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用語是近年迅速流行起來的。過去,「懟」字較冷僻,屬古老的文言用語,僅限於怨懟、忿懟、慍懟等構詞,是怨恨、埋怨的意思。可是「懟」字如今在網上猛然流行起來了,二零一七年獲《咬文嚼字》雜誌選為當年十大流行語之一,至今方興未艾。
我遇到網上不明白的用語,常搜尋一下,以求明白,曾查找過「懟」字的新解,但不得要領,只能從閱讀上領悟出其意思來。
今天,才總算讀到有人為文就「懟」字指正,原來我們很多人對這字的讀音和寫法都錯了。用作反駁之意的「懟」,其實也是粵人慣用的口頭語,只是一向以為有音無字,而不會見諸書面而已。
它的正寫該是「㨃」,粵音如口語「排隊」中的「隊」(deoi2)。粵音「隊」字文讀為deoi6,白讀(口語)則變音為 deoi2。至於「懟」,粵音不讀如「對錯」的「對」(deoi3)音,而應讀deoi6 (據香港中文大學漢語多功能字庫),與隊伍的「隊」相同。
「㨃」字比「懟」更冷僻,我在這裡鍵入中文用的是台灣的大易輸入法,打不出這字來,只能靠剪貼顯示字形。台灣的教育部國語辭典不收這字;香港中文大學的漢語多功能字庫亦一樣,其中的粵音韻母表也找不到這個音。翻查手中幾本粵音字書如饒秉才的《廣州音字典》也沒收這字。只有《生活粵語本字趣談》在附錄的「粵語常用動詞本字舉偶表」上找到「㨃」字,字義為「推撞」,據《集韻》所註為「排也。靚猥切。」與今義今音都貼近。
《漢語方言大詞典》則不但有「㨃」字條,而且解說十分詳盡,包括北京官話、膠遼官話、粵語等不同方言不同意思的用例。
今日粵語中,「㨃」有不同意思。一是捅,特指用細尖物如手指、棍棒去捅。香港黑社會捅刀子橫行,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是為「㨃友」,要命了是「㨃冧友」。二是硬塞,如把責任「㨃」畀人。三是伸,如把手「㨃」出來。
粵語的「㨃」字,近年還衍生其他新義。如出賣、揭發,「疑犯承受不住壓力把同伙『㨃』出嚟」;如推卸,「你地兩個唔好你『㨃』我、我『㨃』你」;如「㨃」酒,則是互相拼酒。
其他方言的「㨃」還有其他意思,例如頂撞。例句如北京官話:他㨃得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西南官話:我㨃了他幾句。網上的「懟」就是這個意思。粵語的「㨃」沒有相同說法,而會以「頂」、「窒」、「駁」、「潤」、「省」等字。
至於在北方,據說對於「懟」字,八成人不讀怨懟的「懟」音,即不讀第四聲,而讀第三聲,即「㨃」的本音。由此看來,北方人對於「㨃」也多只識其音而不懂其字,於是借用「懟」字,讓很多人被誤導而連音都讀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