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中國高鐵不斷虧損,值得補助嗎?

昨天的〈高鐵時代:美國的錯失〉在fb上得到一位朋友留言: 「每年幾十億人乘坐的高鐵,每天卻虧損5億,累計負債更是高達6兆!」留言可能自台灣發出,所說的是大陸高鐵的虧損。

為什麼中國政府願意每年花天文數字的公帑去補助窟窿越挖越大的高鐵? 這是很好的議題,值得深入探討和思考。

如果從企業會計的角度去看,大陸高鐵根本看不到轉虧為盈的希望。債務以萬億(兆)計算的,而且繼續不斷擴展里程,真看不到中國高鐵有靠自己造血而生存的希望。中國高鐵若是私營的,放到自由經濟市場去,早關門大吉了。

高鐵是重大公共產品,而凡是公共產品如基建項目都關乎民生,盈利很困難,很多根本是免費向百姓供給的, 如你在行人道上行走不用付費。中國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興建高速公路時引起不少爭議,其中一點就是為什麼走高速公路要收錢? 建設周期長、回本期也長的基建項目都很難吸引私人投資。

「要想富,先修路」曾經是中國百姓的順口溜,但這道理並非中國的發明,而是從歐美學來的。汽車、鐵路發明了,有公路、鐵道才能如虎添翼。接着,工廠、城鎮建設起來,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成為工人,實現大生產,引發工業革命。然後是向外殖民擴張,掠奪生產資源,佔領產品市場。

「先修路」可以說是世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觸發點。有後發優勢的中國走的其實是同樣的道路──除了不搞對外掠奪,只消幾十年就走完了它們幾百年走過的路。

本來河汊縱橫的珠三角,十年八年間,在河道沖積洲上建設起來的鄉鎮,都用橋和路連成一片。倏忽之間,一個經濟規模與全球第九大經濟體意大利相若的大灣區拔地而起。修公路的效益,不存在爭議了。

修鐵路(高速鐵路)的效益更大,卻至今還受到質疑。這與高鐵投資、虧損、債務都巨大有關。全世界所有高鐵項目,幾乎都逃脫不了這些問題的羈纏。

中國以外,公認可以收支平衡的高鐵線只有兩條:日本東海道新幹線(連接東京與大阪),和法國巴黎至里昂的TGV東南線。這等於說,其餘所有高鐵線都虧錢,都靠政府補貼生存。中國呢?

(之一) 

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

高鐵時代:美國的錯失

中國CR450 動車組創下時速453公里的運行紀錄
美國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契機實現了大發展,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網,汽車工業全面興起,美國成為「輪子上的國家」。高速公路和汽車,彷彿就是世界的未來。歐洲和日本則備受摧殘,百廢待興,高速公路剛起步,而民眾也買不起私家車,城際交通的最合理發展方式是鐵路集體運輸。美國與歐日此後形成不同的交通運輸發展取向,美國甚至對公路和汽車的形成路徑倚賴。

日本一九六四年建成世界第一個子彈火車系統是歷史性突破。美國受到震憾,總統約翰遜立即要求國會設計方案,給美國鐵路提速。 國會兩黨一九六五年即壓倒性通過《高速地面交通法案》,又在一九九一年通過《聯合地面運輸效率法案》,翌年正式批准在美國建設五條高速鐵路走廊。可是在美國政黨輪替執政、政府財力匱乏和政策執行力疲軟的政治現實下,這些都止於願景。

美國在高鐵方向上並非毫無成就的。紐約和華盛頓特區之間一九六九年就開通了 Metroliner 直通列車服務,最高時速達125 英里(201 公里),平均時速90 英里(140 公里),全程只要兩個半小時。可惜,二零零六年就停辦了。代之而起的是 Acela 列車,行走於東北走廊,鐵道非高速專用,在某些路段的最高時速可達 150 英里(240 公里),但在其他路段就慢得多。美國走到了高鐵的門檻上之後,就裹足不前了。

美國高鐵發展還可以慢攸攸地走多久? 誰也說不準。約翰遜之後的歷任總統都知道美國基建不行,要急起追趕,可是都拿不出辦法來。拜登二零二一年簽署了兩黨基建法案,揚言「未來歷史學家會說這是美國贏得廿一世紀競爭的發軔點」。可是涉款僅12萬億美元,其中對鐵道基建的撥款只有 660億美元,而且分八年撥給,大概一年80億多一點,維修陳舊設備就花掉不少,發展新高鐵能從中分到多少? 

