》總導演史前就劇名釋義稱,「醒」代表民族覺醒,「獅」代表文化傳承,兩字之間的區隔符號,代表現代人對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弘揚。這解釋拿到廣東以外演出可能有用,我則以為兩字中間「多此一點」。

醒獅是全劇的真正主角,它的形象和精神貫穿全劇。觀眾甫進場,已神懾於前台巨形紗幕黑地的獅頭和桔紅的「醒獅」二字。及至劇終全體演員謝幕,最後謝幕的兩位男主角,把一個獅頭隆重地安置到舞台中央以橋凳架起的高台上,讓醒獅高高在上與兩場男主一起作大軸謝幕。觀眾對之一再報以歡呼聲、掌聲。

舞劇從舞蹈、音樂、道具、燈光、多媒體布景投影等都有不少別出心思的安排。序幕交代阿醒身世時,昏暗的舞台穹頂懸的一大塊紅綢隨着音樂一下重音如降傘落下,正好蓋在下面的獅頭上,給即將展開的舞劇情節一個沉重的暗示。

接着的第一幕展現了非常生動的廣州舊日風情畫,讓人穿梭街頭巷尾,還提供了茶樓內的無人機視角,俯瞰茶樓內不同方桌茶客推杯換盞的眾生相,「影像」很新穎。這場的音樂最有特色,廣東音樂色彩豐富,琵琶有突出的發揮。伴奏中還有難得一聽的女聲演唱木魚書。

伴奏音樂採用了大量中樂打擊樂器,以大段大段配合舞蹈中大量借用的拳術和舞獅動作,包括咏春等南拳功夫。這配合大大增加了舞蹈的觀賞性。廣東醒獅的特色,是功夫、舞蹈、音樂的結合──音樂主要是鑼鼓節奏。一聽到舞獅的鑼鼓,廣東人就知道醒獅來了。很可惜,舞劇竟然沒有好好利用這最有特色的音樂素材,直到尾聲才讓主角單獨出場敲起一通獅鼓來,真的獨奏,沒鑼沒鈸,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迎合香港觀眾的加戲。即使這樣,也贏得觀眾歡呼鼓掌。為什麼不把這安排到劇本情節中去? 

約十年前,廣東歌舞劇院演出過題材與風格相似的《沙灣往事》,演的是廣東音樂名家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一門三傑的故事。予人的感覺也是「捉到鹿唔識脫角」,沒有充分發揮《賽龍奪錦》等名曲的剩餘價值。劇中音樂最讓人難忘的是《雨打芭蕉》,音樂與舞蹈都完整而獨立成篇。

琵琶在全劇的開頭表突出,到女主犧牲時,我期待琵琶會首尾呼應的重現,卻是失望了。

另一不斷「演出」的是橋凳,即廣東舊日常見的長板凳。它在劇中的作用變化多端,可用來打功夫,可用來搭起高不同的舞獅、跳舞平台,可讓男主女主借來談情,可變作圍牆......,還可用作打擊樂器,製造強勁節奏。

更重要的道具是幾乎撐滿整個舞台的獅頭竹篾骨架,骨架都屬半成品,到劇終嵌成完整的巨型 獅頭,獅威澎湃,把劇場情緒推到沸點。

內地劇團演出似乎比以前受歡迎了。不久前內地歌手周深來港演出,數以萬計的門票瞬間售馨,黃牛飛炒到近十倍。怎麼解釋? 

中國:從古代100個世界第一到科技超級大國

從美國那位參議員要求禁止中國大蒜進口的理由看來,美國對糞肥的利用比歐洲「先進」的研究落後很多,比中國落後就更以千年計了。

中國先民幾千年前就脫離遊牧、採摘的維生方式,到水邊定居,逐步走向以農立國。這是得天獨厚的地理與氣候條件使然,兩者都比歐洲好得多。相對於人類農業發祥地的中東兩河古文明、埃及古文明,中國黃河、長江兩條大河之間中原大地廣袤,氣候東西南北不同,可以培育出更多樣性的農作物和技術。美洲在歐洲人侵佔之前,地廣人稀,原住民靠狩獵、採摘就能過活,要付出更大辛勞的農業,卻因此發展不起來。

這注定了中國農業技術可以領先全球。

李約瑟的學生坦普爾(Robert Temple)根據老師對中國古代科技史的長期研究,寫了The Genius of China: 3,000 Years of Science,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中譯本《中國的創造精神:中國的100個世界第一》)一書。書中分農業、文天學和製圖學 、工程技術、家庭用品和工業技術、醫學和衛生 、數學、磁學、物理學 、運輸和探索、聲音和音樂、戰爭共11個範疇,列舉了一百項中國領先當代世界的發明。首先列舉的是五項農業技術發明,包括:分行耕種與精細鋤地除草、鐵犁(鐵包木或實心的鐵犁)、胸帶馬輓具、頸圈馬輓具、施轉式揚榖風扇、多管條播機,比西方領先少者五百年,多者二千二百年,西方後來的應用都是從中國引進的。

作者因而指出:「的確,直到兩個世紀之前,與中國相比西方在農業方面是如此落後,以至於與中國這個發達世界相比,西方是個不發達世界。」「『現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基本發明和發現,可能有一半以上源於中國。」

近代科學十七世紀在歐洲興起後,「發達」與「不發達」世界顛倒過來。如今,世界來到了「百年大變局」的關頭,世人看來再一次見證世界「顛倒」──顛倒的顛倒。

英國2024年6月15日一期《經濟學人》周刊刊登了 China has become a scientific superpower(〈中國已是科學超級大國〉) 一文,其中舉出的第一個例子就是關於農業的,指出中國科學院的農業研究絕對是世界領先水平的。香港的農副食品,絕大部分來自大陸,對中國蔬果、三鳥、水產品的品質改良很容易感受到。日前經過一家日本餐館,一看門外招徠的菜牌,生蠔標明是「台山生蠔」。台山生蠔以肥美知名,但出現在這家餐館,很意外。

(下)

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糞肥利用:中西的先進與落後

不久前,美國參議員Rick Scott致函商務部長雷蒙多,要求禁止中國大蒜進口,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云,原因據說是中國大蒜施用糞肥。美國政客泛化國家安全,這是很好的例證。

不知道中國種植大蒜是否都用糞肥,中國農民施用糞肥則是由來已久,起碼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即起碼有二千多年歷史了。中國人即使從未務農、五榖不分,也知道用禽畜、人類糞肥是傳統做法,而且知道這是最好的肥料,是有機肥。工業化後出現的化學肥料則是無機肥。人們越來越重視環保和個人健康後,越來越追求有機食物。有機耕種離不開有機肥。糞肥是天然物料,有大量有機質,養分比化肥全面,不但不會危害土地,還可以改善土質,協調土壤中的水、肥、氣、熱,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地生產力。生產成本也比化肥低。

有機肥亦稱農家肥。凡以有機物質如人類糞尿、禽畜糞尿、堆肥(以作物莖稈、雜草等與泥土、人糞尿等混合漚成)、綠肥、沼氣肥等作原料的,都是有機肥,種類多、來源廣、肥效長。經過適當加工,其中的營養元素可以源源不斷地為農作物吸收。

根據全國調查,中國使用的有機肥料有14類100多種。人的糞尿是重要有機肥源。以平均每位成年人每年排洩糞尿約790公斤計算,可供氮素(N)4.4公斤,磷素(P)1.36公斤,鉀素(K)1.67公斤。如以人糞收集利用率60%、人尿30%計算,中國九億農村人口,每年可為農業生產提供氮素90萬噸,磷素28萬噸,鉀素34萬噸。這還未包括城市糞尿源的開發。

這些有機物質必須經過一定的發酵才能使用。中國的農耕文明源遠流長,經驗豐富。荀子在《富國》中記載:「掩地表畝,刺草殖谷,多糞肥田。」明代《徐光啟手跡》記載人畜糞便利用有「煮糞法」、「糞丹法」等。在今日農村,各種以糞便堆肥漚肥的做法隨處可見。中國成語肥水不流別人田的「肥水」,多少都與人畜排洩物有關。

可是在西方,情況不一樣。羅馬帝國時期,歐洲農民便以鳥糞作肥。到了中世紀,開始簡單利用生畜肥,可是發酵不夠,肥力很低。當時歐洲還盛行輪耕的「三圃制」,即三塊田一春耕,一秋耕,一休耕。至於用人的糞尿來給作物施肥,歐洲人特別是貴族認為有損人的尊嚴。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植物營養理論,還認為土壤腐殖質是農作物營養的唯一來源。

2023年,瑞士的科學論文網 Frontiers 刊登了一系列八篇關於廢水處理的論文,其中閱讀最多和引用最多的一篇是關於利用人類糞尿給作物和農田增加氮肥和磷肥的,五位研究人員來自德國和瑞士。論文主旨是,發現從人類排洩物中可以回收有較高氮肥價值的肥料。論文作者Ariane Krause說:「如果製備得當,品質控制得當,德國多達25%的化肥可以用人類糞肥取代。」

論文中還有一篇是關於人類糞尿利用的,說的是法國一個新動態:把人類糞尿在源頭分離,以製成天然肥料。以前,這做法限於郊區。自2010年以來,實驗已擴展到市區一些大廈和社區。

(上)

2024年10月1日 星期二

中國總理15年前的豪言

中國一處光伏裝置
英國 Carbon Brief 網分析國際能源總署 (IEA)最新的《2023 年世界能源展望》 數據則發現,在低碳技術「不可阻擋」的成長下,全球化石燃料使用量將於2025年達到峰值,比之前的預期提早兩年。報告對2050 年全球太陽能裝置容量的展望提高了69%。

聯合國《全球氣候狀況2023》報告指出,2023年再生能源新增容量比2022年增加了近50%,是過去20年來觀察到的最高速度,顯示有潛力實現 COP28上設定的清潔能源目標,即到2030年將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增加兩倍,達到11,000千兆瓦。


所有這些樂觀預測背後,其實都存在一個事實:中國近年在新能源技術上的發展驚人。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報告指出,全球去年的再生能源總產量中,中國大陸幾乎佔了三分之一。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的消息,中國已提前六年實現了 2030 年風能和太陽能目標,並取消了新建燃煤電廠的許可。這使一些國際分析師猜測,中國今年就可能達到化石燃料消耗的峰值。由於中國的碳排放量世界最大,中國排放量達峰標誌着一個全球減排的重大轉捩點。

《自然》雜誌九月十九日報道,各種預測表明,中國碳排放量可能很快就達到高峰,遠遠早於2030 年達峰的承諾。報道引述倫敦智庫 Ember 的電力分析師 Dave Jones 指出:「中國的排放量一旦達峰,全球排放量很可能也就達峰。」

面對這些發展,《紐約時報》環保問題專欄作家David Wallace-Wells日前發表What Happens if China Stops Trying to Save the World?(若中國停止拯救世界,會發生什麼?)一文,認為「全球能源轉型的『全球』一說其實混淆視聽。事實上,只有一個國家──中國──在主導整個能源轉型。」

14億人的中國加速發展下碳排放世界第一,每年都在全球氣候峰會上被西方標籤為「氣候惡棍」,如今一下子變為「氣候救世主」了。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教授Martin Andrew Green 以「高效矽光伏器件的開發」的成就被譽為「世界太陽能之父」。他指出,中國的太陽能裝置的發電量已相當於至少400個大型核電廠。這是去年的數據,如今應不止此數了。他預測,至少五年內,世界的光電產業都要依賴中國。

一些人會因此不舒服。這讓我想起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峰會上總理溫家寶向世界的承諾:「中國政府確定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是中國根據國情採取的自主行動,是對中國人民和全人類負責的,不附加任何條件,不與任何國家的減排目標掛鉤。我們言必信、行必果,無論本次會議達成什麼成果,都將堅定不移地為實現、甚至超過這個目標而努力。」15年後回看,這豪言沒半點誇大。

(下)

