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漢字還是象形文字嗎?

日本北海道的「知床峠」
在日本的「日經中文網」上讀到旅日華人作家莫邦富的〈日本漢字趣談〉一文,知道日本有一個自造的「國字」:峠。這不是漢字,因為漢字中沒有這個字,是日本人為了自己的需要而自造的,因而稱之為國字。日本早年引入了漢字,借以表述日語的事物,但又發覺日本有很多東西是中國沒有的,因而找不到相應的漢字,日本很多魚的名稱因此不得不靠自造國字來記名。不少香港人愛吃日本刺身,其中很多魚的名稱用的就是日本國字。

在中國,傳說造字的倉頡神通大,重瞳四目 ── 有四只眼睛,可是如今普通人就能造方塊字,越南也曾因為書寫需要而創造了大量「喃字」。香港多年來通過傳媒創造了多少粵音字,可能沒有人能作出準確統計。

大家都能造字,是因為都掌握了造字的方法。早在東漢時,《說文解字》就歸納出古文字構成的六條規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是為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法,轉注、假借是後來衍生發展的文字使用方式。知道這些方法,香港的學生也常常做了倉頡。

「峠」字就是這樣產生的,據說《日中辭典》等都解釋不好這個字,有譯作山巔、山頂、山口、山嶺,也有主張可譯為埡口、山卡的。莫邦富認為,「峠」的位置不一定在山巔或山頂,也不等於山嶺,有些近似山口、埡口、山卡之處,但又不完全一樣。

據六書中的會意之法,它指的大概是「上」「山」翻過去再「下」來的地方。翻查《漢典》,是古之卡字。

在中國,類似的漢字很多,很好理解,也好認好記。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造字法又不是各自獨立的,很多時靈活兼用,《說文》中就有形聲兼會意、會意兼形聲的說法。

《漢字漢語與中國文化》(張玉梅、李柏令)一書解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以形聲最詳盡,並另以一節提出「相關思考:形聲字、會意字是否界限分明」?其中提出,構成形聲字的聲旁和形旁本來都是獨立的字,都形音義兼備,並一起發生作用。於是形聲字,也常都會意、指事。這是後來造字的主流。

人們一般愛說漢字是象形文字,這其實很不準確,而且誤導。大概,各種文字在初生之時,都有靠畫個圖象表意的階段,後來才各自走出道路、形成不同的文字來。漢字亦一樣,但很早就不再單靠象形來表意。饒宗頤教授指出,殷代的甲骨卜辭大部分是借音字和形聲字,以音符為主,形符為輔。發展下來,漢字以形聲並重的字佔多數。

據《細說漢語》一書,漢字在形聲造字成為造字主要動力下,二千年前的《說文解字》收字 9 353 個,就有形聲字 7 679 個,約佔 80%;宋代的《通志•六書略》收字 24 235 個,形聲字 21 343 個,約佔 88%:清代《康熙字典》收字 47 035 個,形聲字 42 300 個,約佔 90%。形聲字日益增加的趨勢明顯。

這其實說明,不能以象形文字看待流傳了數千年的漢字,不能拘泥於以原始的象形去解釋、認識漢字,漢字早已大步超越,具象、隱喻、會意並重。這其實是東方思維方式的展現,也是中國文化的核心。

有人據繁體字中的象形遺留,編成順口溜以攻擊簡體字,如說「愛而無心」之類,這不過利用了一般人對漢字所知不多而蠱惑人心而已。

**
舊文參閱:「爱」豈無心?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7/04/blog-post_1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