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賞荷花,賞荷葉

梗斷葉殘花自放
趙少昂畫荷花很著名,他對於畫荷花有獨特的見解。

對於植物,人人都愛它的花。花之美,沒有人不欣賞。花的色彩豐富,變化多端,所謂萬紫千紅亦難以言其極。花的姿態同樣逸出人的想像範圍以外,常讓人讚歎不已。日前有朋友給我看日本菊展的照片,有些刻意栽培的菊花,形態堪稱匪夷所思,讓我大開眼界。

至於葉之美,就不是誰都懂得欣賞,或者應該說不是誰都能有機會欣賞。對於生活在一年常綠的熱帶、亞熱帶的人來說,尤其是這樣。但我相信只要看過北國秋冬的山色,誰都同樣會被葉色之妍美和豐富折服。我是多年前在瑞士的湖上受到秋日山色的包圍,才知道葉的色彩比花更美,而且更震撼。這是從大處賞葉。

趙少昂卻是從小處着眼。他在廣州的時期,慕西關泮塘荷香之名,常結畫伴前往寫生,有時流連達一星期之久。他發覺,荷不論夏秋初冬都有特殊氣韻,經過大量寫生之後,自言對荷花的生態,色彩變化,夏冬氣氛,均有深切的認識。

其中一點是:「我深感荷花雖美,而荷葉顏色及姿態的變化更多更美,必須細心體會,方能達到『真善美』境域。」

殘荷之美
他發覺,夏天「荷葉田田青照水」,變化不多,而描畫荷花盛開,荷葉擎珠,仍令人陶醉。到了深秋,葉色更精彩。他細細觀察了葉子變色的過程,以及葉子葉莖殘破、枯黃的經過,「葉邊則因風吹雨打之故,殘缺破碎,由邊緣之焦褐向內漸變為赭墨紅、硃黃、黃綠,真是彩色繽紛,加上葉的新舊不同殘缺不一之故,更覺意味無窮。」他還寫初雪的荷塘,說是斷梗殘雪,積雪倒影,又是一番清趣景象。(讓我奇怪的是:廣州那時真會下雪?)

這些色彩變化,都細緻地描繪在趙少昂的荷花畫幅中。昨天看到香港畫家何才安幾幅作品,他以山水知名,卻原來畫荷花亦自有風格,荷葉形態與色彩的變化就很講究。

水杉睡蓮
日前到順德,短短兩天裡,飲飲食食花了不少時間,但仍擠出空檔到酒店對面的順峰山公園去。公園很大,有山有水,兩個大湖佔了很大面積。這個時節回大陸去,很多有湖面的公園都會有荷花,順峰山公園多處湖邊也種了大量荷花。可以想像,一兩個月前,這裡的荷花一定綻放得漪歟盛哉。如今,仍有零星的荷花在吐艷,要賞花仍然不愁寂寞,可以在斷梗殘葉之間突然發覺艷光。如果要像趙少昂一樣為畫荷搜集素材,那麼收穫會更豐富。只是,秋荷的高峰季節還沒有真正到來。

公園還大有其他可觀之處,可供攝影或寫生的題材不少,除了庭園、花草、山水,還有垂釣的漁郎、晨運的男女等,一片水杉也吸引人。

我早午晚到公園跑了三次,都是步履匆匆的。偌大的公園,人人都悠閑,我似乎是最「唔得閑」的一個。

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筆下留情」版頭照片題詠之三十八(2015/08)

驚風催驟雨
圓荷跳驪珠
婷婷花傲立
志滿自躊躇
(攝深圳港洪湖荷花)
熙熙為利來
攘攘為利往
佛大能容世間願
人微為逐小利忙
(慈山寺獵影)
禪房寂寂淨煩憂
披上妿娑了萬愁
忽聽林間啼鳥唱
聲聲歡悅惹儂嬲
(慈山寺獵影)
夕照漫天染
金鱗耀晚霞
繁華皆一瞬
天地一枝花
(陽台即景)
步步艱難 / 路向何方 / 才走上頂峰 / 就步步下降
不忙不忙 / 艱難盡在腳下 / 精彩的是 / 橋外風光
(攝於順德順峰山公園玉帶橋)

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不過「鵝有鵝味,雞有雞味」而已

順德倫教一個有草地足球場的會所
對於吃,廣東人很講究,其中,珠三角的人更講究一些,當中的順德人可能又更嘴刁。這興許與順德一貫以來相對較富庶有關。曾經在廣州一家標榜西關菜的飯館見到一個菜式:隔夜苦瓜燜排骨。雖然沒有點來吃,也可以想見菜式的滋味。吃慣住家菜的廣東人都知道,苦瓜煮好擺放一夜會更入味,而一般酒家吃不到。這菜式反映了「西關大少」之嘴刁,他們可能給順德媽姐「縱壞」了。

如今,順德更富庶,要求就更多更高了,譬如對環境的要求。

大陸一些地區近年富庶起來後,出現反樸歸真的潮流。例如華而不實的東西吃多了,回過頭來追求健康平實的食物;奢豪華美的大酒家去多了,反覺得古樸的竹籬村舍親切。

這次到順德去,行程都由當地朋友安排,主要就是到什麼地方吃飯的安排。如今珠三角各地的先富起來一族都是有車一族,親朋聚會愛到遠離市井繁囂的郊外有特色的地方去。到這些地方「搵食」,沒車不行,沒有信息(粵語說的「窿路」)也不行。必得有個有車的當地人引領,你才能「捐窿捐隙」到這些地方領略一下真正好味道,可能是傳統的滋味,可能是新潮吃法。

順德大良有村風味的農莊飯館
這些地方一般並不堂皇富麗,而是簡樸自然,甚或有山水之勝。這次,在朋友的接載下去了兩個這樣的地方,一個叫「谷圍農莊」,一個叫「陌上.陯教」,都在遠離主幹道路的水道邊、田野間,可以遙見市區樓房聳峙,而不聞車馬喧嘩。

「谷圍農莊」有自己的魚塘、菜園,還有鴨場、羊圈。吃飯的房子架設在魚塘上,以竹木結構。如果不嫌炎熱,在屋外的涼棚進餐,更有風味。涼棚外,一架綠蔭濃密的瓜棚斜斜覆蓋在水面上。只要心靜氣平,安坐其間,一點不覺悶熱。

