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團帶來了兩套節目,一套叫「民族交響音樂會」,有合奏、獨奏,較多傳統作品,一些樂目頗有愛好者,例如二胡的《葡萄熟了》等。有朋友聽了,評價很好,特別提到嗩吶獨奏非常有味道,那該是《黃土情》吧。黃土、黃河,都是甘肅生命之源,而嗩吶是當地最有代表性的樂器,嗩吶獨奏《黃土情》,可以想像,必定讓人動情。
我本來喜歡這套節目,可惜演出遠在屯門大會堂舉行,而且日期是上班的日子,要下班後趕去真不方便,於是只好選周末在荃灣演出的另一套節目了,那就是名為「大型民族交響樂」的《敦煌音畫》。
這據說是甘肅省歌舞劇院推出的新節目,今年年初才到北京亮過相,很受好評云。敦煌是甘肅的文化寶庫,不但有極豐富而多元的文化遺產,也是文藝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可以提供非常多采多姿的題材。《敦煌音畫》是個組曲,七首樂曲有由場景如月牙泉取得靈感的,更多直接以莫高窟不同洞窟壁畫的內容為題材。敦煌是絲綢之路重鎮,不同民族、文化在這裡交匯,使以敦煌為題的音樂,可以色彩斑斕,變化多端。
《敦煌音畫》是集體創作作品,由四位作曲家完成。這有個好處,是多樣性;也有缺點,就是欠了布局的完整性。聽完音樂會,與一位音樂界前輩同路。前輩是鋼琴家,也很熟悉中樂。前輩問我,對音樂會有什麼感想。我一時答不上話,因為體印象頗模糊,說不上對哪首樂曲、哪個旋律有特別深刻的印象。敦煌藝術有很鮮明的特色,讓人一見難忘,有着持久吸引力。可是《敦煌音畫》有欠魅力。
前輩卻是說出了對這些新作品很有見地的一番見解來。前輩說,整晚沒有聽到一段精采的旋律,好些作品的旋律連音樂主題也談不上,只能說是音樂動機;在你還未能抓住這些主題或動機之前,就聽到樂曲慣性地不斷以模進、移調、轉調等作曲手法推進,每曲都是這樣。
中國書畫、音樂的最大特點是線性,書畫是以線條表現的,色塊其次,甚至不存在;音樂也是線性的,重旋律,變化也就是旋律的變化、變奏,和聲很簡單。中國音樂如果旋律不突出,就像丟掉靈魂了。前輩的話說得很重:「讓這些作曲家繼續這樣搞下去,一二十年,中國音樂就完了。」意思是,即使那時還有所謂「中國音樂」,那已經不是真正有中國特色的中國音樂了。
組曲名為「大型民族交響樂」,可見偏重交響性,向西洋管弦樂傾斜。中國音樂的特點可能因而就淡薄了。
組曲名為「大型民族交響樂」,可見偏重交響性,向西洋管弦樂傾斜。中國音樂的特點可能因而就淡薄了。
以前也聽前輩說過差不多的話,這次在現成音樂作例子下再聽到這樣的論述,感受很深刻。很多中樂新作品難以讓人留下印象,這是主要原因。之所以這樣也容易理解。由學院訓練出來的新進作曲家,學的都是西洋理論下的作曲法,對發展音樂動機的手法很熟悉,但缺乏民俗民間音樂的薰陶。他們要像前人一樣寫出地道而優美的中國音樂旋律,談何容易。
前輩笑說,好聽的旋律到「安歌」才聽到。那是兩首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阿細跳月》和《花好月圓》。
粵曲也有這些情況,新派的搞和聲,搞得不倫不類,完全失去了粵語的語調和粵曲的旋律性。
回覆刪除没错 敦煌首演和西北音乐节我有参加 刚开始排练觉得很新奇 但是总觉得不够畅快 不淋漓尽致 甚至在演奏中有疲惫感 每次演出结束总听到赞扬 从来没人说过不足 总算听到不一样的声音了 哈哈 可惜敦煌音画耗时耗力没有磨合和修改就告别舞台了 可惜那么多人的付出了
回覆刪除的確可惜。現在很多作品,首演也就是告別演出,之後就被人忘記了,沒法流傳,更不要說繞梁三日、百聽不厭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