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雁塔前的玄奘像 |
說到外國大人物的中文譯名,我就想起一位翻譯前輩說的故事,那是關於韓戰中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兼聯合國地面部隊司令 Matthew Bunker Ridgway 的譯名。不妨再翻炒一下:
「對於 Ridgway,當年有兩個不同譯法,一曰李奇威,一曰李奇微。一曰『威』一曰『微』,很明顯表示了兩種對立的態度,『威』是台灣和香港很多傳媒的譯名,『微』自然就是大陸的譯名了。他一九五一年以放棄漢城以退為進,成功遏制住了中國軍隊的攻勢,此後成為中國軍隊頭痛的對象。他的回憶錄在大陸的譯本至今稱為《李奇微回憶錄》。」
很明顯,這是把褒貶意識強加到譯名上去的結果,這往往有欠持平,經不起時間考驗。譯名最好採用中性或者沒有多少特定意思的字,避免予人不必要的聯想。這與給子女、給自己改名很不一樣。如今遇上 Ridgeway,拿新華社編的《英語姓名譯名手冊》翻查, 應譯為「里奇韋」。大陸的譯名原則,是以語音為準、盡量不使用有特定含義的字。這樣的譯名有時顯得呆板枯躁,有時讀起來會佶屈聱牙,但能免去或「威」或「微」的偏頗。
中原的漢民族自古生活在「四夷」的包圍之中,翻譯是現實所需。「譯」字出現較早,《禮記》說「五方之民,言語不通」,指出通陳北方語言者為「譯」。《說文解字》則說「傳譯四夷之言者 」為「譯」。佛教傳入之後,出現了譯經高潮,「譯」與「翻譯」廣泛應用,「翻譯」的最早意義實指譯經。 宋.法雲《翻譯名義集》即謂:「夫翻譯者,謂翻梵天之語轉成為漢地之言。」譯經之來源當然還有巴利文、藏文等。
歷代譯經都作風嚴謹,積累了豐富經驗。唐僧玄奘法師著名的「五種不譯」至今值得做翻譯工作者參考。譯經大量採用意譯,從中創造了很多至今在漢語書面語、口語中廣泛運用的詞語,如無常、愛河、覺悟、手續、世界、平等……,可稱數不勝數。
直接音譯而來的亦復不少。玄奘對部分梵語故意不作意譯而直接採用音譯,後來更總結出「五種不翻」而作音譯的理論。它指的是:
一、「秘密故」,即甚深微妙而不可思議的用語不意譯。《心經》中的咒語因而只譯音。
二、「含多義故」,有多種含義的詞不意譯。如兼具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意的「薄伽梵」不意譯。
三、「此無故」,中國沒有的事物不意譯。如印度的閻浮樹等事物,保留原音。
四、「順古故」,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為「無上正等正覺」 ,而自從東漢以來歷代譯經者皆採用此音譯,便予以保留。
五、「生善故」,為讓人對要翻譯的事物存尊重之心而音譯。如般若、釋迦牟尼、菩提薩埵等,不譯為智慧、能仁、道心眾生等。
很多故意不翻而音譯以存真的字詞,如今已成為日常漢語,如禪、僧、劫 (如浩劫、劫難)、懺悔、(箇中)三昧、吉祥、一剎那……等。
音譯看似生硬,卻是引入外來文化的重要手段。廣東話有大量這樣的用語,很多你已忘記或根本不知道其外來語本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