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er 認為睡眠與老人癡呆症(尤其是阿爾茨海默病)有顯著關係。這涉及深度睡眠,其間,少夢而體溫稍降,大腦會產生緩慢而有節奏的電波,能減少澱粉樣蛋白在大腦中積聚 ── 老人癡呆患者大腦中發現的大量澱粉樣蛋白凝塊,被認為是成病元兇。
Walker 和他的團隊對 32 名沒有記憶問題的老年人進行長達六年的睡眠研究, 用腦部掃描來追踪他們深度睡眠與大腦內β澱粉樣蛋白的水平。二零二零年六月在Current Biology(《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深度睡眠較少的人,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的水平較高。
Walker 認為:「我們現在發現了一個特定的睡眠特徵,讓我們可以更準確預測你將來的阿爾茨海默病風險。」
波士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師 Laura Lewis 二零一三年就用老鼠做過睡眠為與澱粉樣蛋白關係的研究,發現老鼠的大腦在睡眠時會開啟「洗碗機」功能。二零一九年,團隊展示了這款「洗碗機」的工作原理:老鼠睡眠期間會有液體波流入大腦,更重要的是,每個波液體出現之前都會出現巨大而緩慢的深度睡眠電波。
問題是如何誘發這種的大腦慢波。Laura Lewis 說,囓齒類動物有特定的深層大腦結構,如果刺激它,很容易產生深度睡眠信號。人就不一樣,有着各種各樣的睡眠問題。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一個研究睡眠窒息症的團隊則發現,睡眠窒息症患者患上老人癡呆症的風險較高,但改善睡眠後、深度睡眠增加,大腦中的 β 澱粉樣蛋就減少了;至於是睡眠提高了對 β 澱粉樣蛋的清除能力,還是減少了 β 澱粉樣蛋的產生,則不知道。
安眠藥對此有幫助嗎?
Walker 在書中指出,安眠藥(如 Ambien 或 Lunesta)誘發的睡眠腦電波相對於自然的深度睡眠腦電波活動是有缺陷的,缺少幅度最大、最深的腦電波,還有嗜睡、健忘、影響運動能力(如駕車)等後遺作用。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經過密集訓練的動物進行研究,發現自然睡眠可以鞏固動物學習後在大腦形成的記憶聯繫;安眠藥雖然可讓動物睡很久,卻不僅沒有鞏固記憶的效果,反而使原先形成的腦細胞連接減弱了50%,安眠藥好像成為記憶的橡皮擦。
(睡眠,四之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