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筆下留情」版頭照片題詠之六(2012/11)




從熟男熟女到低碳愛情

語言有生命,這表現在語言的不斷變化,如加入新的詞彙,新的表達方式,甚至新的讀音,新的詞義。如果沒有這些變化,語言會走向死亡。從這個角度看,香港的粵語很有生命力。香港處於不同文化的交匯點上,使香港的粵語不斷有新的輸入,特別是在詞彙上。

新些新詞從四面八方而來,大陸的、台灣的、日本的、西方的,還有古老當時興的。有些,如果你不去深究,真不知道來龍去脈,也不知道它的真正意思和用法。

那天去看秦朝文物的「一統天下」展覽,入場時拿了個叫《參觀全攻略》(Exhibition Guide)的場刊,「攻略」就是近年很「潮」的新詞。英文的名字一目了然,是為「參觀指南」,中文名稱卻可能讓人一頭霧水。《孫子兵法》在日本叫《孫子攻略》,攻略也就是兵法。破解電腦和電子遊戲奧秘的說明,也叫「攻略」。這引申到各種生活上的指南,很多旅遊書也叫「攻略」以示新潮。

有些詞,在引進和使用過程中,意思會改變。譬如「熟年」和由此引申出來的「熟男」、「熟女」。在中國古語中,「熟年」是指豐年,相對於荒年而言。早些年,步入老年社會的日本要給準老年的中年人找一個較正面的名稱,於是選了「熟年」,泛指45歲至64歲之間的人,他們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擁有自主消費的能力,勇於追求新鮮時尚,但又面臨工作、退休、身體健康、家庭婚姻、性生活等問題或危機,因而是頗受社會矚目的群體。由此產生了「熟男熟女」。

台灣早有「熟男熟女」的說法,指的卻是30歲以上單身男女。在大陸,「熟年」也是指30歲以上的人,其中日益壯大的單身群落最受注意。他們由貧窮變得富裕,受過良好教育,經濟條件不錯,很懂得享受生活,很捨得在自己身上花錢。可能基於「羡慕嫉妒恨」心理,其中的女性被稱為「剩女」,而很快「剩女」就被提升為「盛女」了。

網絡是新詞的溫床,新詞可能每時每刻都在其中產生。可是,只有進入到印刷媒體的新詞,才會被視為得到社會接受,一些還會被收入詞典中去。八十後、小三(男女關係中的第三者)等大量新詞就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香港的媒體吸收了不少這樣的詞彙,好些成為流行語,但有些忽然很為寫作人喜愛的新詞,往往是不知為什麼會得到恩寵的舊詞,其中好些來自台灣。例如「考量」(思考衡量),這是台灣人很愛用的詞,現在香港、大陸也廣泛使用了。這其實是很古老的用語,《後漢書˙鄧禹傳》有說:「訓(鄧訓)考量隱括,知大功難立,具以上言。」不過解作考核校量。「林林總總」也是,但多錯為「林林種種」。唐柳宗元《貞符》有句:「惟人之初,總總而生,林林而群。」解作四周的「周遭」也是古詞。

有個從西方引進的新詞叫「低碳」,是環保用語。大陸在應用這新詞時很新意,創出了「低碳愛情」,提倡對愛情「排污」,務求以最低的成本來取得最大的愛情幸福,除減少開支,也減少假浪漫和個人偽裝。現代年輕男女拍拖、結婚,須作很大投資。提倡「低碳愛情」,可望減少「剩男剩女」。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可笑的」聯合國大會

西方一直鼓吹基於西方價值觀的所謂「普世價值」,如民主、自由、人權等。這自然有其合理性,也是符合各國、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可是如果你了解一下西方大國在向國際間推廣這些「普世價值」時的虛偽,就不得不對這些價值觀的真義打上問號。

譬如民主。民主是基如人人生而平等而提出的,在西方國家,這通過一人一票的選舉而體現。向國際推廣民主,該意味着把人人平等的理念放到國際事務的治理中實施。全世界七十億人,即使不能有一人一票的全球選舉,也該承認人人平等才對。

可是你稍為觀察一下國際政治就會發現,國際事務的治理由少數國家──自然是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所代表着少數人口長期把持。所有有影響力的國際組織,例如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莫不如是。你可以要求西方大國在由這些組織主導的國際秩序中落實民主嗎?

知道一點歷史的人會說,這樣的秩序是歷史的既定事實,言下之意是不可改變的。這是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戰勝國特別是美國主導構成的世界秩序。美國憑着沒有人可以挑戰的實力,定下了這些國際組織的規則,一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利益為依歸。說到底,這些權力是靠戰場上的武力打出來的。

西方國家有個假設,就是必須由它們這些「先進」國家控制,才能治理好國際事務,作出合理的決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炮聲剛停息後的年代,這或許有一定理由。可是過了半個多世紀之後,這顯然已不合時宜。看看近年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應付亞洲金融風暴、二零零九年國際金融海嘯的拙劣表現,就很清楚了。

也不是所有國際組織都是西方說了算的,聯合國之下一些國際組織民主得多,不受西方特別是美國把持。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氣象組織等就較能反映大多數國家的「民意」,美國卻因而常常跟它們過不去。教科文組織接納了巴勒斯坦為成員國,美國立即扣住了對它的七千萬美元資助。大多數國家簽訂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協議,美國嚏之以鼻。

聯合國大會與這些組織有些相似,也比較民主;可是,它沒有多少權力,而這正是美國當初設計聯合國的組識機制時容許它有較多民主的原因。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決議往往只是一紙空文,沒有約束力。真正的權力在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美英法中俄)都擁有否決權。對於有人稱為「人類議會」的聯合國大會,擔任過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十餘年的馬凱碩(Mahbubani)在《亞()半球崛》一書中說,根據他的經驗,西方官員對聯合大會有很深的疑慮,「事實上,單單提到聯合國大會一詞,就可能引來捧腹大笑」。想到他們會在別的場合義正辭嚴地推銷民主,你該覺得可笑吧?

聯合國大會即將就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觀察員國舉行投票,據說,會有一百五十餘國家投票支持,美國卻說這是個「錯誤」。事件將對美國口中的所謂「民主」、所謂「普世價值」作出新的詮譯。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範文」與學好中文的關係

曾經在這裡說過一個聽來的小故事,說是一名得到父母悉心栽培的小朋友,去考某家英文名校失敗了,而「死因」竟然是中文太差。這樣的事情如今已擴展到中學升大學的環節。前天看到報道說,不少英文中學名校學生跨不進大學的門檻,也因為中文成績不逮之故。不少英文中學名校的大學升學率偏低,是中文科的整體成績欠佳造成的。以去年升大學的文憑試成績計算,香港英文中學中文科成績不如英文科成績的,竟然達到九成三。

升大學率最高的十所英文中學,全部英優於中。以達到成績三級的比率為例,英優於中的最大差距超過十個百分點。英文中學嘛,英文比中文好似乎可以理解,但中文畢竟是母語,即使在尊崇英語的香港,接觸中文的機會也多過英文,中文怎麼會不如英文?據一些英文中學校長的解釋,主因有三,一是學生不重視,二是教育當局要求太高,三是中文科的教材取消了範文。

這三點很值得商榷。讀中文連範文都不必讀,要求該是低了,這與當局要求太高之說矛盾。推諉到學生不重視,很不負責任。這相信不算虛言,但其中有多少是學校不重視之故?

對於範文之取消,我不知其詳,不知道沒有了範文之後,中文是怎樣教授的。我讀書的年代,當然有範文。但我至今不敢確說這些範文對中文水平的提高有多大幫助。

我喜歡中文科,不過對於以範文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很不以為然。我一直不明白,中國語文科要教授的是什麼,是範文的內容、要旨?是中文的寫作、應用?還是對中國文學的欣賞?事實則是,成績好不好靠死記。

如果說,我後來的中文水平還算過得去,可以靠搖筆桿吃飯的話,我認為,主要不是靠課堂學到的,而是靠課外閱讀得來,靠看課外書,靠看報紙。課堂學到的,主要是認了些字,懂得一些中國語文、中國文學的基本常識,和恆常地做了文字練習。試想想,中文課程裡規定的範文有多少篇?多少字?單靠這些數量有限的文字可以學好中文嗎?