老闆說,過往一年要宰二三百隻黑草羊,只是這個季節不適宜吃補而燥的羊。吃鴨、魚、鮮菜最好了。菜是蕃薯葉。鵝是鹽水鵝,似普通,但最難得的是「鵝有鵝味」, 這是在只有冰鮮鵝的香港絕對吃不到的。其實,對吃的要求不必過高,烹調也有不必複雜,有自然的鮮味、質感就很好。這簡單的要求卻是越來難以滿足了。

桑那雞
「陌上.陯教」從名字看就很有特色。它其實是一個由一群富起來了的足球愛好者經營的會所,最大的特色是內裡有不止一個草地球場,是一個供大人和孩子遊戲和飲食的地方,裡面還有魚塘、果園。經營看得出是很用心的,一進入其範圍,夾道的鮮花、幽竹就告訴你,這是一個不一樣的空間。

當中有六七間獨立的小木屋,結構結實、簡潔,可容一或兩張大圓桌,安裝了空調,但落地玻璃讓你如置身綠野之中。另有一個可容多張圓桌的大廳,面對着綠茵球場。

吃到一道這裡特色菜:桑那雞。這有點像打邊爐,其實是蒸雞。它先熬好靚湯底,在湯窩之上架起蒸格,待湯大滾後把起片的雞肉鋪在蒸格上,蓋上窩蓋,五分鐘便可進食,雞肉鮮嫩無比。雞肉蒸煮過程中形成的雞汁,都流進湯底中去。吃完雞肉,湯味更佳,這時,放進據說至今無法人工培養的天然名貴菌類松茸,略一焯煮,連湯一起吃。只吃這一道菜,再加上鮮嫩的芥蘭,就已不枉此行了。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三泥鰣魚一夜情

鹹鮮三泥魚
在順德的兩天,主要的活動內容是吃,可惜的是,人的胃納畢竟有限,而人大都眼闊肚窄,到頭來是自己辛苦又暴殄天物。第一天就吃了三頓,午餐、晚餐、宵夜。本以為第二天去飲早茶,吃吃道地的順德點心,到吃過宵夜,知道已後勁乏力,決定第二天不吃早餐,只晉午餐了。

吃了不少河鮮,邊魚、塘蝨、鯰魚、三泥,蒸的炸的,還有黃沙大蜆、魚蓉羹。魚蓉羹可能是其中最道地的食品,它屬於細活,費工夫,得把魚剝皮拆骨,把刺挑出,把肉剁碎,加上其他細碎佐料燴成羹。這應屬媽姐菜,與順德拆魚粥相似,過去是媽姐給主人細心炮製的,在酒樓吃不到。這次卻在勒流的東海酒家吃到了。

這酒家在當地很聞名,而且已有多年歷史,卻是與香港的同名酒家不相屬。後來細想,才記得多年前已在朋友引領下到這裡吃過飯。

在當地朋友的安排下,吃到了三泥魚。三泥也就是鰣魚,自古就以鮮美知名。東漢名士嚴子陵協助劉秀起兵即位為光武帝後,隐居富春江,以難捨江裡魚鮮為由,拒絕再出仕,後來得到范仲淹「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之千古讚譽。嚴子陵難捨的就是鰣魚,當地人叫子陵魚。

媽姐菜魚蓉羹
鰣魚出水即死,道是捕魚人一觸及魚的鱗片,魚就氣絕。蘇軾稱之為「惜鱗魚」、「南國絕色之佳」,並寫下「尚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味勝鱸魚」的詩句。

野生鰣魚自八十年代起已少見。鰣魚至今已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但未被列為《中國國家野生保護動物名錄》。鰣魚在鹹淡水之間迴游繁殖,過去在長江、珠江的西江都可以捕撈。曾看過一齣有關的紀錄片,記者在長江跟着渔民打渔,看能不能網獲鰣魚,結果多天裡多次下網,才捕得一條。鰣魚是以越來越矝貴了,野生的尤其是價值不菲。

那天吃到三泥,不知道是野捕還是人工繁殖的。三泥由於出水即死,漁民愛對之作「一夜情」處理,即立即以鹽醃製,第二天吃時,可保留鮮魚的美味,又有鹹魚的滋味,是為鹹鮮。

以前也嘗過鰣魚,記得是與江淅的朋友到上海館子吃的。江南人對鰣魚的味道有特殊感情,可是我卻是品不出同樣的美味來。鰣魚以多刺(骨)見稱,得吃得小心奕奕,印象更打折扣了。在勒流吃到三泥,也讓人有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之感,不知道是什麼原故。一般來說,多刺的魚特別鮮美,淡水魚都多刺,鯪魚、鯽魚是其中的表表者,都以鮮美著名。張愛玲把「鰣魚多刺」列為人生三恨(其二是海棠無香,紅樓未完),在此間未必得到很多人共鳴。

一位朋友在面書中寫下珠三角的民諺:不時不食,春邊秋鯉夏三泥。按此說,現在正好是吃鰣魚的季節。鰣魚的美味對於我始終停留於書面印象。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順德縣,順德話,順德菜

天階夜色,攝於順德勒流一家酒家。
對順德的印象模糊,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始於它的設縣。

順德設縣始於明朝。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四月,黃蕭養在廣州越獄作亂,至景泰元年(1950年)十月被殱後,朝廷從南海縣和新會縣劃出土地置順德縣,取「順天明德」之意,縣治太艮堡。明、清兩代由廣州府管轄。「太艮」這地名可能不好讀。後來,兩字在直寫時,「太」字居下的一點不知怎麼往下移到「艮」字的頂上去了,成為如今的「大良」。大良有鳳凰山,古有「鳳城」之名。所以順德又叫鳳城。

順德話沒有廣東話的陽平聲(六調中的第四聲),讀陽平聲的「良」字於是隨「艮」字一樣讀作陰去聲(六調中的第三聲,gan3)。懂粵語的,按照陽平轉陰去這規律去轉調,就庶幾可以聽和說順德話了,例如把順德「人」變為順德「印」,把土「鯪」魚讀作土「靚」魚。

民國時,順德全縣分為十區,至今仍有十餘鎮。這十餘鎮都有自己的特產、特色,譬如說到大良,較年長的廣東人會立即想到太良牛乳、大良崩沙、大良炒鮮奶等等;說到陳村,會想到陳村粉;說到龍江,是龍江煎堆;……等等。可能由於順德下面各個鎮都有盛名,而順德並非地理上的具體城市之故,順德就讓人有些印象模糊了,各鎮予人的印象具體得多。

