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撐母語面對的現實

昨天是聯合國的「國際母語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香港很多人撐粵語──此地絕大部分人的母語,但這個日子不見得受到重視。倒是大陸的傳媒上有多篇相關文章,其中包括《人民日報》發表了一位學者寫的〈母語怎可成為「繁盛的荒原」〉,上海的澎湃網則發表了社論〈母語傳承,不能排斥方言〉。從標題可以看到,都「 撐」母語。在中國,對大部分人來說,母語就意味着方言、次方言,哪怕在北方官話地區亦一樣。在北京,相當部分北京人在家裡、胡同裡說的北京話,也是不等同於普通話的方言。

有些人對自己的語言被視為方言而不舒服,卻是不知道方言是最自然的語言,與母語是最自然的語言的道理一樣。在語言非常複雜、方言(包括次方言)非常繁多的中國,人們生活中的用語主要是方言,在家庭、在關係親密人群例如本地鄉親坊眾中使用的語言都是本地的方言,這是具體的生活用語。到了社會上,交際對象廣泛時,使用的可能是不同的共同語 ── 一種語言。珠江三角洲是粵語地區,那裡鄉下人說粵語,但到了省城廣州,要說同屬粵語的廣州話 (廣府話)。同樣,上海周邊地區的人以前到上海,要說由多種周邊方言納雜而成的上海話。

可以說,在有方言差異的社會裡,人們總是用某一種方言說話的。方言是實在的、具體的存在,你自出親胎就接觸到。

而「對於『方言』而言,『語言』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人們在口頭上使用的是『方言』而不是『語言』。」(據《方言與中國文化》一書) 也就是說,「語言」其實是個糊模的、籠統的概念。它並不實際存在,是通過它所包含的不同方言抽象而成的。在兩廣粵語區,粵語就是這樣的抽象,而它本身在中國又是一種方言。中國古有之雅言,今日之普通話、國語、華語更加是經人為加工製定的語言,是方言的一個集合體。

語言也好,方言也好,都有生命,都有前世今生而又在不斷變化成長,要在這過程中不斷吸納其他語言 (方言) 的成分,以自我豐富,加強表達能力。語言的世界就像大自然一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如今全世界的政經、科技、人文變化都在不斷加劇,語言之間的競爭更激烈。你的適應能力越是高強,你背後的政經、文化支持力量越是強大,越是能夠壯大發展。英語是這樣發展成為實際的世界語的。

在大自然中,生死相隨,在語言世界亦一樣。世界究竟有多少種語言,誰也說不出確數,大概是五六千種。可以肯定的是,語言數量不斷減少,隨時隨地都有某種語言在消亡,各國一樣。中國一些少數民族語言在瀕危以至消失了,不少年輕人都少說甚至不懂自己的母語。澳大利亞在十八世紀時有 250 多種語言,現在仍在使用的卻只有 20 多種。美國是移民國家,移民都是帶着自己的母語到美國去的,只是過了一代二代三代,母語就會在他們的家庭中消失,那裡每個華人家庭都在見證這樣的變化。

香港亦一樣。撐粵語的人自己的母語不見得都是粵語,更不必去追究他們的父母、祖父母的母語了。
**
舊文參閱:母語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search?q=%E6%AF%8D%E8%AA%9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