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見證一個全球轉捩點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鎮汪橋村後山上的太陽能發電裝置
九月最後一天,寫稿時,天文台氣溫是33.3度,預告今天的最高氣溫是35度。天文台有個每月氣溫摘要,八月摘要的標題是「異常炎熱的八月」,七月是「異常炎熱的七月」,六月是「炎熱及較為多雲的六月」。六、七、八、九月是香港最熱的四個月,九月的氣溫摘要得過幾天才發表,看來必然也炎熱或異常炎熱。

以平均氣溫計,八月是29.6度,比正常值高0.9度;七月是29.9度,比正常值高1.0度。若以平均最高氣溫計,八月達32.3度,比正常值高1.0度;七月是32.4度,比正常值高0.8度。六月不算「異常」,平均氣溫為28.8度,其實也較正常值高0.5度。

2024年個整個上半年都異常溫暖,有五個月較正常暖。平均氣溫(23.3度)、平均最高氣溫(25.8度)、平均最低氣溫(21.4度),都居於有紀錄以來的第一或第二位。

香港這炎熱趨勢,是全球氣候暖化的表現之一。2023年已確定為有紀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年,極端天氣災難屢見不鮮。這樣發展下去,世界各國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定》把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1.5°C的目標,和全球減排的目標能不能達到? 這曾經看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全球溫度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類大量消耗煤、油、氣等化石能源。歐美國家自工業革命以來開了個頭之後,後發國家如今蜂擁接力,勢不可擋。每年的全球氣候峰會,先進和後發國家都為減碳的責任和義務吵得不可開交。今年的大會COP29十一月中就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爭吵會持續,但預料也將會展現一點前所未見的樂觀氣氛。

自去年年底以來,一再有權威能源機構預測,世界的能源結構正發生根本變化,今年(2024年)可能見到逆轉。它的表現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與可再生的零碳新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氫能、核能等)此消彼長。新能源技術發展、成本下降、市場擴展之迅猛,出乎意料之外。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今年八月發表報告指出,2023年的新能源佔全球發電量首次超過 40%。

風能和太陽能等佔17%,水力發電和核能佔24%。石化燃料發電量則佔 57%。彭博新能源財經清潔能源主管Meredith Annex認為:「我們今年建立了一些過去幾年難以實現的里程碑。」其中一個里程碑是:2023年全球新增能源裝置容量 90% 以上來自太陽能和風能。

總部設於柏林的國際氣候分析機構Climate Analytic的報告則發現,如果目前的清潔技術趨勢持續下去,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能會在 2024 年開始下降,導致煤炭消耗在 2023 年達到峰值,天然氣在 2024 年達到峰值。報告發現,光是風能、太陽能和電動車持續加速發展,就有 65% 的機會使全球碳排放下降。

(上)


2024年9月18日 星期三

中秋「城裡的月光」

城裡的月光,2024/09/18清晨攝
是十五的月亮?還是十六的月亮?

昨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與家人吃過晚飯回家,候車時,大月亮從一座大廈的一角露出面來, 薄雲輕籠,朦朦朧朧。下車時,竟下起雨來了,初為小雨,繼成大雨,興幸及時回到了家,不至變成落湯雞。下午的太陽還猛烈得灼人,天文台的氣溫升到35.7°C,是為香港最高溫中秋節。到晚上,就雲蓋中秋月了。臨睡前,據說是超級月亮的中秋月不知躲到哪裡去,索性把月亮燈拿出來,拍個摘月仙人照:

你要天上的月亮麼? 

我摘下來給你。

超級的大,

不像檸檬,

像銅鑼。

下半夜將如何?十五月圓人盡望,那是十五的初夜。過了午夜,玩月的人多已「還寢夢佳期」。子時過後,該是十六日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更圓的月亮已被冷落,繼續「碧海青天夜夜心」。

「摘月」
其實這時的月光更能顯示月亮自古為人仰慕的特質:高潔閑雅,脫俗不群。

清晨五點多醒來,走到陽台望西一抬頭,只見明月如鏡,懸於海天之上,身邊了無片雲,把整個穹蒼獨佔了。天空還黑古隆冬,今天六點十一分日出,六點零二分就月落。拍照的話,天要微明、天際線較清晰才好。天幕因而進入藍光時刻,色彩較豐富。今天早上要直到月亮快落到西環那邊如林大廈的背後去,天光才開始亮起來,有點不配合。檢視照片,強差人意。

有點新意的是,拍出「城裡月光」的味道來。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曾流行一時,多年前還與友人在一個中秋晚會上湊興演出過。歌詞借月光訴說聚散的悲歡和月光帶來的希望,副歌中的「城裡的月光把夢照亮」,大概是人們對這歌最印象深刻的記憶。

照片中,金黃的月亮在山坡與樓宇之間落下,只露出小半邊面。還在黎明前黑暗中的樓宇,窗戶已亮起星星點點燈光。不到六點,人們是因為月光把夢照亮而醒來嗎? 

城裡的人一年到晚,除了中秋,都不大把月亮放在心上。一位到了異國他鄉的朋友中秋之日在電子通訊中就「千里共嬋娟」這詩句感喟:「依家真係feel到呢種情懷」。蘇東坡偉大,嬋娟更偉大。中國人能有這樣的文化滋潤,真幸福。

中秋是最能把詩、酒、月連繫起來的節日。日前與友人習字,寫到《全唐詩》最常用字的第91至95字:醉、華、竹、仙、歲,並就此作聯句以習寫:

細咀英華迎竹歲

且邀明月醉仙居

「細咀英華」即含英咀華,比喻欣賞、體味或領會詩文的精華。竹歲,即高歲。兩句中,詩、酒、月都有了,正合中秋團聚之樂。

其實,更應如王陽明詩云,「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2024年9月9日 星期一

含羞草:荏弱、神奇的入侵植物

陽台的含羞草
含羞草,過去在郊外、山邊的草叢常見,有時一大片的出現。小時候見到會很雀躍,會用手逗它,有時一腳掃去,含羞草望風披靡,成片倒下。

不知打什麼時候開始就很少見到這種荏弱的野草。有時以為見到了,一觸摸才知受騙。那種很相似的野草叫酸角,草子同樣是羽毛狀複葉互生。後來,含羞草的身價矜貴起來了,被放到花店當作盆栽植物出售,一小棵的一盆好像要30元。

一位朋友喜歡栽種槙物,可以用銀杏子種出銀杏樹苗來。她留意路旁的草地,蒐集到一些含羞草的種子。這原來不容易,因為含羞草被有關部門視為野草。你看着它就結子了,誰料轉頭已被清除掉。我把朋友餽贈的種子撒下一把,只育出一棵來。大概兩三個月,今天早上,兩朵小花綻放了,下一步該會結子。

含羞草雖然有刺,但羽葉纖秀,加上絨球狀的小花,楚楚動人,很可愛。資料卻谷訴你,它在中國被視為入侵物種,入侵等級為二級,屬嚴重入侵。

含羞草原產於南美洲,後傳到亞洲、非洲、大洋洲。據說在中國的森林、草原、濕地及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環境造成「較大損失或明顯影響」。

話雖如此,含羞草有天氣晴雨預測,甚至地震預警的神奇功能。

用手觸摸一下,如果它的葉子很快閉合,而張開很緩慢,說明天氣會轉晴;如果葉子收縮反應遲鈍,甚至稍一閉合又重新張開,說明天氣將由晴轉陰或是快要下雨了。有土耳其地震學家發現,強烈地震發生前幾小時,含羞草葉子會突然萎縮,然後枯萎。日本也發現,含羞草的葉子一般朝開夜合,而一旦反常的白天合閉,夜晚張開,便是地震先兆。

含羞草沒有神經系統,只是葉子頸部有一個小鼓狀的薄壁細胞組織──葉褥,裡面充滿水,葉子一振動,葉褥下部細胞裡的水分立即向上向兩側流去,這樣葉褥下部便癟了下去,葉柄下垂,葉子閉合。濕度很低時,葉褥的膨壓作用明顯;濕度很高時,葉子的開合速度便慢。含羞草葉子的開合速度因此能反映空氣濕度的高低,可作天氣預報的參考。

沒有必要為了預測天氣和地震而去種含羞草,讓它勾起點兒時回憶、帶來點童趣就很不錯。

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錢松喦能借助無人機?

錢松喦:《常熟田》
如果不是友人報料,不知道有個中國畫名家作品展在舉行。這個名為「今朝更好看」的畫展今天(八月二十八日)已是最後一天,下午三點就結束。早上匆匆去參觀了,看到了不少過去只在印刷品上欣賞到的名畫,為老一輩畫家的深厚功底讚歎。

自從有了無人機攝影後,人們可以看到很多過去看不到的畫面,從個人旅遊拍攝,到紀錄片、劇集,都大量採用這種新技術,常讓人眼界大開。其實中國畫家早有這樣的神通,仿如有常人不具的第三隻通天眼,能畫出肉眼見不到畫面來。橫幅畫面,如《清明上河圖》用散點透法可以畫出沿河、沿路連綿不斷的景色。直幅畫面,可以把山前山後乃至天邊的景色都呈現出來,用的是三遠(平遠、深遠、高遠)透視法。這都是西方定點透視法做不到的。

「今朝更好看」的「河山新貌」部分,有不少這方面教科書式佳作。其中錢松喦的幾幅作品最具代表性。錢松喦類似題材的畫作都視野壯闊、氣魄恢宏。類似的畫面,如果攝影的話,要爬到高山上才能拍到,今天則可以借助無人機。但必比錢松喦的畫面遜色,因為都能遠不能近,缺乏近景的襯托。展出的《常熟田》,在畫冊上見過很多次。這次見到原作,高僅兩三尺,寬僅尺餘,尺寸之小讓人驚訝。蘇州與長江之間的常熟附近,有高山供畫家的畫作寫生嗎? 說中國山水畫能「咫尺千里」的畫出遼闊境界,一點也不誇張。

楊之光:《礦山新兵》
內地的中國畫畫家又不囿於傳統技法,多能掌握西畫的素描、明暗技法。畫人物的,還要學人體解剖。楊之光的《礦山新兵》曾被大量翻印,我印象深刻,但今天仍被原作打動。簡潔的彩墨用筆,把一個青年女子畫得非常立體,而且朝氣靈動。這幅畫則以尺寸之大令我驚訝,畫中女子有真人大小。另一位畫家畫的北方老農,堅實的胳膊筋脈奮張,既寫真,又寫意,耐看得很。

中國畫有書畫同源之說,畫家必要能畫能書,畫要好,字也要好,互相輝映。老一輩畫家對此都優而為之。於是觀畫之餘,也觀賞書法,以至詩作。

能在展覽結束前趕及看到這一大批畫作,真好。這是近年少有的觀畫體驗。


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

賞月玩月,賞心何必中秋節

張潮「為月憂雲」,但彩雲追雲又成美景。
張若虛的詩文,早經散佚,幸虧南、北宋之交的《樂府詩集》中收錄了他的《春江花月夜》。這後來成為《全唐詩》中張若虛的唯二詩作。但只此一首,就贏來「孤篇橫絕全唐」的盛譽。

《春江花月夜》這詩題本身,就非常富有詩意。中文作為意合文字,把這五個字的五個意象、事物平列,就已詩意盎然,讓人浮想聯翩,真奇妙。它其實是南朝以降豔情宮體詩的一個舊題,張若虛舊瓶注新酒,一注就讓舊瓶煥發新姿了。

這詩是36句的七言歌行長詩,有足夠的篇幅把景和情都寫到極緻。更難得的是詩人隨而肆意展開思想的翅膀,遐思飛揚: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這是從塵寰到宇宙的超越,往永恆的飛升。面對春、江、花、月、夜,張若虛「只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聞一多語)。

古人有「玩月」之說。「玩月」其實就是賞月,但比賞月多了點閒適、跳脫、瀟灑。清人張潮是玩月高手。他的《幽夢影》是妙書,錄下的都是短短「金句」,共219則,其中與月相關的近三十則,竟佔一成多。張潮出身於明末清初的書香世家,好書、好玩、好客,但屢試不第,於是勤於著述和出版。《幽夢影》可說遊戲人生的心得筆記。

