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

一個「亂」字下的世界

二零一九年即將過去,這是怎麼的一年?各地的年度漢字多少有所反映。

台灣好像是最早選出今年年度漢字的,是「亂」。據維基,法國美國也有團體選出「亂」為年度字。馬來西亞選了「騙」,新加坡選了「港」。內地分別從國內國際視野選出了「穩」與「難」。這些字主要着眼於本地局面,新加坡選字則反映出香港動亂的特殊關注,「港」字庶幾同於「亂」字。總體來看,可見二零一九年的世界儘管經濟仍有低速溫和增長,但動亂蔓延,人心浮動。

法國的「黃背心」運動,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人抗議活動;黎巴嫩、加沙、智利、厄瓜多爾、海地、伊朗、伊拉克,都爆發了抗議示威引發的暴力衝突,死亡人數從幾十人、數百人以至數以千計。中東、北非的騷亂還被稱為「第二波阿拉伯之春」。

香港的暴亂相對「溫和」,但最受西方尤其美國媒體「厚愛」。美國媒體獨立監督組織「公正與準確報道」發現:在所有的城市動亂中,「美國的媒體卻只對其中一個有極大興趣:就是香港的抗議活動。」它的統計發現,截至十一月二十二日,「與香港抗議活動相關新聞已有737條,厄瓜多爾有12條,海地有28條,智利有36條」。

中國也受到經濟下行的壓力,但發展有條不紊,務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年尾了,還陸續傳來喜訊:位列世界最大推力火箭的長征五號發射成功,世界最先進的智能京張高鐵通車。對比京張鐵路一九零九年初建,這是從時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百年飛越。

不能不說5G。工信部六月頒發5G牌照,當時各種預測顯示,首批5G手機價格可能要上萬元,城裡可能一兩年內都難覓5G信號,5G套餐價格或許要每月二百元以上。可是僅半年,這些憂慮一掃空,全國已開通5G基站12.6萬個,僅北京已多達1.5萬個。小米5G手機僅售千餘元,最低的5G僅要八十多元,北京已有25萬5G用戶。到十一月,內地5G手機出貨超五百萬部,明年銷量會超過一億部。

有人估計,到更多「殺手級」apps 推出市場,5G將有爆發式增長,激活相關消費潛力。

曾駐華多年的德國記者弗蘭克·澤林,近日在德國演講說,過去幾年中國的發展是劃時代的,將來會更強大,西方的五百年霸權在走向終結。他說,世界上過去由少數人確定遊戲規則,現在則是大多數人要自己做決定:「這就是發展趨勢。我們是接受還是忽視這一發展,取決於我們自己。」

要接受這趨勢不容易,百多年來慣於頤指氣使的美國更難做到。這是中美當前矛盾的根源。美國到什麼時候才會接受這事實?林毅夫說:「我認為只有到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經濟總規模達到美國兩倍時,美國才會心悅誠服。」

據世界銀行統計,美國二零一八年的人均GDP是 62,641 美元;中國是9,771美元。還有頗長的路要走。

但只要方向對頭了,一步一步走下去就可以。回頭看看走過的路:據英國學者羅思義研究,一九四九年世界上僅有六個國家(根據另一個統計數據是八個國家)的人均GDP低於中國。如今的中國,根據中國的標準將會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對世界銀行的高收入經濟體標準,中國大約可在二零二零至二三年達到。

「亂」字中的「爪」、「又」皆象手形,全字像上下兩手在整理絲絮,本義是治絲。成語治絲益棼,是說治絲找不到頭緒,越治越亂。這是香港現狀的寫照。內地則反,不但有頭緒,而且更自信,前行步履更穩。

世界只能低速增長下,動亂、無序狀態可能持續。「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打開眼界,自有新境界。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廣西:交通、通訊與監控

玉林龜山觀日出
在廣西的旅程,由於公路路況好、電子通訊發達,很暢順。

中國高鐵世界第一不必說了,高速公路總長度也早已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廣西多山多水,高速公路常穿山越水直到山區,例如以梯田知名的龍勝。在高速公路收費改革下,收費站不多,即使有,也廣設電子收費通道。據報道,到這個月底,廣西所有省界收費站都會取消,以促進跨省往來。

我們幾乎每一站的住宿,都是朋友在路上用智能電話預訂的。山旯旮的民宿也能與外界作網上交易,不會因為隔山隔水而被遺棄於市場之外。我們住上的龍勝金坑那家要爬山路近半小時才能抵達的民宿亦一樣。對消費者來說,選擇眾多,方便更不在話下。

在柳州,我們住的酒店很特別,是分散在商住大廈內的住宅式酒店。房間有不同的大小規格,我們住的「房間」是一個大概有七八百平方英尺的單位。這些單位在樓盤出售時就按照酒店房間的規格設計、裝修,有開放式廚房,玻璃間格的浴室有洗衣機(還有洗衣粉)等。投資者可購入這樣的「房間」單位,然後交由一個酒店集團經營管理,每月收取回報。家住玉林的朋友就在柳州作了這樣的投資。我們在朋友的安排下,拿到「房間」的房門密碼,就自行入住。裡面,酒店設施一應俱全,還備了足浴的浴桶和藥包。這比住一般酒店還舒適、方便。

俯瞰玉林
內地電子通訊科技發達的一個標誌,是電子監控鏡頭眾多。這頗引起外界一些人詬病,西方常以此攻擊中國,指剥奪個人自由、侵犯私隱之類。可是對一般奉公守法民眾來說,它的利遠大於弊。

