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嘗知識的禁果 |
這句話之所以能眾口相傳,最重要的原因,是歐洲的現代科學差不多時開始加速發展,歐洲靠此取得巨大經濟、軍事力量,向全世界擴張,歐洲文明自此雄霸世界。這改變世界的巨大發展不能只歸功於培根的一句話,但培根這句至理名言贏得了廣泛認同。
有人因為認同這句話而去學習知識,也有人因為認同這句話而去限制知識的傳播。歐洲一些封建統治者擔心知識的傳播不利於他們的權位。法國國王路易十五( 1710 –
1774)做過一件如今看來非常愚蠢的事,一七五一年把當時的《狄德羅百科全書》(Diderot’s Encyclopedie)封鎖起來──像監禁殺人犯和瘋子一樣關進巴士底監獄去。
不幾年後,《大英百科全書》在英國愛丁堡誕生(一七六八年)。英國對知識尊重得多,更把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成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
《大英百科全書》剛出版時有三冊,後來每一次更新都添加不少新內容,以示知識的更新和擴充。全書被視為最新、最現代知識的集中體現,誰要掌握世界的最新知識,得向全書汲取。英國後來出現了一個稱為「由頭到尾俱樂部」(Start–to-Finish
Club),是有志於通讀《大英百科全書》者的組識,成員以交流閱讀《大英百科全書》的心得為樂,有成員還通讀了兩次。英國大文豪蕭伯納是為成員之一。蕭伯納到一九五零年才以94歲高齡去世,不知道他通讀全書時,全書有多少分冊?
近年,也有人因為通讀了《大英百科全書》而出名,他是美國作家A.J. Jacobs。A.J. Jacobs寫過好幾本書,都是「以身犯難」之後,根據第一身感受寫成的,其中包括嚴格按照猶太教教義生活、行事,聽從各種健康專家之言試過非常健康的生活等。他通讀《大英百科全書》,據說是因為發覺自己越來越蠢鈍了,希望聰明些。他用一年時間啃完全書32分冊,共四千四百萬字,差不多等於每11天就讀完一本,每天12萬字。最後,他寫出了《無所不知先生》(The
Know-It-All)。
「知識就是力量」的相反,是「無知就是力量」。真巧,克魯明(Paul Krugman)約一星期前在《紐約時報》專欄上寫的一篇文章就叫 Ignorance Is
Strength (無知就是力量)。
文章是針對美國共和黨兩位總統提名競選人的讕言而寫的,一位是桑托勒(Rick Santorum),一位是羅姆尼(Mitt Romney),兩人都大力主張削減教育開支。桑托勒更說,奧巴馬總統主張大學擴大招生,是因為大學已變成破壞宗教信仰的「意識形態灌輸坊」之故。
克魯明指出,美國高等教正陷於水深火熱:五年來,各州政府對高等教育的資助減少12%,加州減幅更達20%,而學生入學人數卻持續上升。結果學費大漲,過去十年內,公立四年制大學學費剔除通脹因素上漲超過七成。
美國一些有識之士正擔心美國國力衰退。這擔心也許是多餘的──假若「無知就是力量」是對的話。
**
克魯明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