 他認為,「一歲諸節,以上元為第一,中秋次之」,兩節都關乎月。而「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有一番情境」。上元節也是燈節,看月就別添情緻。可是「月可以當燈,燈不可以當月」;猶如「詩可以當文,文不可以當詩」。玩月,皆因「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一樣,皆無可名狀,真可以攝召魂夢」。在他眼中,「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樂莫如琴」,因之,「月為天中尤物」。

月下最好聽什麼?最好聽簫聲,也宜聽禪,使旨趣益遠。花前月下,得選好共賞的伴侶,「賞花宜對佳人,賞月宜對韻人」。中秋共酌,須與善於清談的談友。「若無佳麗,則花月皆虛設」。

張潮是讀書人,從玩月中品出讀書之道,「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並悟出「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 老年讀書 ,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深淺耳。」於是,他讀書、遊玩兩不誤 ,「能閒世人之所忙者 ,方能忙世人之所閒。」

有此不為世俗約束的閒心、閒情,有月無月,月明月晦,都有月可玩。正如王陽明的《中秋》說的: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

牀前「明月光」還是「看月光」

維港月沉
中國的民間節慶有兩個特點,一是都有各種因地而異的應節食品,常寓意吉祥;二是都有流傳千百年的詩詞名篇名句。於是,每個節慶都是口腹與文化的盛會。其中,以中秋節為最。原因很簡單,因為中秋本來是農耕社會慶祝豐收的節日,是一年最豐盛、最值得犒勞自己的時光;而騷人墨客自古對月亮寄情最深,明朗的秋月更惹人喜愛,借月特別是秋月抒情之作多如繁星、 燦若天河。

中國人只要讀過幾年書,一定可以背誦若干詠月的名句、名篇,最不濟的也可以隨口說出幾個四字成語來:月黑風高、花前月下、月白風清、海底撈月……,要麼能哼出幾首名字富詩意、借月道情的流行曲來:《明月千里寄相思》、《月亮代表我的心》、《彩雲追月》……。

最出名的詠月詩,一定是李白的《靜夜思》了,流傳最廣的版本是:「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出自清代編成的《唐詩三百首》。宋代《李太白文集》(卷六)等多個詩集則有更早的不同版本:

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第一句末三字是「看月光」,不是「明月光」;第三句末三字是「望山月」,不是「望明月」。這個版本的意象更豐富,可考據出是李白在某地山居之作,儘管至今難以確定創作於何時何地。

宋距唐年代相近,宋人又推崇唐詩,誤傳差錯相對較少,宋代版本的《靜夜思》應該較可靠。清朝康熙皇帝欽定的權威唐詩匯編《全唐詩》,也採用這個版本。直到乾隆年間所編、後來「風行海內」的《唐詩三百首》採用了明朝《唐人萬首絕句》與清康熙年《唐詩別裁》對《靜夜思》的兩處改動,「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才成為流行版本。

著有《李白全集編年註釋》的薛天緯教授曾就「牀前看月光」說,「月光」是無形的東西,不好特意去「看」。如果「月光」是指「月的光芒」,「看月光」的確不通。廣東人則認為「看月光」沒有問題,因為粵語、四邑話中「月光」都有兩義,主要指月亮,也指月亮的光芒。說「嗰月光好圓」,說的是月亮。「曬月光」說的也是月亮,猶如說「曬太陽」。客家話、贛語也把月亮叫作「月光」,大概都是中原古漢語的遺存。客家话把月亮繞着光環的月暈現象稱作「月光荷枷」,「荷」即扛着,就是說月亮戴着圓圓的枷,很形象。唐長孫正隱有五言律詩,頷聯「月光三五夜,燈燄一重春」中,「月光」顯然指月亮,特指上元節的月亮。

對於詩人,月亮是重要的靈感源泉。「月」字是《全唐詩》中第十個最常用的字。唐宋詩人,必都有詠月之詩,大詩人都必有詠月的名篇,或思憶感懷,以解個人寂寥,或騷首問天,以探宇宙奧秘。千古詠月佳作,堪稱車載斗量,後世之人則各有所好。其中除了李白、李煜、蘇東坡等名篇,不可遺缺的,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2024年8月10日 星期六

「跪地『餼』豬乸」與「跪地『餵』豬乸」

《說文廣義》之「餼」字
粵語有些用語很有古意,例如「餼」。

你可能不識「餼」字,但你若對粵語熟稔,一定會聽這句歇後語:跪地餼豬乸──睇錢份上。「餼」就是「餵」。

漢字的形聲字佔了八九成。未見過「餼」字,也會根據「有邊讀邊,冇邊讀橛」法則,把「餼」讀作「氣」。「餼」字的「食」為形旁,「氣」為聲旁,與「食」有關。

百度上的解釋是:古代祭祀或饋贈用的活牲畜;贈送人的糧食或飼料;贈送食物。粵人在應用中加上了「餵飼」之義。


「餼」中的「氣」,古作「气」。「气」在甲骨文中是三條橫線,上下橫長,中橫短;有別於三橫等長的「三」字。後來為了區分,「气」的上橫加上一彎,到篆書認為三個倒「S」彎筆。後來又曾在下面加「火」,以示燒火所產生的煙氣或蒸汽。

「氣」是更後起的字,東漢的《說文解字》收入,說「氣,饋客芻米也」,本義是贈送人的糧食,以「米」為表義符號。 把「氣」字借用作「雲氣」之「氣」,大概是漢代的事情。「氣」字之本義,則用新構的「餼」字表示。嚴格說起來,它們並非是繁簡字關係而是借字與被借字關係。大陸簡化字以「气」取代「氣」,完全是復古,終止了對「氣」字的「鵲巢鳩佔」。

日前與友人一起述及「氣」字的源流,講到「餼」字,友人稱舊時長輩叫「餵雞」為「餼雞」。朋友祖籍順德,「餼雞」應是順德話。我聽南海籍的長輩也這麼說。大概南番順一帶都說「餼雞」。這話如今只有老一輩的人懂,中年會聽長輩說過,也從「粵語殘片」中聽到。年輕一輩就不知所云了。「跪地餼豬乸」也多半被改為「跪地『餵』豬乸」。

在香港,「餼雞」在用語上消失的同時,在行為上也不再存在了。為撲滅禽流感而禁止飼養家雞之後, 除了領牌的農場,私人不得養雞。我們遭受了味覺重大損失的同時,也遭受了語言文化損失。

「餼」字在現代漢語中已成為冷僻字,在北方話口語、書面語都一樣。粵語口語中的存在也被「餵」字取代,快湮滅了。

2024年8月7日 星期三

立秋之日讀《避暑帖》

趙孟頫《避暑帖》
天文台兩天之前才錄得今年的最高溫紀錄──35.4℃,上水更高達38.9℃,今天就立秋了。

廿四節氣反映的是中原氣候,在南海之濱的香港只可作參考。地表吸收的暑熱,現在才慢慢釋放,秋老虎會夠你好受的。


廿四節氣算的是陽曆,農曆月份算的是陰曆,但與天氣涼熱一樣有對應,準確度則較低。農曆的各個月份都有各種雅稱、別號。如剛過去陰曆六月可稱作荷月、暑月、焦月等;七月又稱瓜月、涼月、蘭月、桐月、巧月。接着的八月,則是桂月、素月、燕去月。文人墨客揮毫之後落款寫上月份,常這麼寫。


秋天是瓜果成熟的季節,七月因而稱作瓜月。不時不食,這時節吃瓜最好。以前,文人愛按季節寫詩作畫,如秋天到了,就寫秋風秋葉,和由之引發的懷舊思遠之秋情。秋果是很好的作畫題材,直到近代的齊白石等,還有大量繪畫各種秋實的佳作。不過拜科技之賜,菜市場上的供應,早就季節顛倒了,果菜可以不依時序供給。人遠離農耕,鮮有知道瓜果是怎樣成實「向秋榮」的。


今日香港,對涼秋真的無感,更大的感覺的溽暑。恰好今天讀到趙孟頫的《避暑帖》:「正欲作避暑之飲,投我桃李冰盤,間有佳果矣,但無瓊瑤之報,如何不已。」是對友人贈「桃李冰盤」的覆文。到了立秋,港人的最愛仍是「避暑之飲」。


從文字看來,趙孟頫時的元朝可能已有「冰鎮雜果冰」之類凍飲了。元朝正值氣候周期變化的寒冷期,蒙古人因為北方草木凋零,人畜生存都受威脅之下才大舉南侵以避種族滅絕之災的。如今,氣候變化進入溫暖期,北方比南方還酷熱難擋,大片地區氣溫高達40℃,地表溫度達70℃──可煮雞蛋了!避暑極需下,最暢銷的商品是冰杯、製冰水杯、防曬衣等。


相對之下,香港真不算太熱。


2024年7月31日 星期三

荷塘夏夜夢瓊瑤

 連天風雨

藕塘夏夜清涼

千荷同一個

琉璃夢

夢裡盡瓊瑤

顆顆帶荷香


── 《琉璃夢》,2024/07/31


2024年7月30日 星期二

七絕:家朗摘金


家 藏寶劍久封芒

朗 朗華暉斂紫光

摘 得花都天宇火

金 鋒再淬耀穹蒼

── 七絕,聞劍手張家朗再奪奧運金牌有感

文言文:文學寶庫,智慧寶庫

文言文,狹義來說,偏重散文而不重詩詞。即使這樣,文言文亦非常多姿多彩,各種風格文體精彩紛呈,既是文學寶庫,也是智慧遺產。提高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不過隨着社會環境急劇變化,中國青少年與中國古典文化之間一些背道而馳的現象令人擔憂。

據台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說,台灣高中課本的文言文曾經有60篇,現在的新課綱課本中,文言文只剩下了15篇,砍去四分之三。顯然,砍是為了「去中國化」。

中國內地2017年9月份開始採用中學新課本,小學的文言文比例佔30%,中學佔五成(古文20篇,詩詞50首),文言文課文比例推上了新高。但有網民提出,該不該學文言文應該聽學生的意見啊。這讓我想起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塞繆爾.亨廷頓1975年的《民主的危機》(The Crisis of Democracy)報告中總結美國六七十年代民主浪潮時說的話:「一所需要徵得學生同意才能任命教師的大學可能是一所比較民主的大學,但不可能是一所比較好的大學。」課程由學生──而且是中學生──決定更不可取,難道要不要學數學、物理、化學也要學生說了算?

香港中小學則在加強中文科的文言文學習,增設後合共93篇經典文言文課文。

一位朋友小時候在新界一所村校讀書,當時校長強制所有學生背誦不少古文,學生苦況可想而知。如今,朋友在茶敘中常古文金句沖口而出。幾十年前背書之苦給朋友帶來今天丟書包之樂,更大得益是,從古文中學得的哲理指導他度過人生中幾許坎坷歷煉。

我小時候欠缺朋友的那般苦樂,而且抗拒不求甚解的背誦。到年長了才不系統地給自己補文言的課,尋找當中的樂趣和感覺。

幾年前讀到美國作家(Samuel Ullman)一篇只有246字的著名短文Youth,直覺適合以文言翻譯。到網上搜尋,最長的譯本凡五百多字,最短的節譯本也有 255 字,都欠理想。我以文言試譯了,共 285 字:

青春

青春不計年,惟心境所致也。非關乎頰紅、唇丹、足健,而關乎志,關乎神馳之質,懷騁之暢,此為脈動之所繫也。

夫青春,一往無前而無踟躕之患,敢採驪珠而不困於惰。見於弱冠少壯,而更多見於花甲男兒。老其人,失其志可也。

流光逝,可皺膚容;丹忱失,可銷冰魄。憂懼而自怯,則心志沒,氣歸塵土矣。

人皆誘於天地之秘幻,蓋有童子好奇之稚心。人生之樂,眾所欲享,六旬與二八,何異哉?汝心吾心,皆有靈犀焉,苟能通諸大美、大願、大喜、大勇、大能,則青春恆存不棄。

苟或靈犀毀而蒙垢,滿目冰霜,神虛氣短,年雖雙十而老衰。苟若靈犀擎而通明,則氣朗神清,即八十騎鶴,亦可翔飛若青春舞動耶?

