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0日 星期四

Like 的操控能力

BBC 上有這樣的文章:Should we dislike the 'Like' button? 這題目不好翻譯。設計為大拇指的 like 標識,已成為電子通訊時代最有代表性的標誌,是社交媒體和智能手機互動通訊中最多使用的標誌。你上載的東西得到的大拇指越多,表示你越得到友儕的認同。但為什麼要 dislike (拒絕/不接受/敬謝不敏)呢?

報道按照新聞特寫的「華爾街日報風格」套路,從一個具體個案入手,由淺入深闡釋 fb (臉書)對社會各層面的影響以至操控。個案是一位 Leah Pearlman 的插圖畫家,她多年來把作品上載到 fb,一直都得不少 like。後來,fb 改變了算法,就是散播信息的方式改變了,她得到的 like 大減,大受震撼:「我像缺氧了……我竭心盡力畫的畫,怎麼只得 20 個 like?」

Fb 二零零九年二月推出 like, 成功如立竿見影。以前,你要作個回應,得構思一下,打上文字;有了 like 等代表各個心情、意見的標識,你按一兩鍵就可以。於是,本來的 50 個文字回應,可能換來 150 個 like 之類。全世界社交媒體一天會敲出多少個 like?一定是天文數字,絕對是大數據。

美國史丹福大學有組識行為學教授 Michal Kosinski 在英國劍橋大學讀博士時,研究的是心理測驗,曾與同學一起得以取得 fb 的大量數據,包括使用者的年齡、性別、性傾向和 like 過什麼等等。他們設計出測驗,測試參與者的個性,如開放性、自覺性等。測驗大歡迎,一度如「病毒」傳播。

Kosinski 如今誇言,據他的經驗,只要知道你 70 個 like,他對你的認識就勝過你的朋友;知道你 300 個like,那就比你的伴侶更了解你。

Fb 近年爆侵犯使用者私隱的種種醜聞後,搜集個人數據的行動已有所收斂;是不是仍有見不得光的行為,不得而知,但肯定仍有機構掌握這樣的大數據,那就是 fb 本身。

電腦上、手機上不斷有投你所好的信息、廣告彈出,可想而知你在網上的行為一直在受到某種監控。你 like 什麼,一個虛擬的「上帝」會餵給你什麼。「君之所以明者 ,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漢濡之言。在二千年後的今天,「偏聽者暗」是所有人都面對的殘酷現實。如果缺乏這方面的自覺,你就像填鴨一樣,不停被灌輸某方面的資訊,以致連自己的身份、名字都忘記了,如同《千與千尋》裡的白龍。

操控是在你不知不覺下發生的,讓人不由自主。那位畫家的情緒受到 like 數多寡左右,豈是孤例?所有人都會為自己的努力得到認同、肯定、讚賞而高興,我亦一樣,以致有人會像那位畫家 一樣改變自己的行為,以贏取更多 like。

我們都拒抗思想、行為受到干涉以至操控,可是今天人的思想行為都受到鋪天蓋地資訊的左右。你會拒抗洗腦,但會不知道覺地受到 mind control (思想控制)。Mind control 的特點潤物細無聲,可以讓人甘之如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