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後悔沒有踏上馬屎洲

從鹽田仔兆望八仙嶺號船灣淡水湖,右為馬屎洲。
香港地方不大,但要都走遍則很難,我就有很多地方沒有到過。日前去了的三門仔、馬屎洲,就是第一次踏足的。──嚴格來說,並沒有踏足馬屎洲之上,因為只差數十步之遙而折返了,回來再看資料,有失諸交臂之嘆。

這兩個地方,可能很多香港人不知道,知道的也未必想過要去走走。我是雖然知道而一直沒有動機去一遊的,因為不知道有什麼值得一遊,而這問題竟然在「一遊」之後再看資料才得到答案:馬屎洲其實是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沿着海邊有一條應當很有趣的自然教育徑。

我是因為想瞻仰一下洞梓快落成的巨型觀音像而到三門仔去的。這兩個相連的地方在吐露港。之前曾到烏溪沙去,那裡是吐露港南岸,向北眺望,遠遠就見到八仙嶺山麓聳立的白色觀音立像。由於天色已暗,看不分明。於是改天再去一看。

南望馬鞍山
觀音像高76,號稱是世界第二高的戶外觀音像,屬於慈山寺,還未建成對外開放。我無意參拜,只想見識見識而已。二十幾層樓高的巨像,遠遠就可以看到。從地圖上一找,覺得到位於吐露港中央的三門仔去,應該看得清楚,也順便遊遊這個不曾到過的地方,至於有什麼可遊則未及搜尋資料而不知道了。

去三門仔很方便,大埔墟火車站有74K巴士和20K小巴可達。在地圖上,三門仔有時又標為鹽田仔。這地方本來叫鹽田仔,是吐露港的一個小島。六十年代,香港興建船灣淡水湖,把如今淡水湖南端白沙頭的三門仔村遷到了鹽田仔,鹽田仔於是又叫作三門仔,如今小島已建堤與吐露港北岸連接起來了。

登上鹽田仔上的海拔只有96的小山頭,可以環視整個吐露港。那天天氣很好,只是有點煙霞──霧霾在香港的美稱。吐露港南岸的烏溪沙、馬鞍山、科學園、中文大學一帶,在柔弱的斜陽下樓房、山巒層次分明,大埔一帶的大廈逆着陽光,在大帽山作背景下聳立如林。東北方向是另一番景象,八仙嶺翠色如屏,觀音巨像白光耀目,船灣淡水湖大壩之後,湖水一碧如凝,近處的馬屎洲以連島沙洲與鹽田仔相連,島上綠叢鬰茂。連島沙洲(tombolo)隨着潮水起落時隐時現,沙洲露出時,可以走到馬屎洲去。我走到沙洲時,沙洲敞露着,馬屎洲不見人影,我以為是荒島而折返了。

後來才知道,那裡其實是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沿着東南岸有長1.5公里長的自然教育徑。它是香港最古老的島嶼之一,一九八二年已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一九九九年更因地質獨特被劃為特別地區,有「戶外地質博物館」之稱。岩石所含的金屬氧化物(例如氧化鐵)使那裡的岩石呈現繽紛色彩,有由物理、化學和地殼變動造成的奇特地貌。

這都錯過了。很奇怪,從三門仔巴士站到馬屎洲,都看不到相關的宣傳介紹和指示。鹽田仔村裡原來還有個大埔地質教育中心呢。

大埔墟市政大廈熟食中心,這裡見到的是其中的一半。
大埔墟是舊區,多年沒到了。幾條縱橫的街道熙攘非凡,真有趁墟之盛,其中的市井氣息,是新區、商場決然找不到的。最新穎的建築是一座市政綻合大樓,下面是街市,上面是熟食中心。我們像遊客一樣走進去觀光一下,中午時候熟食中心之擠擁熱鬧情景讓我瞪了眼。這是我在香港見到最大、最有人氣的熟食中心,說有「食客三千」,可能有點誇大,但雖不中亦不遠矣。食客蠅聚,絕非無因,必得再去「搵食」。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英國新聞自由較量進入新回合

英國首相卡梅倫向傳媒發出警告
英國通過修改《皇家憲章》(傳媒監管)的方式來加強監管傳媒,是三個多月前的舊聞了。昨天寫到這話題去,是因為香港傳媒近日為新聞自由問題熱鬧起來之故。對於英國新聞自由之受「打壓」,很奇怪,香港傳媒鮮有報道。在網上搜尋,中文報道幾乎只見於大陸和台灣。

就《皇家憲章》展開的較量,並沒有隨着《憲章》由英女王御簽而停息,而是一個新回合的開始。傳媒與政府繼續出招。英國新聞自由的招牌畢竟是世界最老資格的,對世界傳媒有象徵意義,國際傳媒組識也介入了。

卡梅倫政府知道,加強監管傳媒會引起重大爭議。他敢於這樣做,是基於英國公眾的壓倒性支持。英國傳媒近年來可稱劣行昭彰。法官 Leveson 的獨立調查報告匯編了數以千計受傳媒欺凌者的投訴,其中有普通老百姓,也有身分顯赫的名人,反映了英國人對傳媒的普遍不滿。這使卡梅倫有足夠勇氣強硬「修理」傳媒。

三大政黨儘管有一致立場,仍然沒有通過議會立法去作規管,一是避免立法過程的冗長爭辯,二是避免形成傳媒與政客的正面對立。最後搬出《皇家憲章》這一古老的形式來,讓英女王作「丑人」好了。

《皇家憲章》也稱為《皇家特許狀》,最早的一份上溯到一零六六年。至今,歷代英君主頒發的這種《特許狀》接近一千份,有750份仍然有效。這卻正好惹來英國傳媒的嘲弄,《泰晤士報》、《衛報》等多家報章,都直斥這是利用中世紀的工具來規管現代報業。