不過,我仍然認為,範文很重要。範文,從狹義來說,是課堂上教授的文章;從廣義來說,是學習階段接觸到的一切文字,主要是課外書、報紙上的文字。範文,就是可以摹仿寫作的文字,能選入課程的,都是可作寫作範例的佳作。學生若不愛課外閱讀,起碼可以通過上課受到一點美文佳作的薰陶。廣義的「範文」不一定是美文佳作,可是對學生的往往有更大的影響,可能是正面的,可能是負面的。

我以為,香港人、香港學生的中文水平每況愈下的主要原因,是這樣的劣質「範文」充斥香港之故。他們都在潛移默化之下,接受了這些所謂「港式中文」。我那些年可以靠課外書、報紙學好中文,但時移勢易,今天真不敢簡單地把這經驗向人推薦。如今看香港報紙越多,越寫不出好的中文來。現在的學生要讀通識科,要接觸大量傳媒的文字材料,這只會使他們更難寫出標準中文。教師能給他們「解毒」(不是解讀)?我看很難。有教育界的立法局議員為文說,「小班教學是解決當今教育問題的唯一辦法」。好斬釘截鐵的論斷!──思過半矣。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畫眉深淺入「時髦」?

唐《簪花仕女固》局部
唐代詩人朱慶餘寫了一首至今膾炙人口的《閨意》: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這詩描寫一對新婚夫妻的郎情妾意,但據說背後另有意思。朱慶餘得張藉賞識,詩作屢獲張藉向人推薦而得以登科入仕。朱慶餘感激張籍提攜,便寫了《閨意》,以喻詩歌的鑒賞。這詩由於手法新穎,廣為流傳。

忽然記起這首詩來,是前幾天在升降機裡見到有女子畫眉之故。

那天早上上班時,在升降機中見到一位似是上班族的年輕女子走進來,一轉身便一手拿着鏡盒子,一手拿着粉撲往面上撲粉。熟練地撲了幾下,接着竟畫起眉來了,也是很熟練地左右開弓,動作很快。升降機到了地面,門一打開,她已把化妝工具都放進手袋,急步而去。她背着我,我自然看不到化妝效果如何。

我在她後面走,打量一下,心裡嘀咕,犯得着要這麼胡亂地化妝嗎?這真有美化容顏的作用嗎?大概很多人習慣了,不拿化妝品往面上塗抹幾下,在別人面前就混身不自在,挺不直身子來。那幾下塗抹,最大的神奇作用,看來在於心理撫慰。

如果功效這麼神奇的話,那該認真對待才對,而不該那麼馬虎從事。在巴士上,公開化妝的鏡頭也屢見不鮮,塗唇、畫眉都有。我在奇怪之餘也真為之提心吊膽,巴士一路顛簸,你一個不留神在面上大筆寫出一勾一撇來怎麼辦?

這樣做其實很失禮,在西方禮儀中,這些事兒都不該公開做。我不知道這禮儀背後理念是什麼,大概,與衣飾該穿戴停當才露面見人一樣,化妝也該到幕後去做,即使這並不至於出乖露醜。在西方禮儀中,你若不在家,這該到洗手間去做,那怕是補點粉、添點口紅。所以,他們把洗手間叫作化妝室,這是名副其實的名字。香港人很西化,卻是沒有學好這一課,倒是韓國到處見到叫化妝室的洗手間。香港的女士們在餐廳飽吃後,常就在餐桌旁塗塗抹抹,這樣的塗抹自然也不大講究。

女子的化妝,中國自古以來很講究,畫眉是其中最流行、最常見的化妝方式,戰國時就有了。屈原在《楚辭·》中記道:「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黛黑」就是用黑色塗料畫眉。到了漢代,「司馬相如妻君,眉色如望遠山」,於是有了遠山眉的式樣,據說是長長、彎彎、青青的。

到了盛唐時期,流行把眉毛畫得闊而短,形如桂葉或蛾翅。為了使闊眉不顯得呆板,眉毛邊緣的顏色向外暈散而稱為「暈眉」。這樣的粗眉─形如蛾翅的蛾眉──在《簪花仕女圖》可以見到。又有把眉毛畫得很細的,大概就是《長恨歌》中的「芙蓉如面柳如眉」了。唐玄宗時,畫眉的形式多姿多采,名見經傳的就有:鴛鴦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煙眉、拂煙眉、倒暈眉。

有這麼多式樣,難怪要問「畫眉深淺入時無」了。我總覺得,「時髦」一詞源自這句詩,雖然台灣的詞典說,「時髦」是英語 smart 的音譯。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歷史博物館仿似臨時建築物

香港自詡為亞洲的國際大都會,是國際金融中心,是中西文化薈萃的地方,但說到文化底蘊,就不能不承認,香港的底氣實在不足。譬如,稱得上有國際聲譽的文化設施,一個也沒有。香港的公共音樂廳、圖書館、博物館等等,都是約半個世紀之前才陸續建設起來的。香港人受到的文化薰陶不足,與此有關。

香港現在號稱有15所公共博物館,其中沒有一所是在規模和藏品上稱得上世界級的。若把主題公園也歸為文化設施,香港才可以自豪一下,因為有海洋公園和迪士尼樂園。日前,海洋公園還在一項國際年度評選中獲評選為世界第一的主題公園。

幸好,香港的公共博物館近年屢有新猷,與海外、大陸的同行合作,把人家的珍貴藏品拿來展出。近年能吸引大量平常不愛看藝術品展出的香港人進場的展出,都是這樣的合作活動,例如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辦的國實書畫展,與法國合辦的印象派繪畫展、畢加索作品展等。現在又有〈一統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恆國度〉展覽。

說是「現在」很勉強,因為展覽從七月底開始,到今天要結束了。我一直想去看,直到剛過去的周末才到香港歷史博物館看了。展品中最矚目的,是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的鎧甲將軍俑等若干個兵馬俑。連同秦代金玉器等展品,展品共約一百二十件。展覽還採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和特別視覺效果製作多個展示項目,讓觀眾了解秦國歷史和展品。很多展示手法很新穎,例如在〈飛越秦皇陵〉中,觀眾置身在環迴影像中,猶如置身現場。

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外,第一次見到在地面
上繪製的立體畫。
展覽的規模不算很大,花的心思卻是不小。它讓人們開了眼界之餘,也反映出香港博物館的展出場地限制。為了這個展出,香港歷史博物館作了很大改動,把原來的整個入口大堂改裝成為多媒體展示區。博物館外的露天廣場,則改裝成售票、接待、輪候的地方。從這裡入場,穿過光線幽暗的展廳再經出口回到露天廣場,讓人有個錯覺,以為展館也是臨時搭建的。

從現場看到,展覽受歡迎,場內人頭攢動。每天分場售票,票都很早就賣光。據說,參觀人數打破了香港歷史博物館歷來專題展覽的參觀人次紀錄,平均每日三千七百餘人入場,總人次應超過四十萬。

據我所知,康文署的博物館還有多個大型展覽在籌辦。其中可堪注意的,是與俄羅斯合辦的〈俄羅斯珍寶──沙皇的華麗夏宮〉展覽,和粵港澳三地合作的海上瓷路文物大展。這都是難得一見的。有規模的博物館,由於藏品太多,都只能輪換展出。你去到參觀,也只能看到輪換展出的藏品。這些博物館拿到海外展出的,都必定特別珍貴,很可能是鎮館之寶。

參觀時看到,遊客不少,有外國的、有大陸的。來自大陸的也要看,是因為這些國寶級的展品,不會輕易離開陝西展出。

從展覽益發感到,香港需要更佳的博物館展覽場地。可惜,西九文化區還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建成。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好人好事,豈是微不足道?

