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歐洲:城市現代化中的「落後」

倫敦的市區重建,慎之又慎。
歐洲的大小城市以至鄉鎮、村落都有相當數量的人文景觀,如教堂、碑牌、墳地、雕像,以至一般養護等很好的老屋、老宅等等,宅門上揩摩得鋥亮的銅把手,仿佛也有故事在訴說。作為觀光客跑馬看花的走過,難以考究有關歷史,但從中知道,這裡的人重視自己的淵源: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倫敦、巴黎、羅馬、威尼斯這樣的國際大都會,名字都與世界的現代化連在一起。西方起源於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的現代文明,是從這些城市擴展到全世界的。資本主義的萌芽首先出現在威尼斯,文藝復興時代的威尼斯在交通、貿易、技術、文化上貫通東西,是歐洲最開放的城市,催生了各種先進的思想,包括因為要做生意而產生的金融行為。

後來,隨着資本主義、國際貿易、工業革命、殖民主義的發展,歐洲各國勢力此消彼長,不斷洗牌,發展重心也不斷轉移,北方沿海城市紛紛崛起。城市發展的吸引力,加上高效率農業技術興起,人口逐漸向城市轉移,形成城市化過程。

巴黎鐵塔上遠眺
可是很容易發覺,如今歐洲很多城市不如很多人想像的「現代化」。如果你把現代化都市等同摩天大廈,你甚至會認為倫敦、巴黎、羅馬等太落後了,在它們的市中心,你見不到一幢「現代化」大廈。登上巴黎鐵塔,得極目遠眺,才能在城市的邊陲找到這樣的蹤跡。

歐洲城市在上世紀一再經歷過從破壞到重建的過程。倫敦遭受希特勒閃電戰轟炸的破壞最駭人,被投擲了五萬噸炸彈,另外十一萬噸燃燒彈,七萬多幢建築物全毀,一百七十萬幢受損。巴黎較幸運,據說當時的德軍司令出於對巴黎的喜愛,在盟軍驅趕下撤退時沒有作玉石俱焚的破壞,巴黎只中了兩枚炸彈。

羅馬一處住宅區街頭
網上可以找到倫敦每次被轟炸後立即由行內人士仔細紀錄的分區地圖,地圖的斑駁顏色矚目驚心地顯示了建築物不同的損毀,很多分區圖沒着色的不及一半。可是如今在倫敦街頭,舉目都是舊貌盎然的老房子,歐洲大多數城市在戰後大規模重建後也沒有面貌一新,即使街區已夷為平地,街道與土地利用很少改變。倫敦的街道依然彎曲蜿蜒,很多重建的建築物式樣依舊,即使不復古,也在高度等方面與環境保持一致,不標新立異。

這種維持舊時風貌的努力至今不懈。於是,在全球摩天大廈一百位排行榜中,西歐(包括歐盟)只佔一席,就是倫敦的 The Shard 大廈 (排 73 位),位於最近發生恐襲的倫敦橋附近。把莫斯科的水銀城市大廈 (排 45) 和莫斯科首都之城 (排 88) 也算上,歐洲也只佔三席。

到二零零九年,歐洲人口有73%居住在城市地區。可是歐洲的城市發展有自己的路向,不盲目擴展,不以犧牲自己的文化身份特色為代價。人口超過五百萬的城市,全世界有 79 個,其中僅四個在歐洲,且只有16%人口住在這樣的大城市中。在亞洲,比率佔 30%,北美佔 28%。

這樣,歐洲城市處處展示自己的久遠淵源,不僅是民族的,還有文化的,古希臘、古羅馬、拜占庭、古埃及的建築風格、裝飾,隨處可見。近代民族國家、民族意識的興起和形成,顯然沒有切斷人們的文化臍帶,人們都知道自己從哪裡來。

(歐洲紀行之十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