說到順德菜,可能也有類似的問題,就是難以清晰地說哪些是順德菜了,因為順德菜久矣夫無縫地融入粵菜之中了。

順德博物館的扒龍舟雕塑
珠三角特產豐富多樣,但地域不大。過去在交通欠發達之下,各處鄉鎮根據自己的特產和喜好,會發展出自己的菜式和美食來,甚至自成體系。順德菜就是這樣形成的,它其實糅合了鄰近南海、番禺、新會等地的菜式和技巧。廣州以前的首富之區西關是南番順物產、資金、人流進入廣州的門戶,順德菜因此在西關揚名,並發展成為膾炙人口的西關菜,而西關菜後來又被視為粵菜之正宗,以至有人認為:「大部分廣東菜都源自順德,順德廚師是廣東菜的祖師,順德廚師的地位遠高於其他廣東菜廚師。」

順德菜最影響深遠的廚師可能是媽姐。順德菜可以說是順德另一「名產」自梳女即媽姐帶動起來的。順德的經濟發展起來後,一些女子不甘於受夫權壓逼,以紡織、繅絲、種桑、養蠶為生,自食其力,生活獨立,是為自梳女和不落家女,並獨力發展出一系列菜式。蠶絲業工業化後,她們出省城和香港做媽姐(家傭),媽姐菜於是在省城和香港的大戶和民間廣為流傳,這就是正宗的順德菜。

不久前,家人從街市買來鯪魚腩,回來用仁棯醬蒸着吃,這是順德式吃法。魚是新鮮的,可是不好吃,肉質、味道都不是那麼回事,但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這回到順德去,才在飯桌上知道其中的「橋妙」(訣竅)。順德人最懂得吃魚,有不少著名菜式,如煎釀鯪魚、蜆蚧鯪魚球、焗魚腸等。他們講究不時不食。季節未到,寧可不吃,因為吃不到最好的口感和味道。鯪魚就是這樣,夏天時肉質較鬆弛,要到年尾時才堅爽,味道也最鮮美。廣東人過年前愛用以煎香的魚來「砸年」(壓歲)以取「有餘」之意,用的必是鯪魚(諧音「糧餘」),原來是有道理的。這次吃了不同的河魚,如塘蝨、鯰魚、三泥魚等,就是沒有鯪魚,當地朋友為此說出以上一番道理來。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對順德的矛盾印象

順德大良順峰山公園之晨
剛到順德小遊回來看到一則消息:二零一五年中國百強縣中,江蘇包攬前五名,而廣東僅靠博羅排第83 位佔上一席。我凭舊印象立即有疑問:怎麼可能?順德也出局了?

再細想就知道自己搞錯了,順德已非昔日的縣,而是高於縣的市了,據當地的朋友說是三級市。

順峰山公園青龍閣
順德可算是珠三角中除省城廣州和後來成為特區的深圳之外最出名的地方。在大陸改革開放之初,它是走在發展潮流最前頭的排頭兵,是全國出名的小家電重鎮。它當年在行政編制上是縣,之後隨着經濟實力不斷上升,地位不斷變化。先撤縣改市,再撤市改區,成為佛山市的一個區。到二零一一年,又成為廣東省第一個「省直管縣試點」。我鬧不清楚這是個什麼概念,反正是,順德享有很多與佛山市平衡的行政、財政權利。順德的朋友在說到子女的教育問題時不無自豪地一再強調,他們的教育局不歸佛山管。資料則說,佛山市、順德區不得要求對方分擔應屬自身事權範圍內的財政支出責任;順德區可直接向省部門申請專項撥款補助,由省財政直接下達順德區。
盈芳草堂一角
這樣的地位靠實力得來。這在大良的新市區可以清楚看到,樓房新穎、馬路整潔,在一些路段,盡是中高檔消費店鋪,甚至有專營「大葉黃花梨」的家具店。昔日的鄉鎮概念,在這裡找不到絲毫連繫了──只有到處聽到的順德話提醒你,這裡的確是順德大良。

我對順德的印象很模糊,欠了具體的經驗和內容。這樣說其實有點矛盾。順德文化在珠三角有廣泛的影響,從說話的語音、詞彙,到飲食的美點、名菜,順德文化都是粵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到過順德多次,除了它最有代表性的大良,還到過周邊的一些著名的鎮如勒流、倫教、陳村、龍江等。這些地方都有出名的特產或小食,即使未到過也耳熟能詳。可是,即使到過,也是蜻蜓點水式的,最多是多年前在大良的清暉園(廣東四大名園之一)住過一宿。如今,要想享受園中的清夢已不可能了,據聞,園中連餐飲服務都已撤出,只供清遊。

順峰山公園牌樓夜色
於是,說到順德,印象就很籠統。

這回到順德,也是小遊,兩日一夜,隨着朋友的安排和接載這裡去那裡去。行程其實很簡單,載送去的,都是吃的地方。由於住的酒店就在如今有名的順峰山公園對面,我趁着空檔到這個要好幾小時才能遍遊方公園去走了多趟,讓這匆匆之行不至成為純粹講飲講食之旅。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石牆樹與美人痣

般咸道七月時在黃雨警告下倒塌的一棵細葉榕
港島有不少石牆樹。最近,政府部門擔心般咸道幾棵為人熟悉的石牆樹有倒塌之虞,漏夜把樹砍了,惹起輿論一片嘩然。可以想見,大部分聲音是不以為然的。近些年,不管哪裡有人砍樹了,都可能招來環保、保育等道德高地上傳來的抗議聲音。由於所謂「本土主義」的出現,問題往往更趨政治化。

港島的石牆樹是大自然的恩賜,而具有重大的社會功能。它們不是誰種下的,而是不知道從哪裡吹來的種子落到石縫裡,經歷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風風雨雨之後成長起來。它們最為人欣賞的,是那些垂直裸露在石牆上、斑駁縱橫、滄桑強健的根系。這是天然的巨大根雕,樹的頑強生命力潑辣張揚,任誰看到都會莫名的感動。

港島最初的馬路都是沿着崎嶇的地形在斜坡上蜿然建起來的,有不少為了穩定山坡而砌起的石牆。那時沒有現今的鋼筋混凝土工藝,得靠人工把石塊打鑿成適用形狀,再一塊一塊壘起來,既穩固又有自然美態,石縫中的空隙還給草木留下生長的空間。那時的政府不會考慮什麼綠化,大自然卻把道路妝點起來了,在這裡那裡撐起了難得的片片綠蔭,改善了附近居民的生活環境。