一位廣西朋友閑聊中說,近年治安明顯好轉了,譬如手機失竊鮮有發生和聽聞。周圍都有的電子監控,配上人面識別、步姿識別等高科技之下,警方要追查什麼案件,非常快捷高效。這些高科科工具與法律一樣,本意不是為了懲罰,而是為了定出行為標準、劃下界線,讓人們知道什麼是可為的,什麼是不可為的。

朋友駕車送我們到貴港高鐵站乘車去廣州,車站前的落客處,所有車輛都很守規矩,人和行李卸下了,車就迅速離開,朋友亦一樣。原來,這裡停車限時三分鐘,你不知道嗎?一位可能是義工的老者手執小紅旗給你提個醒。大家都不敢怠慢,因為都知道有自動監控系統存在,你違規了,罰單會很快傳送到你的手機去。證據是確鑿的,你無法抵賴。

超速、不掛安全帶等等,更不敢。那天清晨坐上朋友的車子去遊百里柳江,一大早的路上人少車稀,朋友一樣按着柳州特別慢速的規限行車。好一個慢活的柳州!

有報道說,上海使用了一個針對汽車亂按喇叭的交通監控系統,在世界上首次大規模應用多普勒聲波定位原理,平均不到0.13秒,能把行駛中按喇叭的車瞬間定位並拍照,100%準確。

據統計,全世界監控鏡頭最多的前十位城市,八個在中國,加上倫敦居第八位(平均每 14 人一個監控鏡頭),美國亞特蘭大居第十位。截止二零一九年,西方估計中國內地的「天網」系統設置了約二億個公共監控攝像頭、數量是美國的四倍。一查,美國人口 3.272 億 (二零一八 年),中國人口差不多也是美國的四倍。

香港是個七百多萬人口的城市,對比歐洲一些國家,不算少。但香港放到全國來看,着實很小。返內地走走,天大地大,放開懷抱,有很多可以開眼界的地方,廣西之行就是這樣。

(廣西行之二十一,完)

2019年12月18日 星期三

五彩田園,幾乎錯過了

「五彩田園」裡的袁隆平試驗田
內地經濟當前發展的一個明顯標誌,是旅遊業興起。旅遊景點到處開發以滿足市場需求,難免良莠不齊。有些刻意「打造」出來,儘管投資不少,仍然乏善可陳。可能因為這樣,容易把值得留連的地方錯過了。在玉林,就有這樣的遺憾。

那天,去遊覽了都嶠山。都嶠山據說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洞天,如今是兼備丹霞與喀斯特地貌的地質公園,多岩窟,一些被開發成廟觀。景區中最大亮點,是在一處崖壁上刻上了號稱世界最大「佛」字,高 108 米,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長趙樸初所書。景區內還建了橫跨峽谷的玻璃橋作招徠,走一次要 98 元。當中一段玻璃地板設計成一踏上即裂紋四射,還配上玻璃爆破的音響。那天遊人稀少,在橋上,山風颳到人難以穩步,若畏高,確會心寒。這樣的玻璃橋如今幾已成為名山景區的必備設施了。

去都嶠山的路上,經過一個叫「五彩田園」的地方,朋友問要不要去看看。這該是人工「打造」的旅遊點吧?不看算了。回程路上,朋友說反正有時間,不妨轉進去走走,看看袁隆平的試驗田。

果然是好主意,「五彩田園」原來與我的想像不一樣。

這時,太陽已落到西山後。經過牌坊,裡面是個 52 平方公里的農村社區,有十條自然村。這有多大?比較一下吧,香港沙田的面積約 69 平方公里,荃灣約 62 平方公里。

荷塘與連理塔
在夾道樹木中走了一會,左邊豁然開朗,有一大片稻田 ── 以袁隆平雜交水稻良種種植的試驗田。秋稻正成熟,走進當中的小路,右邊的已收割,可見到收割機的車轍。右邊則金光滿目,可惜又來晚了,日照已昏暗。飽滿的稻穗都彎了腰。不知道是不是稻穗太重了,風大了易倒服。一些近路旁的禾稻大片大片倒下了,可能與早上在都嶠山遇到的大風有關。

稻田之間有窄窄的水泥田壠,可騎單車,有人甚至騎電動車到來。人到其間,如置身稻海,這稻海是袁隆平等科學家向中國以至世界作出的難以估量貢獻。

就在兩個月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在湖南的試驗田首次公開測產,畝產達到為1046.3公斤。

日前讀到一位中國學者訪問印度的調查報告,他訪問一位稻農,聽到平均收成折算為每畝每季僅收二百到三百斤(是斤,不是公斤),以為聽錯了,後來翻查數搜知道,印度水稻收成確實是平均一畝250斤。

他再查了中國水稻的歷史產量,閔宗殿先生有論文《宋明清時期太湖地區水稻畝產的探討》說,唐朝時畝產138公斤,宋朝時畝產225公斤,明朝畝產333公斤,清朝畝產278公斤;印度現在竟然還沒有達到中國明、清兩朝的平均水平。

目前,中國水稻平均畝產在500公斤左右,普通農民在一般條件下種植一些優秀的第二代雜交水稻品種可以達到600到700公斤的畝產。雜交水稻良種除在國內迅速推廣,也已有越南、印尼、菲律賓和美國大面積播種。