(下)

2024年7月27日 星期六

川普文言,唐詩白話

「川普怒曰:天命在孤.........」
特朗普(川普)戲劇性遇刺後,網上有人戲作:「是日,川普聚於賓,有客伏於屋脊狙之,然誤中其耳。左右驚懼,盡失其度。川普怒曰:『天命在孤,雖荊軻豫讓復生,亦無如何也!而況此輩宵小乎?』由是振臂三呼:『戰!』眾奮然,三呼雄主出世,欲舉王。」這明顯是仿《史記》文筆之作,並題之為《美史記.川普本紀》。文僅94字,當然還有可改善之處,但已把震驚世界的一幕描繪得有聲有色。若有白話文記述,一定囉唆得多。

言簡意賅,是文言的最大特點。司馬遷的《史記》是史書典範,也是散文經典,無論章法、句式、用詞都能別出心裁,不循常規,對中國文學創作產生了極大影響。他的敘事常從細事寫起,而在宏偉壯闊的畫面中展開,意蘊深邃。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辛棄疾稱之「雄深雅健」,都不為過。

五四提倡白話文之後,很多人把之前以非現代白話寫作的書面語籠統地稱為文言文。三千多年的漢語分書面語和口語兩個系統。其中書寫語亦分文言和白話兩個系統,文言書面語是在先秦口語基礎上形成,後世的文言文以先秦到西漢文獻語言為模仿對象。白話書面語則是在秦漢以後口語基礎上形成的系統。

文言的「文」字,古通「紋」,上古之人愛「文身」,即「紋身」,是修飾軀體之意。 「文言」就是修飾過的書面語言。文言作為書寫語言,比較固定,不如口語常變。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文都屬文言文。「白話文」就是用日常口語寫成的文章,是以口語加工而成的書面語,並不是口語原始形態的實錄。

先秦時的雅言是在當時王畿的口語基礎上發展成書面語的,以雅言寫成的文獻如《左傳》、《論語》、《孟子》、《老子》、《莊子 》、《韓非子》等,逐漸形成了書面語系統。這其實是書面語逐漸脫離口語的歷程。漢武帝獨尊儒術後,言文更加分離。 六朝以後模仿先秦兩漢的作品而寫成的古文也是文言文,如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龔自珍《病梅館記》等都是文言文。

這兩個系統不是河水不犯井水的,兩者千百年來不斷互相滲透,汲收彼此的有用成分,如詞匯、語法,以豐富表達能力。古時,兩者其實無分彼此。所謂「文言文」、「白話文」主要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才給標籤的。古時的兩種書面語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沉澱、發酵之後,在後人眼中常常難以區分。《詩經》中的詩歌,都是民間歌諺,是口語。《論語》是孔子的語錄,更是口語。但二千多年之後的我們,都視之為「文言」了。即使千年之後的唐宋詩歌亦一樣。「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着花未?」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分明就是白話詩。

(上)

2024年7月22日 星期一

《蘭亭序》中的「清」字該怎麼寫

《蘭亭序》中的「清」字
學習書法,主要的方法是臨摹,臨是看着字帖自己書寫,摹是用透明度高的紙壓在字帖上摹寫。兩種方法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不明白字帖上字的筆序。這在楷書很簡單,筆劃分明,寫先寫後問題不大。行書 、草書的筆劃錯綜連接,筆序就較難分辨。筆序錯了,寫得不順暢,也寫不好。這有時要對字帖上的字仔細分析、揣摩才行。

有朋友用馮承素版本臨寫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清」字總寫不好。這個版本中,兩個「清」字都有個特點,就是「青」的豎筆看似穿過三橫再向左出鋒撇出。兩個「清」字都寫得瀟灑,可是你照着這麼理解去寫,就寫得別扭,運筆不順。行書是為了書寫便捷而產生的,寫得不暢順就有問題。


我一直沒有注意這兩個字中間的小尖筆。朋友問到,我一看就覺得奇怪,「青」上頭的一豎怎麼這樣寫? 王羲之也會寫出這樣不合理的筆劃? 

後來仔細觀察,才恍然而悟,我們給誤導了。

王羲之的不同「情」字

「青」上半部的筆序,一般先寫兩橫,接一豎,再寫最下一長橫。行書的寫法不一樣,多一橫接一豎,再連筆寫兩橫。另一種筆序是連寫三橫,再寫豎筆穿底,與「月」的直撇連筆寫出,再寫「月」的右折筆。參看壬羲之的其他作品,多用前一種筆序,寫完最後的長橫,就回轉寫「月」的直撇。

可是《蘭亭集序》的兩個「清」字都不這麼寫,而是用後一種筆序,寫完豎筆連接「月」的直撇後,以出鋒起筆寫出「月」的折筆。這一筆切入由上貫下的豎筆中,一眼看去,讓人以為是「青」上的一豎向左撇出,然後出鋒收筆。

《蘭亭集序》有兩個「清」字,兩個「情」字,一個「靜」字,共寫了五個「青」。《王羲之蘭亭序三種》書帖中還有褚遂良、虞世南的摹寫版本。三個版本共有15 個「青」,仔細對比,更加可以肯定哪種筆序是對的。「青」的一豎不該在中間向左撇出,而應直下到底。

王羲之喜歡出鋒起筆,馮承素摹寫的《蘭亭集序》很強調這一特色,起筆的出鋒較長。橫劃的起筆與接上豎劃,便引起誤會,把起筆當作是收筆了。

2024年7月15日 星期一

白泥夕陽 與 夕陽行業

昨天,一行八人乘坐兩輛小車,往新界西北作一日遊。所到之處,都是舊地重遊,但不乏新鮮感,感受到香港以及深圳的變化。

行程不用勞心,事前只大概了解一下,知道會先去「天空之城」一家「私房菜」吃午餐。到了附近才覺得眼熟。幾年前,朋友的廚師老友自己創業,到那兒開了一家餐館,於是隨朋友去捧場。餐館位於錦田河畔的高埔村,旁邊有一個新建的高級屋苑。村屋地鋪新開的食肆,看來以對面屋苑的住戶火為主要客源。外來客如果不自駕,要從錦上路西鐵站坐小巴到來。

對周圍環境頗有印象。記得曾自個兒從一條簡陋的便道走到錦田河畔去觀賞山水風光。幾年來,山水風光依舊。西鐵列車的高架路在田野間橫跨錦田河,讓人聯想到內地多見的高鐵高架路。自然,那架勢與動輒二三十以至幾十層樓高的高鐵高架路不能相比。

村屋食肆的發展很快,估計有二三十家,儼然形成「天空之城」(借用新開的購物中心之名)美食村,不少似乎在網上小有名聲。我們光顧的那一家以「家傳薑醋雞」招徠。我以為此雞會深棕色,誰料不施脂粉、色相天然,盛在直徑盈尺的大瓦鍋亮相。店主說,選的是本地新鮮雞。那鮮味、口感是為證。雞吃光了,但和味的、酸酸甜甜的湯(還是汁?) 剩下不少,打包拿走了。這菜要預訂,價錢350元── 超值!

飯後到錦田河畔散步遊玩一番,再遊南生圍。然後回到「天空之城」吃甜品消消暑。接着到下白泥看日落,最後去三聖村吃海鮮。

白泥日落,是香港攝影發燒友的熱門景點,產生過無數沙龍佳作。日落景色變化萬端,而且變在瞬息之間。可是拿白泥幾十年前的日落照片與今日相比,變化最大的應當不在天上,而在人間,在深圳灣那邊蛇口半島的天際線,在那一棟棟林立在大廈,還有同樣密集如林的貨櫃碼頭起落架、吊臂。

那景象會讓不少香港人百感交集。曾幾何時,香港是世界第一貨櫃港,如今世界十大榜上竟已找不到香港的名字──跌出十大了。坐車路過葵涌貨櫃碼頭,遙看那些起重機、貨櫃,好像不減昔日繁忙,但你可能不知,那裡人手操作的設備早已落後,碼頭上又缺乏拓展空間。以前的貨櫃船只載幾千貨櫃,現在的新船載櫃都以萬計。葵涌碼頭水淺、航道窄、還受青馬大橋的淨空高度限制,只能眼巴巴看着這些大船繞道而去,去了深圳、廣州等地。

在物流(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上,香港還可以自恃的,是香港國際機場二零二三年再度成為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自二零一零年以來連續第13次成為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於是,香港港口的綜合實力據說仍排列全球第四位。

香港無疑仍有過人優勢,問題是知不知道優勢何在,能不能充分發揮出來。夕陽景色美,但夕陽行業一點不美。

下白泥其實不向西,而是面向西北。面對的夕陽有些季節落在對岸蛇口半島上,有時落在半島以南海面上,都可以拍出漂亮照片。景色美不美,拍得好不好,受制於各種緣分──主觀的,客觀的。

2024年7月8日 星期一

光明自在水雲間

從陽台往西北眺望,如果能見度高,可以見到屯門青山禪院背後的山尖,即青山。昨天傍晚就看得很清晰。西下的太陽把大嶼山和新界西北山巒後面的天幕染得金燦燦的,山巒就像貼在天幕上顏色深深淺淺的剪影。青山的山尖直指穹蒼,一眼就見到。

查一查天文台的能見度紀錄,赤鱲角、西灣河觀測站24小時內的能見度幾乎都在50公里處劃出持續的橫線,中環與天文台觀測站位於繁鬧市中心,紀錄稍差。昨天傍晚六七點,中環在40公里左右;天文台在二三十公里之間徘徊。於是,我從天后可以清楚看到25公里之外的青山。

這情況在夏季並不罕見,香港這時都吹偏南風,風從南海來,乾淨得很,並帶來一團一團的雲。昨天傍晚就見到風起雲湧望北而去。夕陽在雲團的間隙間時隐時現。迢迢海面,片片鱗光。

隨手拍下照片,今天早上重看,題了七絕以配圖:

百重雲水繞青山  杯渡千年業幾艱

亦道亦禪兼並蓄  光明自在水雲間

青山山麓上有青山禪院,入院牌樓刻有「香海名山」(金文泰題)四字,山門有對聯:「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重雲水逶青山」。詩的首句借用了其下聯。

青山禪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的東晉末年,創建者杯渡禪師最初棲身的洞窟,至今保存。「新安八景」之一的「杯渡禪蹤」就是青山禪院。這個廟宇之後多次易名,佛教徒、道教徒來回禮拜、修建,有不同建築群,最後形成如今規模。山上有禪院,山下有道觀。

香港以文化多元見稱,青山下有其最早源流。遠眺青山,可以悟到多元歸一這中華文化的重要特徵。

2024年7月2日 星期二

用《全唐詩》最常用字造嵌字聯,難嗎?

「山風日邊起」
與友人習寫《全唐書》148個最常用字時,愛輔以唐人詩句書寫。每次習寫的五個字既然是常用字,可供選擇唐詩很多。到任何一個古詩詞網逐字輸入,都可以即時找到大量唐人詩作,樂府詩、五七言絕句律詩都有。朋友問,可不可以寫兩句詩就能習寫五個最常用字? 這真沒有想過。

詩句應是律句,即平仄要合乎格律詩的要求。現成的詩句中,相信很難找到適用的。兩個五言句共十個字,限定的字佔一半。即使七言句,十四個字中五個字被限定,造句也不易發揮。如果要求高一點,上下句要對仗工整,就更難。五個字的詞性、虛實、平仄是隨意的,要都能安排到妥當的位置,不容易吧? 