幾十年、上百年下來,這些石牆樹已成為社區一分子,居民酷愛石牆樹的感情不難理解。灣仔小半山秀華坊一處石階旁邊本來有一棵高大的白蘭樹,幾年前可能也因為安全理由給砍掉了。直到如今,我每次走過,仍覺得欠了些什麼,一抬頭看到天空沒遮沒掩,才悵然懷念起那棵白蘭樹來。

吳哥窟的一棵石牆樹,那樹根有三四個人高。
不過,不可以感情用事,頑強地把整幅石牆擠壓得變形的石牆樹也給人恐怖的感覺。在中國的傳統神話中,老樹似乎都是善良的神,但荷里活電影中的樹魔卻很可怕。這感覺,在遊覽柬埔寨的吳哥窟時,很容易感受到。壯麗的吳哥窟文明是因為某種人為或環境原因而湮沒在熱帶雨林中的,最後整個被叢林吞噬了。說是「吞噬」一點兒也不誇張。你可以見到石砌的神殿房舍整個被巨大的樹根綑扎起來,就像落入巨蟒的口中。廢墟的灰黑殘破,使人倍覺陰森。

這恐怖感可能是由於人的尺度在這環境中大大變小了而產生的,這使人覺得無助。香港的石牆樹沒那麼巨大,尺度若大幅度縮小,還會顯得可愛、高雅起來,這就是中國人喜愛的盆景了。

石牆樹與盆景其實都是畸型的生長形態,是樹木在很不利的環境中無奈掙扎求存的結果。它讓人覺得的美其實是缺陷美。中國傳統文化很懂得欣賞缺陷美,但對缺陷美嗜痂成癖,以至有些人刻意製造出五寸金蓮來滿足欲望,就過分了。

缺陷美得有個恰當的度,即恰到好處。美人臉上一痣,大小恰可,位置得宜,可能甚美;倘若過大,而又出現在不當的位置,就醜了。石牆樹亦一樣,美醜倒是事小,吉凶可就事大。石牆樹強行長成了,到了一定程度,即到了某個臨界點,超越了環境的負荷能力,牆毀樹倒是必然的、遲早的事。我一直為這些樹悲哀,它們主要是榕樹,假若氣根都能如在天然環境中落地生長起支撐根來,樹冠也可以擴展,樹就可以不斷壯大,甚至獨樹成林。但港島狹窄的馬路根本不容許它們這樣做。那好,定期修剪樹冠吧,減輕對根部的壓力,這等於把石牆樹當作盆栽了,要限制它成長,但這也做不到,樹已太大了。

樹砍了,石牆和牆上的根還在。把它們都移到某個地方去吧,當作標本或根雕保存下來作凭弔。這些石牆也算文物,已不易找到砌石牆的石匠了。新建的都是混凝土牆,長不出石牆樹來。
**
舊文重閱:從缺陷中享受美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25.html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紀念湯良德的音樂雅集

昨天晚上去聽了一場很愜意的音樂會──「二胡大師湯良德紀念音樂會」。音樂會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舉行,場地較小而座位的多寡有彈性,舉行音樂會,可坐四百餘人。由於不設隆起的舞台,表演者與觀眾的距離很親近。這樣的場地最適宜舉行強調表演者與觀眾情感交流的演出,昨晚的音樂會正是這樣,台「上」台「下」由始至終感情洋溢,有師生情,有友情,有親情。

湯良德作為音樂家,前半生在大陸是演奏家,後半生在香港是教育家,堪稱桃李滿門,不少學生的音樂事業卓然有成,活躍於香港內外的專業與業餘中樂圈。好些學生在生活播弄下把琴放下了,不能成於「藝」,也仍受益於湯老師的「德」,正直為人作事。

湯老師去世五年來,他的學生一再以他名義舉辦紀念音樂會,可見學生從湯老師的授業中得益之深厚。這包括藝與情。

藝,指的當然包括湯老師很有風格的二胡演奏方式,細膩而富民間色彩和韻味。這從開場的一曲二胡齊奏《大戰太行山》就展現出來。它給我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覺,陌生是因為似乎很久沒有聽到那個年代充滿陽剛昂揚氣息的音樂了。人的思想和行為都不能不留下所處年代的烙印,湯良德作為藝術家全心全意投入到當時召喚民眾的號角式的文藝創作中去,很多作品和演奏都帶有這樣的時代色彩,正能量澎湃。

但湯良德又是在民間音樂的薰陶下成長起來的音樂家,他的每一個音符都充滿民間和傳統音樂的養分。這在他熱愛的江南絲竹演奏中最表露無遺。這也影響到他的學生的音樂偏好。音樂會中有多首江南絲竹樂曲,相信不只是為了湯家班而刻意安排的節目。

湯家班參與演出的幾首江南絲竹樂曲,是昨晚最值得回味的。這自然與全湯家班的演出有差距,但五人已足以帶動起十餘人樂隊的江南韻味來。專於琵琶的湯良興以二胡領奏,居然有湯老師的音樂與神情風範,讓人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到最後加奏《紫竹調》,湯老師那膾炙人口的獨奏卻沒能出現,則證明湯老師仍是未能超越的標竿。

湯良興在接受音樂會導賞員古星輝的訪問時說,他在台灣的大學教授琵琶,要求學生都得學習民間音樂和古琴,以作為學習國樂的基礎。他演出了三首獨奏都改編自古琴曲,反映了這一學習趨向。只是從現場聽來,樂曲的改編還有待改進,特別是《憶故人》。

古星輝在節目之間訪問了個別音樂家,通過他們的憶述重現湯老師生平的點點滴滴。這增加了音樂會的溫馨容融恰氣氛,加上選曲都以溫婉雅純為主,少了中樂常聽到吵鬧沸騰,音樂會更像朋友、音樂愛好者之間的雅集了。終曲之後,有如沐春風,興盡而歸的暢快。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網絡時代:很難專注做重要的事了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 )以決策理論在一九七八年獲得諾貝爾獎,他對當前的時代特色有這樣的觀察:「這是一個分心的時代。高速的互聯網、各種手機應用程式、電子郵件、讓人沉迷的電子遊戲 ,無時無刻不在衝擊着我們的大腦。不論你是領導者、商業人士或者是普通的白領人士,抑或是求學階段的學生。突然之間,你發覺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你已經很難專注做一件重要的事了。」