「五彩田園」自二零一五年建立以來,已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結合的農業示範區,裡面有森林公園、櫻花園、櫻花廣場、櫻花大道、嘉年華廣場、連理塔、遊樂園等;有自行車綠道,生態餐廳、荷塘農莊、鹿塘村飯堂、耕讀山莊、荷塘月色客棧等。這是中國農村一種新模式。

(廣西行之二十一)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在廣西,感受運動熱

柳州市郊的單車愛好者
在廣西行中同行的三位廣西朋友日常都愛運動,愛跑步,只是投入程度不同。

遊靈渠時,我一早步行約兩公里到了靈渠邊,一位朋友迎面沿海洋河邊跑來,他原來跑步到來繞了一匝,在往回跑了。

另一位朋友愛「跑馬」── 跑馬拉松,不久前才跑了北京馬拉松回來,得到「破四」的好成績,不用四小時跑畢全程。日前發來短訊,他又報名參加無錫馬拉松了,正待抽籤,若幸運抽中,兩口子又會到太湖邊參賽兼旅遊。

兩口子家住玉林,朋友經常早上跑步到市郊差不多十公里外一個叫五彩田園的新型農村社區去繼續跑,那裡有多條村,環境優美。 老婆稍後會駕電動車去與他會合,一起運動。

內地近年出現運動熱潮,最曯目的標誌是廣場舞,這與其說是大媽們的娛樂,不如說是運動。國際上有體育舞蹈比賽,其中包括不同國際標準舞、拉丁舞。從中文名稱來看它屬於舞蹈,但英文名稱是 dancesport,則屬於體育。廣場舞大受歡迎,遍地開花,是因為它融合了娛樂、舞蹈、健身,你當它什麼都可以參與。在玉林的一個傍晚,路過市政府對面的廣場,特意走進去看看不同的廣場舞,很受熾熱的氣氛感染。跳的舞蹈種類繁多,如全國各地都愛跳的西藏舞,還有最近風靡一時的鬼步舞(shuffle)。

柳州柳江邊的單車徑
另一個體育熱潮是跑步。跑步有多熱,看看中國馬拉松比賽之頻密就知道。上官方的中國馬拉松網的賽程表一看,本月(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各地舉辦的馬拉松(含半馬)賽事有45場。今年全年的認證賽事共351場。

據中國田徑協會統計,去年(二零一八年)內地舉辦 800 人以上馬拉松及相關賽事共1581場,平均每天4.3場,參賽人次達到583萬,其中認證賽事 339 場。還值得注意的是,全國 334 個地級市中,去年有 285 個(85%)舉辦了賽事。東部沿海尤其是江浙地區城市舉辦最密集,反映出體育與經濟發展相關。

朋友每次去參賽都要花一筆錢,包括兩人的旅費、住宿、飲食等,個人的專業裝備就不在話下了。那天在玉林的「園博園」遊玩,遠遠看到一女子在練跑,朋友說,一看那身穿載就知道是專業跑手。一般跑步,有一雙舒適的鞋子就可以,可是去參賽的,就渾身上下都講究,一雙鞋子可能就得花過千元,還有自備的營養補充劑。

這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經濟,二零一七年的規模達七百億元,比上年增長約兩成;直接從業人口有 72 萬,間接從業人口二百萬。

這反映出人們的閑錢多了。但我覺得,環境的改善更重要,自然環境好了,鼓勵做運動的各種設施也大量出現,做各種運動的風氣於是逐步形成。在柳州,這感受最深。此外,還關乎工休制度、退休福利、人均夀命延長等因素。在內地的政治體制下,政府的參與和推動免不了。「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發展模式下,熱潮就起來了。

(廣西行之二十)

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

狗肉:香港禁吃,英美如何?

是狼?是犬?
吃狗肉這個話題很有爭議性,引來一些朋友回應。記廣西之行中,且就此宕開一筆。

狗被稱為「人類最忠誠的朋友」,是最多人養飼的寵物。對愛狗人士來說,吃狗肉絕對難以接受。反對吃狗肉貓肉人士,往往把理由提升到文明上去,認為吃狗肉不文明,起碼不合乎被視為先進的西方文明。這在邏輯上難以服人,因為無法說明為什麼一些動物可吃,另一些動物則不可吃,為什麼吃豬牛羊馬、雞鴨鵝鴿就文明,吃貓狗就不文明?

在香港,吃狗肉是犯法的,人們普遍不接受吃狗肉。早些年,偶有人偷吃「香肉」而惹上官非,如今已沒有這樣的報道。以法律禁止吃狗肉,沿自英治時代。可是英國也禁止吃狗肉嗎?不禁止,英國沒有這樣的立法。

BBC 二零一八年八月七日有這樣的報道:Call for a ban on people eating dog meat in the UK (有人呼籲禁止在英國吃狗肉)。報道劈頭指出:英國禁止買賣狗肉,但你人道地宰殺自己養的狗並吃掉是可以的;又說,瑞士有人吃狗肉,但不普遍。英國因此有人呼籲立法,不但不准買賣,也不准吃。

比較狼(上)與狗(下)的頭蓋骨
美國的情況相似,有44個州禁止買賣狗肉貓肉,但啖之是合法的,印第安人區除了可吃,還可買責。不過即使有相關法例,用語也模糊。譬如在加州,只籠統地禁止食用「傳統上或普遍養作寵物」的動物,而違犯了只屬行為不檢的輕罪(misdemeanor)。