在歐洲和亞洲,高鐵到處開花了。印尼、老撾、土耳其、沙特、烏茲別克等都與高鐵沾上邊。歐洲除了德法,西班牙、意大利、芬蘭、瑞典也有高鐵,西班牙的高鐵線長度竟然超過日本,僅次於中國。另一方面,印度的高鐵,六年只修了10公里;泰國的曼谷-清邁高鐵,立項八年還未動工,都是與日本合作的。至於泰國與中國合作的高鐵曼谷-呵叻段,已完成18%,預計二零二六年三 月通車;連接到老撾的呵叻-廊開段,計劃二零二四年開工,預計二零二八年完工。泰國高鐵早過印尼起步,而印尼如今已在享受高鐵紅利了。

至於中國,絕對是「遙遙領先」了,長度與速度都一樣,50萬人口以上城市近九成通了高鐵。高鐵香港段今年頭八個月的乘客人次達1 200萬(相當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新開高鐵預計年乘客量的 1.5 倍)。

目前,日本和法國高鐵的最快運行時速為320公里。中國高鐵的最快運行時速為350公里,世界第一;試驗列車今年六月二十八日在湄洲灣跨海大橋達到時速453公里。時速四百公里以上的高鐵,可能不久就出現在中國某條高鐵線上。

世界已進入高鐵時代,幸好,香港並沒有落後於時代。

(三之三)

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美國豈是不想有高鐵?

美國的高速走廊規劃
幾年前當香港的高鐵計劃引起社會爭議時,有移民海外而對香港發展高鐵不以為然的朋友給我留言,以「人均 GDP 卻比中國高出許多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洲…等,一直未有計劃興建高鐡」為理,認為中國發展高鐵是錯的,香港當然也沒有必要為此勞民傷財。

這是很低級的邏輯謬誤,可歸為「訴諸權威」(Appeal to Authority),而對權威的選擇又「輸打贏要」,選擇人均GDP比中國高許多的美國、加拿大、澳洲,而不選人均GDP同樣比中國高許多的高鐵強國德國、法國、日本。更要命的是此人沒有好好做功課,不知道美、加、澳其實都早就有意發展高鐵,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多年來始終毫無進展。

加拿大早就有個安大略高速鐵路(Ontario High-Speed Rail)計劃,希望以高鐵連接多倫多-渥太華-蒙特利爾這條加拿大最繁忙的經濟走廊,二零一四年起就進行環評。今年三月,有報道說計劃獲得「寸進」( just got another step closer),因為多倫多市議會支持建高鐵到蒙特利爾了。至於要建的是時速200公里還是250公里的「高鐵」還在爭論不休,資金何來更加「十劃未有一撇」。

澳州更早在上世紀八十年就欲以法國的TGV 高速列車為藍本,連接墨爾本、堪培拉、悉尼。多年過去,維基至今稱:「此後歷屆聯邦政府都研究過建造時速200公里以上高鐵的可行性,但迄今連詳細規劃都沒有。」

相對之下,美國立意最早,也着實做了不少功夫。

美國可說是最早要把火車提速、向「高速」推進的國家。它地廣人稀,鐵路運輸最合符合經濟效益。美國自一八三零年建成第一條鐵路起,到一九一六年,總里程數曾達到41萬公里的歷史最高峯(如今只剰約15 萬英里)。一九三四年,從中部丹佛出發的火車曾朝發夕至,用13 小時便走完一千多公里抵達芝加哥,最高時速達到181.1 公里(112.5 英里),已接近美國今天的高鐵速度。

然而,大蕭條的打擊,削弱了城際鐵路客貨運的需求,鐵路經營惡化,大量線路被拆除和封閉,路網長度不斷縮減。美國鐵路卻並未裹足不前,許多蒸汽機火車頭以流線型吸引乘客,其中一些的速度經常達到時速 120 英里(190 公里/小時)。

接着而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讓新世界的美國在交通運輸走上了與舊世界歐洲和日本不同的發展方向,高鐵始終可望而不可即。

(三之二)

2023年9月27日 星期三

美國終於有 「高鐵」!?