朋友試向地AI「文心一言」提問,「文心一言」「秒答」,美國的ChatGPT同樣神速。快是快,但答案不怎麼樣,立意、平仄、對仗都強差人意。那天試問的是第26至35字:老、寒、家、門、客。經修改,兩句定為:

老樹寒鴉噪

家門客影稀

這倒好,給我打開了一個新試場。一試下發覺,湊兩個句子並不太難,要造得好則不易,比一般只嵌二字的嵌名聯難。接着用第31至35字(青、聲、道、玉、酒)掇成:

青梅新酒暖

溪道玉聲寒

第36至40字(落、金、南、飛、地):

金烏西北賒地落(金烏:太陽。賒:遙也。)

孔雀東南比翼飛

第41至45字(流、深、盡、書、遠):

流深魚影盡

帆遠雁書稀

索性把前面的常用字也五字五字構成對子。第1至5字(人、山、風、日、天): 

山風日邊起

人傑天上來

第6至10字(雲、春、花、年、月):

花色隨年盡

春雲伴月飛

第11至15字(水、知、心、君、歸)

高山君歸遠

流水我知心

第16至20字(清、行、我、白、秋):

船行秋月白

墨潑我還清

第21至25字(江、空、雨、明、夜): 

大江空明夜

驟雨淨征塵

這些字較易嵌入聯句,可能與常用頻次較多有關。排在後面的字可能就較難造句了。

2024年6月27日 星期四

你若只懂這 148 個字

馮遠:唐詩畫意-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

在大眾印象中,唐詩以氣魄雄奇、胸襟壯闊見稱。可是大數據卻顯示,細分唐詩的情緒,詩人壓倒性多數愛憑詩訴說心中悲情,各種情緒比例是:悲(77.43%)、思( 17.22%)、憂(3.46%)、喜(o.86%)、懼(0.52%)、怒(0.45%)、樂(0.06%)。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悲是悲,但都是心繫天地生民的大慈大悲,而不是兒女之情的小情小悲。

對一般讀者來說,最值得關切、最實用的可能是《全唐詩》的148個最常用字。這148個字,即使小學生都懂,依出現頻次排序如下:

人山風日天 雲春花年月

水知心君歸 清行我白秋

江空雨明夜 老寒家門客

青聲道玉酒 落金南飛地

流深盡書遠 煙路西身草

頭詩城光雪 香回游閑色

思林馬塵石 公樹獨意黃

世海氣衣愁 別陽難情鄉

望分舊紅夢 龍歌須芳安

醉華竹仙歲 樓葉北笑晚

松好幽文少 霜邊物神吾

溪野孤問陰 鳥枝離留樂

露驚國輕逢 暮語眼綠吟

殘柳漢波碧 泉木久影宮

尋舟居河病 翠蟬苦

漢字常因數量太多為人詬病。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統計。宋朝官修的《集韻》收字53 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後來《康熙字典》等多部字典都收近五萬字。當中其實有大量一字多體的異體字,和不再使用的死字。日常用字少得多。根據統計,1 000個常用字已能涵蓋約92%的書面資料,2 000字可覆蓋98%以上,3 000字更達99%。在大陸,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有 2 500 個字;通用規範漢字表 (主要關乎印刷字體)常用字集有 3 500 字。台灣的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有 4 808 字。二零零八年出版的《香港學校中文學習基礎字詞》則包括 3 171 個單字。

《全唐詩》148個最常用字也涵蓋了唐詩中最常見的意象,由客觀物象與心中情意結合所生。這148個單字詞排列組合而成的雙字詞豐富多采。每首唐詩都不乏這些字、詞、意象。

以崔顥的《黃鶴樓》為例:「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28字中有10個見於148個常用字。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28個字中更有15個見於148個常用字,超過一半。

這148個字中,關乎自然物象的很多。最常用的頭十個字── 人、山、風、日、天、雲、春、花、年、月──中,除了「人」這主體,和「年」這抽象的時間概念,大自然的山、風、日、天、雲、春、花、月似乎都與詩人不離不棄,「天人合一」就這麼具體。這十個字,現代人也常用,但「常」的意義與唐朝詩人大不一樣。

這148個字讓人更貼近唐詩。只學懂這148個字,一首唐詩的字你可能已認識一半。寫好這148個字,一首唐詩可能有一半字能一揮而就。

(二之二)

2024年6月26日 星期三

從大數據看唐朝詩歌

李白的大江南北行跡地圖
所有民族都有詩歌,都會用各自的語言唱詠各自的悲歡,個人的,群體的。以數量計,中華民族的詩歌一定名列前芧,甚至名列首位。原因很簡單,中國人口數量一向世界第一,中華文明又是唯一數千年不斷的文明。更難得的是,二千多年前用漢字紀錄下來的詩歌,至今可閱可誦,流傳不絕;即使語言讀音變化多端,各地方言又未必相通,但用漢字紀錄的詩文是共同的文化遺產、感情紐帶。哪怕《詩經》裡的詩歌文詞古澀,稍加解釋,一樣可以瑯瑯上口。不久前動畫片《長安三萬里》上映,一些地方的兒童觀眾在電影院內爭相與銀幕上的李白、高適同聲朗讀。讀書不幾年的兒童都能與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詩人心意相通、同聲唱詠的場面,是世界奇觀。

中國古代詩歌,廣義而言,包括各種韻文。狹義而言則僅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即按照傳統格律創作的詩,一般稱作舊詩。漢代時樂府詩形成,配上音樂唱詠。三國時期以建安文學為代表的詩作吸收了樂府詩的營養,為後來格律更嚴謹的近體詩奠定了基礎,催生了唐代的絕句和律詩。空前嚴謹限制,反而讓唐詩成為傲視古今詩壇的高峰。

康熙下令編纂的《全唐詩》,是收錄唐詩最全面的典籍,全書九百餘卷,收錄2 200多人的作品48 900餘首。什麼概念? ── 東漢到隋末近六百年,流傳下來的詩歌有五千餘首,只約為唐詩的一成多一點。

對於唐詩這個文化寶庫,近年有學者利用電腦進行大數據分析,一些成果在網上可以看到。例如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王兆鵬及其研究團隊與搜韻網合作製成的《唐宋文學編年地圖》已上線,展現了對唐宋詩詞及詩人的量化分析。其中有151位唐宋詩人一生的行跡路線圖,點擊詩人行跡圖中一個地點,可以看到詩人在當地創作的詩作。譬如點出李白,可以見到他從碎葉城(托克馬克)到大江南北縱橫的行跡,覆蓋地域之廣袤令人咋舌,真不知道在那交通落後的年代,他一生62年怎能走過那麼多地方。往白帝城一點,能讀到他「流放夜郎,至夔州遇赦,喜出望外,立返江陵」而寫的「輕舟已過萬重山」名篇。這些地圖把唐詩宋詞的時空打通了。王兆鵬還與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劉尊明出版了《唐宋詞的定量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

這些大數據研究,讓人對中國古詩詞會有新的認識。例如根據歷代唐詩選本、點評、研究論文的數據,列出的唐詩「排名榜」就與很多人的認知不一樣。排列榜首的是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正是崔顥這題詩讓李白遊黃鶴樓時自愧不如而未敢樓上留詩。其次是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啼哀)、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和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等。

(二之一)

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維港夏至:金烏西北賒地落


今天是夏至,香港酷熱,天文台總部錄得34.0攝氏度,是為最熱的夏至,平了一九八零年創下的紀錄,上水更達到36.4度。如果香港一年的酷熱到此為止就好了,可是夏至的「至」不是指溫度,而是指太陽向北移動到夏至之日直射北回歸線就到頭了,之後就向南回歸,於是今天是北半球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今天早上,太陽5:40就出來了;剛才到7:10才落下,白晝長達13小時30分。氣溫嘛,七八月才是至高的時候。

今天天氣不錯,就是地面的風不大,有煙霞,霧霾像薄被把遠山蓋起來,屯門的青山不見蹤影。夏至時,從我家望去,太陽應當正好落在西北方的青山尖尖的頂上。傍晚回到家,架起手機,用縮時攝影紀錄下維港夏至的日落景色,只看到太陽如金丸沉沒在煙霞中。

下午與朋友研習書法,寫到《全唐書》148個最常用字的第36到40個:落、金、南、飛、地。上周試過把之前的五個字湊成兩個對句來習寫,今天繼續嘗試,把五個字嵌入兩個七字句中:

金烏西北賒地落

孔雀東南比翼飛


「金烏」是在中國古代神話裏的三足烏。傳說太陽中央有一隻三足烏鴉,渾身四周周金光閃爍,故稱「金烏」。這是不是太陽黑子引起的幻覺? 三星堆出土的「太陽神鳥」說不定也與之有關連。「賒」用作動詞,解賒欠;用作形容詞則,解遙遠。

在上句中,「地」字的位置,該平聲,而「地」為陽去聲,欠佳,有點遺憾。

朋友向AI「文心一言」出題得到的句子是:

金秋落葉隨風舞

南雁飛雲逐地遊

下句顯然不理想。改作「北雁南飛匝地還」較好。

這樣應題命句,而句子要律句,限制很大,很不自由,有點自討苦吃,但也有樂趣。創作從來不是自由的,如台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說,創作其實是在弄明白限制條件之後做到最好。這就是所謂「帶着鐐銬跳舞」。《全唐書》148個最常用字的習字看來可以這樣繼續做下去,既練字,又練句。

2024年6月11日 星期二

端午節的維港夜空


端午節整天吹南風,空氣特別清新,維港上空能見度很高。晚飯後,已是日落後的藍色時光(blue hour),忽然想到可以用縮時攝影拍攝航機從赤鱲魚起飛飛越維港上空的影象。

趕忙架起腳架,拍攝了八分鐘多一點。後來一數,其間有八班機從大嶼山那邊起飛經頭頂往東飛過,在夜空中由下向上劃出一條條光線,如流星飛過,但與流星由上墜落的方向相向,似是「反向流星」。人們見流星會許願,對此「反向流星」則不必,以防因反向而事如願違。

疫情與黑暴之前,當香港經濟環境正常時,赤鱲角機場十分繁忙,航班升降頻密,每分鐘都有飛機起飛。從這縮時攝影看來,赤鱲角機場大概恢復到幾年前的巔峰狀況了。不過市民的感受不一樣,因為仍未分享到「紅利」。

縮時攝影之後,維港緊接着上演無人機表演,一千架無人機在灣仔海傍起飛,在海面上演特別為端午節編排的編隊表演。無人機編隊表演,在內地城市已多見,成為常見的公益或商業演出,在香港則還少見。演出以一架機出場費多少錢計價,目前大約每架一千元。一千架,約要一百萬元,與煙火表演差不了多少,但環保得多。

飛龍在天慶端陽

與煙花、煙花表演不同的另一點是,無人機表演有特別圖案編排,圖案效果因視角不同而迥異。這或者可以隨着編排技術提升而有所改進。煙火、煙花表演則「到處楊梅一樣花」。

說到端午節,可能有人又提出可以不可以說「端午節快樂」的話題了。我認為不必過於執着於關於屈原的傳說了。有朋友日前再從天文學角度說明了天文與端午的關係。端午又稱端陽,即是太陽升至最高端的意思。端午節接近廿四節氣中的夏至,就是太陽北移到北回歸線後再南返的日子。夏至通常在陽曆六月廿一日前後。今年,再過十天就是夏至了。端午節在陽曆中最遲的日子可到陽曆六月廿六日。端陽節前後,該是北半球陽氣最益的日子。

快夏至了,除了天氣會更熱,還可以看到更晶瑩美麗的維港夜色。這兩點,我在家裡都會特別感受到,特別是那非一般的酷熱。

2024年6月7日 星期五

AI作詩與《全唐詩》148常用字

「老樹寒鴉噪  家門客語稀」
用「老、寒、家、門、客」五個字可以寫出一首詩嗎? 這是朋友向內地AI平台「文心一言」的提問。這五個字來自《全唐詩》148個最常用字,在最常用序列上排行第26至30,五個字之間沒有內在關聯。

