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的《論書帖》 |
我是遽然知道深圳博物館就在我經常活動的深圳地區之內,才知道有這麼個展覽的。去深圳,一般人愛從羅湖過關,也愛在那邊的羅湖區活動。那是深圳最早開發的地區,老街就在那裡,那裡相當程度上是按着香港人的口味、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很像香港的旺角,熱熱鬧鬧、雜雜亂亂。
我則愛到福田區去,那裡是後來開發的,規劃得較好,給人光潔整齊、條理分明的感覺。以市民中心為中心的廣場區,匯集了不少商業大樓和文化設施,包括音樂廳、圖書館、少年宮、美術館、中央書城等。深圳博物館的新館原來就在形似大鵬的市民中心的東翼,這麼多年來,我竟然不知道。我到網上一搜尋,知道那裡的「石渠寶笈」展出馬上就結束,便趕去看了。
《石渠寶笈》是清宮編纂的大型著錄文獻,初編成書於乾隆十年(1745年),分44卷編錄了清宮所藏曆代書畫藏品,名單彙集了清宮收藏最鼎盛時期的所有作品,其中有上迄魏晉,下至清初近兩千年書畫名家最優秀的書畫作品達一萬兩千餘種。多年來這些藏畫損失自是不少,末代皇帝溥儀以賞賜為名散失了部分,出宮時還將大批藏品私運出紫禁城。這次展出的很多作品,就是在長春及時截獲的。
在棕櫚樹的掩映下,你很難發現成為市民中心一部分的深圳博物館。 |
展出的還有張旭的傳世孤本《草書古詩四帖》,宋徽宗的《瑞鶴圖卷》,陸遊的《自書詩帖》,趙孟頫的《紅衣西域僧圖卷》,清代徐揚的《姑蘇繁華圖卷》等,都是中國古代書畫史上的名品。幾年前,南宋張擇之的《清明上河圖》在香港展出引起過哄動。看了清代乾隆之世的《姑蘇繁華圖卷》,我認為,其藝術成就、史料價絕對不相上下而或有過之。《姑蘇繁華圖卷》繪畫的場面更恢弘,人物凡四千八百餘人,約為《清明上河圖》的九倍之多。
深圳雖是新興城市,但三十餘年來頗重視文化建設,深圳博物館就有規模,起碼香港沒有可以相埒的。多家大型書城更讓人艷羡。那天在博物館的「石渠寶笈」專項展廳見到,觀眾很多,有時要千方百計擠前才能看到書畫卷的主體。觀眾看來大都是專門為這個展覽而來的,反映了當地熱愛書畫藝術的風氣。可惜從中又可以見到非常不文明的另一面。
進門時,工作人員不斷告誡不可拍照,可是當地觀眾「睬你都傻」,工作人員到來制止只可讓拍照者把舉起相機的手暫時放下來,展廳內三兩 名工作人員疲於奔命之餘,勸喻也只好例行公事般辦理了,要較真的話,半小時之內必吐血身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