71歲的銀姐的服務受到稱讚
早上出門上班,剛好下起雨來了,弄得我要回頭拿雨傘去。這使我在巴士站見到這樣的一幕:

一輛巴士停在巴士站,乘客上車的前門打開了,一位年輕司機在微雨中走下來,把供輪椅上落的活動板掀起,斜斜安放在地面上。原來有坐輪椅的乘客要下車。行人道路面比馬路路面稍高,活動板放下之後有點翹起,據我的觀察,輪椅應該可以走過。司機一看,把活動板收起了,走回司機位,操作一番,巴士緩緩升高了一些。司機再走下車來,把活動板放下,活動板與行人道接合得很好。他招呼那位駕着機動輪椅的乘客下車來。乘客是一位年輕男子,熟練地控制着輪椅,一下了就下來了。這一擾攘,花了幾分鐘,車上的乘客,特別是樓上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的乘客,可能焦躁了。那司機也該心焦吧?趕忙準備開車,車門剛關上,一名女子趕到,敲敲車門。司機再開門,讓她上車。門再關上。這時,司機看到我正對着車門站着觀望,給我打個手勢,意思是「上車嗎?」我打回「不是」的手勢,車才開走了。

故事沒有完。坐輪椅的男子沒有離站,原來要轉車,他要坐的車接着開到。一位中年司機見到,立即下車,重覆上一位司機的動作。這回很順利,乘客上車,司機把他推到停泊輪椅的位置,花了點時間,給輪椅繫好安全帶,才回到司機座,把車開走。

這一幕,並沒有什麼戲劇性情節;對其中的司機、輪椅乘客,可能更是平常不過,每天都經歷着。但我作為旁觀者,很欣賞,特別是對兩位司機。這當然是他的職責,是公司規定一定要切實執行的。難得的是,他們把這看來有點麻煩的事情認真對待,做得不慍不火,沒有一點不愉快的表情,沒有那種通過劉德華現身說法批評的「今時今日這樣的服務態度」。

只要你注意一下身邊,會發覺香港這方面其實發生了很大變化,即使街市(肉菜市場)賣魚賣菜的也不像以前般粗魯了(不過你一不小心,仍會被噴得一面屁,聽說特別是在物價最便宜的旺角街市)

可是這些變化,你難以通過傳媒、政客感受得到,傳媒只對示威、對抗、衝突、矛盾……有興趣。他們自覺以監察、批評、反對、攻擊為使命,而對於促進和諧、增加互信、致力調解沒有一點責任。讚揚的話仿佛一出口就有損尊貴的身份了,連和諧也要改作「河蟹」才能說出口來。

海外親友屢屢對香港的情況表示關心和擔心,一點不出奇。顯然,他們從傳媒得到的印象,是香港亂作一團,日子似乎過不下去了。

這已激起一些人的反彈,有人因而辦起「我讚!」網(http://www.praisage.com/index.php),提倡「一日一讚」,讓大家把日常遇到的值得一讚的好人好事貼上去。這樣的稱讚對旁人來說可能微不足道,但對當事人(包括施者與受者)未必微不足道。多少偉人的事業就是從幼時受到的一個小小稱讚起得到啟動的。

我很喜歡兩個字:感恩。與之相對的是把他人的好意都視為理所當然,用洋話說是 take it for granted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補習天王」教的是小班還是大班?

清華大學一九七七級的學生在上課
在香港,經常看到所謂「補習天王」的廣告。最近看到時,我有一個疑問:他們上課時,是大班教學還是小班教學?

之所以有這個疑問,是由於有大批中學校長、教師走出來,要求當局切實推行小班教學。這是由於預計到中學未來幾年的入學人數會下降而提出的,他們擔心這會導致學校關門,於是把小班教學的議題重新點燃起來。

直覺上,小班教學優勝過大班教學。路過公園,見到那些一個導師面對幾十人的太極班,我總不以然,覺得學員的動作不得要領是必然的。導師哪有能力照顧到每個學員?學樂器嗎,最好是單對單,一位導師要應付兩人都嫌多了。這都證明小班教學較優勝,最好小到一對一。

小班的最大好處,是有利於教與學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立即檢驗學員的成績、糾正錯誤,學員可以即場問疑。這在太極、樂器的學習中,很有必要,這都屬於技藝上的學習,偏重練習。但偏重於理解和思考的學習是不是也一樣?

似乎有同有異。在講授、解釋問題的環節,只要環境、設備配合,向一個人講和向四五十人、一百人以至更多人講沒有什麼分別,但在互動、提問、釋疑的環節,小班自然勝於大班。大班的最大優勝之處是效益高,一個出色的老師,可以在充裕的準備和安排下,同時面對很多學生,甚至通過視像廣播,讓更多不在現場的學生也得益。這樣的班可以很大。

我沒有看過那些「補習天王」是怎麼上課的,但我相信開的決不會是小班。他們和他們背後的補習社有那麼多捧場客,證明他們的講課一定有過人之處;他們看來很高的金錢收益,不可能來自很多人推崇的小班教學。

最近讀了教育界人士的一些文章才知道,一向以為小班教學必然較優勝的印象大有偏差。中文大學副校長兼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候傑泰撰文指出,小班教學的研究自從一九二零年開始以來,小班的好處從來沒有在現實世界中有明顯及穩定的彰顯,而只在大大小小的研究中時隱時現。他主張把主要資源放在佔上課大部分時間的真接教授上,而不是放在小班效果較彰顯而時間不多的互動環節中。

他說了一個經歷:到大陸二級城市的學校參觀,教師「在六七十個(甚至更多)學生的課室內,將西方互動及學生為主的教學法,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慨歎道:「國內靜悄悄地已有很多充滿理想、富有經驗,以及實幹能力甚強的校長及官員,他們的教學方法及效果,令我們目瞪口呆,自嘆不如。」他發覺,大陸學校每班的學生人數可比香港多一半以上,但每周上課節數只及香港教師的一半,於是教師有充分時間設計每節課以至每分鐘的授課安排。

他認為,「小班綑綁太多資源」,「好處是幻覺多於實像」。他指出,教舉質素的關鍵不在於每班人數,而是教學方法。他建議維持每班人數,騰出額外人手做教學研究、做聯校備課。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副教授林文量則撰文指出,香港的教育經常開支已佔政府總開支22.5%,遠高於新加坡(10.3%)、日本(9.4%)、英國(11.3%)、美國(13.1%)。香港之重視教育值得自豪。但他發現,在香港的大學與中學所得撥款與人數消長相反之下,到二零一一年,中學學生與教師的比率下降到14.8,大學的比率則增加到13.3。兩者己不相伯仲。

從一個普通市民的角度去看,這絕對是資源錯配。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南北氣流踫撞下的維園

水中央, 雲端上
今天早上起來走到陽台,竟然有初春的感覺。維港煙雨空濛,撲面的風帶着如粉水點,不知是霧是雨。過去幾天稍涼了點,以為短促的香港秋日要結束,寒冷的日子要來臨了,誰料馬上到來的天氣濕濕潤潤,似春非春。

可能有人會扯到氣候暖化的議題上去了,我倒不覺得有必要這麼「上綱上線」,香港處於瀕臨南海的亞熱帶,南北氣流在這冷熱相交的季節互相角力,以致忽冷忽熱、忽陰忽晴是正常事。在這角力中,南面的潮濕空氣來了,或者北面的寒冷氣流來了,踫個正着,空氣中的水分凝結,自然形成降雨。這使人不好受,但適當利用,未必不是好事。剛過去的星期六,我就把握這變化中釀就的時機,到附近公園、海邊拍照去。

那天早上到陽台伸展一下,只見地面濕漉漉的,天亮之前該下過雨。太陽被薄雲擋着,天有點陰。抬頭向遠處望去,十多公里外的大嶼山卻是歷歷在目,空氣很乾淨,能見度很高。感情是空氣裡的水分化為雨點降下的同時,也把空氣裡的污濁洗滌淨盡了。

揮灑青春,踏碎瓊瑤
我馬上拿出照相機,更上一層樓到天台去,拍拍散漫晨光裡的景色。俯瞰維園,想到球場裡會有漂亮的倒影,便又馬上到維園裡去。

現在的露天硬地球場,不論足球場還是藍球場,都用水泥加上特殊物料鋪建,又平整又艷麗。下過雨,倒影清晰,球員斑斕的球衣倒映在水裡,很好看。好幾回雨後經過,都被這影像吸引住了。這回去到,似乎還是到晚了點,一些稍凸起的地方,已無法反光,可是仍可以看到銅鑼灣那邊的建築物完整倒了過來,落到像湖面的球場中去。照片中,皮球、球員與倒影中大廈、天空,構成很有趣味的畫面。

