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漢字:歷史功勞與現代優勢

被淘汰了的中文打字機
中華文化是當今世上唯一源流不斷、繁衍數千年的文化,原因是什麼? 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李焯芬曾就此向饒宗頤教授請教,教授認為這是漢字的功勞。余光中教授亦有同樣的見解,把漢字譽為「文化長城」。

漢字長城縱橫時空,在時間上傳承了中華文化,在空間上融合了中華廣袤大地上南腔北調的族群,甚至在海外形成大中華文化圈。中國人毋須經過太多訓練就能直接閱讀祖先二千多年前的文章,感悟傳統智慧,這是世界其他文明的人們難以想像的。莎士比亞四百餘年前寫作的英語,是由古英語向現代英語演變的文字 ,原文如今在英語世界已不易讀懂了。

拼音文字易於把口語的發音轉化為文字,文字又易於還原為口語讀音,學習和傳意都堪稱方便。口語音會不斷變化,有人群內部自然而然的變化,有受外來文化影響的變化。文字經過加工成為書面語,卻有一定的穩定性,變化速度肯定落後於口語,隨着時間推移,兩者之間的差距必然越來越大。這在英語非常明顯,就是字的拼寫日益與讀音分離,大量的拼寫己讀不出當今的讀音來,根據讀音又難拼寫出文字。多年來,英國不斷有人呼籲改革、簡化英語,讓寫與讀一致,可是積重難返,見不到進展。互聯網興起後,簡化的英語「網文」和美式英語對保守勢力的壓力大增,英文與時代脫節之弊或者有望改善。

過去多以為拼音文字方便而「先進」。然而事物總有兩重性,拼音文字亦一樣,如今看來,它也有僵化之弊。文字的拼寫若要與時俱進,過去的文字就難免日益與人們的認知脫節。

漢字自然有它的不利之處,自「五四」以來,這方面的討論以至對撻伐如汗牛充棟,許多有識之士判它以死刑,魯迅甚至有「漢字不滅,中國必亡」之恨判。可是漢字在艱難地跨過了一個又一個門檻,特別是電腦資訊革命的現代門檻之後,不但沒有如一些人的判決「死於電腦時代」,還打開了豁然開朗的前景。

不久前,美國《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發表了一篇題為 Chinese Characters Are Futuristic and the Alphabet Is Old News (漢字有未來,字母老舊了) 的報道,指出代表拼音文字的 QWERTY 鍵盤曾經是世界的驕子,如今卻已落後。這是美國史丹福大學中國歷史系副教授 Tom Mullaney 的見解,他通過對中文打字機歷史和中文電腦化的研究發覺,中文在輸入電腦時能充分利用電腦的智能,你按下一個鍵,它就聯想你打的是什麼漢字;可是在英文,你按下 a 就只是 a。這是我們如今在智能手機上都知道的,即使是手寫輸入,手機也能根據筆劃迅速聯想起來,又接着通過詞組作進一步的聯想,人機互動。「換句話說,鍵入一個漢字,本質上就是鍵入一組指令。」 但是西方世界,人們大多仍在鍵盤上逐字鍵入,對電腦智能的利用不多。漢字對電腦的利用於是優於拼音文字。這一發展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你會在鍵盤上輸入中文嗎?──手寫輸入不算。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