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黃河:水清水濁,好事壞事

去年十月,在黃河上游的蘭州,河水湧着濁沫。
對中國人來說,黃河有着鮮明形象,是中華民族偉大、悠久而刻苦的象徵。它源遠流長,自青海雪山的細流蜿蜒而下,淌過蒼茫的華北大地,九曲十八彎而入海。對黃河,有個準確的整體認識卻不容易,比瞎子摸象還難。

我很多年前到鄭州,第一次到了黃河邊,眼前黃河與我腦海中浩浩蕩蕩天上來的印象,大相逕庭。我們坐上汽墊船,在淺灘上行駛好一會登上一個沙洲。沙洲上的沙土軟綿綿的,站在上面用腳一下一下的使力,會踩出透水的淺窩來,這才可以捧一掬混濁的黃河水。

這裡一點看不到黃河的排山倒海、洶湧澎湃,聽不到黃河怒哮的英雄氣魄,連幽幽的輕輕嗚咽也聽不到。

後來又到過面對中流砥柱建起來的三門峽水庫,到過河套上的工業城市包頭,到過築有黃河第一橋的蘭州,各處黃河各有面貌,卻都與腦海中從歷代文學作品中而來的印象對不上號。先後去山西、陝西都沒有一遊壼口,有點遺憾。可能,只有到那裡才可以見到黃河「應有」氣慨吧?

壼口的黃河,一定是滾滾濁流。古語云「黃河清,聖人出」,把盼聖人的願望寄託於黃河水清之上,但是對「黃河清」要有確切的認識。《瞭望》雜誌剛發表了一個〈黃河變清調查〉專題報告,就黃河的水情作了很全面的長篇報道。讀了,才知道過去對黃河的認識,連瞎子摸象都不如。

歷史記載可查的「黃河清」其實有過 43 次,最長的一次發生在一七二七年的清代雍正年間,黃河澄清二千餘里,持續二十多天。如今,「黃河清」再現,持續時間之長,史所罕見。今年五月中下旬,記者從內蒙古包頭出發,看到一千二百多公里的黃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開封以下,黃河才呈淺黃色。

關鍵在於,黃河水情之好壞不能單靠清濁衡量,黃河水清了,對黃河本身與黃河流域社會,未必就好。如今黃河水清的同時,流量在減少。據最新的調查,黃河天然徑流量已不足500億立方米,比國務院採用的標準減14%。植被大面積恢復,水利工程增多 (水面擴大),都在增加水分蒸騰散發,造成流量下降。華北各大小城市去為改善民生和環境,都建園造湖,也讓更多水跑到天空去。

與一九八零年至一九九九年相比,二零零零年至二零一三年蒸騰散發的綠水增加 8.6%,徑流減少幅度近 20%。這直接影響到中下游的用水和最棘手的沙泥治理,水少了,泥沙沉積就增加。

黃河就是老歌《我的祖國》唱頌的「一條大河」。黃河的確是華北唯一橫貫東西的大河,可是天然徑流量比不上長江、珠江、松花江、淮河,只居第五位,僅及長江的 6%。黃河卻是不虧為「母親河」,以僅佔全國河川徑流量 2% 的有限水源,灌溉了全國 13% 的糧食產量,保障了全國 14% 的 GDP 產值,養育了佔全國 12% 人口的 60 多個大中城市,340 個縣。

治理黃河自古有改道、分流、築堤之上中下三策,當今的治理手段更多了,河復清而水仍未可根治,可見治河之難。治人、治國更難,亦初見成效。無論如何,都可喜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