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插藍牙喇叭(前),與通體鏤空香爐(後) |
那裡的玉器市場是面向全國的玉器集散地,最初以成品為主,後來又擴大到半成品,以致其他寶石。這個市場有流行潮流,有點像時裝,每隔一段時間到來,會看到潮流的轉變。這次就發現,琥珀 (蜜蠟) 大行其道起來了,而以黃褐色的為主。這或許與產地來源有關,外來的繽紛的雜色蜜蠟很少見到。
兩三年前,販賣沉香的店鋪曾經從無到有的大量冒起。沉香價格極昂而罕有,忽然間哪裡來那許多沉香? 自由市場中,有需求就有供應,這反映了內地有閑階級中品香潮流的興起。其中自然少不了炒作、造假的東西。從各種資訊中可以知道,沉香作為收藏品,曾屢創天價,而且不斷冒升。
這回則見到,擺出巨型沉香作招徠的店鋪少了,但售賣各種線香和燒香、品香用品的店鋪多了起來,產品種類也豐富不少。譬如燒香的香爐,金屬的,分黃銅、紫銅等,有擺放桌几上的,有通體鏤空懸掛的;陶瓷的設計更多姿多彩,有的典雅,有的時尚,也有插電的。一款新產品,是香插與藍牙喇叭混搭,用來燒線香的香插形似古琴或琵琶,擺放在琴几狀的藍牙喇叭上,都用紅木製作。回來到陶寶用「香插藍牙」一搜尋,發現有不少貨色供選擇,價錢與廣州見到的差不多。
線香的品種更多樣了,有各種香料和草藥和製的,價格懸殊。有不少台商店鋪,內地品香之風氣,多少由台灣流傳過來,而台灣又受日本影響。這是禮失求諸野的一個循環。
從源頭來說,則珠三角才是中國香材的重要產地。距離商場不遠有一家新華書店,賣的主要是學生學習用書,其他種類的書籍只挑很少量供應。進內一逛居然物色到不錯的書,其中一本是《廣東香道》,正能滿足我的求知。這是《地道廣東》叢書中的一本,叢書還涉及味道、花道、茶道、藝道、拳道。
嶺南自開發以來,就以特產沉香聞名。到宋代,《本草衍義》一書說:「沉香之木,嶺南諸郡悉有之,旁海諸州尤多。」這一帶自唐到南宋都在東莞縣境內,於是產香統稱「莞香」。據考證,當年香業的集散中心是東莞寮步鎮,時稱「香市」。它的周邊地區,如今的深圳、寶安、香港、中山、珠海,不但各有沉香出產,而且各在「香市」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莞香通過珠江東西兩岸的運輸線,把沉香、線香集中到香港,以糟船運到廣州,再沿北江而上,轉陸路越梅嶺,運到時經濟發達的大江南北省市去。
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形容莞香交易的盛況說:「當莞香盛時,歲售逾萬金......故莞人多以香起家。」
到清末,政治腐敗,香業商農受大肆搜刮;後來又戰亂連年,香眾銳減,莞香生產遂式微,寮步對香市的記憶幾乎都隨餘香散失。但各地仍然保留着不同的與貿易有關的地名,如香山、香洲、香山場、香山寨、香埗頭、香港仔、香港圍等等,當然還有香港。
近年,隨着品香復興,寮步鎮在二零零九年啟動了「古代香市,現代香都」計劃,並以「寮步香市」在二零一四年獲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統文化得以復興,令人高興,可是從資料中見到,有關的文化活動與招商引資、房地產發展等緊密掛鉤。品香會不會品出銅臭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