英國報業一方面自稱擁有西方國家最嚴厲的自我監管制度,但在自我監管的「報業投訴委員會」(Press Complaints Commission)大失社會所望之下,面對新形勢,正密鑼緊鼓籌備新的自我監管機構,名為「獨立報業標準組織」(Independent Press Standards Organisation),據稱已獲九成以上傳媒支持,以與官方通過《憲章》籌備成立的獨立監管機構唱對台戲。

對於大部分傳媒揚言不會在《憲章》上簽字確認,首相卡梅倫警告,將來若再發生傳媒危機,而當時的政府「不那麼開明」,傳媒可能要面對「可怕的法例規管」。《憲章》不同於議會通過的法令,它的規管是通成立一個獨立的機構進行,但有權力要求傳媒對投訴賠償達一百萬英鎊。他說傳媒可以成立新的自我監管機構,但必須接受《憲章》的約束。

「世界報業與新媒體聯會」(The World Association of Newspapers and News Publishers WAN-IFRA) 已決定就新聞自由向英國派出觀察團。這個組織過去曾向埃塞俄比亞、南非、利比亞、也門等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派出新聞自由觀察團,而向英國派團卻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英國傳媒有很多反對接受外界、特別是官方監管的理由,但不得不承認,要進行有效的自律了。可是對香港傳媒來說,「自律」如洪水猛獸,等同「自殺」。它們要汲取英國同業的教訓麼?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英國傳媒濫用自由招「惡果」

常識告訴我們,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不管是哪一個領域的自由。人只能在一定的限制之下,爭取最大的行動自由,地球本身就是這樣一個環境設定。各種限制,有的是外加的,有的是要自加的。以為可以為所欲為了,不加自律,結果是自招惡果,要受到更大的限制。新聞自由就是這樣的東西。

說到新聞自由,不能不提英國,爭取新聞自由最早是在英國提出的。這在工業革命期間得以實現,新聞媒體被譽為「第四權」,與國王、議會和教會的權力相提並論。從此,新聞媒體在西方國家民主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正是在英國,最近卻出現了被很多新聞業界人員視為新聞自由嚴重倒退的發展:去年十月三十一日,英女皇在《皇家憲章》上一揮筆,標誌着英國的新聞媒體此後必須受到政府和社會的嚴格監管。憲章在議會得到三大政黨通過,經樞密院交到英女皇手上,完成了必要的程序。它是「關於媒體自律的《皇家憲章》」(Royal Charter on self-regulation of the press)

在英國,《皇家憲章》是很獨特的法律文件。眾所周知,英國不是成文法國家。《皇家憲章》卻是由英國皇室簽發的正式文書,以保證某一個體、組織或公共機構在國家中擁有特定地位和權益,並規定其義務和責任,與相關法律條款一道保障有關機構的獨立性和公正性。著名的英國廣播公司BBC就獲授予《皇家憲章》,自一九二七年起,《憲章》每十年更新一次。對BBC來說,這猶如不受監管的「護身符」。二零零六年,BBC又獨簽發新的《皇家憲章》。

英國沒有專門的新聞法規,媒體操守一直靠一個名為「新聞投訴委員會」的行業自律機構監管。這個機構的作用有多大,從英國媒體醜聞不斷可以想見。近數年最大的醜聞,是新聞集團旗下《世界新聞報》二零一一年的竊聽醜聞;二零一二年,又有BBC一名前主持人的性侵犯醜聞。這引發了英國各界對於媒體道德底線的討論。

英國在法官 Leveson 主持之下對媒體操守展開了調查,並在二零一二年十二月提交了報告,指出傳媒濫用新聞自由之下,「肆意破壞無辜人民的生活」(wreaked havoc with the lives of innocent people)。報告並提出若干建議,包括:
    政府無權左右傳媒發布什麼,但傳媒必須自律;
    業界必須有新的監管機構和行為守則;
    這得以法律為後盾,以保證監管獨立而有效;
    新的安排要恢復公眾的信心,讓公眾相信對媒體的投訴得以嚴肅處理,也保證媒體不受干預。

英國首相卡梅倫去年因而提出修改《皇家憲章》,並對媒體設立監管機構。新的《憲章》草案幾經爭持之下,獲得三大政黨一致支持而通過。英國媒體的反對是自然的,但先後向高等法院、上訴法院申訴都被駁回。新的《皇家憲章》最終簽署。

用英國《泰晤士報》執行總編輯 Roger Alton 的話說:「一下子,這個國家報業一百年的傳統,獨立的不受政治干預的傳統被拋棄了。」

孰以致之?傳媒該深刻反省。

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王安石變法不敵氣候變冷

氣候變冷之後,北方已無梅樹,只有杏樹。
王安石詠梅詩因而有「北人初未識,渾做
杏花看」之句。
不少學者對宋朝的成就十分推崇,視之為中國歷史上高度繁榮的時代。一般人即使缺乏這方面的專門研究,也會喜歡宋朝高度發達的東西,例如詩詞、繪畫、科技、瓷器、理學等等,我也一樣。

可是你難免狐疑:這樣一個經濟、文化、科技高度發達的朝代,為何在軍事上那麼軟弱?讀過歷史的都會回答:這與宋朝的制度有關,源自宋太祖開國之始即定下的重文輕武、重內輕外的祖訓。但我一直認為,氣候是很重要的因素。

只要看看中國黃河流域年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圖,就會粗略知道,氣候變化嚴重左右着中國的朝代興衰。每當出現寒冷期,中原一帶就受到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侵優以至顛覆。五千年來,中國經歷了三個顯著的寒冷期,最長的由北宋末年到清末,蒙古族人和滿族人就是在這個時期南下先後建立元朝、清朝,統治全中國的。

寒冷期對宋朝有怎樣的具體影響?最近,在網上讀到一篇論文:《宋代氣候變遷與王安石變法始末》,增加了這方面的認識。論文作者是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的徐勝一,參考資料來自兩岸的學術研究。