網上有人說香港是世界上唯一禁止吃狗肉的地方,不知是否確切,但很多地方仍吃狗肉倒是千真萬確。維基有說:二零一四年,全世界吃了二千五百萬只狗。相對於豬牛羊馬,這數量一點不多。馬也被視為人類忠誠的朋友,而且是「人類最高貴的征服」。其高貴,在源自英國的馬術比賽中最能顯示,英國皇室歷來是大馬主。可是在二零零五年,全世界吃了四百七十幾萬匹馬。

對於動物,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態度不一樣。遊牧民族多吃肉,豬馬牛羊都吃,對狗卻不一樣。這與狗從狼馴化而來的進程有關。

法國科普作家 Lise Barnéoud 有一篇《狼是怎樣馴化成狗的》文章很有趣。文章說,科學家據基因研究發現,現今所有四百多個犬種的狗都是由狼馴化而來的,流的都是狼血。豬牛羊具有食用價值,貓可捕鼠,都是石器時代、距今一萬一千至六千五萬年前被馴化的。狗早得多,古生物學家和基因學家的最新推論是,狼在舊石器時代就被馴化,不遲於一萬八千年前,最早可達三萬年前。

動物行為學家 Pierre Jouventin 認為,非洲的採獵者帶狗打獵,獵獲量可達平時的三倍。尼安德特人似乎從沒馴化過狼。後起的智人,有可能就是因為把狼馴化成了狗,才進化而取代了尼安德特人。「從某種程度來說,正是狗把我們塑造成了今天的人。」農耕民族的狗,與採獵、遊牧民族的狗相比,顯然扮演着不同角色。

今天的狼仍可以馴化嗎?小說《狼圖騰》幾年前拍成電影,有不少「狼演員」,都是經過馴化的,當然未成為犬。

孟子有「君子遠庖廚」之說,因為「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惻懚之心,是人類最可貴的本質之一。因為與狗相處多了,自不忍食其肉。不過不必把它泛化,強加於有不同文化傳統的所有人。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玉林名特產:柚子香肉正骨水

玉林是廣西一個地級市,本身不大有名,但有些產品的名氣很大。

比如沙田柚,就產自玉林市容縣松山鎮的沙田村。如今沙田柚已廣種各地,到處可以買到。我們那天到容縣的都嶠山遊玩,公路旁的柚子攤檔鱗櫛比,金黃色的柚子排設成一堵一堵牆。在廣西的路上吃過好些柚子,味道頗參差。到都嶠山下一家農家樂飯店打尖吃飯,特意點吃了柚子皮菜色。粵菜以柚皮作菜,加工頗費時繁複,而在容縣,柚皮即剝即製即吃,雖不苦澀,但不似粵菜的綿軟和入味。

玉林另一出名產品是正骨水。這是根據傳奇中醫陳善文所獻秘方生產的跌打藥。陳善文隨江湖醫師學藝,雲遊行醫,在桂軍中當過軍醫,後來做了土匪「副司令」。解放時被捕,陶鑄以其獻出正骨水、雲香精等秘方而免他死罪,他後來還當上玉林製藥廠副廠長。

據說,陳善文三十年代曾用正骨水、雲香精醫好粵劇名伶馬師曾的腳傷,挽救了馬師曾的粵劇生涯;五十年代,陳笑風到玉林演出,在台上扭傷了腳脛站不起來,得正在看戲的陳善文立即診治後,竟又在鑼鼓聲中繼續登台演出。後來陳善文還在南寧為賀龍、聶榮臻、董必武、林彪等中央領導人治過病。

玉林還有個很多人知道的名聲。有年輕人知道我們會到玉林去,應聲便問:去吃狗肉?玉林近年興起的狗肉節,頗引起爭議,可說名聞遐邇。

有花旗國回來的團友對「香肉」有美好的青春回憶,於是一行到玉林的第一個節目便是光顧當地一家最著名的香肉店。我雖不吃,亦觀光一下。

那店的生意果然紅火,在一個路口兩個街角各開一店,各佔多個鋪位,店內燈火通明,門前私家車、電單車泊了一排又一排 。食客還坐到行人道去,道旁有手推車檔口,有師傅在燈光下操刀斬肉切肉,檔口高掛着看似乳豬的,當是「香肉」。店內廣告:真空包裝「香肉」可快遞全國。

店以「玉林第一家」招徠,但招牌上只言「香肉」,大家當然知道老板賣的是什麼。我也有兒時吃狗肉的記憶,當時的長輩都來自鄉間,到了香港仍然十分懷念香肉,所以曾冒險到新界偏僻地方去烹狗肉。「香肉」真有一種特殊香味,老遠就聞到,粵人因而有「狗肉滚三滚,神仙企唔稳」之諺。可是在玉林,即使進到「香肉」店,也沒有記憶中的香味,不知是何緣故。

玉林狗肉節(正名是荔枝狗肉節)則「開明車馬」,自九十年代開始在夏至日在民間逐漸形成。地方政府對之一直保持距離,以免捲入爭議漩渦。在中醫理論中,狗肉與荔枝都易「上火」,玉林人偏偏要在夏至至陽之日大啖二者,是「以毒攻毒」嗎?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狗肉可「安五臟、輕身、益氣、宜腎、宜胃、暖腰膝、壯氣力、補五勞七傷、補血脈、實下焦」。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也有人好食狗肉,不知道是否也有同樣的保健理由。

