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豬肝」傷我心

我要吃「豬潤粥」,但小吃店的人糾正我說:「是豬肝粥。」

這事如果發生在北方,不奇怪:但發生在廣州,我就不但失望,而且傷心了。

在粵語,即廣州話,豬肝叫豬潤。中國所有方言區的人都有忌諱語,廣東人(廣州人)也一樣。廣東人不喜歡「乾」(無水),所以豬肝就叫「豬潤」;不喜歡蝕,豬舌()就叫「豬脷」();不想輸,絲(讀輸,南海口音)瓜就叫「勝瓜」;怕苦,苦瓜就叫「涼瓜」。例子還有很多。香港近年忌諱「凶」字,於是幾乎凡是「空」字的詞都化「空」為「吉」,叫「吉屋」、「吉盒」等等。過些時候,空姐說不定也叫「吉姐」。

在廣州說「豬潤」而被人糾正,真無癮。說話的姑娘一口鄉音,一聽就知道不是地道廣州人,無謂「教育」佢一番。事實上,在廣州市面上,買東西、坐的士、吃飯飲茶,遇上講純正廣府話的人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售貨員、待應、的士司機多是外地人,外省的,或是珠三角某地「入城」的。會講純正廣府話的,多半上了年紀。

廣州的年輕人嘛,雖然也講粵語,但運用不純熟,因為在學校上課用普通話。平日說話自然不成問題,但講到一些新名詞或較多用於書面的字詞,就不知怎麼說。

在全國推廣普通話的政策下,廣州推廣普通話的成績是顯著的,講普通話可以暢通無礙。這本來沒有什麼不好,但以犧牲粵話來做代價,就令粵語人口不快了。

造成這現象的另一因素,是外來人口大增。目前,廣州戶籍人口與外來人口之比大概是二比一,再考慮到戶籍人口不一定是地道廣州人,那麼,說廣州話的人口比例就更低了。有沒有一半?我想大概差不多吧。

他們會有淪為少數的一天嗎?我希望不會有那一天,但我有些悲觀。在廣州,同不認識的人打交道的時候,我竟然會不自覺的講起普通話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