對於宋朝期間(九六零年至一二七九年)的世界是否出現過寒冷期,東西方有不同見解。在西方,有「中世紀溫暖期」之說,說是一一零零年至一二零零年年間,歐洲存在夏季暖乾而冬季溫濕的氣候。此說並把北半球的溫暖期擴大到九零零年至 一三零零年,即中國歷史上五代、宋、元時期。

中國的歷史氣候研究卻不認同此說。中國歷代有非常豐富的物候資料,以竺可楨為主的專家認為由十一世紀後半期、即北宋中期起,中國就進入了寒冷期。王安石的變法很不幸,正好踫上了這重大的氣候變化。歷來對王安石變法的論述多不勝數,而都從政治、經濟、人事等方面入手,對自然因素的影響則很少提及。

上述論文指出,約從一零五零至一四五零年,即從北宋中期至明代初中期約四百年間,是中國歷史時期冬半年氣候冷暖變遷總趨勢中的第三個時代──相對寒冷時代。十一世紀初氣候尚暖,而十一世紀末氣候已變冷,氣候由暖轉冷應在十一世紀中期,而公元一零五零年前後確實顯示出氣候的重大變化。王安石的變法正好在一零六九年開始。

「在變法期間,旱寒天災不斷,尤以旱災最為嚴重。在迷信的社會裡,都以為新法不妥,因而激怒上天,這樣又給保守派一個攻擊的話柄。熙寧七年,東北災民流亡京者不絕於途,人民怨聲載道,要求王安石辭退其相位以順應天命。監生鄭俠繪《流民圖》上奏天子,並謂:『旱災是由安石所致,免安石相職,天必下雨。』慈聖、宣仁兩太后也流淚向天子說:『安石實在亂天下』,於是神宗便對王安石的信心起了動搖,王安石因內心不安,也自動請辭。爾後雖再登相位,卻也無力挽回局勢。」

這次寒冷期引起大量物候變化,大象、梅花、稻米、竹子的分布都南移,以至絕跡於北方了。宋大觀四年(公元一一一一年)極大寒潮侵襲,福州、蒲田、泉州一帶氣溫約降到零下10,使福州一帶十多縣荔枝凍死。

更大的影響是遼、金、西夏、交趾等相繼為避北方之苦寒而南下求生存,搶佔宋土的農耕地,以致宋室不得不南遷。嗣後,蒙古人更把南宋滅了,成立元朝。

中國歷史顯示的事實是,氣候變暖利於政經民生,氣候變冷則否。現代的全球暖化理論都預測暖化會帶來廣泛災禍,但從歷史事實見到的是另一回事。
**
《宋代氣候變遷與王安石變法治末》

舊文重閱:《小巫見大巫的「全球變暖」》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0/08/blog-post.html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從「多功操作」到活在當下

i-失調
朋友在此間日前的〈電腦的「多功操作」與人的「多功操作」〉一文下留言:「一行禪師總是教導學生們,一次做一件事,全心全意的。正是『多功操作』的相反。」這一下子把問題提升到禪修的境界去了,我心裡為之豁然。

朋友跟隨一行禪師多時,有非一般的悟性、眼界。人的「多功操作」原來可以從修禪的角度去看。的確如此,這讓我想到一篇關於「用心去吃」的舊文。

文章也是關於一行禪師的信念和行動的。他把禪的理念實踐到生活中的行住坐臥去,並獲得困惑於營營役役的現代人認同。發達地區的現代人食不厭精,可是往往食而不知其味。一行禪師提倡的「用心去吃」頗引起一些人,例如美國谷歌總部工作人員的着迷。說來諷刺的是,那兒正是電腦「多功操作」的發祥地之一。

用心去吃其實簡單不過,不過放下雜念、集中心緒、放緩節奏(咀嚼動作)、專心致意地享受眼前的食物而已。不過也可以說不簡單,因為它也講究調身(姿態)、調息(呼吸)、調意(意念),就像練習氣功、靜坐一樣。一行禪師也提倡行禪,把吃換成步行。這也可以換成其他一切日常活動。相同的是,都要一心一意去做。

從中可以實實在在地知道,什麼叫活在當下。

「當下」是什麼?在佛經裏,指最小的時間單位,一分鐘有60秒,一秒鐘有60個刹那,一刹那有60個當下;也就是說,一當下相當於一秒鐘的3600分之一。人能切實感受到每一刻的存在,感受、享受到眼前的每一刻,就是活在當下。這樣的感受不存在於過去,不存在於未來,只存在於當下。過去、未來都屬於虛擬空間,屬於幻相,而當下是實相。

一行禪師有這樣的話:「我們修習的是要皈依當下一刻。因為當下一刻存在着,當下一刻充滿生命,充滿微妙。我們毋須跑到未來才能得到它。你懂得停下來,完全活在此刻,你已經是一個奇蹟,在你周圍有很多可以體驗的微妙。」

現代科技卻是不斷製造虛擬的東西,本來實實在在的東西,一個一個虛擬化,信件、照片、文字、貨幣、簽名、文件、證件、遊戲、運動、武器、戰爭……甚至愛情,而且可以「多功操作」。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情緒智能)一書知名的美國心理學家 Daniel Goleman 最近指出,過去兩三年來,學術界出現了大量關於人的專注力的研究,研究人員看來日益關注到,專注力這一人類的特長技能,正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受到圍攻──智能電話與互聯網的強大功能正瓦解人的專注力。

對於使用智能手機(不管什麼用途)上癮,心理學家杜撰了一個新名堂 iDisorder (i─失調),臨床表現為自我中心、上癮失控,而一旦離開了手機或不能上網即恐慌莫名。虛擬空間構成的「多功操作」對這些人已須臾難離了──美國一項調查發現,18歲至34歲的接受調查者,有近兩成人曾經在巫山雲雨之際也不忘使用智能手機。
**
舊文重閱:〈從「用心去吃」到中美關係〉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2/02/blog-post_15.html

