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日 星期三

「擴族則亡族,不擴族則亡國」之憂

清八旗
此前,皇太極遲遲不願入關奪取全國政權,為的是心有隱憂:如何避免遼金元入關後本族人被漢化? 如何以微小的人口力量統馭全國? 清朝建立,兩難的「擴族則亡族,不擴族則亡國」成為現實威脅,但並無應對良策。

清庭一方面強行讓漢人削髮易服作滿人裝扮,一方面不分種族擴大八旗編制,又設內務府「內三旗」。旗人其實由滿、蒙古、漢三族人組成,不都是滿人。清初曾禁止滿漢通婚,到順治五年,順治帝即上諭道:「方今天下一家,滿、漢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親睦,莫若使之締結婚姻,自後滿、漢官民有欲聯姻好者,聽之。」這雖一再有變易,到後期已不存在。滿漢通婚生育,很普遍。

到清朝中期,滿人已經達到六百萬。但語言、文字顯示,他們已非昔的滿族人了。乾嘉年間,北京許多滿族人已經不會滿語。乾隆四十年,滿族官員果爾敏竟然聽不懂皇帝的滿語;盛京──清朝舊京瀋陽──的將軍琳寧上報本地並無蝗蟲的奏摺全用漢文,被乾隆痛斥。滿語、滿文日漸衰微的現實卻是無法改變。滿人旗人都說漢語,滿文甚至在官方公文中逐步消失。最後,連慈禧太后也不懂滿文了。

今天,滿族人口增加到一千多萬,滿語卻基本消亡了。幾年前,有記者查訪到齊齊哈爾市遠郊的一個叫三家子的屯子裡,找到15個可能是世界上最後以滿語為母語的老人。早些年,各地有過各種教授滿文滿語的學習班,可是熱潮一過,師資老去,都關的關,停的停了。滿文出現不過三百餘年,留下了數以十萬計的清宮檔案,包括不少只有滿文寫成的機密檔案,將來可能要靠 AI 翻譯了。

滿族擴族,人口猛增,大清國亡了,滿族、滿語、滿文也瀕於消亡。

當今之世,還有人有「擴族則亡族,不擴族則亡國」之憂嗎? 有,猶太人和以色列。也可追溯到二千餘年前的猶太人,對誰算猶太人有嚴格的血緣、信仰標準。可是經過二千多年流浪洗禮,猶太人再無一致的容貌,不與異族通婚的戒條已對大部分猶太人無效。猶太人的皮膚、頭髮、五官、服飾,異相紛呈,只有原教旨主義的正統教派如哈雷迪(Haredi)蓄鬚和戴帽可供辨認。猶太人中,派系繁多,以色列政壇為此不斷動盪。猶太人在以色列960萬人口中佔約76%,其中12%是根本反對復國、不服兵役、不交稅的包括哈雷迪派的正統教派。約兩成是阿拉伯人。別以為阿拉伯人在以色列沒有影響力,根據2020年疫情期間的官方統計數據,以色列17%醫生、24%護士、47%藥劑師是阿拉伯人。

猶太人意志頑強,舉世公認。可是要注意:以色列的建立,建基於二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而到了七十多年後的今天,這秩序正面臨「大變局」。

(下)

3 則留言:

  1. 滿人以微小的人口力量入主中原,也是奇蹟,明末宮廷的腐敗,加速國家的崩潰。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中原漢族每遇外族南下,鮮有能抗禦的。這其實是定居的農耕民族與遊居的牧獵民族之爭,在冷兵器年代,兩兵對抗,自是強悍勇猛者勝。定居民族一定打不過遊居民族。北方外族大規模南侵,都發生在北方氣侯變冷的歷史時段,南侵不只是要搶奪資財,更是為了民族生存,是忘命之徒的狂奔。農耕的漢人如何能抵抗? 翻查一下氣變化史會發現,中國北方的亂世,如兩漢之後的魏晉南北朝,隋唐之後的五代十國,都發生在北方大地冰凍之時。盛世則反,漠北和暖草肥。

      刪除
  2. 西漢名將霍去病,漠北之戰大破匈奴,名留青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