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粵劇逐漸式微的話聽得多了,廣州一位行內人昨天一番話仍然叫人心中一懍。
這位朋友是搞粵劇音樂拍和、伴奏的,在廣州最權威的粵劇團供職數十年,和最紅的幾代老倌都合作過,見證了廣東粵劇這段日子的興衰。朋友雖已退休,但憑着過硬的根柢和人脈,仍然活躍於省港以至海外的粵劇、粵曲、粵樂舞台,又忙碌,又逍遙。
粵劇之衰微是有目共睹的,這是中國各種戲曲的共同現象,都面對觀眾老化而日減,市場萎縮的局面。市場的供與需互為影響,粵劇是文化藝術,亦無法脫離市場規律制約,需求下降,自然供應減少,質素下降,包括演員、劇團、劇本等等。一個劇種的繁榮可以養活不少人,就像一個自成系統的生態環境,有內在的生活鏈。在內地的粵劇生態中,人才供應主要來自粵劇學校,最著名的是廣東粵劇學校。搜尋一下才知道,它的畢業生中可數出當今粵劇粵曲台前幕後一大串響噹噹的名字:林錦屏、彭熾權、丁凡、曹秀琴、郭鳳女、關青、蘇春梅、蔣文端、梁玉嶸、潘芊芊……。也出過很多粵劇人才的還有湛江藝術學校。
可是朋友說,粵劇學校如今「招不到生」。我追問,這指的是什麼?假設有 50 個名額,能招到幾個?他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幾乎是零!
粵劇學校的招生年齡是 12 歲,即小學畢業就可以報考,學生要接受從藝術到文化的全面栽培。這有別於其他藝術人才的培養。
作最壞的設想,內地粵劇人才供應幾年後可能就斷流。沒有「源頭活水來」,積水就有變成「一漂死水」之虞。
不久前,不斷讀到內地「藝考熱」的新聞,報考各著名藝術院校的人數紛破紀錄: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業的報名與錄取比例是 194:1,導演專業是 230:1。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主持與藝術的更高達 327:1。上海戲劇學院是 126:1。中國美術學院也近 50:1。
同樣是藝術,冷熱對比就是這麼懸殊,反映出社會──尤其是年輕人口味的變化,這也是人們對功利的趨避使然。藝考的考生有18 歲,愛好什麼該自己作主;報考粵劇學校的只有 12 歲,相信主要由父母主導。父母都關心子女的出路,如今會有多少父母會讓子女去向戲行發展?
這樣的斷層也在香港電影出現。曾有人評論香港功夫電影說,香港難以再創功夫片的輝煌,武打巨星成龍、李連杰之後還有甄子丹,之後就無以為繼。功夫片之外亦一樣,今天讀到爾冬升 (香電影金像獎協會主席) 接受訪問承認,香港電影「確有斷層」,劉德華、梁朝偉五十幾歲了,之下的第一線男星是古天樂 (日前才第一次拿到金像獎)、吳彥祖,謝霆鋒做廚師多過拍戲。
記者問,為什麼香港金像獎不學台灣金馬獎那樣把評選範圍擴大至所有華語片?爾冬升說出局外人不明白的事實:台灣是因為自己一年拍片不到十部,才擴大評選範圍的,而香港一年還有七十部左右的產量。到香港金像獎要走上金馬獎的路,對香港電影可真不是好事。
粵劇、粵語片都凋零,令人神傷,兩者的問題不一樣,但都值得深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