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世行預測:中國今年或成全球最大經濟體

英國《金融時報》 克裡斯•賈爾斯 倫敦報道
2014-04-30

世界銀行(World Bank)今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正處於失去全球最大經濟體地位的邊緣,今年其經濟規模很可能落在中國之後。如果真是這樣,這一超越則要比人們普遍預期的來得更早。

自1872年超越英國以來,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大多數經濟學家此前預測,中國經濟規模將在2019年超過美國。

上述數據是由世行國際比較計劃(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編制的,是對貨幣在不同國家的購買力的最權威估計,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大多數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機構所採用。這是自2005年以來該數據首次進行更新。

在對商品與服務的價格進行廣泛研究之後,世行得出結論認為,較貧窮國家的貨幣購買力要比早先預期的強,因而調高了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相對規模。

作為對真實生活成本的估計,購買力平價(PPP)被認可為比較經濟體規模的最佳方式,比變化無常的匯率更為理想,匯率很少能反映出商品與服務的真實成本。IMF基於匯率指標估算,2012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6.2萬億美元,而中國的GDP為8.2萬億美元。

2005年世行認為,中國的經濟規模尚不及美國的一半,僅為美國的43%。使用購買力平價這一新的方法,並考慮到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顯著快於美國這一事實,世行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2011年中國GDP達到了美國的87%。

就2011年的情況而言,世行報告稱:“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但以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則緊隨其後”。

IMF預計,2011年至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了24%,而美國僅增長了7.6%,所以今年中國經濟規模很可能會超過美國。

這些數據徹底改變了全球經濟格局圖景,提高了大型中等收入國家的重要性。印度此前是全球第十大經濟體,如今已變為全球第三。2005年,印度經濟規模是美國的19%,到2011年達到美國的37%,該比例提高了將近一倍。

俄羅斯、巴西、印尼和墨西哥都進入了全球經濟前12強。相比之下,由於成本高、增長低的緣故,英國和日本相比2005年排行榜與美國的差距拉得更遠,德國的相對排位略有提高,意大利則維持了原有排名。

這一結果將加劇有關世行和IMF等全球性國際機構投票權的爭論,世行和IMF與全球經濟實力對比越來越脫節。

在考察實際人均消費時,該報告發現,新方法加上貧窮國家增長更快這一事實,已導致貧富差距“大大縮小”,“表明世界已變得更為平等”。

世界富國的GDP仍占全球GDP的50%,而其人口卻僅占全球人口的17%。

對比不同國家的生活成本之後,該報告還發現,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四個經濟體是瑞士、挪威、百慕大群島和澳大利亞,最低的是埃及、巴基斯坦、緬甸和埃塞俄比亞。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6024)

會安:悠閑之地 匆匆而遊


隨旅行團遊峴港,相信一定會去會安古城(Hoi An)。「城」其實是個很小的地方,只有縱橫幾條街道,一下子就逛完。真要享受這裡的風情,相信得住一個晚上。匆匆離開後回想起來,很覺遺憾。

遊過雲南麗江的,去到會安,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主要不在景物,而在氣氛,悠悠閑閑,最適宜拿本愜意的書,找個陰涼的角落卸身躺椅上,來一杯越南滴滴咖啡,管它滴到天黑天明,讀得睏了尋夢去……。

那天是在三十幾度的艷陽中去到會安的,街道人不多,更有懶洋洋的感覺,如果不是隨團來的,想必都躲起來了。躲到哪裡?躲到舉目都是的古老大宅的幽深中去。

會安真有古意,你幾乎看不到一座新的建築物,特別是在幾條主要街道上。差不多所有都是平房,主要是中式的磚木結構古老大屋,裡面有天井、庭院,都有人居住,不過沒有幾家仍然是純住宅,都改成店鋪了,售賣各種旅遊紀念品,或兼作製作工場;很多整個用作咖啡店、餐館、酒吧、旅館,全部敞開門面,情調十足,誘人停駐。這很好,你可以逛到裡面去,一窺古宅風光。

情調不限於某家店、某家鋪,而是整條街、整條巷。越南人也視黃色為帝皇之色,喜歡把屋子髹上黃色,霑霑貴氣。會安的房子都是黃色的,在熱帶陽光下明亮燿眼。那裡的筋杜鵑特別多,很多粗壯如樹,花繁葉茂,顏色繽紛。閉上眼睛一想,可知眼前之精彩。

相對於麗江,會安亦有不同。十餘年前到麗江,雖深感商業氣息濃重,但亦愛它不失文化藝術氛圍。在那裡開店的,不少是流浪而至捨不得離開的文化藝術人才。相對之下,會安這方面的水平就不及了。麗江每條街巷都流淌着的湍急、清澈流水,更難以相比。

去麗江,非住到古城裡不可。會安也應如是,要真正享受會安的悠閑,該到太陽收斂餘威之後。會安的特產是燈籠,一種如水滴倒懸的燈籠。入黑後,會安應是色彩與情調不一樣的世界。

會安另一特產是蠶絲織品,有一種蠶虫吐出的絲呈天然的明黃色,在一家店裡可以見到現場抽絲剝繭,抽出這樣的絲來。

會安距峴港僅30公里,原為占婆國的對外貿易港口,古稱「大占海口」。鄭和下西洋曾多次停靠占城(),停靠港應在會安一帶。會安十六世紀便與麻六甲(馬六甲)等成為東南亞最重要的商埠,也是越南最早的華埠,到來經商的有福建人、廣東人、潮州人、海南人、客家人等,他們各自留下的會館成為今天的旅遊景點。後來,這裡的海港淤塞,商船改泊峴港,會安的發展停止,逐漸衰落。會安今天有八九萬人,華人幾已全撤,據聞只餘千餘之眾。那天見到一處售賣書法旅遊品的小店,一看知道是騙洋人的。執筆坐鎮的老者是不是華人?

