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新聞自由,防一葉障目

很多東西有巨大的社會價值,大家都覺得須要努力爭取,但久而久之,目標往往就模糊了,不是看不到要爭取什麼,而是目標無限擴大──因為模糊而形成的擴大,就如近視眼見到的光影擴散。

比如說新聞自由。

新聞自由,沒有人說不好。現代社會的進步,與新聞自由分不開。它源自思想自由、言論自由,這都是建基於西方文明的現代社會基石。這樣的自由推動了思想解放,推動了競爭,才產生了近五百年以來自歐洲發端的文明發展。新聞業的發展與此同步,歐洲各國以至建國較晚的美國,都不乏歷史悠久的報紙,百年以上的不少。中國近世的衰落與歐洲的進步正好反向發展,中文報業也因而發展落後,至今只有一家有百年歷史的中文報紙就是證明。

如今,新聞自由在大部分華文世界還有待爭取。即使是新聞最自由的港台,新聞自由的歷史也不長。台灣是蔣經國主政後才逐步取消報禁的,香港到五六十年代還發生過封報拉人的事。「新聞自由」四個字至今掛在香港不少傳媒人的嘴邊,時刻警覺,可見價值崇高而未建立足夠信心。

的確,西方的進步與第三世界包括中國的相對落後,都與新聞自由分不開。由此可以得到一個結論:新聞越自由越好,新聞越不自由越壞。

但要知道,這得先有一個我們都已作下的預設,就是新聞工作者包括他們的老闆都是人格高尚的人,是有道德的、理性的、正義的,是所謂「人民喉舌」、「輿論先鋒」,能「激濁揚清」,能「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不論在什麼社會,報紙以至報人傳統上都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因為人們都有以上預設,都認為做報紙的人比一般人有更高的理想、操守、學識,能高瞻遠望,因而值得敬仰、信賴。

可是近年的中外事實告訴世人,這個預設已不能自動成立了。美國最權威的《紐約時報》的報道也會弄虛作假,英國的報紙更加污煙瘴氣。香港就更等而下之了,報紙的公信力在民調中一直低落,雜誌更甚;傳媒人在公眾心目中的社會地位在各種專業人士(姑且把新聞工作者視為專業人士)中排在榜尾。

假如這個預設不能成立,就出現可怕的情況,就是新聞越自由,新聞報道就越不忍卒睹。目前我們見到的情況,已大抵如是。

由此應該明白一個事實:新聞自由很可貴,但新聞自由缺乏自我完善機制,更不等於是報業的自我完善機制。新聞業不會因為有了新聞自由就自我完善起來,報紙的質素不會因此就自動提高,傳媒記者、編輯、老闆不會因此就有更高的情操和操守、更高的社會責任心。從現實可見,情況有朝相反方向發展之虞。

既然傳媒視為最高價值觀的新聞自由缺乏自我完善機制,是否應當接受外在的監察?在香港,這被傳媒視為死穴,踫不得。即使如其他專業界別自設自我監管機制,也無法全行實行,連「自律」兩字也成了忌諱。

在香港,新聞自由已成為傳媒人障目之一葉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