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

是「堅持到底」還是「妥協放棄」?

兩個星期之前(五月十二日),英國的「超級大富翁」(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掀起高潮,這節目自一九九八年開辦以來的第六位百萬英鎊富翁可能要誕生了。退休醫生 Andrew Townsley 答對了 14 題之後,只要再答對一題,就可以拿走一百萬英鎊獎金。

「終極問題」是:在賽車史上,以下哪一項比賽最先開辦?
A: Le Mans 24 hours (勒芒24小時耐力賽)
B: Monaco Grand Prix ( 摩納哥大獎賽)
C: Indy 500 (印第安納波利 500 英里大獎賽)
E: Isle of Man TT (英國曼島摩托車賽)

一道非常冷僻的題目,就算你是賽車迷也未必知道答案。

坐在輪椅上的 Townsley 倒抽一口涼氣,皺起眉頭思量一番,再打電話問過自己的「智囊」,最後說:「我不知道答案,要是答錯了,損失的錢在實在太多。都答了這麼多了,要是心血潮(作答)是很愚蠢的。」他選擇放棄對一百萬鍈鎊的最終追逐,拿走 50 萬英鎊好了,這比一無所獲好得多。

用港式粵語的話來說,是「袋住先」。

這選擇是否明智?可能很有爭議。主持人接着問 Townsley,他心目中可有選擇的答案?Townslsy 說,他對答案沒有把握,但會選擇 D。D 正好是正確答案!

他如果「永不放棄」,拿走的獎金就增加一倍,成為最終大贏家。

認為他應當「堅持到底」,自然是事後孔明之見。認為他應「袋住先」則是現實。無論如何,他贏了,儘管贏到的不是終極的一百萬英鎊。

生活是妥協的藝術,人生是一個一個妥協下走過來了。有的妥協是自已的主動選擇,有的是對現實的低頭,是你不能不接受的、可能是殘酷的現實。

不懂得妥協,會不會成功?有可能。「堅持下去」、「鍥而不捨」有強大的道德感召力,甚至很有誘惑性,可以避免挫敗、羞恥、無能等心理打擊,容易使人快捷地憑直覺去接受,而不進行深入而緩慢的推理分析。

習慣了二元對立式思維的人,很容把堅持與放棄對立起來,要麼永不放棄、堅持到底,要麼一敗塗地、萬刦不復,不知道兩極之間其實有無限的妥協可能。《妥協的藝術》(Mastering the Art of Quitting)一書因而提倡「巧妙式的放棄」;認為「堅持」需要用「放棄的能力」來調和。

疫情還未過去,新冠病毒還在肆虐。冠狀病毒在這方面應對人有所啟發。對人有影響的冠狀病毒有七種,它們在適應人體環境而繁衍的能力不一樣。其中四種並不致命,與人共生,你好我好; MERS 的致死率接近四成,SARS接近一成,都在一進入人體後就與人「攬炒」,自己也因此難以繁殖下去。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在2%~3% 上下,命運如何還有待觀察;若慢慢變異而把致死率下降到 1% 以下,可能長存於人的生活環境中,如多種流感病毒一樣。你要生存,就得妥協。

看看 Townsley 在「終極問題」前的過關可以見到,他並不那麼英明神武,過關其實有點幸運,但善於利用「軍師」的建議。譬如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最初是為誰而創作這問題,是音樂愛好者的常識題,他就不知道答案,依靠現場觀眾投票而選出答案,他就過關了。這就是「巧妙式放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