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電腦的「多功操作」與人的「多功操作」

多功操作──男性
 近年每次乘搭電召的小型客貨車,駕駛座前面儀表板上的「堂堂之陣」,都吸引我注目。這是指職業司機的一系列通訊設備。司機們以電子設備結成網絡,既讓合作夥伴多做生意,也讓來電的客人得到高效率的服務。對於我來說,那可多達五六部的手機擺開的陣式已夠目眩,而司機嫻熟地邊駕車,邊以指頭擺弄不同手機,邊以語音聯絡或指揮同業的「多功操作」本領,也真了不起。

然而,這也叫人擔心。這樣的「多功操作」也真安全嗎?

所謂「多功操作」(multi-tasking)是從電腦技術借用的名稱。電腦的功能不斷擴大,如今都可以同時承擔多項任務,如三頭六臂,例如可以一邊在網上搜尋資料,一邊處理文字,一邊做影音播放……等等。操控電腦的人,也有這樣的本領。這還用懷疑嗎?──你可以邊走路邊吹口哨,還聽着智能手機播放的音樂;邊吃晚餐邊喁喁細語,還眉來眼去,說不定還瞄着不遠處的靚女帥哥;在辦公室更要一心多用了,分身不暇。

美國加州大學的 Gloria Mark 教授曾到一家投資管理公司研究工作人員的「多功操作」情況,發覺他們在各種通訊設施、同事的影響下,平均一小時受到約二十次干擾,專注於一項工作的時間最長只有三分鐘。

這能說明,人自有「多功操作」的能力嗎?

多功操作──女性
人的確有這樣的能力,很多是不斷鍜鍊之下取得的,例如邊走路邊吹口哨時你兩腳的移動已鍜鍊到「自動化」了。音樂演奏都要求身體不同部分同時作不同的運動,它的練習要求就更高。但其他方面的「多功操作」並不要求足夠的訓練。結果是,「多功操作」並不如想像的高效率,甚至可能招致惡劣、致命的後果。

即使電腦的「多功操作」也是騙人的假象。電腦在運算速度越來越快之下,可以在不同的工作運算之間迅速轉移,一秒鐘若干萬次;它其實沒有「同時」進行不同的運算。在「多功操作」的時候,電腦各項工作的效率會明顯放緩下來。人腦也一樣。

剛讀了一篇關於智能手機普及下人都「多功操作」化的文章。文章介紹了加州柏克萊大學心理學家Megan Jones 設計的一個簡單實驗:她讓一位學者以最快速度從一數到十,時間是1.5秒;再由 A 念到 J,時間同樣是1.5秒;最後兩者交叉地盡快念出來,即 one, a, two, b, …,時間竟然是──9.5秒!「分功操作」顯著優於「多功操作」。

多功操作──從啤啤抓起
此外,「多功操作」不利於記憶,做過的事情(即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很快就忘掉。有時,忘記率高達四成。另一代價,是從一件工作跳到一件工作時集中精神的時間。對微軟一組人員進行的研究發現,人平均要15分鐘才能重新進入腦力工作的專注狀態。

Errornomics (錯誤學)一書有一章專門論述「多功操作」造成的失誤,很有趣,也很可怕,特別是關於司機的「多功操作」的。 

寫起這個問題來,是因為昨天吃晚飯時「多功操作」,聽到電視上有報道說,當局在研究立法規管汽車司機對智能通訊器材的使用。司機駕駛時已不許拿着電話講話,但用手操作通訊器材作通訊卻不受規管。汽車上的設備在不斷增加,駕駛座儼然已若家中客廳,視聽享受一應俱全。這使很多司機忘記了,汽車其實是殺傷力巨大的兇器,對人對己皆然。

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超越「抑鬰症」魔障

日前,一位久未見面的朋友突然邀約午膳。在我的認識中,這是一位充滿正能量的朋友,有很虔誠的宗教信仰,積極參與本地以至海外的禪修、交流活動。每次見面,朋友都能給我帶來一些有意義的信息,讓我即使不會同樣熱情投身於宗教、社會活動,也由衷地敬佩。

可是這回見面,知道朋友得上了抑鬰症,曾經頗為嚴重。怪不得朋友數月前曾回郵說,得到適當時候才見面。

抑鬰症這回事,對很多人來說還相當新鮮,自然也知之不詳,我也是到近年才對它多了點了解的。很多人可能是從傳媒關於一些名人如藝人的報道知道這病的,本港、內地、國際都不乏不幸罹病的名人,甚至有人因而自殺離世。這樣的報道有大量「八卦」內容,人們對抑鬰症的認識難免蕪雜以至失真了。

普遍的誤解是,以為這不過是心理、情緒問題,而不知道這其實也是生理問題。

抑鬰症患者普遍心情低落、意志消沉鬰鬰寡歡自卑悲觀,甚至悲痛欲絕,嚴重者會出現幻覺、有自殺傾向。臨床徵狀還表現為:思維聯想緩慢:語速慢語音低語量少應答遲鈍;手勢動作減少,行動遲緩:面容憔悴蒼老目光呆滯胃納差體質下降;出現頭痛、頭暈、胸悶、氣短、乏力、心悸等徵狀。

這些表現,常與患者的處境不相稱,就是從外人看來,患者的生活、工作處境都很好,不該產生不良情緒。患者難以得到理解、諒解,常防礙治理。

根據資料,抑鬱症病因與發病機制還不明確,只能概括地說,是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病因不明,假說則很多,包括遺傳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二零零二年世界衛生報告》,抑鬱症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到二零二零年,抑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第二大疾病。在西方,抑鬱症是最普通的精神疾病。在亞洲,情況稍佳。據中國二零一二年的調查,有2600多萬中國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而九成患者沒有意識到患病。又有調查顯示中國的患病率約為 6%,而日本的患病率則高達 20%。抑鬱症的發病率隨年紀增長而上升,其中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可以想見,在人口迅速老化的香港,抑鬰症人群會不斷擴大。