清康熙年間編校的《全唐詩》涉詩人凡二千二百餘人,詩作四萬八千九百餘首,有三百餘萬字。其中出現最頻繁的頭十個字是:人、山、風、日、天、雲、春、花、年、月。十個字代表着唐朝詩人寫景寫情中最常見的十個意象。你隨便吟誦一首唐詩,最短的只有20個字的五言絕句,大概律有其中至少一個字。

書法是線條藝術,又同文學交集,愛以詩詞為書寫內容。於是我與一些朋友依次序習寫這148個字,每次都選一些相關的詩句來習寫。今天寫到「老、寒、家、門、客」五個字時,朋友忽發奇想:能不能在一首詩裡把這五個字都寫一遍? 於是請「文心一言」幫忙。

AI秒答「可以試著結合這些字和詩的常見主題、意象來建構一個簡短的詩句或片語」,答案是:「老樹寒鴉啼,家門客已稀。」並解釋:上句描繪一幅寂靜而蕭瑟的畫面;下句表示時間流轉,世事變遷,門庭冷落,反映主人內心的孤獨和感慨。

朋友回應:上句末字「啼」為平聲,不好,而且與烏鴉的叫聲不配,建議改為「叫」。AI同意,並說「叫」字比「啼」字更直接地傳達了烏鴉的叫聲,予人更直接、尖銳的聽覺感受,與「老樹」和「寒鴉」共同構成了一幅冷清而寂靜的畫面。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我認為還可以進一步修改:「叫」改為「噪」。「噪」比「叫」更切合烏鴉叫聲之聒耳。「客已稀」改為「客語稀」。「已」為虛字,與上句實字的「鴉」對不上,「客語」對「寒鴉」較好。如此一來,「老樹寒鴉噪,家門客語稀」就平仄、對仗都合乎律句要求了。原來的「寒鴉啼」三字都屬平聲,且位於句末,犯上格律詩「三平調」的大忌。上句也確不應以平聲結尾。

過去也注意到,AI似乎不諳舊詩格律,「亂嚟」,這是又一例證。「文心一言」應當是以普通話作詩的,而普通話只有新四聲,一聲二聲為平,三聲四聲為仄,很易分辨,AI怎麼學不了? AI的自學能力很強,這不是大問題吧? 

再說《全唐詩》148個最常用字。這些字在舊詩中出現的頻律很高。把這百來個字寫好,寫任何詩句都會有駕輕就熟之利,值得為之花點工夫。

今天在書法習寫中又寫了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一查對,28字中有10個──超過三分之一 ──位列148個常用字中,為:風、春、夜、家、聲、玉、飛、城、鄉、柳。

*

後記:一位朋友建議下句改為「家門客影稀」,改得非常好。這使上下句的畫面一動一靜,又有聽覺效果與視覺效果的對比。

2024年5月27日 星期一

深圳甘坑:沉澱歷史,錯綜新潮

上星期六,家人不約而同到了深圳,於是臨時起意到深圳一起吃晚飯。家人在港,老中青少各有各忙,一起吃飯的機會其實不很多。我忙完下午的音樂排練才能北上。交通很方便,不勞累,一再轉車下,去到深圳洪湖旁邊一個新開大型商內的海鮮酒家,接近八時半了。

疫情之前常去深圳,雖然走過的地方不很多,也可以說見證了那邊的建設發展。疫情中,很多地方按下暫停鍵,發展停頓下來。可是開關後北上一看,深圳不一樣。去到福田中央廣場靠崗廈村的一帶,眼前嶄新的現代都市景象,讓人難以同以前的頹垣破屋連繫起來。即使發展已久的華強北一帶也煥然一新。很多幾年坑坑洼洼的工地不見了,冒起一個個地鐵進出口,附近又出現一個個設計新穎的大型商場,裡面有各種新鮮玩意和食肆。深圳地鐵線總長已多香港一倍,城市外圍很多地方可以地鐵直達了。馬路則因為電動車多而減少大量廢氣,而且寧靜得多。

有朋友問,上深圳喜歡到哪裡去。這話只能就疫情前而言,那時確有較常去的地方,例如中央書城,例如拍攝荷花的洪湖、拍攝梅花的梅園,也有較常光顧的上海菜、杭州菜、客家菜食肆,或到湖邊粵式飲菜等。

近一年多再到深圳,情況變了。有目的地到淘寶買書後,就少依賴書城。朋友常有北上消費的好介紹,於是會到新開的食肆嚐新。那天六大一小吃海鮮,蝦蟹鮑魚等吃了一桌,竟然只花一千一百港元左右,便宜到讓我吃一驚。吃得好外,環境寬敞舒適,招待也貼心。

因為沒有計劃好,第二天起來才想到該到哪裡去,在前往地鐵的路上見到有巴士旅遊專線介紹,其中一站是甘坑古鎮,於是決定前往一遊。查找知道,坐地鐵轉一次線就可到。早有朋友介紹過甘坑,要擇日去,總諸多阻滯,撞日出行更好,只是撞正星期日,人有點多。

天然植物與牆壁、玻璃上
的畫渾然難分
甘坑在深圳北部,距離羅湖十餘公里,十號線有甘坑站。甘坑本來是客家古村,三百餘年歷史中,日子多困苦,發展緩慢,一大片古舊村屋仍是舊日容貌,一磚一瓦、一石一巷沉澱了多少代的遺存和記憶。沉澱來自沒有發展,但歲月磨礪的積累一旦被發現,內涵就可能綻放出迷人風采。這是用長時間「不作為」、蓬頭垢面為代價換來的,澳門舊區、上海外灘和內地到處冒起的古鎮的古韻風情,都是經過多少年寂寞才能熬成。值不值得羡慕,見仁見智。

甘坑本身的旅遊資源有限,缺乏麗山秀水,拿得出手的客家文化、古屋古巷,其實沒有多大吸引力。商業化難免,也要從其他熱門旅遊點移殖不同元素,於是成為客家文化與湖南鳳凰、貴州茅台、雲南麗江、廣西山歌等的拼合。客家風情相對反而不彰了。我們沒有在那裡吃客家菜,不知道是不是地道。以前在深圳吃過每日從梅縣運來食材的客家菜,簡簡單單的客家豬肉湯、客家炖雞、客家紫金竹殼茶都讓人回味。

甘坑最值得留連的,是那一片古屋古巷,舊屋全部已改造成出售各種手工藝品的小店鋪。難得的是,不乏由有夢想的文青們創業的,內容鮮有類同。雖然都商業化,而不至於不可耐。店主每天置身於蜂湧而來的普羅大眾俗流中,能清高到哪裡去?

好在是,景區的經營者有定見,讓交錯的狹窄小巷都盡可能保持原始風貌,有麻石鋪就的地面,青磚灰泥的屋牆,看似隨意生長而可能是刻意安排的草樹。即使不是當年面貌,都能雅潔乾淨。在人影杳然的瞬間,時空彷彿錯配,若小巷深處忽然撐出一把油紙傘、步出一名裙裾飄然的女子來,你更恍惚了。

漢服女子到處可見,都一身講究,一些連鞋子也配襯,不是隨便穿上波鞋、高跟鞋。簪花頭箍看來正流行,十個有七八個都佩戴上,有的有攝影師跟隨。肯花六百元,景區內有套餐供應,道、化、服加攝影師。

要求不高,不妨到此一日遊。

2024年5月24日 星期五

中國古代的文藝復興人

鑑往知來.
《詩經·大雅·蕩》:「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
在 Jacques Barzun 心目中,文藝復興的基礎是人文主義,至少要能寫「典雅文字」,然而達.芬奇對「典雅文字」興趣不大:不關心拉丁文和希臘文,從未寫過詩歌和演講詞,對哲學和理論沒有什麼見解,對歷史不感興趣。最糟糕的是不喜歡音樂,認為音樂有兩大缺陷,一是一旦結束便不復存在;二是「消耗性」,不斷重複,令人生厭。

Jacques Barzun 看來,更偉大的文藝復人是意大利的阿爾貝蒂(Alberti, Leone Battista, 1404-1472),他研究普通力學、流體靜力學、熱學和光學等物理科學問題,並探討建築物的平衡、樑的扭曲、地殼和地震、水的循環、植物的生長及衰敗等問題,也精於繪畫、雕刻,用投影線和截景闡明了最早的透視思想。

若要排名次,Jacques Barzun 認為馬丁.路德也應排在達.芬奇之前面。因為路德是偉大的作家、 演說家、音樂家、神學家、自然觀察家。他這樣比較,是為了恢復文藝復興人這稱號的真意,因為現在人們把它隨意濫用了。

多才多藝只限於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 顯然不是。

孔子精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都在行,自言:「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因為「卑賤」,什麼都要做,就多能了。墨子也多能,集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於一身,他的技能涉及幾何學、物理學、光學。

蘇東坡也多是多面手,文學方面不用說,詩詞書畫都稱絕一時,還在民生基建上留下一條一條蘇堤 ── 不限於杭州,而是「東坡處處築蘇堤」。還有東坡肉、東坡羹(包括薺糝、玉糝羹)、芹芽鳩肉膾等。

明末(相當於文藝復興晚期)的張岱值得一提。他一生著述甚豐,晚年在貧病中完成明史二百二十卷《石匱書》,最留青名。可是他更為樂道的是早年花天酒地中習得各種才技。他自撰墓誌銘:「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恗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茗茶)橘虐(圍棋),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他對所好無一不精,如好梨園,自組多個戲班,寫劇本,甚至親自登台。嘗說: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癡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真是癖人、癡人。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漢學家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研究中國朝代更迭,要找新的着力點而不可得,直到接觸到張岱的《陶庵夢憶》,視之為晚明士紳階層的典型,並以此打開對那個時期人們追尋美好生活方式的了解,寫成《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相同時期的又有李漁(笠翁)。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這樣評價李漁:「在李笠翁的著作中,有一個重要部分專門研究生活樂趣,是中國人生活藝術的袖珍指南…‥ 美容專家兼業餘發明家,真所謂多才多藝。」他還是出版家,成立芥子園書鋪除了出版自己創作的戲曲、小說等,還編輯出版了大量的通俗文學作品,如《三國志演義》、《水滸全傳》、《西遊記》、《金瓶梅》等,最著名的產品是至今不斷翻版的《芥子園畫傳(譜)》。

能不能多才多藝,或說做個文藝復興人,看來與出身貴賤關係不大,更關乎個人志趣與稟賦。

(下)

2024年5月23日 星期四

稀有的身份:文藝復興人

文藝復興時期,多才多藝人才輩出
一位曾在某部門從事文字工作的朋友退休了,日前在茶敘中說起,昔日對辦公室桌子的設計不滿意,因為鍵盤得放在桌面,高度不合人體結構(如今愛稱人體工學),又佔用桌面,不便擺放工作時須要參考的的文件、書籍之類。為什麼不在桌面下安裝個抽屜式鍵盤架? 這事如果要向部門申請,非常麻煩,費時失事。朋友於是自己花點小錢去電腦商場買來鍵盤架,再帶備工具到辦公室,午飯時間安裝了。

這贏來他的洋人同事稱讚,稱他為 Renaissance man ── 文藝復興人。

這無疑是誇大其辭的說笑,朋友也有自知之明:怎麼可以與達.芬奇等曠世巨匠比肩? 