值得知道的是,在廣西的壯族傳統文化中,狗有不一樣的文化意義。在崇左市壯族博物館的學術研究欄目載有〈左江花山壁畫民族文化意蘊解讀〉一文(作者李萍),文中指出:「狗是(花山)壁畫中主要突顯的動物形象之一。在壯族地區,狗不同於其它動物,民間認為它具有某種神奇的力量,是壯族重要的祭祀用品和辟邪工具,在過去壯族民眾的生活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文章說:「壯族民間認為,鬼神特別畏懼狗血,所以壯族在鬼節祭祀時有把狗關在家裡的習俗,那是為了防止野鬼登門,擾亂家庭生活。壯族過青蛙節時有殺狗祭祀的習俗,左江地區祭水神時也要殺狗,廣西崇左就有一個殺狗嶺,那是歷史上殺狗祭祀神靈的最好佐證之一。」

漢語中有「狗血淋頭」或「狗血噴頭」以形容罵人罵得很兇,這話的古意其實是以狗血灑在東西上以去不祥,或以狗血淋在妖人頭上可使破其妖法,用意與壯族一樣。狗豈只寵物而已?

(廣西行之十九)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德天瀑布:得天之大氣,得水之秀靈

(廣西行之十八)

德天瀑布:從鮮為人知到艷驚天下

廣西自然風光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陽朔最出名,其次可能就是德天瀑布。它與越南那邊的板約瀑布相連,是為亞洲最大、世界第四大跨國瀑布。

越南曾經長期處於戰爭狀態,與法國、美國打完了,南北自己打;然後又招惹中國而打起來。處於中越界河上的德天瀑布自然難以親近。到局勢平靜了,中越重新修好,香港與內地都到那裡拍攝了電視劇,德天瀑布才一下子艷驚天下,如今成為旅遊勝地。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二零零五年曾舉辦大規模的中國風光評比,德天瀑布在中國最美六大瀑布中排名第二,壓倒著名的黃河壺口瀑布(晉陝交界)、九龍瀑布(雲南羅平)、諾日朗瀑布(四川九寨溝)、黃果樹瀑布(貴州),只居於藏布巴東瀑布群(西藏)之後。

去廣西旅遊,人們多到桂林。看看地圖就知道,桂林與德天分處於廣西東北和西南的對角線兩端,要兼遊比較困難。不過廣西今天公路網四通八達,能自駕遊就問題不大。我們觀賞了花山岩畫後,入夜時分住到德天去,進景區專車的車站就在旁邊。

界河叫歸春河,專車沿着河邊走,對岸越南的房屋樹木清晰可辨。歸春河的源頭在廣西靖西市的鵝泉,全長只一百五十餘公里。靖西古代叫歸順州,歸春是從歸順轉音而來。歸春河大部分在中國境內流動,中間一段流進越南又折回,到德天瀑布附近成為界河;然後又重歸中國境內,流進左江,匯入西江。

德天瀑布流量巨大。黃果樹瀑布氣勢雄偉,瀑布如整幅白練懸空,力量集中迸發。可是以年均流量計,只及德天瀑布的五分之一,差距頗為懸殊。

德天瀑布是個瀑布群,在被沖擦成弧型的斷崖,分三級跌宕而下,垂直高度七十多米,約廿幾層樓高;每級又隨石岩之勢分流,如萬馬爭逐,氣勢磅礴。無輪乘坐竹筏近距離感受瀑布之威力,還是隔山隔水遠眺,都極可觀。沿瀑布旁的石階走上去,可以看到歸春河靈秀的另一面。靜水深流的同時,跌水不高的小瀑布歡快地歌唱,一點不率性地逞狂。

德天瀑布的最佳觀賞期是每年六月到十一月的豐水期間。十一月去看,時機已欠佳,但遊人仍然潮湧。管理很努力。那天下着小雨,遊人都打着傘,穿上雨衣。遊人如鯽的路徑上積水難免,有工作人員(看來是村民)不停用水撥清掃積水。

到旅遊高峰期,岸上遊人會比水中游魚還多。管理(包括安全管理)該是大問題,這不是村民自己可解決的。在廣西一路看到,鄉村旅遊正成為龐大生意之下,地方政府和相關專業企業正廣泛介入。這是中央政府旅遊扶貧政策的體現。從這角度看,返內地旅遊不僅是遊山玩水而已。

(廣西行之十七)

2019年12月9日 星期一

花山岩畫,丹跡二千年

花山岩畫
我們在廣西東北部遊玩後,到柳州住了兩個晚上,再往西南方向走,到國境邊陲的花山看岩畫。花山岩畫較少人知道,儘管三年前已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寫進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花山岩畫在寧明縣明江一處臨江岩壁上,宋明時代已有記錄。明江是是左江的支流,下游是邕江、西江。花山,壯語名為「岜來」,意思是「有畫的石山」。據碳十四測定,花山岩畫的年代距今1680年至4200年;據專家考證繪製於戰國早期至東漢之間,即秦始皇鑿通靈渠、開發嶺南的期間。左江流域共發現岩畫 79 處,多繪於江河轉彎處寬大、平整、垂直岩壁上,花山岩畫是其中規模最大的。