時移世易,這裡的大片古屋成了瑰寶,方圓兩公里之地一九九九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受歡迎的旅遊勝地,特別受到喜歡異國風情的西方人歡迎,到來作「自由行」的西方遊客特別多。這又是後發優勢。

會安是秋盤河入海之地,河道近年清淤後應可觀。那天匆忙之間竟然沒有到水邊走走。會安悠閑,我們卻來去匆匆。

(越南行之七)

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順化:漢文化的歷史定格

啟定皇陵裡的裝飾全是以中國瓷片鑲嵌的壁畫
遊順化,讓人以為到了中國,因為幾個景點中觸目的都是中國風格的建築、文物,若有匾額、楹聯,都是漢字。景點主要有三個:啟定皇陵、皇城故宮、靈姥寺。

上文提過,阮福映一八零二年,在越南中部建立阮氏皇朝,並表請中國清朝嘉慶皇帝,獲冊封為越南國王,越南自此成了國名。阮朝定都之地順化,其實也是由中國起名的。明朝一度派軍重新佔領越南(一四零五至一四二六),將順州、化州合併為順化府,隸屬交趾布政使司,順化自此得名。到阮氏皇朝建立,時間過了近四百年,越南已非中國屬地,但皇室仍然習中國文化,循中國儀軌,行中國制度,以至宮室廟堂,都仿中國式樣建造。

順化故宮一角
往順化途中,先參觀了啟定皇陵。啟定是阮朝13個皇帝中最末第二個皇帝,在位時已完全受制於法國殖民者,虛有皇帝之名,而只能從法國人領取薪俸過日。這樣一個皇帝對子民無所作為,留下的最大建樹就是一座據說「風水很好」的皇陵。這是莫大的諷刺,因為繼承他皇位的保大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也宣布退位了。

皇陵不大,外表的台閣雕刻都風化成一片灰黑,但走進裡面曾作寢宮的廳堂,頓覺金碧輝煌。裡面的牆壁都是鑲嵌的壁畫;用以鑲嵌的,全部是瓷器碎片。這不是廢物利用之功,而是從中國進口完整瓷器敲碎得來的。

順化故城是北京紫禁城的複製版,規模小了很多;大體上是個邊長六百餘公尺的正方形,佔地仍然不小;從一八零四年始建,用了30年建成;採中軸對稱布局,四面圍有護城河。南面正門為午門,內為正殿太和殿,左有太廟、肇廟,右為世廟、興廟,又有勤政殿、太廟、國子監、機密院、都察院等,另有宮室妃嬪居住的後宮。這是越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一九九三年與順化京城一道以獲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硬件是複製的,軟件也一樣。太和殿外兩邊各有一列尺許高的石碑,是用來標誌文武大臣站班用的。碑上有字,一看是「正一品」、「正二品」……。

阮朝皇帝的寶印
宮內與外面仿佛是兩個世界,外面難得見到漢字,宮內能見到的古文字都是漢字。皇帝的寶印、詔書等等,一律使用漢字漢文。各個帝皇看來都對漢文化下過苦功,可作詩文,有一手不錯的漢字書法。在靈姥寺,看到一塊置於石龜上的碩大石碑,刻的自然也是漢字。

這些都提醒你,越南其實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刻影響,歷史上千百年來如是。這樣的影響在表面上難以覺察,例如在街頭不會看到漢字,到處只會見到拉丁化的文拼音文子,但只要深入一點,就會發現當地人很多生活習慣與中國一樣。譬如也用陰曆,過中國人一樣的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也有十二生肖,奇怪的是當中竟然有貓。

越南過去也有科舉制度,到一九一九年(中國「五四」運動那一年)才廢止,比中國還晚。不過今天在越南仍可以當個秀才、舉人、進士。在越南人口中,高中畢業生就是「秀才」,大學畢業生是「舉人」,拿個博士學位就是「進士」了。

(越南行之六)

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交趾與安南,南越國與越南

這並非北京的太和殿,而是順化的
「山寨版」太和殿。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把峴港一帶列為「人生五十個必遊的地方」之一,是把峴港以北的順化和以南的會安一併推薦的,這兩個地方加上其他我們此行沒能去到的地方,使這一帶不僅擁有迷人的自然風光,還擁有值得細味的人文內涵。

越南的歷史非常錯綜複雜。北中南之間的政權、氏族勢力不斷互相傾軋,與中國的從屬關係又欲斷還連,中華文化的影響到處可見。可是越南一些人至今對中國有覬覦之念。這牽涉到與廣東人關係密切的南越國──由秦朝南下大將越佗在番禺(廣州)劃地為王建立的南越國。

當時的南越國設有南海郡、桂林郡、象山郡,前兩郡即後來的兩廣,而象山郡包括越南北部。公元前一一一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國,把象山郡改為交趾郡。唐朝時,改為安南都護府,因此越南又稱為「安南」。至北宋時的公元九六八年,越南北部丁朝獨立,正式從中國獨立出去,建國號「大瞿越」,是為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國號。北部後來又有李朝、陳朝、後黎朝諸朝,均以「大越」為號。中國仍多稱之為「安南國」,北宋時則多稱為「交趾國」。至明朝,成祖朱棣再把安南改稱交趾,並納越南於中國管治。永樂、宣德之年,越人抗爭十年(一四一八至一四二七年),宣德三年,交趾自治,宣德正式改交趾為安南。

近日讀李兆良的《坤輿萬國全圖解密》一書,讀到一段與安南、交趾名稱有關的文字。這幅已清晰畫上全世界──包括南北美洲、南北極──的地圖是利瑪竇在一六零二年畫的,李兆良卻通過詳細檢閱這幅分為六分圖、共72平方英尺的巨型地圖作了刑偵式的分析、推理,推斷出利瑪竇其實是綜合西方與中國、包括自大內得到的地理資料繪成此圖的,而資料最可能來自鄭和船隊一百多年前的測量紀綠。根據之一,是在今日越南北部之地標名安南,另用小字標上「舊交趾」。李兆良認為,這表明利瑪竇抄錄的原始資料成於宣德把交趾再改稱為安南之後不久,而當時正是鄭和船隊活躍之時。到利瑪竇時代,中國的地圖已沒有交趾,只有安南了。

越南人至今不喜歡華人慣用的「安南」之名,一些人反而對趙佗的南越國念念不忘,以南越國的領土延伸到了今天越南的北部,反過來把南越國當作越南歷史的一部分,稱之為「趙朝」。早在陳朝時的《大越史記》、《越史略》,以及後黎朝史官編成的《大越史記全書》,都把「趙朝」作為越南的早期王朝來表述。對中國人來說,這自然可笑。按照他們的說法,今天說粵語的人也是越南人了。