14世紀到16世紀的文藝復興先在意大利各城邦興起,再擴展到西歐各國,揭開了歐洲近代史的序幕。意大利市民和世俗知識分子率先借復興古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反抗備受厭惡的神權統治,在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基礎上對繪畫、雕刻、建築、哲學、文學、音樂、科技、政治、宗教、智力等各方面展開探究,都取得開創性成就,出現大批能在不同領域都出類拔萃的人物,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是其中表表者,都多才多藝。

達.文西思想深邃,學識淵博,是人類歷史上少見的全才,集畫家、雕刻家、建築師、數學家、科學家等身份於一身,被現代學者稱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他以油畫《蒙娜麗莎》知名於世,把解剖、透視、明暗等科學知識與藝術想像結合,形成系統理論;又在軍事、水利、土木、機械工程等方面有重要的構想與發明,留下大量自然科學工程發明手稿,啓發了包括哥白尼在內的同時代和後代科學家。他一生中對水力學、幾何學、機械學、地質學、氣象學、宇宙學、數學、天文學等的興趣多過繪畫、雕刻,真正完成的畫作其實只有35張左右。

可是把他稱作文藝復興人,並非沒有異議。

Jacques Barzun 的巨著《從黎明到衰落》(From Dawn to Decadence) 一書中直道:「達.芬奇其實配不上這頭銜。」

這評價出自 Jacques Barzun 饒有意思。他是美國著名史學大師,是文化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一生出版30餘部著作,從歷史學到哲學、科學、文學、音樂、藝術,是眾多領域的權威。《從黎明到衰落》一書是他晚年的力作,書有一個副題:「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2000年才出版,是他一生研究西方五百年文化的總結。他2012年才去世,享年104歲,備受讚譽的一個身份是: 「最後的文藝復興人。」

(上)


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傳說的夏代,文物的夏代

夏代陶豬頭蓋
去看歷史博物館的「夏商周文明展」,頗有意外見聞。夏代文物之精美,讓人對這個充滿上古神話傳說的朝代另眼相看。

展覽全名是「天地之中 ─ 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注意,它不叫「文物展」,而叫「文明展」。

關於文明,西方有三條標準:第一要有城市,而且是能容納五千人口以上的城市。第二要有文字。第三要有複雜的禮儀建築,即不是一般的生活居所,而是為宗教、政治、經濟原因而特別建造的複雜建築,如古埃及的金字塔。這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東方研究所一九五八年召開「近東文明起源學術研討會」上提出,然後由英國考古學家格林.丹尼爾(Glyn Daniel, 1914.4.23–1986.12.13)在《最初的文明》(The first civilizations: The archaeology of their origins〔1975〕)中加以補充而「確立」起來的。

按照這三個標準,中國「五千年文明」之說就被質疑了。所謂西方話語權,這是一例。

關於夏代,有很多古老傳說,如堯舜禪讓、大禹治水、禹貢九州等。中國古代文獻中有確切歷史記載的絕對年代只到公元前841年周厲王時。《史記·夏本紀》與《殷本紀》明確記載了夏代、商代世系,商代世系已得到殷墟出土的大量卜骨文字的實物佐證,而夏代文物不多,至今未發現系統文字。夏朝是否存在因此曾諸多論爭,一些西方學者和疑古派懷疑夏朝的存在,懷疑大禹不過是神話傳說中的動物,甚至主張東周以前無信史。


所幸是,內地近年對夏代遺址的考古不斷有新發現,山西陶寺、二里頭等遺址都陸續讓人驚喜。二里頭遺址已證實曾經是一座精心規劃、龐大有序、史無前例的王朝都邑,學界逐漸形成共識,認為這是夏代中晚期一個都城的遺存。

商代文物較多見,它的青銅器是青銅文明的歷史高峰,後來又有數以萬計的卜骨和所帶來的甲骨文震驚世界。夏代文物則較罕見。「三代文明展」第一部分展出的就是夏代文物,有陶器、玉器、骨器、銅器,所展現工藝之精湛,讓我驚歎。如磨光黑色蛋殼陶高柄杯,質地細密,盤口胎壁薄如蛋殼,僅厚0.1mm,絕非慣見的古代陶器。那個陶豬頭蓋,豬頭的五官造形非常卡通,堪稱惟妙惟肖。乳丁紋銅斝(溫酒器)除造形漂亮,局部竟鋥亮似鋼。二里頭出土的獸面紋骨匕,長不到十厘米,陰刻的獸面紋細膩圓滑,溫潤如玉。這些都讓人難以置信是三千幾四千年前的製作。

展出的150件(套)文物由河南省十多家博物館借出,即使你到河南去也不可能一次過看得到。非常難得的觀賞機會,不要錯過。

夏代骨匕
夏代銅斝

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親水」理念帶來的變化

廣州改造後的新河浦路涌
把花墟徑水道活化,是當局的排水防洪理念近年大變、「親水」起來的結果。(當然,要不同部門人員都親水不容易。例如,香港公園排列在人工湖湖邊強作圍欄的花盆,什麼時候搬走? )

渠務署承認,早年建造排水設施主要為防洪,而如今重視水體生態保育及善用市區空間了,積極在大型排水工程及規劃中加入活化水體以至親水的新意念。

最先見成效的是早在2007及2012年完成的蠔涌河及林村河上游改善工程。工程在降低水浸風險的同時,盡量恢復河道原貌,為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建造天然溪澗環境。經過四年的生態監察,2017年發現林村河鳥類、魚類及蜻蜓的品種數量都恢復至工程前水平,而林村河稀有品種──香港瘰螈的數量由工程前監測到的200多條,增加至600多條。

因此,九龍市區的啟德明渠得以活化成啟德河,成為「本港首條市區綠化河道走廊」,觀塘翠屏道明渠活化成翠屏河。最新活化的是牛頭角佐敦谷混凝土明渠成為水道花園,功能不僅只為收集飛鵝山一帶的雨水。大圍明渠(香粉寮至文禮閣)、火炭明渠(桂地新村至香港體育學院)、屯門河中游(兆康站至屯門站)等也在研究活化。其中大圍明渠的活化工程可能會真正親水,讓市民在安全季節走下河道玩水,踩着石頭過河去。這須要與天文台合作研發洪水預告智慧系統,以在出現洪水風險時,及時向市民預警。

這方面,新加坡早有成功經驗。當地加冷河從自然保護區流到碧山公園,以前是水泥渠道,遊人不可靠近。2009年開始改造後,給加冷河提供的洪氾區,成為遊人廣闊的親水空間。河邊安裝有警報器,一旦水漲流急就會響起。

首爾的清溪川是另一個可貴的活水治理經驗。當地曾經是藏污納穢的臭水溝,後來覆蓋了,還建起高架路橋。2002年上台的總統李明博把路橋拆掉,從漢江引水,改造出清波粼粼的清溪川。周邊氣溫竟然因此比全市平均氣溫降低3.6℃,而之前則比平均氣溫高5℃以上。

廣州近年在這方面亦頗有建樹。廣州有「一條珠江百條涌」之說,市內有不少半死不活的河涌。經多年整治,舊城區和近郊一條條曾經成了下水道的河涌變成市民家門口的親水花園。最先在十幾年前整治的是東濠涌和荔灣涌。東濠涌是廣州唯一保留下來的一段舊城區護城河,經六百多年滄桑一度奄奄一息。新的東濠涌雖然沒有亮麗的風景,只是一條附近孩子可以捉魚摸蝦、過客可以浣足刷臉的清淺小河,可是已成為廣州一張名片,胡溫習都來參觀過。荔枝灣涌重現的粵式風情就不必多說了。東山的新河浦路是廣州舊日歐式小別墅的集中地,路中央重現有活力的新河浦路涌,給一幢幢歷史建築增添了光彩。其餘如楊箕涌、獵德涌、車陂涌、大干圍涌、烏涌等各有風情。有的可以扒龍舟,但不少保持低水位,水深僅20厘米左右,補水要求不多之下大大降低治理成本。淺水提高了水體透明度,水生植物生長受促進,完整的生態鏈和生物群落逐步建立,還引來白鷺等水鳥安家。

香港改變明渠治理思路令人高興。可惜的是,由港島大坑浣紗街地底流出的一段約250米長明渠,在同一時間被封蓋成為火龍徑了,主要供大坑的火龍一年一度在中秋穿行到維園去。如果採取新的親水理念,活化這段港島僅見的水道,讓鬧市銅鑼灣也有個水道公園該多好!? 

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滄海遺珠:花墟徑水道之萬幸

香港市政當局四月時公布了旺角花墟重建計劃,涉及多幢樓宇、店鋪。報道和評論都集中在重建牽涉的店鋪生意和住戶利益,而鮮有關注計劃的重點──水道公園,就是要把其中一段約二百米的無名水道從雜草叢生的幽暗中活化過來,成為市民遊客可以在鬧市中親近的綠洲小河。

有一段時間,我每天都沿着這條水道來回走兩次,每天早上從港島坐渡海小輪到紅磡碼頭,再沿着鐵路, 穿過何文田走到旺角、花墟,走過花墟徑到界限街上班。好像要走三刻鐘,既省了車費,又做了運動。水道就挨着花墟徑。花墟徑筆直,沒有曲徑通幽之勝,卻有鬧市中難得的靜謐和清幽。水道低路面很多,印象中只有兩三米闊,水面被雜草遮蔽,只偶然聽聞潺潺水聲,鳥語倒是不缺。徑旁有樹,炎炎夏日,也不虞太陽毒辣。

從水道之筆直看來,水道其實是拉直建成的渠。原來水道的上游,應當是從獅子山山麓流到大坑的溪流。溪流變了暗渠,只留下兩岸大坑東和大坑西的名字供人懷緬。溪流在暗渠中摸索而下,過了界限街才重見天日,沿花墟徑喧嘩一陣。

打開香港地圖,會發現不少這樣的渠,英文是nullah。這個字不像英文,原來源自印度,指陡峭山坡對峙的溪谷。這樣的溪谷不能蓄水,只能排水。英國人把這字帶到香港,指的是明渠,通常是混凝土築成的防洪渠道,只為把水排走。多年前到天水圍,四處走走認識周遭環境,走到外圍一處河道,一些河段水草豐茂,白鷺翔聚,風光靜好。河岸用混凝士築成,都以鐵絲網護衛。這叫什麼河?地圖上,它沒有名字,只標記為「渠」(Nullah),源頭在青山,經洪水橋、天水圍、米埔流進深圳灣。

香港島和九龍市區曾不乏這樣的明渠。港九地形多山,氣候多雨,本來有很多在山坡上自然形成的溪流。如今大凡帶「坑」、「涌」字的地名都必曾有溪流。如港島的鰂魚涌、黃泥涌、黃竹坑、水坑口,浣紗街當然也有溪流。可是這些地方的溪流都變成暗渠了。堅拿(Canal)道的意思本來就是水道,分隔兩邊的是堅拿道東和堅拿道西。北角糖水道其實也一樣,中間有明渠,明渠覆蓋後,糖水道卻沒有東西之分。灣仔石水渠街自然也是溪流變了水渠然後又被覆蓋的產物。

九龍也曾經有多條很大的明渠,明渠被覆蓋後的馬路,都留下路面特別寬闊的特徵,如深水埗的南昌街、東京街。旺角有一個把彌敦道與太子道切角相連的水渠道,也是把明渠覆蓋而成,而被覆蓋的明渠,往上連接的就是花墟徑的水道。

港九市區內天然溪流幾乎全被改造成明渠又變成暗渠之後,花墟徑短短二百米的水道可以說是逃脫成為暗渠厄運的滄海遺珠,如今又有計劃被活化成為鬧市中的水道公園,何其萬幸哉? ! 