繞到銅鑼灣避風塘去,走到行人天橋上,遠望九龍,北面如屏拱衛着九龍半島的山脈逶迤西走,飛鵝山、慈雲山、獅子山在剛穿出雲層的微弱陽光下,山色鮮美,山勢分明。似乎好久沒有這麼仔細欣賞這幾座山如畫卷般展開了。啟德機場搬遷、九龍市區那邊開放建築物高度後,能夠欣賞這個連續畫卷的地方越來越少。從銅鑼灣避風塘望過去,山脈的天際線其實已被切斷──紅磡海邊一座擎天一柱般的豪宅大煞風景,仿如眼中釘,

從銅鑼灣避風塘遠眺飛鵝山
銅鑼灣避風塘和附近海面,最近兩年有點不安寧,原因是中環經灣仔連接東區走廊的灣仔繞道的海底工程在進行,從沙田經土瓜灣、紅磡過港島的沙中線地鐵海底工程也在進行。這裡的海面由是工程船麇集,連避風塘中心也不知道打什麼時候起,冒起了一個看來是臨時的人工島。

這個避風塘庇護着很多船艇,也庇護着很多人的回憶。最近,避風塘又有食艇浮泛了。我沒有在這些晃蕩的小艇上飲食的經驗,但食艇仍能勾起我的回憶,因為曾經每天傍晚從海堤走過,看着艇家在彩燈耀眼的碼頭上殷勤拉客,看着一艘艘食艇載着笑聲突突地駛進「連環船」之間的水道去。

天氣環境變得很快,走一圈回到家裡,才個把小時,維港景色已像布上了淡墨,到下午,墨色更濃了。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胡琴無事亦無聲

在日本見到的「無事」草書鏡屏。
前些年到日本東北旅遊,在一所寺院裡看到一幅書法,兩個草書大字:無事。「事」字有如阿拉伯字的「3」字,最後一筆繞一圈向左下角撇去,飛白淡出日本人喜歡少字派書法,這兩字是這派書法的典型,有很大的留白,益顯空靈。

對廣東人來說,「無事」很好懂。「無事」是廣東人的熟語,安慰人常說「無事嘅」。北方人口語則說「沒事」,不過對「無事」也是明白的,因為由「無事」生成的成語很多,如:平安無事、太平無事、閒來無事、安然無事,無事生非等等,主要是說沒有壞事發生。大陸五十年代的著名抗日電影《平原游擊隊》裡,村裡的更夫一邊敲打竹杠一邊喊的話,是「平安無事囉」。

「平安無事」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皇軍指定要喊的,因為日本人看來很喜愛這兩個字,「無事」在日語中的應用範圍也比漢語廣泛。

在日語中,「無事」為漢字用詞,讀如buji。它有多重意思,一是平安、順利,「萬事無事」等於「一切順利」;二是健康;三是最好、沒毛病;四是沒有過失,「大會無事終了」,即「大會圓滿結束」;五是無聊、閒散,「終日無事」即「終日無所事事」。

在寺院裡,「無事」兩字添了「禪味」,可以理解的範圍更寬泛,更可尋味。佛家的「無事」超出俗世的平安、健康、順利……等意義,而指向空、無。平安、健康、順利等追求的是「好事」。有禪師開示:「好事不如無事」。說是到處去做好事,對塵俗仍是藕斷絲連,不乾不淨;好事還是有漏業(指不離煩惱過非之諸善惡業),無事則是無漏業;「無事」才叫真正的放下,一了百了。

「無事」原來有「小無」、「大無」之分,層次不一樣。該追求哪個層次的「無事」?各自修行吧。

把「無事」刻到救回的二胡之上後,又想到,其實刻「否極泰來」也很好。還想到給一把看來真的無可救藥的二胡也刻上琴名。這值得嗎?我自覺值得,因為這把二胡近來反而拉得最多。

這是一把烏木二胡,也束諸高閣多年了。再拿出來,蛇皮已塌陷得像人的肚臍,唯一的補救辦法是拿去重新蒙皮,但效果好不好,有如賭博。我用一小根柚木架在琴筒上,有如裝上弱音器,照樣拉。

練習樂器,你自得其樂,旁人會覺得吵耳。這可能是由於你學藝未精,也可能是因為你總是挑拉得最不好的樂句去拉,而且重覆又重覆。這絕對不是動聽的音樂。你擔心騷擾旁人,精神就難集中,練習就受影響了,倒不如安裝「弱音器」,放開去拉。

該改個什麼名字?想好了,是「無聲」,無聲勝有聲也。無聲琴及不上陶淵明的無弦琴。據《陶靖節傳》:「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此說不知是否可信,但陶淵明確有「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之句。

最美的琴音只存於心中,於無毊處練習音樂,有時比有聲的練習還重要、還有效。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二胡重生,名之「無事」

琴桿上的草書刻字:無事
剛過去的周末,終於清閒一些,能靜下心來,清還一些「債務」──筆債。說是「筆債」不大準確,因為除了動筆,還要動刀。說的是幾位朋友請託的事,有要書法的,有要刻章的,有要刻木的。筆、刀擺開了,還順便給自己刻了兩個字。

書法是一位要出版粵曲作品集的朋友要的,本來已寫送送去,但朋友執意要有下款,只好重寫。刻章是應一位彈琵琶也好書法的朋友而為,朋友原來信道教,還有道號,於是給他刻一個道號的印。刻印,我只偶一為之,主要為滿足自己需要,朋友不嫌我功夫粗淺,也就不妨下刀。

刻木是應一位經營木材的朋友所求。木是南美洲玉檀邊料,高約兩英尺,連樹皮斜割而成,形如峭峰壁立,木紋細密可觀;刻上字,作掛壁或案飾,都很好。刻什麼字,朋友讓我拿主意。我按木料芯材形狀,刻上「平常心」三字,三字不規則安放,空白處,刻上一個圖形閒章。

給自己刻的字很小,刻在二胡的琴桿上。

玉檀行書木刻:平常心
彈琴(古琴)的人有一雅好,就是給自己的琴起名。價值不菲的名琴真的有名──有名氣也有名字。今年年初起,我重拾起放下了好多年的二胡,重投樂隊排練。一個發現,是二胡的身價暴漲得厲害,動輒以五位數計,甚至有六位數的。二胡之上往往就有了出自某某名師製作或監製的刻字,以示不凡。

不久前,一位有多把名貴二胡的朋友說,要給自己喜愛的二胡刻上琴名,想好了就讓我動刀。我自己卻是先給自己的一把二胡上名字了。這二胡談不上名貴,不過也不是一般貨色,是一位開樂器店的朋友二十多年前找有經驗的製琴師特製的,用的是老紅木。可惜我把琴擱置多年後,琴音竟是不堪聞、不忍聽了,幾乎每個音都有狼音。幾個月前,我舞弄多番,怎麼也改善不了。這琴,看來報廢了。

可是我不死心,上星期,又拿出來。這二胡當年製作時,作了點嘗試,就是在琴箱內加了一個竹筒,等於六角形琴筒內有一個圓形小琴筒,看來是為改善高音而設的。琴筒不設窗花。我端詳再三,發覺蛇皮很完整,目測看不到有什麼問題。會不會是那已顯得十分乾燥的竹琴筒所致?拆去它試試如何? 琴音已壞得不可再壞了,試試無妨。於是,我粗暴地把竹琴筒敲裂,拆除了。

青田石篆刻:世蓬
果然,否極泰來,大有改善,外弦的狼音消失了。我接連拉了幾天,音色陸續圓潤起來。內弦也好起來了。繼續拉一段時間,相信可以重現舊時音色。樂器都必得經常使用,否則,再好的琴也會失聲。我以前翻譯過一篇文章,說是意大利一家小提琴博物館,專聘一名演奏家每天在博物館開門之前,把館藏名琴都拉一遍,以保證都處於最佳狀態。