讀到一個堪稱「突破性」的新聞,美國九月廿二日開通了一段名為 Brightline 的「高速鐵路」(High-speed Rail),把佛羅里達半島中部的奧蘭多與接近半島南端的邁亞密連接起來,全長235 英里(378 公里),列車最高時速可達 125英里(201 公里)。這段路,自駕的話要四小時。高鐵來了,能省多少時間? 據美聯社報道,全程要3.5 小時——大約可節省 30 分鐘。你要到的地方若不在火車站附近,下了火車要換乘的話,高鐵能不能省時間就難說了。最大好處可能是你不必勞神駕車,還可在火車睡一覺或辦公什麼的。至於票價,普通等全程單程79美元(約550 港元)。

這是私人投資的鐵路,投資達 50 億美元。

美國此前有沒有高鐵? Brightline算不算美國第一條高鐵線? 答案人言人殊,因為要看你怎麼定義「高速鐵路」。以速度計算,美國高鐵存在由 110 英里(180 公里)至 150英里(240 公里/小時)的不同定義。嚴格來說,還該涉及是不是專用鐵路?是不是全封閉鐵路?火車是電動的還是傳統動力的提速版?等等。 

從美國的網上媒體報道看來,美國對高速鐵路(High-speed Rail)的概念並不嚴謹,它們說到的高速鐵路常與中國的對應不上。

中國的高速鐵路定義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屬日常用語,泛指最高時速200公里以上的鐵路系統:較早期高速鐵路如廣深鐵路、廈深鐵路、廣珠城軌等被通稱為高速鐵路。中國高鐵網也採用這寬泛定義,泛指設計最高時速達到200公里以上的鐵路系統,列車編号以G字頭別。

中國專業的定義是狹義定義,高速鐵路是指設計開行時速250公里以上(含預留),且初期營運時速200公里以上的客運列車專線鐵路。其中有兩個重點,一是技術標準:設計時速250公里以上;二是功能標準:客運專線。時速160-250公里是為快速鐵路,時速80-160公里是為普速鐵路。

歐洲一九八五年日內瓦協議則規定:新建客貨共線型高鐵,時速應為250公里以上;新建客運專線型高鐵,時速為350公里以上。中國二零零八年開通的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鐵路,就達到了歐洲這個規格。

(三之一)

2023年9月23日 星期六

秋分又到幾時涼

前天傍晚到陽台西望,夕陽正朝着香港兩個地標 ── 國際金融中心和中環中心 ── 之間的縫隙落下。據在我家觀天象的經驗,該到秋分了。每年春分和秋分,太陽必定準確無誤地落到那狹縫中去。一看日曆,兩天之後 ── 即今天 ── 就是秋分。

比較注意這個節氣,是因為我家每逢夏天特別酷熱。陽光猛烈的日子,天台在白天裡被無情曝曬,把我家變成烤爐,然後徹夜發揮餘熱,溫度比熱夜高幾度。「秋分夜夜寒」,能不讓人嚮往? 

近日入夜後,室外其後涼快多了。陽台上涼風習習,加上相對濕度下降了不少(剛才到天文台網頁一查看,只有 59%),真有點秋意了。可是室內是另一回事。

據天文台的資料,今年八月的平均氣溫比正常高1.0度,平均日最高和最低氣溫都比正常高1.1 度。天氣越來越熱,似乎人人都感覺到。可是據天文台的資料,又不見得有明顯升溫趨勢。自一九九七年以來,年平均溫度最高是一九九七年的 25.7度,之後有四年不到24 度;至二零二二年的十年則都在 24度以上,二零一五年和二零一九年更分別達到  25.0度和25.1度。

秋分意味着太陽移到赤度以南去了。在新西蘭的親戚傳來花園繁花盛放的照片,說春天來了。我們這兒卻正踏入金秋。昨天晚上,天上明月半輪,還有半輪會在這星期裡逐步展現,直至圓滿,那就是中秋了。

2023年9月21日 星期四

美在身邊:「但肯尋詩便有詩」

顯微鏡下的印章石紋
拿着一具據稱可以放大一千倍的電子顯微鏡把玩,隨意把手邊的東西拿來放大看看,果然大有可觀 ── 是奇觀,也是美觀,例如從一枚印章的石紋中看到奔流激湍,看到雪舞花飛。

這印章石很便宜,多年前買下,可能只花幾塊錢,不算精美,有紅白色紋理;最近想刻點什麼,放在桌上,一放就閑置了。放到顯微鏡下一看,影像出人意表。本來顯得混濁的顏色,變成玄紅點點,散落在層層白浪中。配合上旁邊的嶙峋石紋,好一個「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的畫面。拿來其他石塊,也有異彩紛呈,非肉眼可見。

拿一片鮑魚殼來觀察,可見到「極光」。

顯微鏡是在淘寶偶爾見到買來的,所費不到二百元。有更高級作工業用的,如檢查集成電路板之類。我則只視之為益智玩具,連接上手機,影像可拍照紀錄,可傳送。比起以前買的光學顯微鏡,這先進太多了。

