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食品價格,香港人會有很多怨氣,認為各種食品價格上升得太快,蔬菜、肉類,什麼都加價,牛肉價格近年漲價尤其厲害,零售價上百元一斤。可是相對而言,食品價格是便宜的,對於香港打工仔來說,錢主要花在住屋上,不管你是有殼還是無殼蝸牛。
統計學上有個恩格爾指數,即食品佔消費支出的比重,以衡量一個地方的貧窮與富裕程度。若在60%以上(即六成用於食用)就屬於貧窮,40至60%屬於溫飽,40%以下則屬富裕。以之衡量,香港人比較富裕。
若食品格昂貴,人們該珍惜食品,盡量不浪費。從這個角度看,香港更加顯得富裕了,因為對食品毫不吝嗇。據不同的統計,香港人每天傾倒到堆填區的廚餘有3200至3600噸(約每人半公斤),一年可達十二億噸。這可以吃飽多少人?中秋節快到了,要記住:香港去年丟棄到堆填區的月餅就有250萬個!
這樣的浪費不單出現在香港,而是出現在所有富裕地區。中國自我歸類為發展中國家,可是在先富裕起來的城市,食物浪費絕不在香港之下。
由於大量浪費存在,對食品的就有虛假的需求,使食品生產更趨工廠化、高速化……。揠苗助長式生產的食品,怎麼會是好東西?
過去有一個觀點:凡是對消費者有利的,產品也好,政策也好,就是好的。就產品而言,人人都認為便宜是好事。在國際貿易談判中,一個重要的議題是,發達國農產品的補貼,這關乎食品價格。站在香港消費者角度來看,歐盟、美國的補貼好得很,這等於補貼了我們的食用消費。
可是從另一角度去看,這樣做大大助長了全世界的不必要消費。食品價格便宜,自然就刺激多消費、多浪費。到吃自助餐的餐廳看看那漪歟盛哉的場面,你就知道有多「刺激」。
現代經濟推崇放任的自由市場經濟,結果是鼓勵消費,鼓勵浪費資源。關於資源浪費,必須了解一個概念:外部性(externity)。
外部性又稱為溢出效應,指一個人或一群人(經濟主體)的行動/決策對他人的影響,是正面的影響(正外部性)還是負面的影響(負外部性)。車廂裡禁止飲食,就是要制止它的溢出效應,管它是正是負。這從空間來說很好理解,它還有時間的方面。譬如某種經濟生產雖然有益於公眾,但造成污染,不但在當時,還可能對將來造成重大影響。這樣的外部成本,很少計算到成本上去(把成本內部化)。
石油是最典型的不計算外部成本的產品。這不僅是指它的生產可能造成污染,而是指石油是大自然以億年計生成的產品,不為油商私有,但油商把它採出來就能賣錢,只計算開採成本,不計算製造成本,幾近於無本生意。當代的消費者佔了便宜,而他們的子孫後代則要面對沒有石油的困境──本世紀的新生代必然要面對這個至今未找到解決方法的難題。
因為不考慮外部性而被過度開採、浪費、破壞的天然資源數不勝數:空氣、大氣層、淡水、包括稀土的各種礦物、土壤、沙
(一些國家已禁止出口建築用的沙)……。糧食生產也一樣,為滿足部分人不必要的奢華,而揮霍生產資源,而成本消耗讓未來世代「埋單」。
惜物!你之所得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