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歐洲尚武雕塑:歷史與現實

英國馬隊之古與今
從歷史去看,經濟大國必然也是科技大國、軍事大國。看近數百年的世界歷史,數一數爭相崛起的大國,如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幾乎全部都在歐洲。其中一些國家不但面積小,人口也小,但仗着在經濟、科技、軍事上領先一步,先後向外擴張,個別甚至雄霸世界,到半個地球之外去建立比本國國土還大的殖民地。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一些知識分子對這種勇於開拓的精神和文化讚歎不已,稱之為海洋文明、藍色文明;中國滿足於在自己的黃土地稱皇的文明太落後了,是為「河殤」。

這的確令人慨嘆,只是世界總在發展,總在變化。回過頭去看,演變之奇妙讓人嘆為觀止。

對於歐洲列強來說,第二次世界的創傷傷筋動骨,要恢復元氣談何容易。美國卻因之崛起,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國。美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在生產總值上超越了英國,居於世界第一位,但在綜合國力上仍有不如。兩次世界大戰打下來,美國本土除了珍珠港被日本偷襲過,幾乎絲毫無損,實力反而迅速增強了。

巴黎街頭:重要的是手中有劍
戰爭如果說也有好處的話,是推進了科技發展,軍工企業的技術一旦「軍轉民用」,會全面推動經濟向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迅速形成冷戰局面,歐洲又成為美蘇爭霸的最前線。美國為了扶植和保護歐洲奄奄一息的盟國和與蘇聯爭霸,建立了北約,不但派駐美軍,還主動承擔大部分軍費,對日本亦一樣。這些盟國都活在美國超級大國的軍事保護傘之下。

各大小盟國何樂而不為? 只是數十年下來,新的問題出現了。

一是美國的經濟實力──這是軍事實力的基礎──有無以為繼之憂,特朗普要盟國分攤更多軍費負擔有他的道理。二是歐洲的北約國過慣了受保護的日子,雖不至於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但要各國大量增軍費,並不容易。

《華爾街日報》日前刊登了 Europe Reckons With Its Depleted Armies (歐洲應對空心化部隊) 一文,指出北約的歐洲盟國的「軍費連年縮水,歐洲各地部隊都深受武器短缺的困擾,無論陸軍、海軍、空軍、還是網絡部隊」。例如派駐波羅的海沿岸的德國 413 輕步兵營的官兵去年向記者抱怨,他們沒有足夠的狙擊步槍和反坦克武器,沒有合適的軍用車輛。他們還在演習期間對前來調研的議員說,部隊沒有足夠的彈藥模擬戰鬥場景,官兵要憑空想像出槍砲聲。

英國一九八二年攻打福克蘭群島時,有 55 艘驅逐艦和護衛艦,如今只剩 19 艘。英國皇家海軍曾經稱霸世界,眼下卻沒有航空母艦可用,要等待兩艘新航母交貨。到二零二一年新航母起航時,適用的艦用戰機可能還在製造,得先借用美軍的 F-35B 戰鬥機。

報道說,多名歐洲現任和前任官員反駁特朗普說,北約成員國不欠美國人錢,但他們承認「歐洲確實沒有保衛自己的能力」。

早上剛讀到一篇題為《全面了解一下自己的祖國,看是在崛起還是快崩潰了?》的文章,裡面臚列了中國在世界各個領域的地位,資料非常豐富。其中提到:「中國擁有世界上最為全面,最為強大的工業產能。以戰機為例,俄羅斯《軍工信使》報稱中國一年戰機產量已超北約 28 國總和……。」

歐洲到處可見的耀武揚威的尚武雕塑時讓人反思歷史,也讓人對世界現實有新的觀感。

(歐洲紀行之十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