由於抑鬰症有重要的生理因素,吃藥可以控制。在網上看到有醫生說:「可以藥到病除」。

但看來要戰勝病魔仍然不易,我那位朋友就經歷到痛苦的掙扎,包括坐巴士經過隧道時出現窒息感覺,要用理智控制住「跳車」的衝動。朋友的現身說明,一座魔障給超越過去了。我得到一本新出的雜誌做禮物,封面報道是朋友寫的,寫一位「洋和尚」在香港舉辦的「慈悲喜捨」禪修營。我第一次感覺到朋友的文字是這般簡潔、雅淨,屬於在香港難得見到的文字。

這或許是一番磨難後的新境界,正能量提升到新水平了。據朋友說,病發時曾經連一個電郵也寫不出來。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蝗蟲」不可怕,「糊塗蟲」可怕

法國攝影師 Thierry Cohen 模擬的照片:當香港黯然無光之時。
全球化已成為掛在人們嘴邊的流行語。香港號稱國際大都會,這裡的人們自然容易接受全球化概念。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時常會發覺這裡一些人的眼光、胸襟狹窄得難以置信,連鼠目寸光都不如。

用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的觀點,全球化始於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時,這促進了國家之間的融合,是為「全球化1.0。一八零零年前後,工業化、各種硬件的發明和革新促進了企業之間的融合,就有了「全球化2.0。進入本世紀之後,世界進入「全球化3.0時代」,個人成為主角,文化差異不再是合作或競爭的障礙。一切疆界抹平了。

面對世界,香港人理解這樣的觀點應該沒有困難。香港與世界千絲萬縷的關係,在生活、工作的每一方面都有充分折射,這在超級市場得到最集中、最顯著的反映,琳瑯滿目的商品薈萃成一個小世界。每個人必備的手機亦一樣,是數以十計國家勞力與智慧的合成品──每個人手中都有一個小世界。

可是,對一小撮人來說,「抹平了一切疆界」、「全球化」這樣的豪言只適用於對外──對世界,卻難以對內──對自己的國家。一條小小的深圳河,對他們來說不僅是楚河漢界,而簡直就廣如太平洋、大西洋。

「全球化」概念的內涵不僅是抹平疆界,還有不同地域之間互相依存。這個就像生物圈中的生物鏈,生物的生存一環扣一環;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你死我也活不了。

在很長時間裡,香港人很自恃,認為大陸不能沒有香港。

在大陸改革開放之前,這有一定道理。解放軍一九四九年沒有跨過深圳河,是出於大局戰略考慮的精心部署。可是這黃曆越來越老化,跡近於可以棄用了。到今天,香港還可以自恃的本錢還有多少?香港頭上的光環正在日漸黯淡,過去可以自傲的很多個「第一」,已如流水落花,而這樣的演變,在彼長此消之下,正在加速。對於這變化,香港人該有憂患意識、及早應變才對,可是實際上正好相反。不斷加劇的內鬨在加速自我消耗。在人們對質變加快懵然不知而普遍仍然自我感覺良好之下,情況有如「溫水煮蛙」──到了某個臨界點,情況恐怕就無法逆轉了。

日前,一位銀行界朋友說到一個情況:香港某大航空公司的貨運出現下跌。朋友指出,自從人人手中的電話變成多功能合成器之後,以前很多產品被取代,有關的工廠、生產、職位也隨之消失。香港作為物流中心,開始感受到這帶來的衝擊。

我有點驚訝,因為一直知道香港的空運貨量在增長,空運吞吐量穩穩高踞世界第一位,吞和吐的兩端連接着的是中國和世界。我找到《香港統計月刊》今年一月號一篇空運貨量的文章來看,數據只到二零一二年,看不出苗頭來,但仍相信朋友的警告足以引起警惕。

扯得有點遠了。如果香港人真的有全球化、大中華化眼光的話,應當把香港看作是世界──包括大中華──網絡的一個全面對外伸展的節點,八面來風,來者不拒。

一小撮香港人辱罵大陸遊客是「煌蟲」之舉,十足無聊且無知,但如果只是置之一笑而不對香港的地位居安思危,則自己也是蟲──糊塗蟲。關鍵問題是:要搞清楚如今是大陸不能沒有香港?還是香港不能沒有大陸?是十三億大陸人不能沒有七百萬香港人?還是七百萬香港人不能沒有大陸人?
**
舊文重溫:香港「富不過三代」之憂

慧雨澄心 / 禪修營為什麼要禁語?

菩提葉,攝於 IFC 平台
:禪修營為什麼要禁語?

:講語會令我們陷入名相帶來的妄念。名相是妄想的來源,修禪正是要放下名相。在印度有修行人修習禁語,只是在必要的時候才講話,用語精簡準確。

語言來自這個世理的道理(世俗諦),修禪則視世俗諦為假象。不講話,即使你是愚笨的,看起來可以是聰明的;但當我們一開口,就會顯示出我們是愚笨的。在禪修營,你會希望自己看起來是醒目的。

──摘自性空法師(Ven. Dhammadipa)在香港的九日禪修營之答問。引自378期《溫暖人間》雜誌中汪橋的報道

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歷史的終結」與「沒有中國化的日本」

自從冷戰結束後,「歷史終結」的論點在國際間受到廣泛關注。這是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說是東歐集團的瓦解證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制度是終極的社會制度,是世界之大勢所趨,社會制度的歷史發展到此為止了。