他們不接受「安南」之名可以理解,但很多人不知道,「越南」之名其實是中國朝廷「賜給」的。

一八零二年,阮福映在越南中部建立阮朝,定都順化。次年表請清朝冊封為「南越國王」。這時是嘉慶八年,皇帝的上諭大學士等質疑:「『南越』之名,所包甚廣。考之前史,今廣東、廣西地亦在其內。阮福映即有安南,亦不過交趾故地,何得遽稱『南越』?」最終嘉慶帝改以「越南國王」之名冊封,阮朝正式國號即為「越南」。這也是越南國名的由來,取代了之前的名稱安南,一直沿用至今。

我們從峴港去順化參觀的微型紫禁城,正是阮朝的王宮、第一位越南國王的故宮。

(越南行之五)

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峴港:飛機大炮之外是陽光海灘

峴港沙灘,浪濤翻滾,遠處是市區。
峴港曾經是新聞報道上耳熟能詳的字眼,在越戰年代,每隔幾天就可以見到與它有關的新聞。這裡是美軍當年在南越最大的軍港,名字總與飛機大炮、火光槍聲連在一起,而美麗的一面完全被掩蓋。它的美麗只提一點就夠了:這裡有綿延三十公里的天然沙灘,相當於從香港仔到羅湖的直線距離。

在薄薄的煙霞與陽光掩映下,走到酒店該有一公里長的「私家」沙灘(沙灘其實一氣相連),往兩頭望去,沙灘的弧線一直劃到極目處,望不到頭。沙灘朝東,沙粒細白,早上該有可觀的日出景色吧?可惜,在那家五星級度假酒店住了兩個晚上都看不到,起個早走到沙灘,卻已是日上三竿──太陽早在五時半就出來了。

黃昏漫步聽濤聲
導遊一再強調,峴港是個年輕的城市,近五年才發展起來;又一再強調,這裡就業很好,治安很好,人們生活得很好。

年輕城市這一點,一來到就感覺到了。對比起河內的古老、滄桑,這裡特別顯得清新、明媚,樓房、道路、橋梁都是新簇簇的,一切都是為了發展旅遊而建設起來。吸引遊客的強大動力之一,是一家由廣西人接辦的賭場酒店。於是,包機從深圳、澳門等地一架一架飛來。

峴港除了吸引遊客,也吸引外國侵略軍。這與當地的深水港灣有關,靠岸處也水深十餘公尺。十九世紀時,法國殖民者在這裡建立了在越南的第一塊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軍選擇這裡登陸。到一九六五年,美軍大舉侵越,第一個登陸地點也是這裡。蘇聯末期也曾與越南合謀,染指這裡,後來不知道發展得怎樣了。不管怎麼,越南常見到俄羅斯人的龐大身影。

從酒店大堂外望,泳池連接海天。
除了中國遊客,西方遊客亦不少,北方愛慕陽光與海灘的人,會視這裡為天堂。其中不少相信是俄羅斯人,在酒店、海灘都見他們北極熊似的身軀。再往南一點,有個據說比峴港更美麗的芽莊,它的美麗過去也因為附近是越戰時著名的金蘭灣美軍基地而不為人知,直到近年才名聲鵲起。峴港是颱台登陸的熱門地點,風浪較大;而芽莊則灣靜水清,更適宜度假。據說,有些俄羅斯人到那裡避寒,一住就兩個月。

酒店的「私家」沙灘
峴港之名聲早在六七十年代已「打」響,但據當地導遊說,「峴港」是近年才正式定名的,以前叫「蜆港」,因為以出產大蜆知名云。靠海,海產自然多,魷魚、龍蝦都盛產,沿路可以見到不少海鮮「大排檔」。胃納有限,時間也有限,這些地方就難以光顧了。

當年的軍港遠離如今發展成新興城市的峴港新市區,可能在茶山半島那邊。從峴港長灘上瞭望茶山半島,可以見到一尊高大的白色雕像,到夜間,有射燈映照,我估計是佛像。後來一打聽,原來是靈應寺的觀音像,因面南而立,名為南海觀音,高68米,遊人可以從塑像內走到觀音的掌心去。我們曾要求加插參觀安排,可惜導遊不合作,沒去成。期望南海觀音真能給平定南海風雲。

以峴港為中心的一帶,還有不少可以遊覽的風光、人文名勝。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把這一帶列為「人生五十個必遊的地方」之一,並非無因。

(越南行之四)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河內的後發優勢

還劍湖畔一角
從下龍灣前往河內又是數小時的車程,這也是從新興走向古老,從自然走向人工的進程。

下龍灣市是為發展旅遊而與建的,河內則有古老的文化沉澱,雖然受到幾十年的戰火蹂躙而頑強地存在,新建設到近年致力發展經濟才出現。在各種力量的干擾下,保存與建設都不容易。

路上,不斷見到一座座、一片片「爛尾樓」,都是早幾年越南經濟泡沫爆破後的遺留物。當今之世,什麼都追求高速度、高回報,急功近利。資金為此如潮來,也如潮去。天色漸暗,「爛尾樓」如一個個黑洞,觸目驚心。

高速發展往往囫圇吞棗地發生,意味着舊事物的大規模破壞。發展緩慢有弊,卻也有利,有塞翁失馬之福。這就是所謂後發優勢(Late-developing Advantage),例如後發者對現代化的認識可有後見之明;可以採用、借鑒先發者的正反面經驗;可以跳越先發者的發展階段;可對發展前景有更好的預見性;可在資本、技術上得到援助,等等。

河內舊街的小販
還有一點值得指出的是,後發者從先發者得到的教訓中,學會珍惜舊事物,包括各種文化遺產。河內最吸引人的,似乎就是這些得到保護的舊事物營造出來的獨特文化氛圍。

到河內的第一個節目,是去看水上木偶戲。這是以前紅河地區農民在河水泛濫時的娛樂節目,木偶在混濁的池水中配合音樂表演各種戲目,觀眾看不到操控木偶的人和器具,只見木偶在水面靈活表演,包括跳躍翻騰。後來才知道,藝人都躲在竹簾後,在濁水掩飾下在水底伸展出竹竿操控木偶表演。