能把琴救回來,喜出望外。於是想到給它一名琴名,曾想題為「逢春」,枯木逢春的意思,字樣都寫好貼上去了,只待動刀。最後,定為「無事」。常掛在粵人嘴邊的「無事」兩字,其實有深刻意思。

**
舊文重閱:〈讓名琴永葆青春〉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08/03/blog-post_12.html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上上策」對「下下策」

文章原題:中國的選賢任能優於西式民主

作者:張維為 (復旦大學教授)

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本月都在經歷最高領導人的換屆,這種巧合被西方媒體描述為一個不透明的共產黨國家與一個透明的大眾民主國家的鮮明對比。

這種對比是非常膚淺的,它實際上涉及的是兩種政治模式之間的競爭:一種是更強調選賢任能的模式,另一種則迷信選票的模式。相比之下,中國選賢任能的模式可能勝出。

中國的經濟奇跡已為世界關注,但中國政治制度的改革卻沒有引起足夠的注意,這也可能是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而被故意忽視了。

事實上,中國毫不張揚地推進了國家治理方面的許多重要改革,中國已經建立了從上到下的一整套可以被稱為「選拔加選舉」的制度:大體來說,幹部晉升必須經過初步考察、徵求意見、內部評估、較小範圍內的投票等程式來選出能幹的,有民望的領導人。就此來看,中國共產黨可能已成為今天世界上最重視選賢任能的組織之一。

這種選賢任能的制度,深深地扎根於中國儒家淵源流長的政治文化傳統。這種傳統產生並維持了上千年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無疑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以公開考試的方式來選拔官員的制度。

中國繼承了這種傳統,並將其貫徹到整個體制中,儘管這種努力並非總是成功的。官員晉升的考核保准,涵蓋了消除貧困、創造就業、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最近越來越受重視的環境保護等。中國過去30多年的迅速崛起,與這種選賢任能的制度是分不開的。

儘管有不少聳人聽聞的腐敗醜聞和社會問題,但總體而言,中國的政治制度,正如其經濟一樣,保持了彈性和活力。

在體制建設方面,中國共產黨在各個級別上已經確立了嚴格的退休年齡和任期制。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和政府總理,最多只能任兩屆,總共十年。在最高層,中共中央政治局實行集體領導,這有效防止了文化大革命期間出現過的個人崇拜問題。

這些精心設計的改革消除了領導人權力終身制的危險,而權力終身制正是引發阿拉伯之春的一個主要原因。

目前正在舉行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將產生中國新一代的領導人,這無疑是對中國選賢任能制度的最好詮釋。

中國最高決策機構,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候選人幾乎都擔任過兩任省委書記或具有其他相應的工作歷練。在中國,治理一個省的工作,對主政者才幹和能力的要求非常之高,因為中國一個省的平均規模幾乎是歐洲四、五個國家的規模。

很難想像在中國這種選賢任能的制度下,像美國小布希(George W. Bush)和日本野田佳彥這樣低能的領導人能夠進入國家最高領導層。

以即將接班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為例,他曾在經濟充滿活力的福建擔任省長,後又擔任過民營經濟高度發達的浙江省委書記,其後又擔任過上海市委書記,上海是中國的金融和商業中心,還有許多強大的國有企業。

換言之,在習近平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之前,他主政過的地區,就人口而言,超過1.2億;就經濟規模而言,超過印度。其後他又有五年時間,以國家領導人的身份來熟悉整個國家層面的政治、軍事等領域內的領導工作。

中國選賢任能的制度挑戰了「民主或專制」這種陳舊的二分法。從中國的視角看,一個政權的性質及其合法性,應該由其實質內容來判斷,這種實質內容就是能否實行良政善治、能否擁有勤政能幹的領導人、能否使多數民眾感到滿意。

儘管中國政府還存有許多不足,但它確實保證了世界上最高的經濟長期增長並大大改善了絕大部分國民的生活水準。根據美國皮尤調查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民調,在二零一二年受訪的中國民眾中,高達82%的人對自己的未來表示樂觀,這一比例遠遠超過其他參與調查的國家。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的理想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但在現實中這一理想並非輕易可及。美國的民主制度距林肯的理想還相距遙遠,否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就不會公開譴責美國的制度是「1%有、1%治、1%享」。當然,「1%」的說法也可能過於嚴厲了。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的改革的實驗室。中國這種「選拔加選舉」的模式已經可以和美國的選舉民主模式進行競爭。

溫斯頓.邱吉爾有一句名言:「民主是最壞的制度,但其他人類已嘗試的制度更壞。」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中,情況可能確實如此。許多中國人將邱吉爾的這句名言意譯為「最不壞的制度」,也就是中國偉大戰略家孫子所說的「下下策」,它至少可以保證壞領導人的出局。

然而,在中國儒家選賢任能的政治傳統中,政府應該永遠追求「上上策」或「最最好」的目標,力求選拔出最卓越的領導人。這當然很難做到,但這種努力不會停止。

中國通過政治制度上的創新,已經產生了一種制度安排,這種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上上策」(選出久經考驗的領導人)與「下下策」(保證壞領導人出局)的結合。

(
作者是復旦大學教授、春秋研究院研究員,近著有《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
**
原載:《紐約時報》電子版中文版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再過三千個日夜……

十八大北京一景
三千天,是這樣算出來的:八年加一個半月,約為二千九百六十餘日。三千天後,就是二零二零年。若說二零二零年,仿佛很遙遠;算一算卻才知道,那不過在三千個日夜之後。

二零二零年將是怎麼樣的世界?這個世界在加速轉變,回看過去了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從香港到中國到世界,每個十年的變化都很大。其中改變最劇烈的,當是中國,一代人的歲月過去,前後的世界簡直有天壤之別。

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即使是剛過去的十年,就是胡溫當政的十年,也經歷過驚濤駭浪,始是沙士疫潮來勢洶湧,繼是金融海嘯惡浪滔天。而正是在這十年,中國在國際格局的劇變中,登上的不久之前看來難以企及的台階。

這樣的變化很少人能夠預見到。對於中國,從來有兩派對立的觀點,樂觀派和悲觀派。全世界,沒有哪一個國家會招來那麼多分歧的評議。樂觀派的眼中,總是一片光明,形勢大好;悲觀派眼中,卻是一無是處,崩潰在即。事實則是,前進路上荊棘滿途,卻總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說中國分崩離析的預言,沒有一次實現。

對於中共十八大之後中國的前景,國內外仍然有這樣兩種觀點對峙。對當前,就有人很不樂觀,說是中華民族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德國《焦點》周刊網站的一篇文章最直截了當,談到中國經濟,說「中國龍癱瘓了」。

自然也有人從眼前的事實中總結出經驗來的。由冷戰結束、蘇聯瓦解而得出西方政治制度是人類最完善制度的結論,從而宣告「歷史終結」的美國學者福山,如今有了新的看法。他對記者說,人類思想寶庫得為中國制度留一席之地。

「中國制度」這樣的提法值得注意。中國從孫中山起一起在探索,中國在推翻了幾千年的帝制之後,該建立怎麼樣的政經制度。之後,中國進行了人類歷史上兩場最大規模的實驗:由毛一手推行中央計劃經濟,和由鄧開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第一個實驗進行了三十年,失敗了;第二個實驗也進行了三十餘年,卻是成就驚世。

於是,在十八大中,出現了一個新詞: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摸着石頭過河」的「道路」,看來已得到確認,被充滿信心地宣告成為「制度」了。

十八大中還有另一值得細味的字眼。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以小康社會為奮鬥目標。十八大仍然以此為目標,提出「確保到二零二零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過去說「建設」,如今說「建成」了,明確的日子是二零二零年,也就是約三千天之後。

這要有一定的持續經濟增長作保證。不少經濟學家對中國能否繼續高速增長不敢樂觀。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卻預測,通過方向正確的深化改革,中國還能保持208%左右的經濟增長率。林毅夫是少數很早就預見到中國可以長時間高速增長經濟學家之一,可是他的新預測仍然引起不少爭議。準不準確,當然只能留待歷史驗證了;而關鍵是「方向正確的深化改革」,這也就是習近平所言「肩上沉沉的擔子」。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談到中國未來時則說,「當然,困難依舊存在,因為前進的道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但「基於中國此前取得的成就,我相信中國會繼續前行」。

