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歲月無情 風情有道

時光是最無法抗拒的敵人,自人類文明以來,不知道引起過多少「逝者如斯夫」的慨嘆。儘管這樣,各人的先天與後天因素不同,遺傳基因、生存環境、生活態度、文化素養等等有異,受歲月磨洗下的儀容體態就不一樣。

一位女性友人在美國的一段經歷很有趣。她一次在彼邦與朋友到酒吧消遣,竟然被酒保要求出示可以飲酒的年齡證明。朋友說,給你看沒有問題,但你一定不相信。結果那女酒保把眼睛瞪得乒乓球大,她不相信眼前這嬌小的東方「女孩子」快到退休年齡了。一般來說,東方人外貌的衰老速度比西方人慢,這在同齡中老年女子中尤其明顯。

今天早上,在手機上讀到一段信息,據說「整個上海都在傳這個 73 歲的中國老奶奶」。一看,照片中的「老奶奶」並沒有中老年發胖,也無明顯的老皺,還穿上緊身皮衣皮靴騎哈里電單車,在茫茫沙漠騎馬,又穿上華麗旗袍行 catwalk,儼然是一位講究生活與打扮的典型海上上層女子。這同樣會讓西方人瞪眼,對於香港女性,視覺衝擊則不會有多大。不過一般來說,香港人的穿着打扮隨便些,這在香港街頭特別是遊客較多的尖沙咀可以隨時看到差異。

人的適當裝扮是必要的,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但怎麼為之適當則各有標準,這要與場合匹配,無過無不及。西方的精英分子近些年為標榜特立獨行而又不太出格,愛裝扮得比大眾的標準低一級半級。於是,台上的高管們常愛穿西裝而不結領帶,或不穿皮鞋穿波鞋。

不過這若無適當有諸內而形於外的內涵相配合,會顯得滑稽,真不好學。或許,三毛說得有道理:「書讀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很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為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對於年華老去,中國的讀書人有自己的應對之道。蘇東坡有詩句曰:「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這出自他的一闕《浣溪沙》,有題說「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這寫在他因「烏台案」被貶黃州之後,以「溪水尚能西」,反「黃雞催曉」之恨,表現了雖處困境而自強不息的精神。蘇東坡不會相信自己真的可以不老,他的「腹有詩書氣之華」詩句更能反映他的信念。

中國的詩人都會從詩的意境去尋找這樣的心靈安靜。蘇東坡的「氣」在袁枚的筆下化作「風情」:「若道風情老無分,夕陽不合照桃花。」

讀書可以讓人潛移默化,運動也一樣。經常運動之下,健康的體態、旺盛的精神,自己和別人都感受到。再加上適當的裝扮,對黃雞催曉、白髮催老之恨,應可大減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