坐車到了明江邊一個渡口,可乘旅遊船到花山壁畫下觀賞。過河要乘駁船「過渡」,靠船上絞車牽引岸上鋼鑬渡河。這樣的渡口過去在珠三角普遍存在,如今可能絕跡了。

在村民帶路下,我們渡江後駕車到花山對岸一條小村,搭上村民一艘機動船,到花山崖壁下去。壁畫線條粗獷,造型古樸,清一色朱紅,歷經千年依然清晰可辨。崖壁微向內凹,壁面斜斜臨下。據測量數據,畫幅長135米,高44米,畫有人物一千三百多個;最大的高達三米,最小的0.3米,

岩畫畫有人像、動物、器物,都單色平塗出輪廓,細部欠奉。人像一般作正面、側身兩種姿式,皆裸體跣足,作舉手曲膝的半蹲姿勢,腰掛刀劍,頭有裝飾。其中居上居中的最大,村民說那是大王,俯視着擊鼓弄樂、縱舞狂歡的人群。動物主要是狗,皆側向,作小跑狀。器物主要有刀、劍、銅鼓、銅羊角鈕鐘。銅鼓數量多, 只畫出鼓面, 有的鼓面有芒,鼓側有耳。

花山岩畫就在遠山裸露崖壁之下
對這些大量出現的岩畫,至今有不少研究,但仍存在不解之謎。

它們應當是壯族先民中已消逝久遠的駱越族人的社會活動情景寫照。但其中具體是祈求五穀豐登、人丁興旺的祭祀,是征戰前後的祈求,還是對水神的獻祭等等,則難以確定。繪畫顏料確認是赭紅色赤鐵礦粉,以動物脂肪調勻,代表鮮血。這不是即興的選擇,而是壯族先民守護生命意識的體現。

岩畫中不少人形腳下踩着一條粗線,兩頭翹起,似人乘舟。每「舟」三到四人,旁邊還有觀看者助興。專家認為這是先秦時期左江流域龍舟競渡的寫照。祭龍是壯族一種古老的宗教儀式,以祈求人畜興旺、五穀豐登。

岩畫中的動物最多的是狗,這與當今廣西各地多「香肉店」、狗肉店有關係嗎?

最高的岩畫離水面幾十米,是怎麼繪畫上去的?「懸崖峭壁費登攀,潑墨塗朱更覺難。」一個可能是,反映出明江水面有過幾十米的落差升降。據民族地理學的考察,當年駱越人生活的左江流域,是水災相當嚴重的地區。

「初識壁畫認前朝,色自丹丹跡未凋。」嶺南自秦漢二千餘年來,經歷了文明的大跨越,丹色雖未凋,要真正了解當年情事卻殊非易事。

(廣西行之十六)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程陽八寨:走向五A

程陽八寨風雨橋
從龍勝金坑下來,下一站是三江程陽八寨。因為看到有龍勝溫泉,過了龍勝縣城後,臨時拐彎,沿着溪流到了深谷中的溫泉去。到梯田走累了,泡泡溫泉,是好主意。

正值旅遊淡季,但溫泉區內仍泊滿了車,有五星級溫泉酒店,也有檔次較低的。我們中間落墨,住進一家屹立溪流邊上的酒店。客人不多,半露天湯池給我們包場了,泡得愜意。

第二天一早,獨個兒沿着小徑走進幽谷,溯溪探勝。峽谷崖壑聳峙,山上晨霧飄蕩,不久即灑起雨來。不得不回頭,雨勢卻不饒人,越下越大,直至風衣無法抵禦。

從溫泉再去是三江縣的程陽八寨,一片由八個侗族山寨組成的景區。這裡與湖南、貴州接壤,過去外人罕至,如今在地方政府策劃下,正建造五A級旅遊區。項目計劃投資近六億元,現在已完成三億元建設。

八個侗寨距離不遠,都依水而建,有小路和廊橋相連,侗族木樓房連片。其中最有名的是以傳統工藝建造的程陽風雨橋,有過百年歷史,五個塔樓,號稱世界最大型的風雨橋。

新建的程陽八寨景區入口
由於有統一規劃,傳統的老東西,從服裝飾品、歌舞文化、生活習俗到樓房巷道等,都保存下來。村民知道這些其實都是寶,能吸引好奇的遊客,看來都參與保存不遺餘力。

沒有商業化的東西嗎?當然不是,適當的商業化也有好處,例如一些旅遊紀念品如方便泡吃的打油茶,設計時尚而有民族特色的背包等,都異於一般產品。寨子仍是村民日常生活的地方。各寨都有侗族特色的鼓樓,瓦篷層數因各村財力各有不同,都是村民日常聚會之所。入內仰觀穹頂,高高支撐鼓樓的複雜木結構裸露無遺。一座鼓樓號稱獨柱,大堂正中確有巨木一柱擎天。

鼓樓裡面只是一個四方型大堂,都有數十中老年村民安散閑坐,下棋的下棋,看看電視的看電視,也有圍着火塘聊天的。

在周圍都是木建築的地方看到火塘有點吃驚。山區陰寒,烤火是日常所需,可是人們的防火意識很高。剛才在街巷中遇到有穿着侗族黑色衣衫的中年漢子一邊敲着銅鑼一邊吆喝着走過,一問才知道是喊叫注意防火的,這叫「巡寨喊寨」,是寨裡的古老傳統。後來在一座鼓樓外看到掛在牆上的《平岩村村規民約》,其中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防火,規定了「巡寨喊寨員」的職責,還有關於義務消防隊組織、防火水池管理、對失火戶懲處的。