這是日前在深圳一家書店東翻西看時讀到的一段話,是西蒙在推薦 Focus: The Hidden Driver of Excellence (專注) 一書時寫的。書的作者是著名心學家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

對丹尼爾·戈爾曼這個名字,絕大部分人會很陌生,但如果說他是 EQ 之父,你就可能覺得如雷貫耳了。他的《EQ》(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一九九五年甫一出版,便在全球掀起旋風,EQ 一詞立刻成為全球潮語。他認為 EQ 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人一生的成就至多兩成源自 IQ (智商),而八成受其他因素──尤其是EQ──的影響。這書獲《時代》周刊選為 25 本最有影響力的商業管理書籍之一。他長期在《紐約時報》撰寫大腦與行為科學的文章。他在《哈佛商業評論》撰寫的《領袖是怎樣造就的》(What Makes a Leader)的一文獲選為這本知名雜誌十篇必讀文章之一。

專注力與 EQ 的關係是不言自明的,專注力不集中很大程度上(有時可以說完全)受到情緒影響之故。英語中「專注力」 (attention) 一詞源自拉丁語 attendere,原意是「向前進」,這意味着你專注了才能向前進。它能塑造並決定我們的經驗,讓我們與世界相連,「專注力的運用決定了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這讓人想起《星球大戰》中的金句:Your focus determines your reality,就是說這世界的現實是什麼,取決於你專注於什麼。用中國古語說,是「境隨心轉」。

這很有「禪味」,事實上戈爾曼對心理學的研究與禪有密切關係。他在 What I Learned While Writing "Focus" (我寫作《專注》一書的收穫》中開宗明義就說:「我跟踪『專注力』這一領域大約 30 年了。事實上我的畢業論文課題就是冥想,以及『壓力反應控制』中的冥想方案。 」冥想,meditation,不管你叫它作禪定、禪靜,或是入靜、入定等,關鍵都是守意,把四竄奔突的思緒集中、安定下來。

在《專注》一書中,他談到了三種不同的「專注」:一是內心專注,即自我覺知,是對自己內心世界和緊張情緒的管控;二是對他人專注,即情同身受的同理心,這是所有人際關係技巧的基礎;三是外在專注,也叫系統覺知,關注的是這個星球上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全球系統,以及人類的交通系統、建設系統和工商系統會如何損害這一全球系統。

對現代人來說,這些專注考驗無時無處不在,以致引起赫伯特.西蒙「你已經很難專注做一件重要的事了」的概嘆。據倫敦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對 1100 名員工的調查,工作時不斷受到各種現代資訊網絡訊息干擾之下,人的智商會暫降 10 分,相當於一個晚上沒有睡覺,比吸食大麻降低智商 4 分的影響還大。

我一向知道自己的專注力有問題,例如常常一本書未看完又看另一本書。剛買了兩本書:黃仁宇的《我相信中國的前途》和許倬雲的《說中國:一個不斷變化的複雜共同體》,都有非常發人深省的見解,於是急不及待地兩本書交叉着看。
**
What Makes a Leader?
https://hbr.org/2004/01/what-makes-a-leader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棉花糖實驗,從經典到現代

棉花糖的考驗
心理學研究上有個非常著名的「棉花糖實驗」(Marshmallow Experiment),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間進行以來,至今為世人談論和重複進行,並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當初的寶驗對象是四歲左右的學齡前幼兒,如今重複實驗,則不妨把年齡提高,例如以青少年、成年人甚到中老年人為對象。棉花糖當然也應有替代品,最好是智能手機。

棉花糖實驗是由史丹福大學的沃爾特.米切爾 ( Walter Mischel)  博士設計進行的,他先後讓 653 名小朋友到一個只有一桌一椅的房間去接受簡單的測試。工作人員讓孩子自己挑選一樣喜愛的食物,例如棉花糖,然後把一顆棉花糖放在桌上的碟子裡,再告訴小朋友,他會離開房間一會兒,小朋友若想吃掉棉花糖,可以敲響桌上的鈴子,他便會回來,讓小朋友吃棉花糖;倘若小朋友能一直等到他回來,時間約15分鐘,便可以多得一顆棉花糖。

結果,只有約三成的小朋友耐得住食物的誘惑,大多數不到三分鐘就投降了,有些連鈴也不敲便吃起來。小朋友一個人在棉花糖的面前坐立不安的各種表現,都給偷錄下來,稚趣得令人發噱。(YouTube 上可以找到大量有關短片。)

實驗如果只如最初設定的,只是為了研究有人可以「延遲滿足」而有人抵受不了這樣的心理過程,它不會成為經典。米切爾幾年後從三名參加過實驗的女兒口中知道其他同樣參加過實驗的小朋友在學業等各方面的表現,意識到實驗有更大的意義,於是進一步聯絡當年的小朋友,研究他們幼年「延遲滿足」能力與成長後學業、事業、人際關係以至健康等的關係。

經過三十多年的持續跟蹤研究,他發現當年很快便吃掉棉花糖的孩子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都較容易出現行為​​問題,成績較差,通常難以面對壓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難維持與他人的友誼。他們成年後較放任,較肥胖,較易染上毒癮,以至有犯罪紀錄。相對之下,那些可以等上15分鐘再吃糖的孩子在學校和社會都有較高的成就。

多年來,心理學家一直關注,智商與美滿人生有什麼關係。米切爾認為,智力很大程度上源自自制能力,那怕最聰慧的孩子也要好好讀書。他說:「我們用棉花糖測試的其實不是意志力或自制力,更重要的是,以艱難處境逼使孩子去尋找利用處境的方法。他們要得到另外一顆棉花糖,怎麼才可以得到?我們沒法控制世界,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怎麼想這個世界。」

這其實就是轉移注意力,把注意力從棉花糖轉移到其他方面去。如果小房間裡有其他東西例如玩具,相信會有多一些孩子可以撐過那艱難的15分鐘,延遲得到滿足。沒有玩具和其他東西,轉移注意力就得靠自己了。可以看到有些孩子掩上雙眼,抓頭髮,踢桌子……。

這項實驗還在繼續進行,不同地方向學前兒童重複這實驗。香港也有人在做,在網上看到一位哥倫比亞的教授介紹了在當地做實驗的情況,發覺同樣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能額外得到一顆棉花糖。