2024年4月15日 星期一

清明過荃灣三疊潭

流澗稱三疊
溯源大帽山
山空泉不語
花靜水紋閑
──五絕記清明過荃灣三疊潭,2024/04/14
三疊潭乃荃灣勝景,源頭在大帽山,水流充沛,有上中下三個清澈水潭而得名。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溪流污染日甚,上流又被截流至城門水塘,致三疊潭空有其名而不復聞。如今每年到圓玄學院與西方寺拜祭,只見兩處廟宇之間之原三疊潭溪澗亂石堆疊,空有鳥語而泉聲無聞。少年時在其中戲水野餐之一個個畫面默然閃過,似真如幻。


2024年3月30日 星期六

太原話與蘇州評彈之異

吳儂軟語的蘇州評彈,竟然保留着捲舌音
另一方面,從西漢到東漢,晉地又是匈奴、羌、鮮卑等北方民族向南內遷的要道。到東漢中期,山西北部、中部、西部成為多民族聚居地。一百多年的「五胡十六國」中,不同民族在此間輪流做莊,然而都漢化了。

晉語區被四面山川阻隔,環境很封閉,語言發展緩慢,保留了較多古漢語特徵。晉語同北方官話的最大區別,就是保留入聲,還分陰陽,可有五個音調,聲調又有極複雜的連續變調。 語言學者鄭子寧在《南腔北調:方言裡的中國》一書中指出,滿族舊京瀋陽沒有捲舌音的同時,太原話、呼和浩特話也只有平舌音,沒有捲舌音。

認識一位在太原長大、唸書、工作的朋友,於是向他請教:太原話中「人日肉軟瑞惹」的聲母是否如一份資料所說的是「平舌的r」? 朋友自言在大學同學裡他的太原話是挺標準的,可是對我的問題猶豫了,對各字讀音是平是捲拿不準。這其實說明,到朋友這一輩太原人,對平捲舌不敏感了。朋友倒是找來了某大學中文系漢語班同學進行的《太原市方言调查——太原方言音系》資料,上有聲母21個,包括平舌的z(資紙知織),c(此朝處吃), s(事拴書失),沒有捲舌的zh、ch、sh,但有r(認日閏軟)而注明有「輕微捲舌」。捲舌音,各地有輕重之分,對比一下普通話和北京話、英式英語同美式英語就知道。

與很多方言區一樣,太原話分新派、老派。有研究說,太原城區居民的新派太原話受河北官話移民和普通話推廣等因素影響,快速普(通話)化,是四不像的「洋涇浜」方言。老派太原話的聲母韻母都較多,文白異讀很豐富,與古漢語標準韻書《切韻》、《廣韻》有良好對應關係。

人們普遍有個錯誤印象,以為中國方言中南方不捲舌,北方捲舌,而這是北方方言受阿爾泰語系少數遊牧民族影響之故。其實漢語捲舌音的起源、分布、演變遠比人們想像的複雜。一位來自哈爾濱的朋友在交談中自豪地告訴我,哈爾濱的普通話最正宗,北京、上海不少電視主播來自哈爾濱。一搜尋,果然,央視主持人有一大幫冰城人。可是從哈爾濱往南564公里、坐高鐵約兩小時到瀋陽去,當地話竟然只平不捲。再往南224公里到錦州又截然相反,當地話沒有平舌音,說話「捲得就捲」。

在南方,雲南話卻大部分有捲舌音。吳語整體而言不捲舌,可是作為吳儂軟語代表的蘇州話中,最能顯示其語言藝術魅力的蘇州評彈 ,因為固守傳統、變化緩慢,仍保存着捲舌音。

在大江南北,捲舌音自十九世紀後期以來一直在迅速消亡。作為南方官話代表的南京話亦一樣。據說南京一些年輕人覺得,只有北方人和南京鄉下人才捲舌頭。粵人學普通話畏於捲舌。其實你不捲舌也無所謂,不礙溝通,說不定還代表着一種新潮。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晉語獨立,十大方言佔一席

中國方言地圖
中國有多少方言? 沒人說得準,一是因為中國方言太多,二是對於哪一種話是方言,不易界定。過去說中國有七大方言,後來又說是八大方言,新的說法是十大方言。

「方言」一語最早見於西漢揚雄的《方言》一書,指某地區有別於標準語的「地方話」,不考慮語言間的親屬關係。歐洲人口中的「方言」(dialect)是現代語言學概念,指位於「語言」(language)下一級的語言。這個十八世紀才興起的學問根據語言之間的親屬關係 (發音、詞彙、文法)劃分出語系(family)、語族(group)、語支(branch)和語言(language)、方言(dialect)。據此,一種語言跟標準語有區別的、只通行於一個地區的語言就是方言。

七大方言是北方方言(北方官話)、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後來,閩方言細分為閩南方言、閩東方言,就有了八大方言。根據教育部2021年《中國語言文字概況》,漢語通常分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閩方言、 客家方言、粵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徽方言、平話土話。 這劃分有爭議,說不定過幾年又有新的劃分。

一般來說,所有方言都是語言,反過來說,所有語言其實都是方言。彼此親緣較近的可以互稱為對方的方言,而親緣遙遠的則不可。語言和方言的界定,不僅是語言學問題,既要從語系歸屬、語法、同源詞等多方面考量,還要兼顧政治等因素。個別語言之所以為方言,常因為缺乏適當的書面語。

十大方言中新出現的是晋方言、徽方言和平話土話。

平話土話的使用人口只有二百餘萬,是廣西方言,分為桂北平話和桂南平話,過去曾被歸入粵語。 它的語音系統不像西南官話、桂北湘方言、客家話、粵語、閩方言,混合程度較高,但列為一大方言仍有爭議。徽方言即安微話,過去被認為是一種吳語方言,詞彙和吳語太湖片有很大共性,《 中國語言地圖集》其後把它移出吳語單列。使用人口400餘萬, 覆蓋安微旅遊熱點如新安江、千島湖、黃山、徽州古城、西遞宏村、婺源等。徽語區夾在吳語區及贛語區之間,兼具兩者特色,聲母系統接近贛語,韻母系統則與南部吳語接近,保留了中古漢語的入聲等特徵。

晋語獨立成為十大方言之一,也就成為中國北方唯一的非官話方言。晉語又稱山西話,但使用人口約6,500萬,比山西人口多八成,內蒙古中西部、陝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北部都屬晋語區,有太原、大同、呼和浩特、包頭、張家口等大城市,以太原話為代表方言。

山西臨汾陶寺遺址近年的考古發現和研究表明,當地很可能就是帝堯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國」。4500年前後中國史前傳說的堯禹時代可能因此成為信史。在中國語言發展史上,晉語也有獨特歷史地位。春秋時代,雅言是官話,即夏言。晉國就立國於夏的舊邑,是一時霸主,雅言、夏言都應當以晉語為主。到秦人強大起來,統一中夏,秦語和晉語交融了。西漢建都長安,承接下來的官話應當就是秦語晉語之間的語言。揚雄《方言》的記載以秦晉語最多,語意說明最細,常以秦晉語作中心來講四方的方言,秦晉語應當就是中古時期的通語。直至北宋,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離開秦晉方言區,秦晉語才邊緣化了。

今天的晉語是怎樣的一種語言? 

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

不過幾代人,粵語捲舌音消失了

1828年的《廣東省土話字彙》中,
「船」譯音為Shune,捲舌。
香港教育大學日籍學者片岡新助理教授對「港拼」有深入研究,曾發表《「香港政府粵語拼音」:一個亂中有序的系統》一文,梳理這個大雜薈系統的流變;發覺其中夾雜了專爲操英語人士而設計的英語拼寫方式,又有歐洲語言的拼寫方式,又有很多粵語《聖經》、辭典和教科書採用的「標準羅馬方案」(Standard Romanization System)。還雜夾了以拉丁字母拼寫中國地名的郵政式拼音地名。這個地名系統晚清時(1906年)在上海舉行的帝國郵電聯席會議通過使用,對中國地名拼寫法進行統一規範。它還從趙元任的粵語羅馬字中吸收了有用成分。

趙元任二十世紀初給美國學生寫過Cantonese Primer(《粵語入門》)一書,其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書中的粵音有平舌音和捲舌音之分。其實,此前和同期的不少關於粵音的出版物,都有同樣的區分和紀錄,如:

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 Chinese (《廣東省土話字彙》,R. Morrison, 1828);

《江湖尺牘分韻撮要合集》(虞學圃、溫岐石, 1838);

A Ton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Canton Dialect (《英華分韻撮要》,Williams, S., 衛三畏,1856);

A Pocket Dictionary of Cantonese (《袋裝粵語字典》,Cowles, R., 1914);

A Pocket Guide to Cantonese, 1929(《增訂粵語撮要》,何福嗣、皮泰德,Hoh Fuk Tsz and Walter Belt, );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3rd edition (Meyer, B. and Wempe, T., 1947)。

「粵拼」的設計者和主要使用者先是傳教士,後是港英政府的外籍公務員和居港外籍人士。由於母語關係,他們容易分別平捲舌音,但又與粵語的使用分離,對粵音的演變不敏感,對拼音系統沒有與時俱進的要求 。這讓僵化的「粵拼」有意無意地紀錄了粵語一個重要語音變化,就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捲舌音向平舌音合流,以至消失。

這一變化也大規模地在南方地區不同方言中發生,也不同程度地在西方傳教士編寫的各地方言字典中紀錄下來。在成都傳教的英國傳教士鍾秀芝(Adam Grainger)編寫了Western Mandatin , or the Spoken Language of Western China(《西蜀方言》, 1900年出版),用英語拼寫紀錄了成都方言,平舌音、捲舌音有明晰區分。可是今天,成都只有平舌音了。

香港不少人認為北方方言多捲舌音是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胡音影響,倒是粵語無捲舌音屬「正宗」。他們一定不知道,如今快消失的滿語其實沒有北京話的捲舌音。影視劇中的滿清旗人遺老遺少張口就舌頭翻捲,說的其實是北京話。瀋陽是清朝發祥地,清太祖努爾哈赤四百多年前遷都至此,可是瀋陽話的20個聲母中,偏偏缺了普通話的四個捲舌聲母 zh、ch、sh、r 。

對捲舌音,人們有太多想當然,又有太多不知其然了。

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

Sha Tin(沙田)怎麼唸?捲舌?平舌?

每次坐火車經過沙田,見到月台上的英文 Sha Tin 標示,都有點異樣,心裡唸出捲舌音的「沙」來。粵語不是沒有捲舌音的嗎? 

香港的地名和港人的粵語英文拼音有大量類似的字,例如Chan (陳、燦)、Chai(柴、仔)、Cheng(鄭)、Cheung(張、蔣)、Ching(清、青、靜)、Chow(周)、Choy(蔡)、Chuen(全、泉、邨、村)、Chun(俊、駿、振)、Shan(山、姍)、Shek(石)、Sheung(常、上)、Shi(施、史、思、斯)、Shing(成、誠)、Shum(深、心)......等等。

你按照英語拼音去讀上面括弧裡的中文字,都會把舌頭頂着或貼近上腭讀出,如讀英文church、shop 一般。

以上拼音是根據「香港政府粵語拼音」(簡稱「港拼」,Hong Kong Government Cantonese Romanisation)拼寫的。你在香港出生或從內地移居香港,入境時,人境處人員據的「粵拼」拼寫出你的「英文姓名」。你姓陳,用內地羅馬拼音方案是 Chen,到了香港是 Chan,聲母一樣是翹舌的 Ch。

可是今天的粵語不存在捲舌音,誰會捲起舌頭說「沙」田、「柴」灣、灣「仔」,說自己姓 「陳」、姓「周」? 是粵語古音有捲舌音? 

這套以英文拼寫的粵音方案,應用於香港地名(街道、地名、公共房屋等)、姓名拼寫,自香港「開埠」沿用至今;只限於政府部門應用,學校不會教授,你只能從不同地名、人名中認識它的拼寫法。可是你按照今天的粵音去拼讀、拼寫,就有回題,會問為什麼是Shek Kip Mei(石硤尾)而不是 Sek Kip Mei? 為什麼是 Tsim Sha Tsui(尖沙咀) 而不Tsim Sa Tsui? 為什麼是 Chek Lap Kok(赤鱲角)而不是Tsek Lap Kok? 為什麼是 Sham Sui Po 而不是 Sam Sui Po?

「港拼」不是嚴格的單一拼寫系統。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西方傳教士以不同歐洲語言拼寫中國各地方言以傳教的歷史。英國傳教士以英語拼音拼寫,歐洲大陸各國的傳教士則採用羅馬拼音的歐陸式拼寫。傳教士到了一個地方,首先要學習當地語言,編寫簡易的字典,盡可能準確地紀錄當時當地語音。無心插柳柳成陰,這為中國各地語音的變化留下了大量百多年前的可貴語音資料。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