我相信,世界上從來沒有那麼多人對中國感興趣。習近平說:「中國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國。」你說,香港人要不要更多地了解中國?不要待三千天之後才這樣做。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電腦繪畫,觸目而驚心

張家界金鞭溪 (電腦鉛筆素描畫)
日前,用電腦「畫」了一幅「畫」,對於效果之佳,頗為驚歎。如果要真箇手繪出來,不但要花不少時間繪畫,更先要花很長時光去磨練畫技,才能達到這樣的水平。而用拍來的照片,以電腦一加工,一分鐘就「搞掂」了。打印出來,真有點愛不釋手,於是,釘在工作時舉目可見的壁板上。

照片是在張家界拍得的,拍的是金鞭峽溪澗中茂密叢生的蘭草。在有意加長曝光時間之下,照片中水流柔美如絲,而蘭草翠碧悠閒。

前些日子,偶然發覺一向用來整理照片的谷歌免費軟件 Picasa 3 新增了多項照片處理功能,如柔化、焦點縮放、鉛筆素描等。我對把照片改變為鉛筆素描效果的功能特別有興趣。以前,公司電腦的文書處理系統有一個附屬軟件,可以把照片作水彩畫、油畫、木刻等效果加工。後來文書系統升級,這附屬軟件反而沒有了,很可惜。見到 Picasa 3 有鉛筆畫效果處理功能,便玩玩,發覺效果不錯。到近日,才真正試用了。

維港春霧 (電腦鉛筆素描畫)
我把荷花、梅花、風景、人物等題材的照片加工後,仍未掌握它最擅長處理怎樣的照片。顯然,它不可以把任何題材的照片都產生出理想的鉛筆畫來。鉛筆主要是線條畫,而並不是所有照片裡的形像都適宜用線條生成的。很濃的黑影,它也沒法生成。於是,有些「畫」很成功,有些就不那麼成功。

在鉛筆畫黑白的基礎上,再把原照片的色彩淡淡地推出,效果就像彩色鉛筆畫,很耐看。這樣見到的幾幅「畫」,就是這樣弄成的,自覺頗有畫味。

Picasa 3 不過是網上的免費軟件,對於專業人員來說,這太小兒科了。那些專業軟件的功能強大到什麼程度,看看現在的電影就知道了,對於營造畫面,可以說已無所不能,只要你能想像得到的,它都能做到。

荷塘窺艷 (電腦鉛筆素描畫)
在這樣的電腦面前,你或許會感到氣餒,人顯得越來越無能了,也不必去學什麼技能了,你要學習掌握的,電腦都已做到,而且比你做得更快、更好。很多行當的人員,如今已不會過去認為是最基本的技能,這些都由機器、電腦取代了。從智力密集的行業,到勞力密集的行業,都一樣。見到建築師不會用筆繪圖,裝修工人不會鋸木刨木,請不要驚訝。

對人的要求是不是降低了?如果只甘於做一些機器、電腦也可以做到的東西,答案是肯定的;但你若不甘於此,要求反而更高了。畢竟,機器、電腦都是在人的指揮下工作的,人因此要有更高的想像力,進而去指揮機器、電腦。譬如,如果不是有較好的照片作基礎,電腦「畫」不出這樣的畫來。

還有一點的肯定的,就是將來人手製作的東西,會更稀缺、更珍貴。大量手藝正在消亡,就像很多動物瀕於滅種一樣。動物有形,存亡之間有明確界線,所以受關注;而工藝無形,消失了,會渾然不覺。

從此,你可以預見一個趨勢:手造的東西會越來越矜貴。
**
Picasa 3
http://picasa.google.com.hk/intl/zh-TW/#utm_source=zh-TW-all-more&utm_campaign=zh-TW-pic&utm_medium=et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粵曲從來愛創新

《張羽煮海粵曲演唱會》以創新為標榜。它沒有在宣傳上特別突出這一點,但突出了由嚴觀發指揮/編曲/唱腔設計,由宏光國樂團伴奏,已經讓人知道這有別於傳統的粵曲演唱了。


嚴觀發既悉民樂,又熟悉粵曲,他把兩者結合起來,就與別不同了。這很符合創新的路數。用李天命關於創意思考的語言講,「創意策略」不外乎兩種「基本型格」,一是「組合格」,把一個以上的事物組合起來而得到創新(香港的茶餐廳最擅長這種創新);二是「轉換格」,改變某一事物的局部或全部以達到創新。

粵曲或戲曲此前其實不乏這樣的創新。在香港,早在粵劇興盛的上世紀早期,就有不少老倌、樂師致力把外來的東西引進來,如西方的歌劇、話劇形式、音樂以至樂器(如小提琴、薩克斯管等)。他們這樣做,相信是從前輩、從粵劇早期的形成中學來,因為粵劇其實是吸取從北方各地而來的外江()班的藝術元素,後來改用珠三角最通用的語言──粵語──演唱而形成的,本身是個大雜燴。

戰後,粵劇面臨電影的強烈競爭,一度致力以競爭求生存。在創新上最受人讚賞的自然是任白的仙鳳鳴劇團,她們最膾炙人口的唱段,是《帝女花》之〈香夭〉(落花滿天蔽月光),和《紫釵記》中的〈劍合釵圓〉(霧雨夜抱泣落紅)。稍熟悉粵劇的都知道,兩曲的譜子都是從北方的琵琶古曲中擷取而來的,一是《塞上曲》中的〈妝台秋思〉,一是《春江花月夜》。這樣的「組合格」創新,證明非常成功,沒有人會說任白這兩曲唱的不是粵曲。

大陸在「文革」時代大搞樣板戲,從京劇到粵劇都有過不少「組合格」的創新。撇開樣板戲的內容不論,形式上一些嘗試是很有創意的,唱腔、音樂、伴奏都不乏新意,如能繼續改良,可以闖出一條新路。可惜的是,嬰兒和污水往往一同潑走。

嚴觀發多年來有過不少粵曲作品,聽一些行內人說,很多曲目在票友中很受歡迎。不過也聽說,由於曲子中有很多非傳統的、民樂範疇的音樂,對於只熟悉傳統曲牌、小曲的伴奏樂師來說,會有困難。而且這有時要有較大型的樂隊伴奏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張羽煮海粵曲演唱會》在荃灣大會堂音樂廳演出,有上百人的樂隊加合唱隊配合,效果自然較好了,起碼有氣勢,一新耳目,儘管限於非專業水平,一些地方不盡如人意。

在香港,粵曲多了人學唱之餘,其實很令人擔憂。我認識一位在香港演藝學院學習的年輕人,所學的專業竟然是粵劇伴奏。學藝術的都由個人志趣引路,這位年輕人對粵劇的愛好當然不用懷疑。可是他對香港的粵劇前途並不樂觀,他甚至說自己可能搭上了香港粵劇的尾班車,因為看不到有多少人年輕人會投身這一行。他說,政府雖然對粵有資助和推廣,但當一個小朋友想投身進去,家長會容許嗎?