米切爾本人也在做跟進研究,邀請當年的測試者接受腦部掃描,以從遺傳學和大腦生理的角度進行研究。

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其實每時每刻都在接受「棉花糖實驗」,要抵受各種魅力十足的欲望的考驗。不同的是,沒有人允諾多久之後給你一個大獎,眼前也不會有清晰的「延遲滿足」圖景。但理智或者過來人會凭經驗告訴你,拒絕那些滿足於目前的誘惑,必有重大回報。

試一試,15分鐘之內不看手機(據一項調查,香港的青少年平均15分要 check 一次手機的信息)。若不能,據說可以安裝 focus lock 來限制自己的衝動。

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選靜取鬧,咫尺之間

在金督馳馬徑上遠眺維港
香港地少人多,而地中少平地,維港兩岸市區的平地更少。這是香港作為一個城市的很大缺陷。可是禍福相依、利弊共存,上述缺陷又造就了香港很大的優點,就是便利。

平地少使一切都密集起來,高度集中,什麼都「梗有一間係左近」(總有一家在附近)。公共交通經過多年的有計劃發展,配套越來越完備,特別是鐵路,地上地下成網,庶幾可說已無遠弗屆。當連接上內地的交通網,如今即使大雨傾盆,也可以不用打傘地、點到點到達深圳、廣州……等等的某個地方。早幾天在地鐵上,就聽到有遊客讚歎:香港的交通真方便。說的當然是公共交通,香港的人均私家車擁有量,在附近城市以至在世界上,都是偏低的。

還有一個優點是市區與郊區緊密接合,可以轉瞬間從繁鬧的市區街道走到清幽的郊野山徑去。這也是因為山多平地少之故。在市區,能建房屋的山坡都建起高樓大廈了,但仍有大量大至保持着自然生態的地方。港島很多這樣的地方,就在鬧市咫尺之外。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未必能常常在熱鬧與清幽之間作境界跨越。放不下雜務、捨不得舒適、不願意淌一身汗,你就只好像籠裡的小鳥望着青山綠水興嘆了。

小徑掇拾
我其實只要走不到三十分鐘的上坡路,就可以進入那清謐境地去,但多年來很少這樣做。最近多了可以支配的時間,才再作出跨越。日前的早上特意一走,想到在半山上一個可以飽覽維港兩岸山水的開寬地帶去,卻是茫然找不到。

去的是金督馳馬徑,從我家往山上走,登斜路,踏階梯,雖然走了些冤枉路,也大概半小時就登上到賽西湖後山上的小徑去。路牌指示:轉左往東是寶馬山,轉右往西是渣甸山。我選擇右轉。時間是上午九時許,天亮時下過大雨,剛才在路上又灑了一陣小雨。晨運客都回家了,路上有些泥濘,在小徑上徜徉的約一個小時裡,只遇上五六名男女,有跑步的,有步行鍛練的,也有看得出是來遊覽的。
小徑掇拾

這小徑很好走,基本上是平路。有些路段林木拱蓋,如鑽進了綠色隧道;有些路段很開揚,可以向西北偏西方向遠眺維港兩岸,差不多可以鳥瞰整個九龍半島。那天的能見度稍欠佳,仍然可以在斜陽下遠遠看到昂船洲大橋白色的高大橋墩。

記得以前曾在附近走到一個前臨徒坡的山嘴去,山嘴上有嶙峋大石,有可以左右遊轉的空間以坐立觀看山水。可能是春夏幾個月來充沛的陽光雨露讓草木都茂密欣榮了,一路上找不到有小徑通往這麼個地方去。直走到一段向右通往渣甸山的無名馬路,才失望地原路折回了。回到家去,一看時間,全程只花了兩個半小時。其間,我徏步從平地的鬧市走到了半山的郊野,又從花木扶疏中回轉到車水馬龍中來,不花一分錢。

香港最大的好處之一,是對很多東西有選擇權,你也有權放棄選擇,但別埋怨。

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

小冰河期警告再次響起

畫家筆下泰晤士河在上一個小冰河期中結冰的情景
前天立秋,香港的氣溫高達 36 度,絲毫沒有秋意,所謂「立秋之日涼風至」,沒有丁點應驗。這要歸咎於颱風蘇迪勒。到昨晚,下起雨來了,到夜裡,氣降了十多度。這樣的冷暖變化,超出了天文台的預測。如果幾十小時內的冷暖變化也難以測準的話,若干年之後氣溫會升高多少或下降多少度的預測,大概也不會很準確。

就在立秋那一天的中午,我從火辣辣的街頭登上一架巴士,享受一下片時的涼快。在涼颼颼的冷氣吹拂下,我在巴士的 RoadShow 屏幕上看到一段報道,說是科學家預測地球二零三零年到二零四零年間會進入小冰河期,就是說全球氣溫會大幅下降。這與近年炒得很熱的全球暖化大相徑庭,氣候變化的預測潮流是不是又轉向了?

這樣的預測的確有潮流。七八十年代之交,由於地球氣溫在此前十餘年裡出現了下降趨勢,氣象學家就爭相提出地球會進入小冰河期的警告,消息在國際傳媒間擾攘一時。後來,全球平均氣溫逆轉了,氣候專家的預測發生了 180 度的變化,全球暖化的驚呼警告此落彼起,而且把罪魁禍首定為人類過度消耗能源,造成溫室效應。

我一向認為人類的資源消耗過分了,不利於環境,尤其不利於人類的生存。但對於全球暖化的擔心,我認為是過慮了。這主要基於地球氣候一直在不斷變冷變暖的認識。這樣的變化仍在繼續進行,不管人類做過什麼,地球目前都處於一個從十九世紀下半頁開始的變暖周期之中。

關於小冰河期的警告,就是氣象學家研究這些周期中的新發現。 新發現在威爾士的國家天文學會議 (National Astronomy Meeting) 上,由英國 Northumbria University 的 Zharkova 教授發表,這是一項國際共同研究的結果。出席會議的還有俄羅斯等國家的知名天文學家。

預測是基於對太陽黑子活動的研究作出的。太陽黑子(sunspot)是太陽表面熾熱氣體的巨大漩渦,溫度比太陽的表面溫度低一千到二千攝氏度,通常成群出現。它們的多寡,都對地球氣候有重大影響。瑞士一位天文學家百多年前就發現,黑子多的時候地球上氣候乾燥,農業豐收;黑子少的時候氣候潮濕,暴雨成災。中國的著名科學家竺可楨也發現,凡是中國古代書上對太陽黑子記載得多的世紀,也是中國特別寒冷冬天出現得多的世紀。