這受到廣泛抨擊。福山後來也覺得把美國抬舉得太高了,尤其是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的行徑醜態百出之後。他寫了 America at the Crossroads (美國在十字路口)一書反省,日本的譯本卻意有所指地定名為《美國的終結》。

與那霸潤在《中國化的日本》中認為,不但福山的反省「太晚了」,他對「歷史的終結」的認識也「太晚了」,「其實,歷史(人類的進步)早在過去就已終結了……早在一千年前的中國就已經出現了。」他說的是宋朝的中國,因為「宋朝開始實行的社會體制,不論在中國,還是在(日本以外的)世界,一直持續到今天。」在這種社會體制中,中央集權、經濟放任、科舉取仕(不問出身、擇優取錄)、身份自由……,是一種「可持續的集權體制」。

這是從日本的特殊國情下觀察中國和世界得出的結論;日本長期以來與外面世界不一樣的社會制度,促使學者有所反省。與那霸潤把中華文明和日本文明對比,提出了五方面的對立。

在中國,一、權威與權力一致(皇帝不但是名義上的權威,也掌握實權);二、政治與道德一體化(在儒家思想下,政治的正確性與道德的正確性一致);三、人民地位一貫上升(科舉取仕,使平民百姓可以向上流動);四、由市場形成流動性(自給自足的農村社會解體,出現自由的工商業者);五、人際關係網絡化(有利訊息流通)

相對之下,日本的情況是:一、權威與權力分離(歷史上,權威者如天皇與掌握權力者如將軍各有其人;至今在政經領域,出頭露面者不掌權,掌實權者居於幕後);二、政治與道德分離(協調利益是為政者的主要任務,毋須向局外人講道德理念);三、人民地位一貫低下(從古至今,有能力者不一定能有權力、地位;對於知識分子地位低下,誰也不覺得有問題──與那霸潤自稱除外);四、農村模式靜止不變(區域社會牢不可破,抗拒自由競爭帶來的社會流動性);五、人際關係共同體化(某個時點歸屬於某一個「集體」〔如企業〕的意識優先於歸屬於家庭、宗族)

這是頑固的制度和行為模式。與那認為,今日日本的原型,相當程度上從日本戰國時代就形成了,江戶時代是把那些特徵全部繼承、深化、定型的時代。明治維新也沒有改變這些特徵,現今「自民黨、民主黨都是戰國大名的後裔」。

戰國大名的使命,不是電子遊戲中的「統一天下」,而是保衛領地,保護把自身安危「委托給上面」的民眾。至今,日本政客為自己的選區建設公共設施,是為當然,屬於社會共識。西方的城堡是貴族的私產,大名的城堡卻是「公共建築」,萬一發生大名之間的戰爭,是大名子民的避難所。福島「三一一」核災難之後,災民乖乖地到現代城堡──小學、體育館之類──等待救援,秩序之井然讓世界瞠目。這其實是大名傳統的遺傳。

《中國化的日本》很值得一讀,有助了解日本,也有助了解中國。不過,書名似乎應該改為《沒有中國化的日本》。

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對宋朝,評價何其懸殊

《清明上河圖》局部
對於宋朝,人們有很不相同的評價。它雖然由軍人出身的趙匡胤開創,但重文輕武,有過《清明上河圖》展示的盛世,即使南宋偏安,也有臨安(杭州)的繁華,但長期在外患的陰影中度日,甚至有皇帝被擄的「靖康恥」。錢穆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一書因而指出:「在我們要講的漢唐宋明清五個朝代裡,宋是最貧弱的一環。專從政治制度上看來,也是最沒有建樹的一環。」

宋朝之強與弱、優與劣都很明顯,很不相同的評價由此而來。即使同一個學者,從不同角度去看,結論也很不相同。錢穆在《理學與藝術》一文中又說到,中國古今社會之變,最重要的是宋代。這偏重於文化藝術角度。胡適甚至把宋代比作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時期,稱之為「革新的世紀」。

黃仁宇的評價也很高,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指出:「北宋時期中國仿佛進入現代物質文化蓬勃發展。開君主趙匡胤打破傳統中國作風以務實的態度從事各項政經改革;神宗時王安石提倡新法,企圖以現代金融管制方式管理國家,其目的無非都是想借由經濟力量支援國防軍備,以應付來自遼和西夏的威脅。但當時社會發展尚未達到足以支持這項改革試驗成功的程度,新法未能成功施行,宋朝成為歷史上最軟弱的一個朝代。」

宋代制度一個備受今人批評的方面,是君主專制、君主集權,以至君權獨裁。宋代這一變化,是吸取了晚唐地方分權、軍閥割據而進行的。宋代理學興起,強調士大夫要絕對忠君也為人詬病。但在君權集中的同時,君權的限制也在加強,君主要按「祖宗之法」辦事,又有所謂「正君心」。

於是,宋朝的一個亮點正是政治比較開明,被譽為士大夫的「黃金時代」。內地學者鄧小南在對部級領導幹部進行的講座中講宋朝的祖宗之法與政治,講到當時的夫大夫政治指出,「唐宋八大家」之中,唐人只佔兩家,宋人佔了六家,且都不但活躍於文壇,還活躍於政壇,在政治上有突出建樹,推動過不同的變法;相對之下,唐代少見由士大夫主動推動的政治革新運動。

宋代的士大夫都是科舉出身的,而科舉正是宋代變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科舉發軔於漢代,但直到宋代,才做到了不論出身、貧富皆可參加。這使社會中下階層的知識分子,有機會向上流動,促進了社會穩定。嗣後明清兩朝的進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沒有讀過書、或有讀書但未做過官的「寒門」出身的。

日本學者內藤湖南認為中國「唐代是中世的結束,而宋代則是近世的開始」。在日本,近代或近世即 modern,我們稱為現代;近世是 early modern,即「初期現代」,或「現代前半期」。

