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聽到你對那邊教育、特別是對學生冷落你所教的數理課的抱怨,我一點也不奇怪。一是因為,近年聽到的類似抱怨太多了,只要聚會中有當老師的朋友出席,大家都會聽到連綿不斷的洩氣話。二是因為,對你那邊中學教育水準下滑,學生數理水平遠遠落後於國際水平的新聞,看到太多了。
前不久,就在《紐約時報》的網頁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美國學生為什麼討厭科學?文章並沒有正面回答題目提出的問題,但是指出了美國教育面臨的兩個嚴重的問題,第一,是相對於美國的競爭對手,美國從事最高端科學工作的人太少;第二,是美國讀理科的大學生原來不乏滿腔熱情的,但結果大量──可能多達一半──被死板的教學方法趕走到其他學科去。
文章介紹了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分校從中學、特別是從黑人學生中「拔尖」成功培養出大量科學人才的方法。你知道,美國不少人一直認為黑人在科學、工程方面難有作為。文章試圖通過這個例子,呼籲大專院校迅速汲取經驗,著手培訓匱乏的科學人才。它指出:「沒有他們,美國不可能在以科學為本而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全球經濟中保持優勢地位。」
可是差不多同時,另一則報道說,美國的大專院校出現了一股逆流,就是越來越多連中學也畢業不了的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照樣升學,享受如貸款補助等各種教育福利。這當然不能只怪罪他們,也要怪罪不少大專院校在收生不足之下,為了多拿政府補貼,紛紛想方設法招攬學生。
四年前,這樣的學生佔1.4%,如今已佔2.0%,增長超過四成。在以賺錢為目的的野雞高校當中,比例更達4%。
或者你會說,這未嘗不是好現象,因為這證明了這些年輕人知道知識、學歷的重要,願意讀書了。今年,加州就有四萬七千名讀完中學但畢業試不及格(約佔同屆學生人數一成)的學生,要求畢業,繼續升學,即使無法享受教育補助。
不過,專上教育水平就難免不受拖累;學生素質下降,要大量培養科技人才,豈不更難?
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統計,美國的科學家、工程師,有一半的年齡超過四十歲。如果拿美國科學的殿堂機構美國太空總署的情況來看,就更不樂觀,它的約一萬八千僱員(二零零四年數字)中,年過半百的近四成;六十歲以上與三十歲以下僱員的比例,達到三比一。三十歲以下的,竟然只佔僱員總人數的4%。
美國近代的科學大躍進,發生在肯尼迪總統當政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肯尼迪由於蘇聯接連發射了人造衛星和太空人,擔心美國在科技競賽中落後,定下了登月宏圖,激勵美國年輕人學習科學。這果然大大激發了整整一代美國人的科學熱情。但幾十年下來,加上冷戰結束,美國的科學熱冷卻了。它臨著一個嚴峻的事實:美國的理工科教師隊伍,也就是響應肯尼迪號召發奮修讀科學的一代科技人才,有三分之二到二零一零年就退休。
富不過三代之說,帶有武斷的宿命色彩,但不無人性的道理。富人的孫輩、重孫輩,鮮有祖輩的勤奮堅毅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已有人從整個國家的角度提出這一警告了。你抱怨的,該是這宿命論在教育圈子裡出現的凶兆吧?
雪樺
2006/06/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