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紅伶紅線女 |
中國戲曲度過了元明清鼎盛期後的現狀,是叫人驚心的。中國號稱有360個戲曲劇種,西九文化區的網上資料中也提到這個數字,並說這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統計。《其實你不懂廣東人》一書在談到粵劇時則說,其中有一半在走向消亡。到今天,尚存多少個劇種?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不少已消失了。
這本二零零五年出版的書中提到:陝西過去有地方戲三十多種,現在,全省有名稱和演出劇團的劇種不到十種;江西省流傳的34個劇種中,大約有八種已完全消亡;山西省在建國初期還有52個地方小劇種,現在只剩十多個劇種有專業劇團;從一九八四年至今,平均四五年就有一個小劇種消亡。
書中又說:「這只是冰山一角,類似的情況在全國各地都很嚴重。粵劇會不會有一天也面臨這樣的處境?」可能沒有誰敢肯定地說不會。
一個劇種的形成,有個相當長的孕育過程,要經過很多人、可能是若干代人的共同努力。這是一個方言區內的有相當數量的藝人因緣際會地走到一起,博採眾長而又有所創造之下,逐步產生的。這有時還要有賴能出現某幾個特別出眾的藝人,形成特別強大的號召力,並建立起薪火相傳的制度。一個劇種誕生後,不但鑼鼓響處眾皆趨之,還成為當地以至中華文化傳播與承傳的重要載體。
這樣說一點不誇張,中華文化號稱數千年源流不斷,戲曲起着重大作用。它在演戲、說唱、敘事中,細水長流地傳播着古老的傳說,也讓中華文化的各種價值觀深入到鄉里、市井,讓即使目不識丁的野叟村婦,也可隨口道出幾句富有生活哲理的話來,內中可以隐含着孔孟的修齊治平道統、黃老的出世隐逸之思,又或者《三國演義》裡的權謀智慧。
外國人學中文的難點之一,是成語太多,去到田頭巷里與誰對話,都可能踫上幾句。這很大程度上是戲曲潤物無聲之功。現在,不但香港的年輕人,連大陸的年輕人也缺少了這樣的浸潤,國人中文水平下降與此不無關係。
一種戲曲一旦消亡,要起死回生就太難了。靠現代科技,要紀錄一種戲曲的音像資料不難,但要重組一個能上演已消亡劇種的劇團近乎不可能。哪裡去培養、湊齊生旦淨末丑緒等行當的人手?還有伴奏的等等?即使還在掙扎求存的粵劇,有些古老排場戲也失傳了。
戲曲是藝術,也是經濟活動,要靠觀眾、市場維持。這不是政府的行政主導可以解決的。當社會對它的需求持續下降、對它冷落了,政府和有心人不管怎麼重視、支持,頂多可以讓它在小眾之間流傳,苟延殘喘。
有些傳統藝術有很強的生命力,只靠少數文人雅士就可以世代相傳,例如古琴,即使到了海外,也可以一脈單傳而其氣不斷,薪傳者還有洋人。一個戲曲品種就不可以了,捨戲而只存曲,傳承或者容易一些。戲曲要得到外國人喜愛和重視,有點異想天開,讓他們也知道 xiqu 是怎麼回事,也就差不多,儘管北京確也有老外能唱唱京劇的,儘管香港演藝學院居然有洋人學習粵劇伴奏。
多謝你的賜教,因小弟當日時間所限未能詳加解釋,適逢假日,可以慢慢解釋
回覆刪除其實我個人對中國戲曲認識不多,但同意你本文中尾段所講傳統藝術有極強的生命力,但因言語文化的差異難得到外人重視欣賞!
個人觀感中國戲曲和日本能劇差不多命運
日本傳統意識一直高企,將能劇由流行文化變成精致藝術,受本地人重視,間接令接觸日本文化外人都有所認識!
而中國戲曲文化太闊太廣,種類繁多,單講傳承已經十分困難
講回香港粵劇近年發展是非常失望,我知道好多有心人努力推廣,尋找新血!
但近年引人注目的是"爭場地"新聞,令不小對粵劇舞台認識不深的人,抱一定反感態度!我身邊朋友心態是"為什麼不可以去大會堂表演,為什麼業界要求政府花納稅人的錢補貼新光?"
說回西九中國戲曲中心的譯名,不小人都支持意譯的原因是中國戲曲中心立足西九文化區,而文化區是推廣藝術文化用途,如果選擇譯名應選用外人立刻明白的譯名!
只不過在中港矛盾氣氛高漲下,難免令人敏感!
我個人支持意譯名稱方便推廣令外人直接認識,但不多希望有人在這場風波上大做文章.
因為連陳云都話Xiqu流通在學術界都一段長時間,無需再糾纏是否媚共!
今日的蘋果陶傑專欄中都有用Kung Fu來談有關譯名風波!
陶傑:譯名之爭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art/20130126/18146422
對於戲曲消亡感到可惜, 不外乎「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 將要逝去總想挽留」。我覺得還是那句: 「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