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 星期一

深圳甘坑:沉澱歷史,錯綜新潮

上星期六,家人不約而同到了深圳,於是臨時起意到深圳一起吃晚飯。家人在港,老中青少各有各忙,一起吃飯的機會其實不很多。我忙完下午的音樂排練才能北上。交通很方便,不勞累,一再轉車下,去到深圳洪湖旁邊一個新開大型商內的海鮮酒家,接近八時半了。

疫情之前常去深圳,雖然走過的地方不很多,也可以說見證了那邊的建設發展。疫情中,很多地方按下暫停鍵,發展停頓下來。可是開關後北上一看,深圳不一樣。去到福田中央廣場靠崗廈村的一帶,眼前嶄新的現代都市景象,讓人難以同以前的頹垣破屋連繫起來。即使發展已久的華強北一帶也煥然一新。很多幾年坑坑洼洼的工地不見了,冒起一個個地鐵進出口,附近又出現一個個設計新穎的大型商場,裡面有各種新鮮玩意和食肆。深圳地鐵線總長已多香港一倍,城市外圍很多地方可以地鐵直達了。馬路則因為電動車多而減少大量廢氣,而且寧靜得多。

有朋友問,上深圳喜歡到哪裡去。這話只能就疫情前而言,那時確有較常去的地方,例如中央書城,例如拍攝荷花的洪湖、拍攝梅花的梅園,也有較常光顧的上海菜、杭州菜、客家菜食肆,或到湖邊粵式飲菜等。

近一年多再到深圳,情況變了。有目的地到淘寶買書後,就少依賴書城。朋友常有北上消費的好介紹,於是會到新開的食肆嚐新。那天六大一小吃海鮮,蝦蟹鮑魚等吃了一桌,竟然只花一千一百港元左右,便宜到讓我吃一驚。吃得好外,環境寬敞舒適,招待也貼心。

因為沒有計劃好,第二天起來才想到該到哪裡去,在前往地鐵的路上見到有巴士旅遊專線介紹,其中一站是甘坑古鎮,於是決定前往一遊。查找知道,坐地鐵轉一次線就可到。早有朋友介紹過甘坑,要擇日去,總諸多阻滯,撞日出行更好,只是撞正星期日,人有點多。

天然植物與牆壁、玻璃上
的畫渾然難分
甘坑在深圳北部,距離羅湖十餘公里,十號線有甘坑站。甘坑本來是客家古村,三百餘年歷史中,日子多困苦,發展緩慢,一大片古舊村屋仍是舊日容貌,一磚一瓦、一石一巷沉澱了多少代的遺存和記憶。沉澱來自沒有發展,但歲月磨礪的積累一旦被發現,內涵就可能綻放出迷人風采。這是用長時間「不作為」、蓬頭垢面為代價換來的,澳門舊區、上海外灘和內地到處冒起的古鎮的古韻風情,都是經過多少年寂寞才能熬成。值不值得羡慕,見仁見智。

甘坑本身的旅遊資源有限,缺乏麗山秀水,拿得出手的客家文化、古屋古巷,其實沒有多大吸引力。商業化難免,也要從其他熱門旅遊點移殖不同元素,於是成為客家文化與湖南鳳凰、貴州茅台、雲南麗江、廣西山歌等的拼合。客家風情相對反而不彰了。我們沒有在那裡吃客家菜,不知道是不是地道。以前在深圳吃過每日從梅縣運來食材的客家菜,簡簡單單的客家豬肉湯、客家炖雞、客家紫金竹殼茶都讓人回味。

甘坑最值得留連的,是那一片古屋古巷,舊屋全部已改造成出售各種手工藝品的小店鋪。難得的是,不乏由有夢想的文青們創業的,內容鮮有類同。雖然都商業化,而不至於不可耐。店主每天置身於蜂湧而來的普羅大眾俗流中,能清高到哪裡去?

好在是,景區的經營者有定見,讓交錯的狹窄小巷都盡可能保持原始風貌,有麻石鋪就的地面,青磚灰泥的屋牆,看似隨意生長而可能是刻意安排的草樹。即使不是當年面貌,都能雅潔乾淨。在人影杳然的瞬間,時空彷彿錯配,若小巷深處忽然撐出一把油紙傘、步出一名裙裾飄然的女子來,你更恍惚了。

漢服女子到處可見,都一身講究,一些連鞋子也配襯,不是隨便穿上波鞋、高跟鞋。簪花頭箍看來正流行,十個有七八個都佩戴上,有的有攝影師跟隨。肯花六百元,景區內有套餐供應,道、化、服加攝影師。

要求不高,不妨到此一日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