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1日 星期二

老牌歌星輪番開演唱會的現象

在地鐵站接連看到幾個演唱會的廣告,不能不有時光倒流的錯覺。

目前還是暑假,是年輕人的假期,也是年輕人消費的旺季,父母也愛在這個季節帶同子女尋找娛樂節目,或度假旅行。可是見到的幾個演唱會廣告與這個季節很不搭調。

演唱會有李龍基、葉振棠、陳浩德的「三生有幸演唱會」,蔡楓華的「情心摯意演唱會」,徐小鳳的「金光燦爛徐小鳳演唱」,Joe Junior 的「跨越半世紀演唱會」,歌星的黃金歲月都在上世紀。最老資格的是澳門土生葡人 Joe Junior,六十年代就出道,那是香港年輕人愛唱歐西流行曲的年代。一九六七年,他以 Here's a heart 連續七星期高踞流行榜榜首,據說紀錄至今沒有人打破,被譽為「香港六十年代樂壇寵兒」。其他幾位歌星都是趁着粵語流行曲熱潮,在七八十年代紅起來的。

二零零八年,美國《時代》周刊曾把紐約、倫敦、香港並列為世界三大國際城市,是為 Nylonkong (紐倫港)。當時就有人指出,香港忝陪末席,與紐約、倫敦相比有頗大差距,最大的不足是文化積澱太淺,不論是古典文化與流行文化都一樣。

在內地戰時期,香港曾經成為很多中國知名文化人的避難所,一度群星閃爍。這是移植的文化現象,終究未能持久。本土生成的文化,最可驕傲的,戰前有廣東大戲(粵劇)和廣東音樂。戰後,粵劇曾借電影紡續興旺了一段時間,到六十年代就萎靡不振,至今不復從前。

不過,香港的時代流行曲與電影都浴火重生了。中國國語時代曲的中心最初在上海,後來人才、技術、資金都南移到香港,使香港成為國語時代曲和電影的中心。就像廣東戲曲從外江話轉用本土粵語而興旺起來一樣,流行曲和電影都以粵語轉型,提升到新高度,市場國際化,打響新名堂。

有目共睹的是,無論香港粵語流行曲還是香港電影,都已走下坡。諷刺的是,兩者都曾借內地改革開放而登上空前的高峰,而待到內地以驚人速度發展起來之後,香港粵語流行曲與香港電影就後繼乏力了。這由內外因素造成,在粵語流行曲方面,黃霑的博士論文有行內人的沉痛分析,很值得一讀。電影方面,行內行外的分析亦不少,都有讓人掩卷嘆惜之痛。

從快速回放可見,香港創造的文化輝煌都較短暫,興旺三數十年就衰落。這也是香港作為細小經濟體在經濟上的特點,發展受到外圍因素左右,大氣候一改變,就不得不借勢轉向。香港人也因而培養出靈活應變的特長。

如何應變卻是個問題。粵語流行曲就似乎遇上了發展瓶頸,從創作到演唱都一樣。應當指出,上文提到的演唱會都不是暑假檔期的演出,都排到九月到十一月。我不知道暑期檔期有哪些可以吸引年輕暑假客的演唱會,只是看到暑期檔的《歐洲攻略》電影廣告,主演的是梁朝偉,出道應比「三生有幸」三位稍晚,說是「老生」會過分了,但總不能歸入小生吧?更不是「小鮮肉」。

幾年前,Joe Junior 在無線劇集《天與地》中飾演的 Dr. Dylan有一句道白廣為人知: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 (這城市在沉淪,你知道嗎?)誰會希望這是事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