鮑魚殼內呈現的「極光」
類似的異彩乍現,日常生活中常會遇上。有時是你不經意地發現了特殊的美,有時是詫異於有人在你身邊發掘出讓人驚艷的美態來了,讓你為自己的渾然無知慚愧。這就有如香港一位攝影大師有一次帶學生到郊外獵影,回來展示出一幅眾人叫好的美照;有學生問他是怎樣拍攝到的,他答道:「我拍攝時,你不就在旁邊嗎?」


一位朋友說,也知道生活裡不缺少美,只是少了發現美的眼睛和心境。

袁枚有《遣興》詩云:「但肯尋詩便有詩,靈犀一點是吾師。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說的是詩,實適用於各藝術門類。藝術門類多不勝數,而其實都有理相通。肯用心去品悟,去發掘,世界美妙無窮。

昨天看到一位兩歲小朋友的塗鴉,應是在幼稚園的功課,是在三個「月亮」上的胡亂塗抹,七彩斑斕,很有稚趣。細看,彩色變換、過渡之間自有精彩,剪裁下來,不啻是抽象畫,用作手機牆紙,不亦美妙麼? 

2023年9月14日 星期四

文藝復興人與 DIY

連愛護動物協會都出月餅。月餅盒很精美,
紙質,灑金,波浪紋,拿去回收也覺浪費。
試用烙畫筆烙了《天涯共此時》以應節。
未退休前,想在辦公桌的桌面下安裝一個抽屜式鍵盤架,以便工作時騰出桌面擺放參考書籍、文件。這事情若要驚動相關部門,就麻煩了,費時失事,可能不予批准。我索性自己買來鍵盤架,帶上工具,利用午飯時間自己安裝,費不了多少功夫。

有洋人同事見到,誇我是 Renaissance Man (文藝復興人)。我了解了其中的褒義,哈哈一笑,自覺愧不敢當。

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是歐洲文明以至人類文明的劃時代事件,它的最大意義是建立了人文主義的基本原則:人是宇宙的中心,應該努力擁抱知識,盡可能發展自己的能力。

這個時期的意大利,文藝復興人如繁星湧現,最耀目的代表是阿爾貝特和達文西(達芬奇),都在建築、繪畫、寫作、科學、數學、音樂、發明以至騎術、體育方面有傑出成就。他們的追求,與中國更早千年周朝貴族教育提倡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異曲同工,兼攻文、體、理。

隨着教育的分科日趨精細,文體理漸行漸遠,各分科之間隔行如隔山,即使同屬文科或理科,知識面都偏狹,各鑽牛角尖。對於要動手的學科,就更疏遠了,以致你能動手做點什麼會讓人稀奇。

近年,要自己動手的 DIY 多起來,似乎是外國先興起的。這與外國居住環境、外國人較愛自己動手而外國人工成本較貴,都有關係。如今,在香港買個小家具回來,也常得自己組裝。郵購的更是如此。有醫生朋友到淘寶買來了較大的鞋櫃,結果花了幾天才安裝起來,很漂亮,他也很有滿足感。

這大概是自己動手換來的最大樂趣,是你多花點錢買不回來的。

香港近年出現了很多主要面向成年人的興趣班,這對於減輕工作與生活壓力,開拓個潛能都有好處。你若要發展某方面的興趣,例如美術、音樂、手工藝等,如今比過去便利得多。你想到的,幾乎都可以上網找到參考資料,有的會有老師一課一課提供視頻指導 ── 免費的,不少還是大師。這在過去難以想像。

另一方面,各種製作材料可以輕易得到,可到實體店購買,或網上購買。不想花錢,也大可以動動腦筋,廢物利用。要環保,廢物利用比廢物回收更好,或者利用了再回收。

中秋快到,這本來是農村慶祝豐收的節日,今天則是大量製造廢物的日子。在香港,這主要與月餅有關。今年似乎多了紙製的月餅盒,我已收到三個。興緻來了,都造了應節製作,有燈籠,有擺設。又用棋子杏仁餅的膠盒、水樽製作了燈籠。

文藝復時的意大利人大力發展自己的才能的一個原因,是為了掙脫神權的束縛。今天的人若感到備受種種束縛,也不妨多動手去發展自己的才能。

2023年9月6日 星期三

「白菜價」:從玩具直升機到高端芯片

曾有「拆解專家」到淘寶買來一架只售十多元的遙控直升機解剖;目的不是研究它是如何運作的,而是要從零部件中計算它的生產成本,了解為什麼這麼一件以前可能要好幾千塊錢才能買到的玩具,現在竟然十多元就能買得到? 