這麼看來,現在喜愛粵曲、粵劇而上了年紀的一代人老去之後,粵曲、粵劇就難以為繼了。這一代人的興趣是靠兒時的耳濡目染培養出來的,現在的年輕人完全沒有這樣的環境。

那天在音樂會中遊目四顧,看不到幾個年輕人,倒是台上樂隊中的年輕人較多。南國粵劇團合唱隊的成員,則幾乎都屬長者輩。

從這角度看,粵曲、粵劇創新不但重要,而且必要。這未必可以吸引到年輕人進場,但希望可以擴大觀眾面,得到本來不聽、少聽的觀眾欣賞。

(聽《張羽煮海粵曲演唱會》下)

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張羽煮海》,特別的粵曲演唱會

黃偉坤戲迷會在大陸作的海報
上星期六去聽了一場粵曲演唱會。在香港,粵曲演唱會頗不少,在一些區的演藝中心,誇張點說,可說「夜夜笙歌」。那天去聽的演唱會,相對之下,卻有些特別。

粵曲演唱會多,是近年學唱粵曲的人多了的反映。這是隨着戰後出生的所謂「嬰兒潮」一代人的退休高峰期到來出現的。這一代人,年輕時都對粵曲耳濡目染,一旦退休,要找尋可以消磨時光的嗜好,不少人就唱起粵曲來了。一些人可能並不真的很喜歡粵曲,只不過在「搵錢」生涯中從來就未培養過文化藝術方面的興趣來,到老來不知怎麼排遣日子,就想到兒時聽得最多的粵曲來。若友儕間有人也喜歡,就一起去唱了。

日前去聽另一個音樂會,遇到一位沒有見面多時的朋友,才知道這位曾同在一個中樂團寄情樂韻的舊友,也伴奏粵曲去了,而且是一組人的「頭架」。後來細數一下,那些年一起拉二胡的朋友,加上後來加入同一樂團的朋友,如今可以獨當一面拉「頭架」的,竟然有半打之多。粵曲伴奏不同於一般的演奏,需要時日的不斷浸淫。各人能夠有今天的功夫,都少不了十年八年的磨練。這除了關乎各人的興趣、毅力,也足見市場的需求不小。

唱的人多了,師傅為激勵大家的進取心,會舉辦演唱會。演唱的,大都學藝未精,實在難以吸引觀眾購票進場。於是演唱會多通過地區組織送票,演出者既出錢(要請拍和樂師、租場、置裝等等)又出力,為求自我滿足。唱一次、唱一曲,起碼要花幾千元。

那天去聽的,是《「張羽煮海」粵曲演唱會》。演唱者並非香港的業餘票友,而是南來的新晉老倌。黃偉坤、梁兆明、莫燕雲三人原來都是在湛江接受粵劇啟蒙的,然後登上珠三角各地舞台,佛山、廣州、深圳等,又得到香港的大老倌林家聲、林錦棠等的指點。其中挑大梁的是黃偉坤,由頭唱到尾。據說,三人都有不少「粉絲」,不少從內地到香港來捧場。難怪當晚場面頗熱鬧,荃灣大會堂樓下座位接近爆滿。

最特別的是演出形式,它不是由傳統的粵樂隊伴奏,而是在粵樂隊的基礎上,加上民樂隊──宏光國樂團──伴奏。伴奏的規模於是從一般的十餘人擴大到五六十人。此外,部分曲目還有一個約四五十人的合唱團伴唱。由本港著名粵曲創作人嚴觀發編排的音樂,既有傳統色彩,亦有帶點交嚮性的民樂特色。唱腔中有梆黃,也有特別創作的小曲色彩曲調。

曲目中,《再進沈園》是獨唱,《子期遇伯牙》之〈聽琴〉、〈碎琴〉是兩生對唱,唱腔都較傳統;大軸的《張羽煮海》是生旦清唱劇,唱腔主要是幾首耳熟能詳的民樂曲串成,有《玄武湖之春》、《江河水》、《二泉映月》。

這樣的演出,說不上很新穎,但與一般的粵曲演唱有很大分別。觀眾接受嗎?現場的反應很熱烈,這可能有粉絲效應。而據我接觸的多位朋友,而且是平時比較少聽粵曲的朋友,竟然都說「好聽」、「新穎」、「願意再聽」,這有點意想不到。

(聽《張羽煮海粵曲演唱會》上)

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願多點「潛規則」,少點「顯規則」

在大陸,「潛規則」是大問題。
從乘電梯的規則想開去,乘搭各種公共交通工具都有應當遵守的「潛規則」,這些規則儘管沒有明文規定,但都是懂得為他着想的人可以輕易做到的。

如今最值得提倡的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潛規則」,是不要講手提電話。這是很多人都談論過的。在一些地方,亞洲的如日本、韓國,這是「顯規則」,規定了不可以做,以保持狹小車廂內的安寧。可是在香港,巴士、地鐵、火車車箱都播放廣告以求多賺錢,自然不會有保持寧靜的規定。可是作為個人,只要從別人的角度設想一下,就知道沒有必要強迫別人聆聽你的廢話、私事。

在個人智能電話、平板電腦、電子遊戲機大普及之下,也應當提倡在車廂使用這些器材時不要妨礙他人。經常遇到的情況時,使用者站在地鐵車廂而沉迷於手上電子屏幕,完全沒有想到要給他人讓路,甚至在車門前一夫當關而寸步不讓。你請他讓一讓,他充耳不聞,不知道是不是戴上了耳筒之故。

經常見到的另一讓人搖頭現象,是高高翹起的二郎腿。這分為低位、高位兩種,低位的大腿交併,膝蓋相疊;高位的是一腳的足踝架在另一腳的膝蓋上,都讓人退避為恐不及。在擠迫的車廂中,你一不小必就要為為人擦鞋。即使車廂不擠,這樣的坐姿也足以讓他人繞道而行。在巴士上,常見二郎腿翹到兩排座位之間僅可容一人走過的過道去,這不是存心為難人嗎?

深圳地鐵內的高難度二郎腿
巴士上最令人氣惱的,是遇到有人隔着椅背給你「按摩」。巴士座位的靠背看似很厚,其實當你靠着它,而後面的人把膝蓋向靠背一頂,就頂到你背上。香港就有那麼多人習慣了坐鬆軟的沙發,一坐下來就躬起身子。在巴士上,這得用膝蓋頂着前面座位的靠背才行。難怪香港近年多了很多簡稱「脊醫」的脊椎科醫生開診。

類似的缺乏公德行為還有很多,例如在狹窄的上下層樓梯上站立,一幫人目無旁人高聲喧鬧等。這些所為,有些有明文規定不可進行,而大部分是沒有明文禁止的。

香港的公共場所常可見到不許這樣做、不許那樣做的告示、標誌,在一些公園,這樣的告示足有一平方米那麼大,圖文並茂。這曾引來一些人詬病,說香港的有關管理機構、部門管得太寬、太瑣碎了,芝麻綠豆的事都管到。

我也同意,管得過分了,把人都當作小學生。可是我也相信,有關管理人員可以拿出很多理由來支持自己的做法。最有力的一點可能是,有了那麼規定,尚且有那麼多人胡作非為呢;管理鬆懈點,會變成什麼樣子?他們可能還會說,好些東西已經得過且過而不作規定了,否則,告示上的「不准」事項會倍增。

從這角度看,我希望社會上有更多「潛規則」,就是大家都能為他人着想,自我約束,而不必靠明文的「顯規則」去管。中國古代對於管治,有無為而治的理想。千百年後,這仍只是理想而已。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搭升降機的「潛規則」

在我居住的大廈裡,住戶各有各的「白鴿籠」,極少串門。在香港,這是常態。鄰里間踫頭,最多是在等候電梯(升降機)的時候,或者在電梯裡。這樣的踫頭,時間雖短,卻也足以見到各種眾生相,不同的心性修為。

今天上班的時候,電梯在某個樓層停下來,走進來一名中年男子。要數我印象最深刻的鄰居,他該名列前茅。

這人曾「貴為」本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在大廈裡有不只一個單位,聽說在家裡經營股票買賣,有點身家。他在大廈裡進出,頗有點高人一等的凌人氣焰。為什麼會給人這樣的印象?我留意觀察了一下:他身材較高,可能因此而背有點駝,頭卻不甘於低下而總是昂起,結果是下巴前推、鼻孔向人、兩眼朝天。這樣的外觀,加上對人,特別是對大廈看更(保安員)的傲慢態度,難怪不招人好感。

再說今天在電梯裡的遭遇。這先生進來時,電梯裡已有四個人,他背着雙手施施然踏進來,不轉身向門,也不按關門按紐,就是一動不動地站着,用鼻孔向着狹小空間裡的眾人。他是最後一個進電梯的,到了地面,不退出,擋在電梯門位置,看來要再上樓到另一單位去。我們出門,只好繞過他走。

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我就覺得這人太不知自處了,毫無公德常識。

所謂公德常識,沒有誰會白字黑字地寫出來,而只不過是公眾之間互相體諒之下形成的「潛規則」。在內地,「潛規則」近年是個熱議題,多指不正道而大家默許的辦事規則。我則認為,也存在正道的「潛規則」,就是公德常識。

坐電梯就該有「潛規則」,譬如:

基於心理原因,兩人成對角,三人成三角,四人各據一角……位置安排與骰子上的點子差不多(三是例外,在骰子上三點成一線)。基於公德原因,不要高聲談笑,要說話,壓低聲線,包括說電話(最好不說);對肚中之氣,要忍;人多時,背包或較大的掛包、手袋不要掛在肩上,要用手挽着;站近電梯門的,要適時退出,方便其他人進出;電梯門若沒有監控電眼(像我們大廈的),站近按紐的,應義務控制門的開關;途中進入電梯的,應主動自己按鍵關門;……。不要以為這些容易做到,很多人會因「善小而不為」。

做得很好的人卻也不少。一些鄰居先出了電梯,會在外面為你按着按紐,免你被門踫上;有鄰居比你年長,看到你像要上班的樣子,會主動讓你先出電梯去;有人雖然跟你並不熟絡,卻記得你住幾樓,會主動替你按樓層鍵;……。

這些不過是小善,卻使人舒服。所謂人情味,就是從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中散發出來的。

出了電梯,進出大廈大門,一樣有「潛規則」:遇上前面、後面有其他人進出,把門拉住;遇上小孩、行動不便的,更應這樣做;別人給你做了,說句感謝的話。這樣的舉手之勞,有些人就是做不來。我曾遇到這樣的情況:我跟着前面兩人魚貫出門,第一人推開自動門出去了,沒扶着;第二人在門自動關上前,以很敏捷的身手一閃步一扭腰,絲毫不踫大門,就像條泥鰍的溜了出去,讓鐵門「呯」的一聲在我面前關上。

這樣的「潛規則」沒有誰能全部教懂你,但我相信一個良好公民,在幼兒園就該學懂它們的大原則,就是為他人着想──be considerate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日漸失去自信的美國

美國從自信心膨脹,變成「不自信心」膨脹──
膨脹到月球。
正在閱讀《亞()半球大國崛起》(The New Asian Hemisphere)一書,早上在巴士上剛好讀到關於美國面對來自亞洲的競爭逐漸失去信心的論述。真巧,接着就在英國《金融時報》上讀到一篇為配合美國總統大選而發出的報道,題目是〈誰能恢復美國的自信?〉

《亞()半球大國崛起》是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Kishore Mahbuhani)的著作,書名還有一個副題:「全球勢力向東方的不可抗拒轉移」(The Irresistible Shift of Global Power to the East)。馬凱碩是印度裔新加坡學者,外交官出身,見聞、閱歷廣博,以從不同於西方的亞洲角度觀察世界而得到國際的廣泛尊敬。

他在談到歐美在多哈回合農產品問題貿易談判中的保護主義時指出:「這個問題的核心是,美國決策官員員對美歐社會相對於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競爭力逐漸失去信心。一個國家需要有信心,才願意打開門戶,迎接國際競爭,信心漸減會使開放程度降低。」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國勢如日中天,不但推崇自由貿易,也大力推動國際間對外來投資開放。可是到如今,美國倒向保護主義的傾向越來越明顯,從貿易到投資領域都一步一步把門掩上。美國以行政手段阻止中國企業收購美國企業的事已接連出現。這也指向其他國家,例如阿聯酋的杜拜港口公司要通過收購英國一家航運公司而管理美國幾個港口,一樣被否決。

在競選中,奧巴馬與羅姆尼都把中國「擺上檯」,大肆鼓吹保護主義。這樣的事,在美國近幾屆總統選舉中已慣見不怪。過去,這被視為候選人拉攏選民的慣技,到選舉塵埃落,當選總統都不得不對現實,不敢造次。

可是從大半個世紀的變化趨勢看來,由於美國日漸失掉昔日的自信,對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保護主義態度,即使到大選之後會收歛一下,之後又會囂張起來,甚至更加囂張。

《金融時報》的文章說,24年前冷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時任財政部長、後來出任國務卿的貝克(James Baker)發明了「經濟不安全」這個說法。如今,美國的擔心已從經濟不安全擴大到國土不安全,儘管美國東西兩岸都有大洋作安全屏障。

文章說,按照某些人的計算,美國企業資產負債表上有1.7萬億美元的現金等待花費。用華爾街的一位首席執行官的話說:美國復蘇的所有元素都已具備,但我們需要有預見性的、強大的執行領導力;美國當前需要的是自信。

美國的情況,在很多方面遠遠好過歐洲。近年來,開採葉岩油氣的技術革命,正大幅降低美國的能源成本,製造業在悄悄復興。從各方面來看,美國仍然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真正威脅美國。

可是美國朝野就是欠了自信。這不利於美國,也不利於世界,畢竟,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市場。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蚊子怎能「咬」人?投訴!

日前,收到朋友傳來的一輯配上圖片的冷知識。其中一項,我一看就笑起來:蚊有牙。

所謂冷知識,是指一些瑣碎、龐雜、看似沒有什麼價值而又饒有趣味的知識,這些知識常與我們的生活有關,但又常常被人忽視了。收到的那一輯冷知識,不少很有趣,例如:人體最強壯的肌肉是舌頭;北極熊都是左撇子;蝴蝶的味覺器官是它的腳等等──以及蚊有牙。

我馬上把這一條冷知識給另一位朋友傳去了。這位朋友在某部門工作,不久前接到一個投訴,說是他們宣傳提防蚊子「叮咬」的訊息不對,蚊子是針刺吸血的,沒有牙,怎能「咬」人?

我從這位朋友的苦惱相,直接感受到現今本地公僕對公眾諸多投訴之誠惶誠恐,心裡又好氣又好笑。

誰都知道蚊子──準確地說是雌蚊──是靠針型口器刺進人或畜的皮膚吸血的,可是習慣上都說蚊子咬人,粵語說是「俾蚊咬」,北方話說「給蚊子叮咬」。大概,這說法已說了千百年,從人們不知道蛟子用針型口器吸血之前就這麼說的,到後來知道了,還是約定俗成地說下去,不斤斤計較。英語也一樣說蚊子咬(bite)人。

蚊子的蚊喙
「叮咬」是標準漢語用詞,據《現代漢語詞典》,叮是指「(蚊子等)用針型口器插入人或牛馬等的皮膚吸取血液」;而構詞「叮咬」的意思與「叮」相同,句例是「蚊蟲叮咬」。

可是,世上總有人愛「較真」的。用英語一搜尋,頗多關於蚊子有沒有牙、可不可「咬」人的解答和爭論。問題的關鍵,是「牙」的定義是什麼?怎樣才叫「咬」?

在脊椎動物中,牙齒的形狀、質料、功能都比較清晰,與人的牙齒差不多,可是也有特別的,象那長長的象牙沒有咀嚼功能,算不算「牙」?到了昆蟲世界,牙就千奇百怪。螞蟻會咬人,它的牙像鉗子,更像螯。蚊子的「牙」又是怎樣的?

蚊子的口器稱為為蚊喙,是刺吸式口器,由上內唇(上唇咽)、舌各一個,上、下顎各一對,共同組成細長的針狀結構,包藏在鞘狀下唇之內。關鍵在上、下顎。上顎末端較寬,如刀狀,內側有細鋸齒,是蚊吸血時首先用來切割皮膚的工具。下顎末端較窄,呈細刀狀,末端有粗鋸齒,是隨着皮膚切開以後,起鋸刺皮膚的功用。皮膚切開了,吸取血液的食管和注下抗凝血劑的唾液管才刺進皮膚去,開始吸血。全世界據說有三千百餘種蚊子,不同蚊子的刀狀鋸齒的多寡不一樣。

由於蚊子的口器有切開皮膚的鋸齒,有人說蚊子有「牙」;可是也有人認為這樣的「牙」不用作咀嚼,不算數。無論如何,蚊子會「咬」人應無異議吧?

對於文字,慎重不可少,但有時又不必太咬文嚼字。就以「咬文嚼字」為例,「文」如何咬得?「字」又如何嚼得?「咬耳朵」(湊近耳邊細語)更不對。有些人可能為此咬牙切齒了──可是「牙」又如何咬得?「齒」又如何切得?
**
參閱:http://wiki.answers.com/Q/How_many_teeth_does_a_mosquito_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