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正如我不相信在 TED 公開演講「新聞對你有害」的 Rolf Dobelli (杜貝利)真的不看新聞。關鍵是要時刻警剔自己,要有所選擇,知所選擇。
人天天要進食,在不知溫飽的年代,會飢不擇食,最重要的是吃飽肚子。如今,特別是在較富裕的城市,人們不會能吃的都吃,而要講究什麼可吃、該吃,什麼應當拒吃。這並不絕對,垃圾食物最富誘惑性,很多人在宣傳不斷轟炸下,會忍受不了,特別是年輕人。
對於精神食糧,也必須同樣警惕。大量新聞是刻意包裝、採寫的,有目標、有針對性地製作,盡量利用人性好奇,利用人接受「壞消息」時內分泌亢奮的天性。
現代新聞學有所謂 infotainment,把新聞訊息(information)作娛樂(entertainment)化包裝。為了讓乾澀枯橾的訊息容易為讀者接受,一定的處理無可厚非,但過度了就會變成垃圾資訊。
這是對讀者低端能力的迎合;也是對傳媒人自身責任的低端迎合,放棄了傳媒人提升讀者、引領社會的艱巨責任,甘於為商業利益而庸俗化,以至低俗化、惡俗化。
這正如谷歌就 infotainment 一字列出的例句說的:New lows may have been plumbed in infotainment or entertainment but they constituted commercial highs. (訊息與娛樂混合或娛樂性或許陷進了新低谷,但構成了商業新高峰。)
味蕾的喜好很大部分是培養出來,長大了,都喜愛自小吃慣的口味,以至拒絕接受新口味。自小由垃圾食物餵養,會終身離不開它。我認識有美國土生華人,每餐離不開可樂,去到哪裹旅行都一樣;知道哪裹沒有美國飲慣的那一種可樂,不會去。
垃扱新聞一樣有這般功能,人一旦習慣了那種短小、浮淺、虛飾、濫用圖像的新聞,難以接受篇幅較長、深入剖釋的文字閱讀。
進入數碼時代,資訊爆炸,資訊重量不重質變本加厲。這會嚴重抑制腦力。德國學者 Manfred Spitzer 把這稱為「數字癡呆化」(digitale demenz)。人人智能手機在手,既有社會進步的一面,也有個人退步的一面。
「有得揀至係老闆」?錯,「識得揀」更重要。
吃東西要認品牌。有人揀 M 字頭的,有人視為畏途。上網瀏覽一樣。但仍得動腦筋,我被標題吸引了,常在是否鍵入 read more 之前想一想,真值得去讀這新聞嗎?一想,常常就略過了,沒有浪費時間。
看了一段介紹一部日本茶道電影的短片,年邁的茶道老師要求,對一個一個儀式化的動作,不要問,不要想,只讓手自己做 …… 很有禪味,我想到音樂練習。
但上網、閱讀,是另一回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