太陽黑子的多寡變化有多個周期,最著名的是 11 年周期;這些周期本身又有周期,例如世紀周期(約九十年)。即周期之間的黑子數量漸多漸少變化的周期。新的小冰河期的預測就是以新方法分析這些與太陽磁暢變化有關的周期而產生的。

由周期重疊而產生的小冰河期以前也出現過,大約發生在一六四五年至一七零零年,倫敦泰晤土河期間曾經結冰。中國也在這小冰河期中發生重大變化,清兵入關滅明,正好發生在一六四四年。從來,北方的遊牧民族都是在氣候變冷、百草凋零的環境下為求民族生存而大舉南下的。

根據對南極冰層的分析研究,地球在過去四十萬年間出現過五次全球暖化和四次冰河期,都與太陽的活動和地球本身的活動(如火山爆發)有關。人類是大概六萬年前才出現地球上的,工業革命開始才二三百年。俄羅斯科學家波波娃說,即使人類活動對氣候有影響,可能到來的小冰河期會讓人類有更多時間,以在太陽活動回復正常前減少工業排放。

小冰河期是否出現,五到十五年後就知道。
**
文章參閱http://astronomynow.com/2015/07/17/diminishing-solar-activity-may-bring-new-ice-age-by-2030/

2015年8月7日 星期五

專利權沒那麼神奇神聖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推出了一個專題報道,說的是專利權,即知識產權。在香港,這個概念近二三十年才深入人心。如今,可能沒有誰不知道這回事了,也沒有誰膽敢反對或挑戰這個概念和有關法律。大家都同意知識產權是應當保護的,認為對發明者權益的保護,最終有利於公眾利益。

可是,一貫支持自由市場經濟的《經濟學家》不以為然。它推出的專題其實是舊事重提,就是根據當今經濟發展的新事實,重申這份權威雜誌一個半世紀之前的立場,反對就保護知識產權立法。當年,英國就此展開大辯論,《經濟學家》發表社評指出:專利權「鼓勵弄虛作假,促使人們追求可以向公眾徵稅的項目,招致發明家爭執內鬨,引發纏訟而旁人得利」。
   
它當年最有力的論據是:摩登時代的大部分奇跡,從無梭紡織到鐵路,從輪船到煤氣燈,看來都是在缺乏專利權保護下出現的;既然工業革命不需要專利權,為什麼現在需要呢?

說到現在,它談到美國一九七零年因為看到農業革命的重要性而把知識產權擴大到農業去,可是自此以來,美國的農業生產率不見得有多大提高。其他產業亦一樣,專利權制度的加強,並沒有帶來發明的突飛猛進。調查發現,在半導體業,新創業者要花二億美元購買專利技術使用執照。專利權沒有起到推動發明的功能,而只用來保障發明者的利益。

這制度非常昂貴。一項前後十年的研究發現,在二零零五年,美國在處方藥物耗資2100億美元,其中四分之三屬專利稅。報道說,這樣的巨額開銷如果能帶來更多發明和更好的健康可能是值得的,可是沒有。

報道指出,當前值得注意的是,專利權制度日益擴張,美國主導的 TPP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貿易談判就是這樣的行動,它涵蓋世界三分之一的貿易。談判多年來一直談不攏的原因之一,是美國在知識產權上的苛索。談判最近又觸礁了。

我們還應當看到,知識產權的概念始自工業,後來又擴展到文化等領域。可以見到,它保障了這制度下產生的利益攸關集的一幫人的利益,但看不到文化受眾的利益有多少增加。例如偉大作品、優秀作品不見得增加了多少,甚至可以說創作止步不前了。在不同藝術領域,文學、音樂、美術……,最偉大、最優秀的作品都出現在知識產權這概念形成之前。達芬奇、米開朗琪羅、莎士比亞、貝多芬、曹雪芹、齊白石……誰聽過知識產權?

關鍵是一個「權」字。英文的 right,在中文可譯為權、權力、權利,其中權利最反映人們對「權」的深刻理解。權利表明,「權」與「利」密不可分,「權」的最終目的是「利」。不要說這是中國文化的痼疾,源自西方的專利權、知識產權很好地反映出,他們更懂得彼此的關係,而且懂得在法律的包裝下以權取利。

慈山寺:熙熙攘攘,寂寂森森

紅塵滚滚,寶殿森森。禪房寂寂,草木幽幽。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到慈山寺「參學」的新鮮體驗

慈山寺觀音像手持的智慧寶珠,有一人高。
昨天去參觀了大埔的慈山寺,有頗新鮮的體驗。

傳統上,寺廟道觀都是方外之人避靜修道的地方,很多修建在深山,所以有「天下名山僧佔多」之說。即使是建在人煙稠密地方的寺院,也務必以院牆深樹,力圖阻隔滚滚紅塵。到近年,隨着各地的旅遊發展,這樣的佛道清靜地越來越稀少了。有的甚至以入世為名,商業化得厲害,斂財砍客之兇狠,不下於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商人。這樣的寺院,人流越興旺、香火越興旺越好,最好每天都有大年初一香客爭燒頭炷香的盛大火爆場面。限客是沒有的。

慈山寺卻限客,而且限得頗嚴格。從大埔墟坐小巴到達通往慈山寺的普門路下車,迎面是慈山寺一個巨大的路牌,表示只接待預約訪客,若未預約,請回了。預約分團體和個人,鍵入預約頁面,會見到「條款及條件」文件,凡45項,你同意了,才接受你的預約。其中包括有權拒絕或逐出穿着「不莊重的服裝」例如、無袖上衣、迷你裙、熱褲、短褲者。

慈山寺其實並非供大眾燒香拜神的場所或旅遊景點,而是清修道場,前往參觀或學習統稱「參學」。它由李嘉誠捐資逾十七億港元興建,以舉辦弘法修持、文化教育等活動。

限客是為了保證寺院的清靜與秩序。不過遇上可達六十人的團體相繼到來時,清靜地也難免喧囂起來。昨天在齋堂(不向公眾供應齋菜)享用寺院提供的茶點(咖啡或中茶,加芝士蛋糕)時,就有「參學者」如在茶樓的高談闊論,儘管齋堂貼了好幾個大大的「靜」字,要求他們「止語」更難乎其難了。