在河內,所到之處如時光倒流,除了住的酒店是新建的,到處是幾經戰火之後的倖存建築,有千百年前自中國原汁原味搬來的廟宇、房舍,有法國式的各種建築,包括教堂、劇院、民房等,也有不同文化渾搭而成的現代品味餐廳、飲食。對來自不同地方的遊客來說,河內可以懷舊,可以獵奇,可以搜秘。

河內一家以中式舊屋改建的餐館
市中心還劍河湖畔一帶似乎是最可留連的地方。走進這裡由多條縱橫街道連成的街區,就如走進了河內的民生之中。街道狹窄,大型車輛走不進去,遊客愛坐電瓶車或三輪車在其間遊覽。不少西方遊客索性住到裡面的小酒店去,閑來到那裡的咖啡店,像越南人一樣坐在路邊扎堆。這是越南人最喜愛的生活方式之一,坐的是矮凳,而且愛一字排開面向馬路而坐,喝咖啡、啤酒、汽水。貶之者可視之為懶散,褒之者可視之浪漫。不管怎樣,從北到南,路邊到處可見矮几矮凳。

在河內的一頓晚餐一頓午餐,是在頗有特色的餐館吃的,都是「活化」舊建築的產物。晚餐吃越南菜,所在地是一幢四層高西洋樓房,整座作了餐館。午餐是中法日自助餐,餐館是一座中式金字頂平房,有庭院,裡面的布置中西混合,有希臘式柱飾,有陽傘,有中文楹聯,都是不知從哪裡的舊宅移來的舊物。食物頗豐盛,列出的收費是每位27.8萬盾──約合120港元。對港人來說,這樣的食物、環境,超值。

(越南行之三)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橫空出世下龍灣

越南下龍灣的出現,仿佛橫空出世,十幾二十年間,遽然讓世人驚艷。一九九四年,它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二零一一年又獲選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之一。很快,這裡成為旅遊熱點。由於距離中國廣西邊境只有百餘公里,大陸遊客近年蜂擁而來。

我奇怪為什麼以前不知道有這個被稱為「海上桂林」的自然名勝,到那裡聽導遊一說,才豁然明白了。

下龍灣是一片天然海域,面積約一千五百平方公里,比香港大一半,由 1969 個石灰岩島嶼 (一說三千個)組成。這些島嶼石多土少,大小不一,植被不多而蒼翠,崖壁徒峭而斑駁,星羅棋布於澄碧萬頃、波瀾不興的海面上。乘船川行其間,大小島嶼隨着視角轉換不斷構成新的畫面,加上光影氤氳在不同天氣下的幻化,景色如萬花筒般變化萬千。這使下龍灣在不同天氣下有不同的美態。

從河內機場到下龍灣要走 175 公里,若有高速公路,約兩小時可達。但在越南,這要走四小時,而我們走的時間更長,為的是旅遊車在途中爆胎了,要進一步慢駛找修車店更換車胎,平白多耗了半小時。到下龍灣的酒店吃晚餐時,近晚上九時了。

頭一天,天氣不錯,煙霞薄薄,陽光柔柔。可是第二天起來,往窗外一看就失望了。遠處海面海天一色,白茫茫一片,只見到隐約的「桂林式」山影。根據經驗,但凡自然景色,「濃妝淡抹總相宜」,隨緣觀景好了。果然,乘船往群島之間駛去,有漸入佳境之妙。

據說,隨着遊客日眾,下龍灣目前有近六百艘觀光船,大部分可載數十人,可讓乘客走上船頂甲板遊目騁懷。出發時,幾十艘船同時向着前方朦朧的島影之間駛去,雖不張帆,而有「千帆並舉」的氣勢。很快,「鏡頭」便融入到喀斯特地貌的獨特美景中去,時而是廣角的遠景,時而是近鏡的特寫。

由於海域廣袤,遊覽路線、遊覽方式有多種。除了旅行團原定的路線外,可以另外付費到更遠的據說在公海的天堂島去。也有在船上度一宿的航程,若天色良好,可在美景環抱中迎送日月升沉。還可坐遊輪,在千島叢中橫切而過,作高視角的觀覽。

多付 160 港元到天堂島去,其實也就是為了享有這樣的視角。島上約百米高的山頂有小亭,踩四百餘級石階登臨其上,憑欄披襟,可得奇山碧海陳列足下之樂。真箇可樂乎?視人而定矣。回程時,團友都在船艙各據其座酣睡了,船頂甲板上左右前後品味着層層疊疊、線條明滅水光山色的,只有我一人孑然。

下龍灣其實不是近年才為人所知的。據說法國人把越南佔領為殖民地後,早在十九世紀就到來旅遊了。二十世紀的越南一直不平靜,打完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趕走了日本人,法國人重臨,越南重燃戰火。好不容易打走了法軍,美軍又來,繼續打;打完了,到北越南越對打,北南合併後,再打柬埔寨、老撾、中國,打到八十年代。越南平靜的日子,要到一九八五年決定仿效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才逐漸到來,「養在深閨人未悉」的下龍灣向外開放發展旅遊,到九十年代才出現。這樣美麗的地方曾經是美軍大舉轟炸、布雷封鎖之地,據說有些海域至今不安全。

