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8日 星期一

小心引導式提問的陷阱

提問有正常提問(normal question)和引導式題問(leading question)之分。相對於正常提問,引導式提問可以說是「非正常」提問,關鍵在於它在提問中預設了答案,企圖把你「錨定」。你若頭腦不清醒,就容易被他牽着走。

日前一文提到的「你知不知道自己很(招人)討厭?」就是典型的引導式提問。提問的預設答案是「我知道自己很(招人)討厭」或「我不知道自己很(招人)討厭」。

電視、電影的法庭戲中,律師盤問證人或被告時,常有類似的引導式提問。有時,這會招來對方律師的 objection(反對)。法官於是要裁定反對有效或無效。

律師可以問:「當日晚上十一時你在哪裡?」答案是開放式的,你可能在任何地方。

他若問道:「你當日晚上十一時在蘭桂坊與 A 君見面是嗎?」這就是引導式提問,預設了你當日晚上十一時的活動,有意讓你有「是」或「否」去回答,誘使、強迫你默認、同意提問中的預設。證詞可能因而失去自主性,而帶有引導下的傾向性,變得不公平。

所以法庭上對引導式提問有限制,尤其是在「主問階段」,律師不能對己方的證人提出「引導式問題」;只有在「盤問階段」,才能對對方的證人提問「引導式問題」。

這樣的提問並不限於法庭,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遇到,朋友之間、推銷員、傾談生意,冷不提防會冒出來。

男仔第一次約女仔去街,如問「你星期六有空嗎」是正常提問;若問「星期六一起去看電影好嗎」,就屬引導式提問了。

店員問「喜歡這個手袋嗎」是正常提問,直接問「你想付現金還是簽咭」就是引導式提問。

問卷調查、網上突然彈出要你回答的框框,都可能有這樣的提問。

現在連考試也出這招了。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問考生:「1900-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這與法庭上狡猾的律師的提問相似,預設答案用一個斷句寫到問題上去了。

我這樣說會不會武斷?沒看到為答題提供的兩項資料,我仍有懷疑。資料一摘自日本法政大學校長梅謙次郎的文章,一摘自黃興寫給日本政客井上馨的信,都反映了清未民初時兩位日本友人對華的支援,都是對問題中「利大於弊」斷句中之「利」的補充。「弊」呢?取決於考生「就你所知」了。

考生的確可以「就你所知」而不受提問的制肘作答。問題是,為什麼試卷不以正常提問出題,而要「非正常」地引導式出題?法庭上,律師不可以巧言操弄去引導式提問;考場上,就可以別有用心地去「引導」考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