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3日 星期四

歐洲抗疫標兵奧地利:怎麼做到的?

維也納一名男子戴上口罩,買上鮮花。
德國一些州有新規定,居民外出、進入超級市場、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必須戴上口罩了,是為歐美國家向疫情現實低頭的最新一例。有人把西方人拒絕戴口罩歸因於生來愛自由的民風、文化,但與病毒講自由,是不是瘋了?況且,這若是民風、文化,歷史也長不到哪裡去,看看一九一八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時的舊照可知,戴口罩曾經是時髦的事。再往前追溯,中世紀黑死病流行時,醫生是戴上鳥首面罩出診的,比今天的防毒面具還誇張。

不管怎樣,在今天西方人眼中,有病才要戴口罩;東方人則視之為自我保護,發生傳染病時,大家都應當戴。

西方的觀點是理想主義的,若有病的都戴上口罩,就能把傳染源都切斷。現實卻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那麼自覺,而且得病的人未必知道已受感染,在染病潛服期間,是隐性傳播者。

有病的人戴口罩重要?還是沒病的人戴口罩重要?顯然是前者重要,早發現,早隔離,戴口罩就是最基本的隔離。理論上,如果所有傳染源都隔離了,就可以切斷傳染鏈,就可以消滅病毒。可是怎樣才能做到?

最好是所有人 ── 有病沒病的都戴上口罩。提倡戴口罩的最大意義其實不是自我保護,而是人人都自我保護之下,把顯性和隐性的帶菌(病毒)者都隔離起來。這可以視為預防受感染而戴口罩的正外部性。

外部性、或稱外溢效應,是指某種行為對外部的不經意影響,無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都不帶義務或回報。

美國有這樣的例子:有一種隐藏的防偷車警報器,賊人偷車時,它不會警號大鳴,而是暗中通知警方;警察追蹤而至,不但可以追回失車,還可能搗破拆車的賊竇。這種防盗器較昂貴,安裝的人其實不多,但只要少數人安裝,匪徒一下子就被震懾住,不知向哪輛車下手。車主不安裝防盗器,亦得到保護,就是正外部性。

戴口罩有點相似,不同的是人人都自我防護之下制止了傳染源。而且,上述防盗器昂貴,口罩則便宜 ── 除了被炒賣之時 ── 還可以自製。


 奧地利33 歲的靚仔總理庫爾茨以身作則戴上口罩
強制性戴口罩在歐洲已見到成功的例子:奧地利。

奧地利三月十六日即率先關閉所有非必要服務商店、學校、公園、餐廳、工作場所,三月三十日成為西歐第一個要求民眾戴口罩的國家,政府承認此舉不符合當地文化習慣,但認為民眾必須學習亞洲的經驗,有所改變。違規者會受到高達四百歐元的重罰。到四月十五日,奧地利又成為歐洲第一個逐步重新開放經濟活動的國家,讓部分小商店恢復營業,然而戴口罩的規限不但沒有放寬,反而進一步加強。

奧地利有人口 8.8百萬,據最新統計,確診達 14 925 人,病死 510 人。相對於人口僅少一百萬的香港,情況可說非常嚴重。但相對於人口差不多的紐約市(確診147 297,死亡 15 074),又大可安慰。

奧地利在歐洲可算抗疫標兵。以一百萬人的死亡人數計算:西班牙(462),意大利 (418),比利時(544),法國(319),英國(272),荷蘭(239),瑞典(194),愛爾蘭(154),盧森堡(133)。成績亮麗的德國為 64,而奧地利更優勝,只有 5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