 (越南行之二)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下龍灣獵影


自北而南,略遊越南

越南地圖,攝自胡志明市的越戰博物館。
由上到下有紅色標記的分別是河內、峴港
、胡志明市(西貢)。圖中黑色部分以黑點
形成,以顯示一九六四至一九七二年間受
美軍炮火、炸彈轟炸之多寡。
上星期,到越南旅行了七天,從北到南蜻蜓點水地都見識了一下。見識了那裡的地理、民情,也了解、溫習了那裡的歷史,遠的、近的。這就發覺,過去對這國家的印象原來很膚淺,主要原因是這個國家本來就很複雜。 印象中,越南是個「小國」。它的確不大,面積約 33 萬平方公里,約相當於兩個廣東省;可是版圖窄長,東西最窄處只有50公里,南北的垮度則很大,長達1600公里。對比一下香港至北京的1962公里的直線距離,大概知道越南由北到南有多遠。 在越南,要在幾天之內從北到南都遊一下,非搭飛機不可,坐火車、汽車都不可能。越南至今沒有高速公路,而火車仍是法國人留下的設施,屬速度很慢──時速50公里──的窄軌火車。我們在胡志明市坐車經過一處馬路與鐵路交匯處,見到火車的路軌就如香港的電車路軌。從胡志明市坐這種火車到河內,要三十幾小時。 早幾年已傳聞越南要建高速鐵路,引進日本的子彈火車。計劃要投資約 560 億美元,約為越南年 GDP 的一半,被國會認為對佔人口七成的農民無甚裨益而否決了。 南北跨度大之下,形成了北中南三個明顯的地理、氣候區。北部四季分明,山區冬季很冷;南部平原只分雨季旱季,最低氣溫是攝氏21度,而熱起來可達40度;中部燠熱,是颱風登陸的熱門地點。吹來香港的颱風偏西而去,很可能就吹到這裡。加上南北在千百年來的歷史上就有權力鬥爭,互相吞併,南北之間一直有摩擦,互不信任。旅遊中一再聽到關於三地越人的性情有別,大抵是北方的人較勤勞、剛烈,而南方的人較靈活、溫柔,但也較懶散。北越自一九七五年「解放」南越後,大批北方人南下掌權,而經濟政策倒行逆施,弄得民不聊生,以至百多萬人投奔怒海。那時香港在國際上被英國許諾為「第一收容港」,香港被逼接收了二十幾萬越南難民。如今,香港的越南難民營已關閉,但香港的十餘億港元開支仍未能收回。聯合國一直喊窮,這可能是永遠難以追討的爛帳了。 在幾天的旅遊間,自然無法在這方面有具體的體味,但北中南的文化特式卻可以看得分明。越南受到三個大國文化的深刻影響,依時間的長短和先後,是為中國、法國、美國。這些影響已完全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難以剝離。即使越南當局對這三個國家、三種文化在政治上都有刻骨仇恨,但沒法拒絕它們的存在,因為它們的影響已成為越南自身歷史的一部分。 我們的行程從北方開始,飛扺河內機場後,先去下龍灣,再回頭進河內市區;第三站是峴港,遊順化與會安;最後去胡志明市。這樣的行程有個好處,是先遊覽自然風光、文化遺產 ,最後才接觸越南現代史上的劇痛巨傷──抗美越戰。這也是人類歷史中最野蠻、慘痛的殺戮。行程若倒過來,旅遊的心情可能就很沉重了。 (越南行之一)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給人生進補:在寫作中學習

「打字機年代」的 William Zinsser
看了 Zinsser 關於精簡文字的要求,你可能會疑惑:這也刪掉、那也刪掉,有骨無肉,還談什麼文采、風格?

Zinsser 認為這過慮了。他以木匠拿木頭製作木器比喻說,木匠先得大刀闊斧把木頭砍削成可用之材,然後按需要加工成不同部件,再組合成木器,最後作局部的精細修飾,才能製作出精美的成品來。文章寫作的過程亦一樣。初稿一般都很粗糙,不經多番修削,難成佳文。在中文,請人改削文章會謙稱「請予斧正」。面對自己的文章,用刀用斧,應該更不必客氣。

他有這樣的話:You won’t write well until you understand that writing is an evolving process, not a finished product (只有明白到寫作是個進化過程而不是成品,才可以寫出好文章來)

不管文章寫得是好是壞,都有個為誰寫作的問題,他用一章專門解答。答案很簡單:不為誰,就為自己。

他說,寫作時,千萬不要想着編輯喜歡什麼、潮流時興什麼;眼前也不要有個千百萬讀者的群體──他們其實是一個一個獨立的個體。你寫作主要是為了取悅自己,若能悅己,必也能悅人。

他自己就是這樣選取題材寫作的,樂趣良多,受益良多。他說:「我通過寫作給自己帶來有趣的生活和持續的教育。寫作自己渴望了解的東西,得到的享受會呈現在文字當中。學習是補藥。」他就自己喜愛的不同題材寫過18本書。

這樣寫作,是樂事,而不是苦差。我對此有強烈共鳴。我曾有好幾年要每星期一次自己選材,在報紙上寫一整版的特寫文章,五千左右。這是在本分工作之外進行的,差不多是業餘工作,做得很辛苦,但很有樂趣,很有滿足感,因為每個題材都是希望多點了解的,每次都是一次研究,一次學習,一次「追補」。

Zinsser 介紹了不少很實用的寫作經驗。例如,怎樣寫好文章的開頭(導語)和結尾。關於文章的收尾,他認為重要性不下於開頭,因為給讀者留下最後印象。這不要寫成毫無特色的文章歸納,而要像文章開頭先聲奪人一樣,別出心裁。他的經驗之一是,回頭看看導語是怎麼寫的,作出回應。另一經驗,是保留一段特別的、讓人意想不到的引言(他是自由撰稿人,曾應約寫過很多人物專訪),在最後亮出,讓人一楞之餘回味無窮。

On Writing Well 有網上免費電子版,如果對自己的文字有要求的話,值得找來一讀。讀了,一定可以在自己的文字中畫出不少「括弧」來,然後有所刪改、調整。──這是我的經驗。

On Writing Well 的書名,依我看,應該是 On Writing Better

( Zinsser 教寫作,下)
**
William Zinsser 的個人網站:http://www.williamzinsserwriter.com/index.html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文字簡潔的最佳示範

On Writing Well 手稿之一
 Zinsser 有一回應邀出席一個電台節目,發覺與節目主持人對寫作的概念南轅北轍。主持人以為寫作就該講「文學寫作」,例如詩歌、小說,而 Zinsser 一直從事的是非小說的寫作。在主持人眼中,這可能屬於「不入流」的寫作,不算文學了。

其實在現實世界中,非小說寫作才是主要的寫作,日常行文都屬於這一類。人們雖然都不寫信了,但要寫大量電郵、短訊、留言、網誌,還有各種文書、文件、報告;如果從事文字、文化、新聞、研究工作,要寫的就更多了,有新聞稿、特寫、散文、回憶錄、遊記、人物專訪、研究報告、評論等,還有廣告文案、商品說明、演說文稿等。廣義來說,這些都歸類為非小說寫作,其中一些也會列為文學,例如報告文學。

