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3日 星期五

英美民主的「明斯基時刻」

關於金融市場,有個「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理論。你即使沒有聽說過,也會一說就明。香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經歷過一次又一次金融危機,香港人對它會深有體會。

這是美國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提出的。他是研究金融危機的權威,他的「金融不穩定性假說」被視為經典理論。據此,資本主義的本性決定了金融體系的不穩定,金融危機難以避免。金融市場的脆弱性與投機泡沫是內生的,市場景氣時,人人投機賺錢,到借貸超過了償還能力極限,借貸泡沫形成,銀行和貸方一旦收緊信用,金融危機即爆發。這個由上升到下跌的臨介點,就是「明斯基時刻」,即市場崩潰的時刻。

這時,人人恐慌逃生,高位買入的資產,跌到「阿媽都唔認得」也沒有人接貨。每次危機發生之後,很多人會問,為什麼不早點離場?理由其實很簡單,就是明斯基所說的「投機的陶醉感」(speculative euphoria)使然。在這陶醉中,人人財迷心竅,都有能及時再賺一把的自信。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愛德華.盧斯 (Edward Luce) 在一篇文章中,從倫敦 Grenfell 大樓火災論述到英美的民主制度,把「明斯基時刻」套用到兩國的政治環境去。

英美兩國當前的處境很相似,都在沾沾自喜的民主投票制度下陷入了難以自拔的泥淖。盧斯以歷史的眼光分析,認為美英的自滿源於都沒有政治制度失敗的歷史記憶,在上一世紀都沒有經歷革命,也沒有被入侵佔領過。相對之下,歐洲大陸的民主國家沒有這麼幸運,反而頭腦也較清醒。

盧斯認為,「一個國家穩定的時間越長,越會變得自滿」,自我陶醉,「明斯基時刻」來臨而不自知。「盎格魯—撒克遜的精英們一向拿公眾信任當兒戲,他們的報應早就醞釀着。」

盧斯在剛出版的新書 The Retreat of Western Liberalism (《西方自由主義的退潮》)中有更嚴峻的警告:「西方自由民主還未死亡,但遠比我們寧可相信的更接近崩潰。它正面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挑戰。然而,我們這回從內部演變出敵人來了。美國最優秀的自由主義傳統,都從內到外受到自己的總統破壞。」

他指出,經濟成長是自由民主國家互相連結的「最強力膠水」。經濟一旦停滯或下挫,情況就逆轉。這些國家對資源與就業機會的爭奪日趨激烈,失敗者會急於為自己的不濟尋找替罪羔羊,會造成社會分化、政治分化,對立雙方都不甘讓步,彼此得失相抵。

他縱觀世界說:「假設各方都克制,世界的穩定將落在習近平與其他強勢領袖的手中。」不過他預測:「取代美國地位的不是中國,而是亂局。」

剛看到報道說,英國調研機構 Ipsos 近日發布了二零一六年度對 30 個國家和地區的調查報告,其中在「民眾對國家(地區)發展道路認可」(right direction)這個問題上,排第一的是中國大陸,民眾對國家發展方向的認可達 89%。英國只得 37%,美國更差,是為 36%。台灣與美國一樣,得 36%。

情況昭昭明甚,其實已不待專家分析了。為什麼香港一小撮人的顛倒黑白、自欺欺人仍有市場?

1 則留言:

  1. 一代人的價值觀、理念都唔容易改變,尤其嚴重的係同社會脫節的教育界。
    當涉及理念哩D個人定位,否定幾乎係否定佢的人生⋯⋯
    但一代新人換舊人,今日被影響的一代,總會認清事實,同時固執的上一代會慢慢被歲月淘汰。
    看穿的蟻民,只有等啦⋯⋯

    回覆刪除