侗族歌舞很有名,最出名的可能是侗族大歌,還有說唱的侗族琵琵歌。侗族大歌有多聲部完整結構,和聲很特別,能在無伴奏下完美合唱。八寨內有定時的歌舞表演,因時間不合,我們錯過了。

在寨裡吃得很好。我們走進一家由一位女村民「一腳踢」的飯店,我們可以走進廚房「幫廚」張羅,吃的主要是她在吊腳木樓下望田飼養的家雞。雞味好不話下了,還有侗鄉白飯「任裝」,自浸釀的果酒任飲。

(廣西行之十五)

龍勝金秋日月升

(廣西行之十四)

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

龍勝梯田:窮山惡水間的名勝

在龍勝梯田,人的比例太渺小。
一直想去看看廣西的龍勝梯田,這次與廣西朋友作自駕遊,當然不錯過龍勝,儘管知道當前不是探訪這個名勝的好時機。

說龍勝是名勝,有點愧咎,這不過是城裡人獵奇角度的觀感。從當地少數民族的角度去看,這是窮山惡水,梯地是多少年來為了生存而逼不得已開墾的成果。若可以選擇,誰會跑到這不毛之地耕種糧食?

龍勝梯田屬龍勝縣和平鄉的平安村,距桂林只有 77 公里,梯田佔地約70 平方公里,而海拔由 300 到 1100米,谷深坡徒,最大坡度達50度。以前,這裡與世隔絕,如今,有高速公路到達縣城龍勝,但進山的路在山巒與幽谷間盤旋,仍然曲折驚險。

龍勝梯田是個宏大的梯田群,分為平安區、龍脊區、金坑·大寨紅瑤區三部分,有十幾個地勢分隔的壯、侗、苗、瑤族寨子。這些少數民族當初是都被驅趕到來的,如今到來的,則是是為了體驗自然風光、人文風情,或景物攝影。

龍勝梯田高低錯落,層層盤繞,田埂如行雲流水,既壯觀又秀麗。不過這還得看季節、看時機,春水滿田,天光如鏡;夏苗碧翠,山若玉砌;秋禾黃熟,金光滿谷;冬雪鋪地,銀裝素裹,都極盡可觀。唯獨是秋冬之間這個時節,禾稻剛收割了,田裡只剩禾梗,景觀最失色。

瑤嶺之夜
我們選擇去路途最偏遠、地勢最高的金坑梯田,朋友訂下的旅館位於不通公路的山上。可幸是,即使在這樣的地方,手機訊號仍暢通,我們要不斷與旅館聯繫,才知道該怎麼走。實在沒法走了,再轉乘一輛四驅車走一段。最後仍得全體沿山路步行登山。行李要重新打點,只帶上簡單用品上路,行李箱都放在停泊好的汽車上。原本以為住兩天的計劃,改為一天了。

山路頗徒,幸而天氣清涼,一路遠眺山下層巒疊嶂,梯田在夕陽下時隱時現,約半小時的路不算太艱辛。

旅館的選址難為了旅人,可是位置的確卓絕。除了能在高坡上居高臨下全景觀賞腳下梯田連片,還正面東方,三層木頭房子的每個房間,都面對遠方山脊上皓月東升,旭日騰空。

那天剛好是農曆十五的月圓之夜,在房間陽台驀地見到遠方天幕上月輪如玉,不禁怦然心動。黛色山巒如屏之下,裊裊炊煙飄舞如練,點點燈火若螢閃爍,近處層梯田隱約可辨。苗嶺之夜、瑤寨之夜激起過幾許文藝創作熱情,音樂、舞蹈、繪畫都有。旅館掌勺的是位瑤族大媽,替我們攆行李上山的也是瑤族大媽,都一身瑤裝。可惜,沒有瑤族歌舞。

翌晨,大家都起個大早,看着第一抹晨光染紅了天邊的高雲,看着天地漸次展現輪廓,看着谷底乳白的晨霧由濃轉淡,也看着梯田從高至低一級一級露面。

人走到梯田徒坡上,孑然俯瞰谷底,群山四合,穹蒼遼闊,可感覺獨立天地間之蒼茫,但腳下分明是人百千年來的開創。是天大?是地大?是人大?

(廣西行之十三)

2019年12月3日 星期二

柳州:百里柳江花木稠

百里柳江
到了柳州,常聽到朋友說「百里柳江」,這是對柳江兩岸景觀的統稱,言中帶着自豪。「百里」當是泛稱,極言江長景多。

看看柳州地圖就知道柳江對於柳州的重要性。柳江穿城,不是橫貫而過,而是S形繞行,構成一小一大兩個半島。小的半島狹長,兩岸是主要市區所在;大的半島像個保齡球,柳城之壼城別稱由之而來。百里柳江主要由環繞兩個半島的天然景色與市政建設組成。

到柳州的第二天一早,就應朋友的邀請去見識百里柳江。我以為是到市內的濱江公園去,朋友卻開車直往市郊的沿江凌波步道走。這是步道也是單車徑,地面紅色,按地貌在陸地或水面伸延。天色微明,水面平靜,映照着天上曙色。朋友以為可以觀看日出,但錯估了太陽升起的位置,秋陽南移,一路被步道右側的小山遮擋着,只見到柳江對岸逐漸被朝陽染紅。

可能因為太早了,步道上鮮有遊人,但不斷見到通宵下鉤的釣魚發燒友,他們搭起帳蓬,食住行「架生」齊備,一個人就在圍欄上架起一二十枝釣竿,看來打算長期作戰,不只作一日一夜之謀。