Zinsser On Writing Well 就是針對這些寫作而言的。全書有25章,分四部分,即原則、方法、體裁、態度。其中最重要的,應當是第一、第二部分,而又以其中的第二、第三章最實用。這兩章其實是一如二,二如一的,第二章講 Simplicity (簡潔),第三章講 Clutter (雜亂),從相反的角度提出同樣的要求,即文字要簡練準確,要清除不必要的文字沙石。他指出,當今的讀者面對着大量誘惑,專注力只有30秒,若文字不能最有效率地說出訊息來,讀者就會扭頭而去。

沙石入眼,必欲除之而後快,對文字的沙石也能這般敏感嗎? Zinsser 的法眼,可以。他發覺,送到他眼前的文字大部分可以砍掉一半而文意不減。他訓練學生這方面的功夫,方法是:在學生的作品上用括弧圈出有問題的文字,例如:smiled happily (愉快地微笑)tall skyscraper (高高的摩天大廈),讓學生自己去刪掉冗詞贅語。

On Writing Well 手稿之二
這很有效。學期開始時,學生的習作滿篇是他畫出的括弧;後來,他們可以自己畫了;到最後,幾乎篇篇都清清白白。

這兩章都很簡短,合共11頁,當中有兩頁是第一版時「簡潔」一章部分手稿的定稿影印本,稿上有用筆的刪改。那打字稿其實不是第一稿,而是已修改過四五次後的謄正稿,但 Zinsser 繼續刪掉可有可無的字,或改寫,讓文字更緊湊

有評論認為,這兩頁是全書的精華。Roy Peter Clark Zinsser 的學生,也出版過寫作指南的書。他說,研讀這兩頁原稿「讀到眼睛都出血」了。他向無數作家推薦這兩頁原稿,說所有寫作教科書都沒有兩頁是這麼「實用、有說服力、發人深省」的。

這本書出了30個版,文字不斷精益求精。我看到的是二零零六年的三十周年版,拿書中的文字同這兩頁對比,發覺又有了刪改。「The writer must therefore constantly ask himself: what am I trying to say?」這一句,還可以改進嗎?

可以,他改寫為「Writers must therefore constantly ask: what am I trying to say?刪去兩個字,加了一個字母。

什麼叫簡潔,這是很好的範例。

( Zinsser 教寫作,)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要把文章寫好的必讀書

朋友在某大機構工作,最近要向一批年輕人講「中文寫作」課。授課三節,每節兩小時。上司的要求是:提高年輕同事的中文寫作水平。

朋友說,這簡直是 Impossible Mission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很好理解,這些年輕人都是大學生吧?不少還有一定的文化寫作經驗,自小說中文、學中文、用中文,花的時間倍倍於六小時。如果至此中文水平仍然不符要求的話,花六小時,甚至六十小時會有多大作用?

那麼講課了嗎?朋友當然要做他的份內事,我知道他以前已講過同樣的課。這次,他一開始就向大家推薦一本關於寫作的書,並對大家說,有時間最好馬上讀一讀;若矢志要與文字打交道,或靠文字混飯吃,而現在沒有時間讀書的話,這本書也該或遲或早讀一次。

是什麼書?答案是 William Zinsser On Writing Well (寫出好文章)

我同意,如果要改進文字功夫,這是一本非常實用、有啟發性的書。它是關於英文寫作的,但對中文或任何文字的寫作一樣有用。它講的是行文方法、寫作態度,可應用於任何文字的寫作。如果要我推薦寫作指南之類的書,我也認為這是首選。

這本書初版於一九七六年,至今印了 30 個版,售出一百多萬冊。在美國,是寫作指南類書籍中至今最暢銷的書,高居排行榜第一位。Zinsser 當年在耶魯大學教過多年寫作課,書是由講義改編、結集而成的。多年來,他一直從事寫作指導、講課,經常應邀到美國各地舉辦講座,至今九十多歲,仍然誨人不倦。他的雙眼幾年前因為青光眼失明,至今仍在家裡接待上門求教的寫作人,聽他們讀出自己的文章、書稿,向他們提供意見。

三十幾年來,寫作的工具、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初版時,Zinsser 的書稿是用打字機打出來的,用筆改稿;如今,都使用電腦、打印機了,文字的傳輸也電子化。

Zinsser 認為,在電訊科技普及應用之下,文字的應用反而多了,雖然少用手寫信,但多了發電郵、發短訊,都用文字。可是另一方面,文字一旦顯示在屏幕上或打印出來,清潔整齊,排版漂亮,給人很不錯的觀感,而文字上存在問題就可能被掩飾了,不知道可能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在 Zinsser 眼中,寫作是苦差事。他有這樣的名言:If writing seems hard, it’s because it is hard. It's one of the hardest things people do (寫作若看來艱難,是因為它本來就艱難,是人要做的事情中最艱難的)。

有一次,他應邀出席一個研討會,講者除了他還有一位熱愛寫作、以寫作調劑工作壓力的醫生。醫生說,寫作充滿樂趣,經過一天的辛勞回到家裡,一拿起筆,煩惱便拋諸腦後,文字泊泊從筆尖淌出,文章一揮而就,渾然天成。Zinsser 說他的寫作完全不一樣,是苦差,所有句子都要苦苦構想,改了又改,每次重看都找到可改進的地方;作為專業作家,每天都有寫作任務,不管心情好不好,都要筆耕不輟。

( Zinsser 教寫作,)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鵪鶉何辜?沉默何罪?