昨日提到的與那霸潤的《中國化的日本》一書更明確指出:「世界上最早進入『近世』的地方到底在哪兒?──江戶時代的日本?當然不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完全不對。正確的答案是:宋朝的中國。」

而且:「宋朝開始實行的社會體制,不論在中國,還是在(日本以外的)世界,一直持續到今天。」

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由日本唐箏想到的中日歷史問題

日本箏主要是十三弦箏,箏柱以象牙或
塑膠製成;中國箏用的是木箏柱。
對於古董,一般人都欠缺真正的鑒賞力。古董都是先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沉積着大量歷史、文化、社會資訊,涉及歷史學、方志學、金石學、博物學、鑒定學、科技史學……等等知識範疇。到了現世,其價值更涉及市場經濟,拍賣價常常令人目為之眩。古董的所有價值元素中,最重要其實是時間。在它的價值方程式中,一乘上時間值,數值就立即大升。

很多古老文物涉及神秘的古代工藝,製作水平極為高超,即使以今天的科技水平,也不易仿製,例如二千年不鏽蝕的越王勾踐劍。可是也有不少是以今天的工藝水平不難仿製而質量更高的。然而誰都知道,仿製品是「假」的,價值不可同日而語。它欠缺時間值的積澱,即使工藝精美,也不如文物有價值。

時間能化腐巧為神奇。在香港,兒時的一件玩具,若放在哪個角落裡忘記了,幾十年前後的今天一翻出來,也會價值不菲。

一件東西若是已在神州大陸見不到了,而在海外某處完整保存着,它的價值就更可觀了,不論在文化意義上還是在經濟意義上。日本一個倉庫──正倉院──保存的唐代古樂器,以至在民間流傳的唐代形制樂器,因此頗令不少人着迷。

唐代是中國國勢與文化的一個高峰,正倉院的文物是這方面的縮影,吸引了不少人前往膜拜。有機會,我也想去看看。日本的箏、洞簫(尺八)、三弦(三味線)等民族樂器,以至日本民族音樂,由於保存着一定的唐代韻味,也足以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日前去聽香港中樂基金會主辦的「唐箏東傳──中日韓箏藝薈萃音樂會」,就讓人得到這方面的滿足。而在得到這樣滿足的同時,腦海中不斷想到:怎麼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引進在唐朝之後就嘎然中斷了?

這是因為最近斷斷續續地讀着一本書而起的,這是日本學者與那霸潤的《中國化的日本──日中文明「衝突」千年史》。

大家都知道,日本引進中國文化──即中國化──最積極的年代是唐代,曾遣送一批又一批遣唐史到中國來學習,把中國文化從政治到音樂都帶回日本去仿製。可是這中國化此後就終止了,日本保存和由此發展起來的日本文化因此帶有濃厚的唐代文化色彩,但沒有宋味、明味……。日本此後的社會、政治發展走向,與此後的中國大異其趣。

據《中國化的日本》的觀點,以及戰前日本歷史學家內藤湖南的觀點,宋朝是中國以至世界一個重要的歷史里程碑。用內藤的話說,宋朝有劃時代成就:第一,全面廢除貴族制度,實行皇帝獨裁政治;第二,創造了一個使經濟和社會徹底自由化的體制,而政治秩序則通過某個唯一勢力的支配來維持。

日本沒有向宋朝學習,而是發展出戰國時代,各個大名(大封建主)劃地為王,束縛本地民眾,不僅農民受束縛,「從事商工、流通、服務業的人家庭和職業原則上也被固定」;「你家可以做這種生意,那種生意得讓別人家做;在這兒可以開店,但不能到別的地方去行商等等」。

這樣,在日本,很多傳統東西通過一個一個被逼只能做某一行業的家庭,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一家店鋪幾代人都只能做着同一件事。這給很多事物增加了時間值,像古董一樣受人珍愛。但就像保存古董得付出代價一樣,這些事物的保存也有一代一代人付出的代價。這是現代很多人不知道的。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馬到功成」與「馬到成功」

蘇格蘭愛丁堡 Forth Clyde 運河的馬頭像 The Kelpies,
作者為 Andy Scott,高 30 米,今年四月才開放。
馬年重來。新年之際,到處可以看到、聽到以馬字構成的吉利語。出現得最多的,是「馬到功成」或「馬到成功」。這兩個四字成語似乎在不同地域的華人中各有喜好,香港都說「馬到功成」,而在內地和台灣,則愛說「馬到成功」。我,愛說「馬到功成」。

我曾以為「馬到成功」為誤用,後來查找一下,才發覺「馬到成功」是古來用語,《辭源》等各大詞典都收錄,「馬到功成」則鮮見。

各部詞典的有關詞例都源自元朝,例如張國賓的元曲《薛仁貴》楔子:「憑着您孩兒學成武藝,智勇雙全,若在兩陣之間,怕不馬到成功。」鄭廷玉元曲《楚昭公》第一折:「害我父兄之讎,誓當報復,管取馬到成功,奏凱回來也。」可是鄭廷玉在《楚昭公》的第四折又有:「只願你馬到功成,奏凱而還。」可見在元雜劇中,已是「成功」與「功成」混用了,可能以「成功」為多。

據「百度」的詞條,是元雜劇大家關漢卿首先創作「馬到成功」一語的,這四字首見於他的《五侯宴》中。至於四字的源頭,則要追溯到秦始皇之拜石。

據說秦始皇統一天下的第二年(西元前220)到榮成成山頭拜日,途中聽說花斑彩石是女媧補天時遺落的神石,能保佑江山穩固,便率兵馬沿着修好的專用馳道直奔花斑彩石,恭敬而拜。回朝後果然事事如意,花斑彩石所在的附近沿海因此稱為「馬道」。百官為拜石成功作詩慶賀,後來出海求仙不歸的術士徐福有詩曰:「萬馬千軍禦馳道,始皇拜石得成功。」這首「拍馬」詩當時未獲喝彩,倒是關漢卿數百年後提煉出「馬到成功」一語廣為接納了,流傳至今,以形容事情順利,迅速成功。