這位專家據專業知識,把每顆鑼絲釘、鋰電池、集成電路板到塑膠車葉等的價格都核算了,一合算,每架直升機賣十多元真的有微利可圖。部件基本上都可在淘寶淘得。利潤率雖微,可是中國市場非常巨大,甚至還可能出口,老闆可能賺到不少。

到網上搜尋一下,發覺相同檔次的產品不少。還看到一個拆解「感應懸浮直升機」的視頻,那玩具只售¥7.9元。真箇是「白菜價」。

商用無人機又如何? 有外國工程師拆解了一架價值五千多元的中國無人機,計算一下,零件成本才一千元左右。

中國一旦把本來由西方壟斷而奇貨可居的高科技產品研發出來,常能把原來的天價大幅降下來,是所謂「白菜價」。如此一來,中國不必被卡脖子而花冤枉錢,造福中國市場和消費者。中國各城市的地鐵最近十幾年能這麼高速發展,一個重要因素是研發出自己的鑽地盾構機來了。以前從德國買,要3.5億元,如今國產,900萬就可以。一進入國際市場,自然贏晒,已佔一半市場。

中國能做到這樣,重要因素之一是擁有世界最完整的產業供應鏈。喬布斯曾當面拒絕奧巴馬要蘋果把手機生產線從中國遷回美國的要求,舉出理由就是美國沒有中國( 當時指深圳)那般完整而高效的供應鏈。

但是,要不要把什麼都搞到「白菜價」? 高端芯片可能「白菜價」嗎?

任正非曾這麼說: 「我每次都講『蘋果是我們的老師』,蘋果永遠賣高價,才能讓低價的公司生存下來。如果我們賣低價,世界上就沒有別的『草』能生存,所以我們不是靠賣低價成功而獲得了歐洲市場,而是靠技術創新和科技創新獲得的。」

自從世界進入資本主義高速發展時代,經濟發展就形成「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金➜...」的循環。其中各個環節相扣,一旦脫節就難以繼續循環發展。中國在技術、產品、市場上都已發展出有目共睹的潛力,它們最終必須生成足夠數量的資本,投入研發,推動循環發展。

華為的高級手機也會「白菜價」嗎? 不會。華為的核心業務不是手機,手機只是華為的賺錢部門,是華為的造血機制,而它的核心業務是通訊。美國打擊華為手機,是要切斷華為的輸血管,使華為沒有足夠的資金繼續進行5G、6G…的研發。

美國方面,各個芯片生產商一旦失去中國這個最大市場,如何繼續「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金➜...」的循環? 

2023年9月5日 星期二

感謝美國的「神助攻」

華為日前推出了 Mate60 Pro 新手機,套用一老套的話說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其意義遠遠不僅是華為這架被美國打擊得千瘡百孔的戰機涅槃重生而已,而是預兆着中國經過五年的掙扎,看來已掙脫了美國欲置中國於死地的卡脖子攻擊。這晶片戰關乎生死,不僅是中國的生與死,也是美國的生與死。

中國人都不願見到美國這般以死相逼,但我不太擔心美國的制裁,反倒是每當美國對華「制裁」稍為放鬆了,我都有點擔心,擔心中國臥薪嚐膽的奮鬥心會因之鬆懈,重蹈「運十」攻敗垂成的覆轍。

物理有很簡單的定律: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強。在中國的政治文化中,這定律完全成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共的政治哲學尤其是強調自求於己,自力更新。外來的種種頑逆,只會加強這種精神,而激發出難以想像的偉力。中國的無數奇蹟就是這樣不情願地創造出來的。

例子太多了,遠的如兩彈一星,近的如北斗導航系統、太空站、盾構機、C919......。最新的是華為新手機中被發現的據說是七納米級以下的新晶片。這個級數的晶片,可算是美國科學皇冠上最耀目的寶石之一 ── 或許不能說是最大的寶石。

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裡說:「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對這話如今應有新見解。

中國如今最令美西方害怕的一點是,中國「把問題解決」、把產品造出來之後,還把產品造成白菜價。這一旦發生在高端晶片市場,對美國意味着什麼? 華盛頓和美企想想都背梁滴汗。

美國五年前對中國發起貿易戰,英國《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 Edward Luce 發表 The West is Doing Its Best to Help China (西方在竭盡所能協助中國)一文。這「不幸」說中了。

感謝美國的「神助攻」。「美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