好在這樣的「參學者」會很快離去,除了要一起參加導賞團和吃茶點時得忍耐一下,寺院內有足夠的空間和活動讓你找到地方讓心靈安靜下來。譬如抄經。

抄經安排在普門殿進行。它背靠着高 76 米的觀音像,其實就是觀音殿,供奉着如意輪觀音。殿內安排了幾十個席地几案座位,几上都擺好了紙和筆。所謂抄經,有如小兒描紅,紙上印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筆是絨頭筆。經長二百六十字,若要靜下心來用心描寫好,可能得花幾十分鐘。時值正午,烈日當頭,走進殿去,找了個靠牆有凳的座位坐好,從側面看着右手托腮沉思的觀音像好一會,才讓身和心都緩和清涼下來。環目一看,偌大的殿內,抄經者只有三人。

要描紅嗎?我想了一下,隨意寫好了。過去寫《心經》例必有錯,這一回,每字都有根據,心也特別專注,寫得特別暢快。現代的人,用電腦剪貼(copy and paste)慣了,能有機會在這樣的氛圍下一筆一捺地寫寫字,是個奇妙的經驗。後來知道,曾到這裡來抄過經的朋友,都有深刻的感受。

慈山寺的建設不愁資源,處處可見古典建築與現代技術結合的心思,是「兼具傳統特色與先進功能的道場」,從藝術到技術都一絲不苟。每個佛像、菩薩像的造型都講究,讓人看得舒服。整體建築風格更加力求古雅而統一,用色尤其是嚴格自制,避免俗艷誇張,即使是彩塑的四大金剛,也在斑斕中保持沉穩。

對酷暑中到來的訪客來說,來到有冷氣的大雄寶殿,自然感到愜意。但我則有點失望。大殿的室內空間高大寬敞,為什麼不能設計至空氣自然對流?寺院完全不燒香蠟,對佛只供水供花供果,若能殿殿風流通達,該多好!

這是一座五星級的寺院,可觸發不同角度賞覽思考,值得前往「參學」。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虎尾蘭帶來的驚喜

虎尾蘭花入夜後盡情綻放
家裡陽台的虎尾蘭開出多串白色小花來,給我頗大驚喜,也讓我更感到這種一般只作為賞葉植物栽種的熱帶植物的神奇。

我四年前開始栽種這盆金邊虎尾蘭,不是因為它特別漂亮,而是因為知道它具有特殊的淨化空氣能力。直到現在,才知道它還能綻放出姿態妙漫的花朵來。

四年前,在 TED 看到一位印度人的演講,題目是「種出新鮮空氣來」。他介紹了在新德里一座商業大廈改善室內空氣的成功經驗,辦法是大量種植三種室內植物,散尾葵、虎尾蘭、黃金葛,都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為改善太空艙的空氣進行多年研究後推薦的品種。太空艙小小的空間內布滿各種儀品,散發出過百種揮發性有害氣體,太空總署因而要想辦法保障太空人的健康。如今的室內環境,無論辦公室還是家居,都越來越似太空艙了,很有必要淨化空氣。新德里那座寫字樓廣種室內植物 15 年來,各種檢測數據顯示效果卓著,從空氣質素到個人健康都大有改善,並因而獲評為新德里最健康的大樓。

家裡一直種有黃金葛,看了那演講,又種了虎尾蘭,因為虎尾蘭所佔空間比散尾葵小,較易擺放。虎尾蘭原產於非洲西部和亞洲南部,品種很多。我家種的是長葉金邊虎尾蘭。香港一些花店還有短葉虎尾蘭出售,葉長10-15厘米,很適合放在室內案頭。據資料介紹,虎尾蘭適應性很強,喜歡溫暖濕潤但又耐乾旱,喜光又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繁殖也容易,可以分株,可以扦插。我把一些葉片插放水中,約一個月後見長出根來了,栽種到盆裡,長得很好,可是沒有了金邊。

早上的虎尾蘭花,神情萎靡
虎尾蘭花的形態很像金銀花,白色的花瓣細長,花蕊也是長長的,成串盛放時,招展妙漫。據這幾天的觀察,它具有現代都市很多年輕人的個性:早上神情萎靡,到入黑時才精神抖摟起來,容光煥發。就像白天裡盡量吸收陽光的力量,待夕陽西下,再把能量散發出來。它有個不大好的洋名:Mother-in-law's tongue (外母娘的舌頭)。

似乎,花多是艷的不香,香的不艷。鮮艷的色彩足以招蜂惹蝶,就毋須靠芬芳招徠了;相反,色相欠艷麗,就得以內功逼出香氣來,好引來蜂蝶散播花粉。你可說這是造物者的公平,也可說這是物競天擇下的進化。花白而小,香氣多馥郁,茉莉、白蘭、水仙、桂花、米仔蘭等都是這樣。花若不是每年開了又落,要若干年才綻放一次的,而恰好又是白花,花的香味就可能非常濃烈,就像一朝衝破藩籬,要盡吐胸中歷年塊壘。鐵樹的花這樣的,難得開花的曇花也一樣。一位朋友傳來彼邦老師家中的曇花一現照片,花開得雍容華貴,是41年前開花以來第一次再展姿容。不知道花香如何?

我家虎尾蘭的前度花發不知是何年的事,栽種到我家則是四年來的第一次,那香也濃重,幸好栽在陽台,若放在室內可真受不了。以前,種的鐵樹、變葉木也難得的開過花,花氣同樣濃得俗了。

看來,細水長流比澎湃一時為好。
**
舊文重閱:種出新鮮空氣來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1/04/blog-post_11.html

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筆下留情」版頭照片題詠之三十七(2015/07)

風橫雨驟我泰然
繁華滌盡見新鮮
烏雲遠望銀邊閃
荷蓋銀邊耀眼前
(深圳洪湖之雨後荷花)
髻亂簪斜雨後荷
曾經百戰歷坎坷
嬌軀自有凌雲志
銀甲披身再執戈
(深圳洪湖之雨後荷花)

颱風亦暴亦柔情  一夜蓮花風雨輕
雲散煙消山水綠  揚帆結隊日相迎
(蓮花過後的維港) 

疏影動
風輕透
芳菲淡淡如流
驀然見紅妝
窺人葉後
(陽台即景)
涼風有信荔灣涌,花艇輕搖夜漸濃。
四十年前當此夕,湖心賓客幾知蹤?
(廣州泮溪酒家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