幽谷,攝於張家界。
香港中學文憑試的中文科考試出了個「必要的沉默」的試題,傳媒的反應頗熱鬧,引述一些人的話說,這是要學生「息事寧人」、「學做鵪鶉」云云。在他們看來,沉默是絕對不應該的,什麼事情都要爭議個明白。這是凡事都意識形態化的典型例子,似乎也是把西方人進取(aggressive)、外向的性格也視為「普世價值」了。

對於沉默,洋人頗以為不可取,這有深遠的文化根源,可以追溯到歐洲人遊牧民族以追殺動物求生存的習性上去。這使他們凡事進取,以力取勝,以追求個人、部族榮耀為尚。歐洲各民族以至宗教之間為此長期刀矛相向,歐洲歷史成為不斷廝殺、不斷分裂的歷史。他們相信,人不但想到就要出口,還要出手,要爭出勝負。

所以,睿智如培根也說:「沉默是弱者的智慧和策略」,「沉默是愚蠢人的美德」。

相對之下,深受農耕文化薰陶的中國人,對於沉默、無言、寧靜,有特別深刻的感悟,涉及對美德、美學、修養的體會,以至對天地之道的認識。中國文人,對之有數不盡的筆墨渲染。

早在《詩經》即有「靜言思之」之句,重視生活上的靜思。白居易的「此時無聲勝有聲」最能道出「無聲」的力量,「夜半無人私語時」若沒有那悄無人語的背景,那私語一定無味。柳永與情人話別時,「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即使有話,亦當蒼白無力吧?張孝祥「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一句,表明妙不在口無言、而在心有悟。黃升的「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兩句,說得更引人入勝了。

詩人在沉默無言的中體會出來的人生智慧,數不勝數。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一片冰心在玉壼」(王昌齡),「有寄心常靜,無求味最長」(袁枚),「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欲傳春消息,不怕雪埋藏」(陳亮)……。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特別推崇靜之美德:「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這大概源自《大學》之明訓:「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據《說文解字》:「慮,謀思也。從思。」這是靜了才能得到的。

西方其實也不是盲目反對沉默的,有人說,上帝造人,每人有兩只耳朵、兩只手,而只有一個嘴巴,其實是要人少說話而多聽意見、多做實事。

西方人也不乏對「必要的沉默」的讚美:如「說話是銀,但沉默是金」(克雷爾);「即使當他是正確的時候也能保持沉默的人,離神最近」(佚名);「我深信實事求是而不講空話的人,一定沒有許多話可說」(愛迪生)

有話直說,如竹筒倒豆,有它的好處。但如過分強調,不知分寸,會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把沉默的人簡單地看作是鵪鶉,那更是對社會大多數人的侮辱了,也是對中國文化的無知,而對西方文化的認識亦何其片面。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借清明打油詩談粵語

清明節當日,數以萬計孝子賢孫從將軍澳步行上
將軍澳墳場拜祭亡魂。
清明節掃墓歸來,寫了一首粵語打油詩,配上當天的照片,放到網上。有朋友見到說,應解說一下,好讓不懂粵語的人「領略廣府文化」。這有點言重了,我沒有這般能耐,但就此說說也無妨。

詩僅四句:
清明拜山逼死人,
孝子賢孫兩頭揗。
日頭當空春如夏,
返歸唞唞已黃昏。

「逼死人」是粵語形容嚴重擠逼的口語,很形象,北方口語好像也有這麼說的。用來形容「拜山」(掃墓)人眾,這短語會讓人聯想到死者。在香港,人間擠逼,陰間也擠逼,甚或更擠逼。去到任何公共墳場,可見墓立如林,漫山遍野,可知「逼死人」並無虛言。而死人安身之地的價格,與生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家人從荃灣一所不斷擴建骨灰龕的寺院回來說,那兒又建了新的靈龕樓,一個不盈尺的龕位,售一二十萬元──以尺價計,人間豪宅亦望塵莫及也!其中牟利之巨,可想而知。

「兩頭揗」的「揗」字,粵音是「吞」的第四聲,屬古字,有些字典查找不到。據《漢典》,有三義:一,古同「循」;二,撫摩;三,順,順從;不載粵語中之義。我懷疑,粵語中「揗」有音無字,「揗」是借用的。

在粵語中,「揗」用得很廣,有多義。我手上有本廣東人民出版社的《實用廣州話分類詞典》,裡面有多個「揗」的用語。可解顫抖,用語是「揗揗震」和「震揗揗」,如說「行路揗揗顫」。可解忙碌地幹活,如說「揗咗成日,乜都做唔到」(忙了整天,什麼都做不成)。又可解忙碌奔波,如說「揗入新界,又揗去九龍」(忙着去新界,又忙着去九龍)。

「揗」字還可以用於「肥揗揗」,或寫作「肥腯腯」,用來形容胖乎乎的樣子,略帶貶義。舊時兒歌有唱:「肥佬肥揗揗,買舊(一塊)豬肉去拜神。」又可用於「揗雞」、「揗晒雞」,形容手忙腳亂。若形容嚇得不知所措,則說「手揗腳震」。

粵語中有很多古語,「日頭」就是,指太陽,字典上有不少應用引述。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四:「暗去也沒雨,明來也沒雲。日頭赫赤赤,地上絲氳氳。」宋楊萬里《山村》詩之二:「歇處何妨更歇些,宿頭未到日頭斜。」《儒林外史》第六回:「直到日頭平西,不見一個吹手來。」《紅樓夢》第三十一回:「我今兒可明白了。怪道人都管着日頭叫『太陽』呢。」相信很多方言還保留以「日頭」言太陽的說法。

「返歸」或寫作「翻歸」是回家的意思,即「返屋企」,應來自南海話,廣州舊時西關人家愛說。我在祖籍南海的上一輩人口中,常聽到這麼說。香港粵語殘片中也可聽到。可是據說如今在南海,年輕一輩也只說「返屋企」了。「返扯」則是「返去」。

「唞唞」或「唞一唞」是歇息的意思,如說「你不舒服就唞吓喇」(你不舒服就歇一下)。「唞」在這裡讀 tau2,即「頭」的第二聲,應該也是因為有音無字而借音造字的。在《實用廣語分類詞典》中,又寫作「敨」,外加「唞」字。據香港中文大學的「粵語審音配詞字庫」,「敨」音 dau2,是方言用字,「意謂展開包着或卷着的東西」,意思不一樣,音也不一樣。

從短短四句詩可見,粵語有大量語音無字可寫;以粵語為文,常會舉筆興嘆。港穗都有不少現代創作的粵音字,這些字,你有你寫、我有我寫,無從統一。若真要撐粵語的話,一部權威而較完整的粵音字典看來很有必要。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錯把「疆域」當「領土」之誤

默克爾贈送的地圖(據( 大公報》)
中國歷史地理學權威葛劍雄在《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一書中,還特別闡釋了疆域與領土兩個概念的區別。明白兩者的分別,才可以清醒對待由德國總理默克爾贈送習近平一幅清朝地圖在網上觸發的激情議論。