至於「馬到功成」與「馬到成功」的比較,我認為「馬到功成」在修辭上較佳。

中國文字的修辭,有「自對」之法。「自對」有別於「相對」。在對聯中,上下聯的詞、句要對稱,要兼顧詞性相同、虛實相同、平仄相對,這是正格。但又有變格,即上下聯表面看似不對稱,而上聯下聯實際上各自相對。當上聯下聯各自為對時,上聯下聯之間的相對就可寬鬆對待。這樣的自對可以小到一字對一字而形成的雙字詞,如「登」對「臨」、「日」對「夜」。梁羽生在《名聯觀止》一書的附錄中有這方面的專論,其中一例是著名的黃鶴樓聯:
我輩復登臨,昔人已乘黃鶴去;
大江流日夜,此心常與白鷗盟。
不明白「自對」,就不明白為什麼「登臨」可以對「日夜」。

「馬到功成」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自對聯,「馬到」對「功成」。「馬到成功」就欠了這樣的修辭效果了。中文的雙字詞、四字詞有大量這樣的自對聯,如春去秋來、時來運轉、眉開眼笑、昂首挺胸、人情世故……。

曾看到有人在網上的評語中嘲笑行文愛用四字詞的做法。寫文章四字詞連篇,如港台包青天劇集的對白固然不好,但四字詞成語大都是千錘百煉的文字,是漢語的精華所在,實在不應輕蔑視之也。

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慧雨澄心 / 寬容失敗,接受不完美

……發揮潛能這個建議也猶如一道嚴令,以至於人們誠惶誠恐,唯恐無法達成目標,甚至成就卓著者也是如此。……最糟糕的錯誤可能是太執迷於追求完美。…… 如果沒有對不完美的接受與對失敗的寬容,自我改善就無法進行。……培養某種潛能,必然意味着任由其他潛能「枯萎」。……我們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做到最好,這就是人類的現實。但某一方面的損失可能意味着另一方面的收穫,我們可以選擇去關注已經開發了的潛能。……只有接受不完美,我們才能在成功無法企及時,善待自己和他人。

──摘自《當哲學家遇上心理醫生》(The Shrink and the Sage)中心理醫生對〈為什麼追求完美的生活卻越來越混亂?〉的回答

(140207)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梅林多古荔 梅花伴玉蘭

 深圳有個地方叫梅林,我有個親戚以前就住在那裡。想不到的是,那裡竟然真有梅花,這是從網上知道的。今天到那兒跑了一趟,果然,見到小小的梅林。

梅林作為社區,頗大,分上梅林、下梅林。這裡幾年前給我留下的印象不怎麼好,較髒,較雜亂,鬧哄哄的。據網上的訊息,上梅林靠山的地方有個梅林公園,裡面有梅花,有人拍了照片放到網上,是紅梅。從網上搜尋知道,深圳地鐵的龍華線經過梅林,有上梅林站。從落馬洲過去,坐幾個站地鐵,再走一段路就能到。

到上梅林站很方便,但要走到梅林公園去,得問了幾次路、走了近半小時才找到。這是一個給一片高級住宅區掩蔽在山裡的所在。似乎,住在附近的一些人也不知道有這麼個好地方。

說它是個好地方,並不誇大。好在它不是憑空建造起來的公園,而是依托一個古荔枝村莊建成的,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有的地貌、水系、植被。公園裡因而有近千棵古荔枝樹,大部分有上百年樹齡。說來,它其實不該叫「梅林」公園而該叫「荔林」公園。梅樹則是近年才種植的,相對於裡面到處可見的荔枝樹,梅樹都荏弱稚嫩。荔枝樹除了提供讓人喜愛的果實,還非常可觀。它們並不高大挺拔,而都粗壯強悍,枝幹如虬如蟠。在荔林裡,樹樹姿態都似鬼斧神功之作,皆堪入畫,極具觀賞價值。這是我第一次發現荔枝樹的特殊美態。

 論面積,公園有27公頃,比佔地19公頃的維園大不到一半。可是給我的感覺是比維園大很多。原因看來是,它倚山而建,地形多變,高低錯落,又有溪流,加上林木葱蘢,使人無法看盡園中景物,公園就顯得特別大了。

找到的梅林有兩處,一處十餘棵,一處二三十棵,樹幹多只如小兒手臂粗。雖然立春剛過,這裡的梅花已開到荼薇了。花很小,只如指甲、指頭般大。專為梅花而來,確有點失望。

玉蘭花──即辛夷花、木蘭花──卻可作補償,有紫玉蘭和白玉蘭,也是近年才栽種的。據公園裡工作的一位大姐說,她工作地點前那幾棵前年才種下,去年只開了幾朵花,今年這個時候才開得熱鬧。這該是華中地區的花,栽種到廣東瀕海地方來,花之美態難免減了幾分,少了點剛健之氣,而柔中帶剛,正是玉蘭花最惹人喜愛的氣質。

梅林公園花了三年時間建設,二零零六年才建成,園林設計和管理看都頗花心思。外來遊人不多,仿佛變成那片高級住宅區居民的私家花園了。園中遊人都很寫意,有躺着曬太陽的,有圍坐打撲克的,有看書的。

到荔熟時節該再來。我有疑問:上千棵荔枝樹果實累累之時,怎麼管理?

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春暖花開 馬年祈福

春暖花開,家裡繁花奪目。有為應節而買來的,如近年過年都買的金百合、串串金、劍蘭、水仙,也有陽台栽種的,包括小小的野花──紫醬花。這給人帶來新春的希望。

祈求平安,從個人、家庭、親友到香港。




 




馬年煙花雜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