柳州街頭,美麗異木棉初放。
漫步近一小時,再上車沿着環江濱水大道走。大道繞柳江上的「保齡球半島」建成,長二三十公里。同長的單車徑時隱時現,盡可能繞水邊走,有時築於水面。道旁不時有小村,都村舍整然,有不少供郊遊活動的設施,如農家樂、停車場、公廁之類。其中公廁之設計不落俗套,簡約時尚,出人意表。長途單車健兒聯群結隊出現了,都一身專業裝備。路上不時見到以自行車比賽為題材的雕塑,「環廣西世界自行車巡迴賽」十月才在這裡舉行過。這裡也是世界三項鐵人賽柳州站的場地。

柳州儘管舉行過這些講求速度的比賽,又是個工業城市,城市節奏卻不快而慢。朋友的車一路開得緩慢,為的是車速限制。這是一個宜居的工業花園城市的特有矛盾現象。

一路綠水青山,繞到「保齡球」的底部,又回到市區,路旁樹樹粉紅不斷。

柳州的綠化做得非常好,公園很多,不是依山就是靠水,全市有46個,自二零一三年以來就新建了11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增至13平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超過六成五,市民出門三百到五百米就有一個公園。不少馬路有五行路樹,而且有計劃地栽種了不同品種的花樹,能在市內營造花樹如濤的壯觀景象。我們到來時,洋紫荊開花了,更多的是美麗異木棉,一些馬路出現看不到頭的粉紅飄帶。

選種的路樹還有不同顏色的羊蹄甲、黃花風鈴木、藍花楹、小花紫薇、三角梅(簕杜鵑)。據網上資料,柳州每年四月前後的花海最轟動,滿城羊蹄甲花粉雕玉砌,洶湧如潮。

古有句云:「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柳州歸來據此改句:滿城花醉驚仙客,一柳煙寒動神州。

搜尋發現,從香港去柳州,沒有高鐵直達,要到廣州南站或深圳北站轉乘。

(廣西行之十二)

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柳州:從酸雨之城到宜居之城

柳江夜色
「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說,多少帶點主觀色彩,不「科學」。如今若說「廣西之水甲神州」,則大有根據。

在廣西之行中,對途經河川之潔淨印象深刻,回來搜尋資料,發現這「印象.廣西」不太對 ── 太籠統模糊了,事實是:全國地表水最優城市前十名,廣西佔了一半以上。這是國家生態環境部十月底公布的統計,反映了今年一至九月全國地表水(相對於地下水)環境質量的狀況。

前十位城市中,廣西竟然佔了六席:來賓、柳州、桂林、河池、賀州、梧州。其中來賓第一,柳州居次,桂林第四,即廣西在前五名中佔了三席。排名前 30 位城市中,廣西共佔九席,近三分之一。廣西人值得為之自豪,大可以說「廣西之水甲神州」。

同行一位廣西朋友現居柳州,他一再說,柳州的地表水質量全國第二優,他每天都去游泳。去哪裡游?── 柳江,不是游泳池。環繞柳州全城的柳江儼然是柳州最大的天然泳池。有柳州領導人公開說:「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發洪水,一年365天,天天都可以到柳江河游泳。」

柳江噴泉表演
對於柳州,我留有 40 年前的模糊印象:整個城市是灰色的。那是第一次到廣西,行程很迂迴:從廣州坐長途汽車,從朝到晚一路顛簸到湛江,轉乘火車到柳州,再去桂林;回程坐火車要到衡陽轉車,一路擁擠、緊張。那時柳州很封閉,要找能接待港澳住客的旅館不容易,能接待的,設備亦非常簡陋,如舊日客棧。記得只遊覽過紀念柳宗元的柳侯公園。

柳州有二千餘年建城市史,新中國建立後進一步發展成為廣西第一大工業城市。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柳州工業就形成了機械、有色冶金和木材加工三大支柱產業。到大躍進時期,柳州在中央部署下,建立十大重點項目,向鋼鐵、電力、化肥、化工、汽車、水泥、造紙、機械業等發展。後來為了備戰,沿海再有大批企業內遷而來。改革開放後,柳州一度成為華南僅次於廣州的工業城市。

不過,柳州人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生態環境惡化,酸雨率最高峰值一度高達98.5%,是內地四大酸雨區之一。我對柳州的灰色印象就是此期間得來的。

痛定思痛,柳州重建生態,十多年來不僅洗脫了酸雨城市惡名,而且成為全國有數宜居城市之一:二零一八年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 88.5%,柳江河飲用水保護河段常年保持國家地表水Ⅲ類以上標準,全市森林覆蓋率在65%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97%。

那天,我們傍晚時分去到柳州,朋友先載我們到江邊一走,順便觀看噴泉表演。設在江邊水面的噴泉長約達二百米,在音響和燈光配合下,再加上兩岸的流光溋彩,蔚為壯觀,可是觀看的人不很多。可能是柳江沿岸可觀之處太多了,人流得以疏導。

譬如對岸的蟠龍山公園彩燈掩映下仿如幻境,其下有沿江人工瀑布,據說是亞洲最大的人工瀑布群。這裡其實曾經是柳州印染廠的排污口,昔日的「黑瀑布」變成「白瀑布」,可說是柳州脫胎換骨的標誌。

(廣西行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