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漿摔角,混戰連場 |
這結論或者雖不中亦不遠,可是存在重大缺失。
有人說,這樣的惡性競選,即使在美國競爭激烈的總統大選中也前所未見。彼邦競逐的是世界上權力最大的職位,而這裡競爭的不過是彈丸之地的行政長官而已。
美國舉行各種競選時,污泥濁水同樣會滿天橫飛。但美國與香港的確有很大不同,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傳媒扮演的角色。
香港傳媒之間競爭之激烈,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有競爭才有進步」這句話用到此間傳媒上,是「有競爭才有揭露」,就是專事揭露名人隐私的八卦消息。揭露的若是事實也還罷了,當競爭涉及到報紙的生死存亡,「揭露」就發展為「製造」了。為了銷紙,為了追逐眼球,管它是無中生有還是生安白造。當初,這只限於娛樂版。不少藝人為博上位,甚至懂得投傳媒之所好,主動獻身,自我製造新聞。如今,這已擴展到所有新聞領域,而且不限於名人,無名之人也一樣可炮製如儀。於是,那些風月新聞已不限於繪形繪聲,而且繪圖繪色了。
曾經有先後在美國、英國工作過的英國傳媒人對比兩地的工作經驗說,在美國更能按自己的理想辦報紙。因為美國地方大,在USA Today (《今日美國報》)出現之前,不存在全國性報紙;除了個別大城市,各地城市大多只有一兩 份報紙,報紙之間不存在太大競爭,你不必看着「友報」、「敵報」怎樣做才決定自己的動向。英國地方小,幾乎所有報紙都是全國性報紙,都視對方為競爭對手,都要為了在市場這蛋糕中佔大一點的分額而全力以赴。這樣的競爭擠走了新聞工作人員的理想。
香港的情況就更尖銳了,免費報章出現後,收費報章的市場萎縮,市場越來變成一個小泥潭,報紙都在其中打泥漿摔跤。這次選戰,正好提供了一展摔跤身手的平台。
於是,香港報紙普遍出現如區聞海今天在專欄中說到的現象:「以前讀報,我很容易分辦什麼是報道,什麼是評論,什麼是花邊傳聞。現在三者常常合一。評論者引述匿名的人士,『報道』獨家消息,字裡行間添加揣測推想,然後告訴讀者這就是『真相』。」
他有個經驗:「當作者告訴讀者,說『其實』某某人或某陣營盤算是如此,立心是這般,他只是在猜度吧?因此,每次你讀到像『其實某君如何如何』這種句子,記得要在心中把『其實』換上『我估計』三個字,才好讀下去。」
香港記者愛濫用「其實」二字,你不得不時時小心。
因此,目前之選戰劣質如斯,不能只歸咎於兩營。在旁不安分於報道,而以煽風點火為業的傳媒應負很大責任。一些報紙根本就成為選戰的參與者了,無客觀報道可言。
英國著名報人C. P.
Scott那句著名的話:Comment
is free, but facts are sacred. (評論是自由的,事實是神聖的),香港傳媒人有幾人記得?
**
舊文重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