葛劍雄認為,疆域是一個國家或政治實體的境界所達到的範圍,而領土則是指在一國主權之下的區域,包括一國的陸地、河流、湖泊、內海、領海以及它們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領空)。領土是以明確的主權為根據的,但疆域所指的境界就不一定有非常完全的主權歸屬。歷史上的中原王朝除了擁有主權很明確的正式行政區以外,往往還有不少屬國、藩國等各種附屬的、接受監護的或自治的區域。王朝在這些區域之間的地位和作用千差萬別,要根據完全的主權標準來確定疆域的範圍很不容易。

這帶出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一國兩制」的起源。在古代中國,不止「一國兩制」,而是「一國多制」。

疆域一般只指表層的陸地和水面,不像領土這樣延伸到它們的底床、底土和上空。在科學技術和生產力不發達之下,這樣的延伸缺乏實際意義,人們不可能對這些延伸部分產生主權意識。

領土一般有明確的界線,即使是一些未定的和有爭議的地區,爭議雙方總有各自的界線。而疆域的界線卻往往很不明確,即使當時也是如此。由於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生產手段落後,或者處於遊牧、遷徙狀態等原因,一個政權往往並不清楚自己的境界究竟在哪裡,相鄰的政權之間也沒有意識到有劃分界線的必要。邊境若是高山、叢林、荒漠、凍土等無人區,完全隔絕,界線在哪裡就更難判斷。

領土的擁有者一般都有明確的領土意識,疆域的擁有者卻往往根據各自的標準來決定哪裡屬於自己的疆域。在相當長的年代裡,中原王朝的統治者認為:中國是天下之中、文明的中心,中國的皇帝就是君臨天下、擁有一切的最高主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王朝的疆域範圍不在於實際上應該到哪裡,而是皇帝接受到哪裡,或者是哪裡的人有資格作皇帝的臣民。被稱為夷、狄、戎、蠻的人是所謂「天子不臣」的人,是沒有資格作皇帝臣民的,所以不能算「中國人」,他們居住的地方也就不能算「中國」的疆域,只能是「化外」。常常有這樣的情況:明明當時的朝廷已經控制了這些政權,或者管轄了這些地區,統治者卻偏要說它們「不通中國」、「非我朝所有」,在列舉自己疆域範圍時不把它們算在內。

葛劍雄認為,如今講歷史上的中國,應該以中國歷史演變成一個統一的、也是最後的封建帝國——清朝所達到的穩定的最大疆域為範圍。「我們選擇這一範圍並不是因為它的廣大,而是由於它能比較全面地反映中國疆域發展的結果。事實上,這一範圍並不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大疆域,例如唐朝的西界一度到過鹹海之濱,元朝的北界遠達北冰洋,朝鮮的北部曾是漢朝的郡縣,越南北部曾是明朝初期的一個布政使司(省)。」

近日看到一些由默克爾贈地圖引發的評論,是把清朝的疆域當作領土而衍發的。前提既錯,後面的推論自然不足論了。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清明即景打油

清明拜山逼死人,
孝子賢孫兩頭揗。
日頭當空春如夏,
返歸唞唞已黃昏。
──清明即景打油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默克爾贈地圖與「中國」概念

默克爾送給習近平一幅德國人一七三五年繪製的中國地圖
習近平訪問德國,獲德國總理默克爾贈送了一副德國人一七三五年繪製的中國地圖,這在華人傳媒、網民中引發激情澎湃的議論,從不同的意識形態立場借題發揮,論說中很多屬一廂情願的「想多了」,甚至張冠李戴,把「中華網」當作「新華網」大肆鞭撻一番。更大的錯誤,是一些概念上的混亂,例如,把古老的「中國」概念與現代的「中國」概念渾為一談,把疆域與領土渾為一談,等等。

不妨讀讀中國歷史地理學權威葛劍雄的《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一書。書中的引言開宗明義闡釋了這兩組概念的分別。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到春秋時已經用得很普遍。「國」與「或」字相通,指的是城、邑。春秋以前,大大小小的國數以千百計,於是天子所居的「國」(京師)就被稱為「中國」,以後又將地理上處於中央的國泛稱為「中國」,最初只限於今天的黃河中下游。到了秦漢時代,原來的諸侯國都已包括在統一國家之內,這些地區就都可以稱為「中國」了。隨著統一國家的形成、疆域的擴大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國」的概念不斷地變化和擴大。一般說來,一個中原王朝建立了,它的主要統治區就可以被稱為中國。

這樣,在歷史中,「中國」的概念是變化的,範圍不固定,比較邊遠偏僻的地區哪些可屬中國、哪些還不屬,常常很模糊。有些地區已經歸入中原王朝的版圖、經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自認為可以躋身中國了,可是在老牌的中國看來,它們還沒有資格。它們後來被承認為中國了,又有相對落後的地區被當作非中國。在文化上也一樣,魏晉南北朝時期,一些入主中原、繼承了法統的政權老是難以被當作是中國,到了隋朝,才把南北朝都承認為中國。這有如入主中原的民族都爭着說自己是黃帝子孫。

從明朝後期開始,來華的西方人一般都用中國或中華、中華帝國來稱中國,而不是用明朝或清朝。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作為國家或清朝的代名詞,尤其是在國際交往中。到了晚清,中國作為國家的概念已經明確,但清朝的正式名稱還是清、大清或大清國。清朝在對外交往或者正式條約中使用「中國」主要基於傳統心態,即着眼於中國二字的字面含義──Central Empire,西方人則只理解這是一個國家,即 China,並無特別尊崇之意。

葛劍雄指出:「所以,今天我們研究歷史,論述歷史問題中提到的中國,應該有我們的特定含義,而不是運用當時人那些模糊不清、前後不一的概念。我們所說的中國,既不應該等同於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這些中原王朝,也不應該等同于漢族或中原地區,而必須包括我們所明確規定的地理範圍內的一切政權和民族。」

可是在網上見到,有人仍以逐鹿中原年代的古老「中國」概念來謬論滔滔,說是中國該只限於漢族,中國擴大到少數民族地區就是搞殖民;又說什麼德國人講血統論,默克爾送地圖是要提醒習近平中國只限於漢族地區云云。這無異於以二千年前黃曆來看今天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